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太奇"是指电影导演将拍在胶片上的镜头及声音等组成影片的方法与技巧。画面蒙太奇、音响蒙太奇和色彩蒙太奇共同构成了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它们也是电影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方法和重要表现手段。正是因为有了蒙太奇,电影才从机械的纪录转变为创造性的艺术,人们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艺的“道统”观念是民族传统文化结构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文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电影这种艺术形态尽管是舶来品,一经传到中国,使被中国传统文化所消解而使之中国化。电影通过迎合传统的艺术观念,继承了功能目的论的艺术理论观,从文以载道的艺术观念出发来把握电影作品和电影创作方法,带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风格。一代代电影人所追求的,不是改良社会,唤起民众,挽救危亡,就是关注民族生存,思考人类命运这类极为崇高的人生目的。注重认识功能和教化功能的载道传统在中国电影中得到了轰轰烈烈的张扬。中国电影始终在传统艺术理论的关怀下,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叙事智慧。  相似文献   

3.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中国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传统和美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道家美学指向人生和宇宙的深层,求索“形而上”的意义。采取一种超脱、“忘”的人生态度,保持一种人格、精神上的自由,美就是这种自由的产物。道家更关心的是个体生命的实现,人的本真生命的吟唱,更善于隐喻人生的况味以及表现心灵的幽秘。受道家美学影响的中国艺术,对具体现实、有形物象和社会问题采取的是较为超脱的心态,带有某种飘逸而高蹈的风采,更多地给人一种哲理、意蕴的体悟。中国人的审美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电影也毫无疑问地濡染了这一思想,从而在世界电影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中国电影从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意境理论中获得丰厚养分,在有限的影像画面内追寻无限的“意义”,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艺术家们的自觉追求。电影艺术既要给人以“趣味”,更要给人以“深致和美”,亦即启发人作“形而上”的思索,这是中国电影艺术追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武侠电影是华语电影特有的片种,也是电影体现中国民族文化和传统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武侠电影投资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精良,然而在主题上对侠义精神的体现却越来越少。没有了侠义精神这个重要支柱,武侠电影虽然有"大片"的形式,但它的发展却进入了只"武"不"侠"的困境,武侠电影特有的意境和韵味都已经不在了。武侠电影要继续发展走出困境,还是要赋予影片人物以侠义精神,呼唤侠客们精神层面的回归,才能为武侠电影在未来的发展找到希望。  相似文献   

5.
东方元素影响了很多西方现代大师的风格,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意境一词开始超越了中国国画的界域,成为评价艺术的普遍概念。意境在中国油画中的显现更是不容忽视,它体现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中的文人情怀。有一种说法认为,本世纪初,中国绘画从虚走向实,而西方绘画从实走向虚。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意境一词开  相似文献   

6.
从古典音乐的运用看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百余年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而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由李安执导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卧虎藏龙》改编自王度庐的同名小说,该片看似是传统的中国武侠电影,但片中各种取景构图与影片意境氛围的营造不免被人们冠上"文艺武侠"之名。电影中大量中国自然山水景色与精彩的武打动作戏无疑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和极致的审美享受,而李安通过该片也传达出了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范畴中"儒"与"道"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部优秀的电影就是一部好的美术作品。电影如果没有美术效果是枯燥的,也正是因为美术效果在电影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才使得电影更具色彩、更具吸引力。电影美术在电影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导演导出来的电影如果没有好的美术效果来衬托,这部电影也是只有灵魂而没有表现灵魂的肉体。这就是说,好的美术效果能让电影充满活力,也能让导演的工作事半功倍。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因此,导演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要重视美术效果的作用,更要把握美术在电影中的度。  相似文献   

9.
电影是科学发展的产物,但这并不妨碍电影本身的艺术性。电影得益于戏剧的介入,但是电影的灵魂应当归属于蒙太奇。艺术和电影能融合得非常完美,只是需要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展现给大众。  相似文献   

