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0月12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中国无神论学会专家一行5人,在"科学探索与人类福祉"国际研讨会前夕,拜会了国际探索中心主席、  相似文献   

2.
全国佛教界响应中国佛协号召积极投入抗洪救灾活动本刊讯今年入夏以来,我国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安徽等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大片农田被淹没,大量房屋被冲倒,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极大损失。为此,中国佛教协会于7月25日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全国佛教界...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3,(10)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应日本佛教界邀请赴日本参加纪念日中佛教友好交流暨庆祝中国佛协成立四十周年大会,  相似文献   

4.
1945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为印尼与中国穆斯林之间传统友谊的发展开辟了美好前景。早在1956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哈吉·达浦生率领中国——印尼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印尼。达浦生在印尼淡到了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1997年10月,国家宗教事务局组成由袁炳栋副司长为团长,赵艳华副处长、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妙华法师、凌海成居士为成员的三峡库区迁建寺院考察团赴重庆考察。经过10天对旧址、新址的实地考察,返京后写成《三峡库区考察报告》,引起了国家宗教事务局...  相似文献   

6.
天主教来华传教活动的主要奠基人是明朝万历年间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 MattoRicci),他制定了一套“合儒”、“补儒”和“超儒”的传教政策。他本人儒冠儒服,利用科学知识,博得许多中国士大夫的信任和好感,并努力打入宫庭,获得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的支持。他曾说过:“传道必须先获得华人之尊重,最善之法,莫若以学术收揽人心,人心既服,他们必定随之。”(费赖之:《入华耶稣会士列传》,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万历二十八年底(1601年1月),利玛窦与另一个耶稣会士庞迪我(De Panfoja)“赍方物进朝神…  相似文献   

7.
2013年5月,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北大的一场讲座中,将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果断地排到了世界第一等文明的前三位,并用油、奶和水来比喻三种文明的存在状态,这一判断和比喻引起了当时学界乃至普通民众的密切关注、广泛讨论和深层思考。水化万物、上善若水,对于中华文明如水的精巧比喻,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情感寄托和生存理想。笔者初感,中伊文明有可能基于这样一种“新的论调”而出现更高层次的沟通与交往。  相似文献   

8.
应比利时南怀仁文化协会邀请,中国天主教代表团一行12人于2004年10月22日至11月5日访问了比利时天主教会。成员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刘柏年教友、吉林教区张翰民主教、山西长治教区靳道远主教、浙江杭州教区曹湘德主教、甘肃平凉教区韩纪德主教、河北衡水教区封新卯主教、河北献县教区李连贵主教、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5,(7)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太虚大师立即发表《致日本佛教徒电》云:东京增上寺日本佛教联合会,转三千万信佛民众鉴:吾全世界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之佛子,同体一心,固非民族、国家可分隔。然贵国当局,此次纵其无明贪,出兵夺据华北,挑衅各商埠,作破坏东亚或世界和平之戎首,既残安全在华之日侨,复大屠无抵抗之华军华民,杀盗淫妄,罪无不犯,致全华、全世界皆以贵国为怨府,实为不智不仁之极!吾侪痛华军民被戮,及华领土主权被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日本外务省外交档案中所见的与太虚有关的史料为中心,具体考察了1924年庐山"世界佛教联合会"与日本的关系。第一部分考察当时庐山日本人的居住情况,指出太虚与日本人的直接交往即始于这个时期。第二部分考察日本派遣官方代表团参加庐山"世界佛教联合会"的背景,指出围绕翌年在日本东京召开后续会议的名称,日方力避"世界"而强调使用"东亚"的原因有其复杂的政治背景,而日本民间(佛教界)试图积极与太虚接触,强调"日中亲善",有其自身的诉求。本文最后指出,"从日本看太虚",利用日本外交档案考察太虚,故纸寻珍,可以发现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看到一位鲜活的历史人物太虚形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李白与道士之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曾经这样表白过自己:“上探玄古,中观人世,下察交道。海内豪俊,想识如浮云。”(《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七《送戴十五归衡岳序》1275页。以下只注篇名及页数)的确,结交豪雄是李白一生行状的一大特色。他交道广泛,在所交豪俊中,有文人学士,也有地方官吏,还有不少是道士或隐士。李白与道士之交往,乃其创作生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个问题是李白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于此可窥见唐代  相似文献   

