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读者     
《天风》2006,(4)
亲爱的弟兄姊妹: 当你们在新春之际,收到这份充满着感恩的杂志时,你会发现《天风》不仅内容增加了,而且离读者的需求更近了。有很多弟兄姊妹来电、来信询问我们,为何增加了一份免费“别册”?实际上所谓“别册”就是《天风》的下半月号的试刊。蒙神眷顾和带领,近年来,在编辑部同工努力下,克服了采编力量薄弱等诸多困难,努力地在文字事工上服侍弟兄姊妹,在全国两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已在2005 年12月正式批准《天风》于2006年改为半月刊。如今,弟兄姊妹所看到的“别册”即是2006年半月刊的样刊。我们会不断征求读者的意见或  相似文献   

2.
金微 《天风》2005,(2):37-37
《天风》编辑部同工: 我们聚会的时候,一位青年弟兄讲道,其中讲到这个世界是属于魔鬼的,是撒但的世界。聚会结束了,有人提出讲错了,世界是属于天父的,是天父的世界。为此我们争论,今借天风一角,诚盼解答。 新疆 郭守真郭守真弟兄: 你好! 我们欢迎所有的弟兄姊妹,把心里的疑问和困惑告诉我们,我们乐意尽所能地回答弟兄姊妹的问题,当然也愿意回答你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天风》2009,(11):2-2
<正>有读者来信来电询问,信徒可以向《天风》投稿吗?我们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天风》的作者从来不设门槛,只看文章质量是否符合本刊的需要。因此,我们热烈欢迎广大弟兄姊妹踊跃投稿,把你在教会及灵性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金微 《天风》2004,(11):38-38
《天风》编辑部同工: 你们好! 我们那里有个传道人在讲道中说:"受洗得救,不受洗不得救",在弟兄姊妹之中引起争论,有的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有的认为是正确的,双方都用圣经的话解释。本人认为这句话忽略了神的救恩,以及信徒和主的关系,过分强调了有形的礼仪。 这些争论使不少弟兄姊妹不知所措,甚至有人说不知听谁的好,因此,请《天风》编辑部的同工来解答弟兄姊妹的疑问,谢谢。 甘肃 信道  相似文献   

5.
今秋时节,我们又去香山访问老年怡乐之家,院长马世英在她的办公室兼卧室和医务室中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说,自从《天风》去年8月份刊登了《共享主爱的老年之家》一文后,反响很大,得到众多弟兄姊妹的关爱,不断地有来信或来人。除北京地区有同道慷慨解囊外,还有不少捐献来自外省、市,如广东、上海、内蒙、四川等。也有来老年  相似文献   

6.
1996年《天风》11期刊出马建华牧师、叶小莲姊妹云南东川行的文章后,如石击千层浪,引来了香港沙田堂、安徽黄山市、浙江象山县、江苏宜兴市、上海市、湖南衡阳市、全国两会爱德基金会、云南省两会、云南临沧教会等教会教牧人员和广大弟兄姊妹对  相似文献   

7.
正气与邪气     
“《天风》往哪里吹?它应当向良善的地方吹,也应当向丑恶的地方吹:它应当向光明的地方吹,也应当向黑暗的地方吹。《天风》更应当吹进我们自己的内心里,解放我们的顽固,暴露我们的自私,使我们在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中,窥见上帝圣善的真面目……”(吴耀宗:《天风》往哪里吹)主内弟兄姊妹,当你看完前面的  相似文献   

8.
向阳 《天风》2005,(3):16-16
主内平安!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使《天风》成为海内外弟兄姊妹交通的管道,传递主的爱。  相似文献   

9.
孙艳霞 《天风》2005,(8):50-51
“不知道前面的路还有多远,不知道多少艰难和危险……”但我们相信——有关河北省赵县希望儿童之家的报道在《天风》杂志刊出后,一封封满载弟兄姊妹爱心和关怀的慰问信源源不断地飞向孤儿院,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使人倍感温暖。转眼三年时光过去了,现今,赵县教会的弟兄姊妹是否还在继续自己的爱心奉献?孤儿院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又有何新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0.
《天风》编辑部:弟兄姊妹去世了,教会组织弟兄姊妹去送葬,本是没有异议的。我们这里如有弟兄姊妹去世,人家已经买好了棺材、花圈等葬品,但个别教牧人员不高兴,不给送葬,必须按照自己指定的专卖店购买,(包括葬礼车辆),现在形成了不讲民主,不经全体教牧人员研究统一意见,一人独断专行,大包大揽操办葬礼。真叫人不理解!想不通!我们不明白,是否有这方面的规定?是否舍乎神的旨意?请指教。一信徒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生命     
新月 《天风》1997,(10)
盼望着,祈祷着,住了21个月医院的许永庆弟兄终于痊愈出院了!今年元月27号,董弟兄亲自来到济宁,接他回家了!整个小山村的人都互相传告:许永庆竟活着回来了,是信耶稣的人帮他治好了!是的,是神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时间得倒拨到1995年5月,沂蒙山区的许永庆弟兄的《信心的见证》在《天风》刊出后,在全国许多弟兄姊妹的爱心帮助下(参看《天风》1995年  相似文献   