12.
应法国普拉多(Plado)修会的邀请,由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组团的中国天主教修院神师访法团,在团长褚汉雨神父的带领下,于2004年8月1日至8月19日对法国普拉多修会等地进行了友好访问。访问团由15位神父、教友组成,他们分别是: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王玉亮神父、四川成都神哲学院神师刘从永神父、中南神哲学院神师李远军神父、山西省太原修院神师任静神父、河北省献县教区备修院神师杨全恩神父、邢台教区备修院神师李荣品神父、景  相似文献   

13.
在国外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亲兄弟,他们生活的农场相毗邻,40年来他俩相处得相当不错。然而有一天却为一件鸡毛蒜皮之事闹起矛盾来,这也是他们之间第一次出现裂痕,而这一切仅源于小小的误解,从而产生重大分歧,进一步发展为恶语相向,之后是几个星期的互不理睬,长期的兄弟合作就这样破裂了。一天早晨,有人敲哥哥家的门,来人是一木匠,他是来这儿找点活干的。哥哥说:“我这儿有些需要你干的活。你瞧河那边的那个农场,那是我的邻居,事实上,是我的弟弟的农场。我俩的农场之间本来有一块草地,上周,我弟弟用推土机在这儿推出了一条河。请帮我筑…  相似文献   

14.
●1998年6月1日至5日,以觉光会长为团长的香港佛教联合会访问团,应国家宗教事务局的邀请访问北京。在京期间,觉光法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谈到这次组团北京之行的目的,觉光会长说:以前回来好多次,这次是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佛教联合会第一次组团来京,其...  相似文献   

15.
陈垣与英敛之因机缘得以相识后,相知相交近十年。1917年,陈垣在英敛之的鼓励与帮助下,发表了第一篇史学学术论文《元也里可温考》,奠定了在学术界的地位。之后,他们开始收集整理并校勘出版了一批明清时期天主教著述。陈垣与英敛之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天主教史学术研究,而且积极投身到中国天主教的本土化建设中。对于陈垣而言,英敛之已成为影响其一生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6.
人际关系作为人的生存论意义上的基础性概念,表达了人自身存在的方式与价值的确证。从原初视角审视人际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之发生与发展的一种生态意义上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由血缘家庭开始的人伦谱系在自我认同过程中诠释着传统人际关系指向的最终追求——人际和谐。而从血缘到地缘等交往的多元化发展和交往关系的持续扩大,使传统人际关系的和谐基础必然要求一种内在的置换,即由"原发性内在要求"转为"相互性要求"。面对当前人际交往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通过深入省思,树立一种"共在化交往原则",从而实现现代人际关系及其和谐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当世界向人们展示它的美景时,如何作出正确的反应,又用什么方法作出反应呢?开初,难道我们没有感觉到在“我们的印象和我们习惯的表白之间有多么的不协调”吗?这正是普鲁斯特在他的巨著开头部分的关键性的一页中提出的问题。叙述者向我们讲述他少年时代在梅塞格利丝那边散步和他得到的“细小的新发现”时,道出了他在一道阳光──一道揭示了事物价值的阳光前,感到多么不知所措:我兴高采烈地同风雨搏斗了一个小时之后,来到了蒙舒凡池边一座瓦片覆顶的小屋前,那是凡德伊先生家的园丁放置园艺工具的小屋。太阳又重新露头,它的金色的光…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第一次承办的规模很大的国际盛会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于9月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作为大会的辅助性会议——非政府组织论坛,定于1995年8月30日至9月8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9.
何明 《天风》1995,(7):44-45
由中国第一次承办的规模很大的国际盛会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于9月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作为大会的辅助性会议——非政府组织论坛,定于1995年8月30日至9月8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20.
马相伯与英敛之是近代中国天主教著名人物。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国教会为西方传教士所掌控。针对教会中盛行的读中国书无用等论点,他们推崇学术传教路线,劝勉信徒研习中国文化,为此校勘出版了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的著述、创建了天主教辅仁大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马相伯和英敛之成为了忘年之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