12.
偶像 圣像     
李世峥 《天风》2003,(1):44-44
有弟兄姊妹认为,基督徒不应在家中挂置耶稣的画像,也不应该摆设任何雕像(包括伟人像、明星像、甚至亲人的遗像)。其理由是圣经里禁止偶像。受这种说法的影响,许多弟兄姊妹对家中原有的一切画像、雕塑开始大加破坏……笔者愿借《天风》一角,结合圣经和教会历史,谈谈偶像、圣像、图像的区别。 首先,我们要旨定地说,基督教是反对偶像及偶像崇拜的。从圣经看,自始至终都在告诫我们要绝对地反对偶像及偶像崇拜。旧约时代,《十诫》中明确写道:“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  相似文献   

13.
金徽 《天风》2007,(24):22
《天风》编辑部的同工:你们好!我们教会的部分信徒,针对两会负责人长期以来对教会疏于管理,对弟兄姊妹的提醒也充耳不闻,还以自己是"义工"辩称对教会的工作自己可做可不做。无奈之下,我们要求省两会同意另择贤人,  相似文献   

14.
小文 《天风》2010,(1):50-50
<正>来自天父爱的清风,吹绿了我们夫妻业已枯干的爱情,使我一辈子忘不了《天风》。2008年11月6日下午,秋高气爽,我们睦邻团契5位弟兄姊妹聚在一起唱诗、祷告、读经,领悟基督耶稣所赐的新命  相似文献   

15.
当记念穷人     
圣红教导我们当记念穷人(参加2:10)。作为一个基督徒,每当我们看到《天风》有关边远贫困地区教会信徒生活艰辛的报道,我们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那里的弟史姊妹们没有教堂,缺衣少食、没钱没电、人畜同住、缺少家具、培养不起神学生、学龄儿童无力就学……但那里的弟兄姊妹饥渴慕道的心,却令我们深深钦佩  相似文献   

16.
《天风》1997,(1)
自《天风》陆续登出一些反映贫困地区教会和信徒情况的文章后,我们收到很多读者来信(也有一些汇款单),表达他们关心贫困地区教会的心愿,现选登三封来信,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在基督里的彼此相爱犹如一股股暖流,在四面八方涌动。的确,在社会上正在大力倡导“扶贫帮困”的今天,我们理应更用行动去关心我们的弟兄姊妹。  相似文献   

17.
信心的学校     
感谢神的恩典,藉着《天风》中的文章安慰我,帮助我增加我对患难的认识。去年《天风》中马红等几位姊妹,她们从神那里支取力量,战胜一切苦难的信心,使我深为感动,我和她们是同命相连的人,看了她们的文章我受益不浅。 我出生在基督徒的家庭里,后和一位弟兄结  相似文献   

18.
王喜乐 《天风》2005,(12):47-47
感谢主,让我接触到《天风》,读这样一本书,就好像和许多弟兄姊妹在进行心灵的沟通,好像和一位知识渊博的人谈话,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懂得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天风》编辑部: 你们好。我怀着喜忧参半的心情,提笔写此信,喜的是主的福音能传遍祖国大地,这是因神的大能和全国各地教会弟兄姊妹不懈的努力的结果。 但是我们常常看到听到时有农村地区教会因着各种原因使教会工作、福音工作受阻的消  相似文献   

20.
改版絮语     
徐月娣 《天风》2001,(7):53
在全国数以百计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天风》月刊有她特有的魅力。这是因她从葡萄园中发出真哪哒的香膏,融汇各种信息和交流,与弟兄姊妹手挽着手“以青草为床榻,以香柏树为房屋的栋梁”(歌1:16、17),同兴盛、共荣辱,休戚相关,随着“好牧人的脚踪”,走过了漫漫岁月。当跨世纪的钟声响起,我们也迎来了新禧年的第一期《天风》(总第217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