10.
《马路天使》是30年代左翼电影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艺术成就的现实主义优秀影片。影片在表现社会现实时采用管中窥豹的手法,在看似无意中不露痕迹地揭露现实的黑暗与腐败。影片采用喜剧手法,在笑声和眼泪中深刻地暴露了社会的黑暗,留给观众以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孙箫 《美与时代》2014,(2):112-113
邪典电影起源于美国,在西方被称为Cult Movie,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进入公众视野后受到小部分影迷的大肆追捧,并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美国午夜场电影是邪典电影的发端,这一边缘性的非主流出身自然而然的赋予了这类影片亚文化的属性。邪典电影拥有小众的但却狂热的追随者,他们如宗教信徒一般,坚持不懈的维护着邪典电影的边缘性文化地位,视其为亚文化资本。有一个问题是很少为电影研究者所提及的,那就是残疾这一意象在邪典电影中所承载的意义。本文旨在探求在邪典电影中,残疾是怎样作为畸形奇观而被展示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独立电影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这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独立电影在中国的诞生时间并不长,但却发展迅速,影片数量急剧增加。同时,独立电影的地位则是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艰难而且充满矛盾。资金短缺导致创作后继无力,制作上的粗糙降低了作品的审美价值,选题的极端化导致作品内涵过分单一,中国当代独立电影的体制困惑,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独立电影突破题材与个人话语的局限。独立电影需要完善流通、发行、评价体系。争取文化产业的扶持。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电影”是法国新浪潮的产物,以强调一以贯之的个人艺术风格及思想与体验为主,它影响了整个世界电影的观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的当下,应在坚持鲜明独特的艺术创造和个性追求的前提下,以更宽阔的视域以及多元化的标准来发展“作者电影”.  相似文献   

14.
回族穆斯林题材的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结合的独特形式,是电影模式的艺术表达。同时,回族穆斯林题材的电影,作为回族文化的一个展映面,无疑是对中国穆斯林群体的最好展示。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不再只是简单的理论观照,而是渗透到了音乐、文学、电影、建筑、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从而使得中国的艺术形式深深地打上了后现代的烙印。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虽然不能否定后现代的历史意义,但它的发展是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背道而驰的,是不能够对中国文化做出有利引导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美国最富盛名的导演之一,昆汀·塔伦蒂诺以为数不多但风格鲜明的影片在当代影坛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尤其是其影片中展现出了强烈的后现代风格。其影片摒弃了传统电影叙事的深度思考,对现实的审视和观照似乎并不在他的思索范围内,他就是为了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为娱乐而娱乐,为电影而电影。他影片中反常的情节结构、漫画式的叙事基调、黑色幽默式的暴力美学等都呈现出了反对权威、反对经典、反对精英主义等一系列特征,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所蕴含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谈中国画意境对室内氛围营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范畴,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借鉴中国画艺术的意境精神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中国画的意境为切入点,挖掘其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强烈精神及审美情趣,并且分析了意境精神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它对营造室内氛围的三点启示,希望能为人们在提升现代居室空间的意境,获得空间物象和情趣交融的和谐之美以及幽深意远的审美境界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18.
《音乐会》是一部有历史深度和广度的影片,故事发生在当代俄罗斯与法国巴黎,人物命运却回溯到前苏联时期荒谬的历史之中。导演以匠心独具的艺术表现力,贴近生活的艺术境界及饱满的热情揭示出人生、命运与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系列影片是好莱坞独特的商业电影运作模式的产物.对于<怪物史瑞克>三部曲的叙事结构的分析,从不同的视角考察了以特殊形象为主角的系列电影的叙事模式,这种独特的叙事模式可为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影院动画提供借鉴,塑造出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动画形象.  相似文献   

20.
李安电影长期以来用它独特的东西方两种文化观念及其冲突的展示吸引着全球的观众,特别是他的电影中对于东方文化究竟该走向何方的探讨更是让人深思。本文以其东西方作品为例,解析了李安作为导演在影片中阐述的东西方的文化观念,同时更深入讨论了导演李安自身的东西方文化观念已及伦理问题。李安他作为一个台湾导演,在自身文化的认识方面有他的独到之处,这种认识也表现在他的东西方电影作品中。他的东西方的作品分别从不同角度逐级深入的表达和阐述了在当今世界上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以及在这种撞击中东方文化的归属问题。本文立足于李安的东西方作品,在解析了影片中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同时,还结合导演的生平经历进一步解析了其自身的东西方文化观念,以及其对于东方文化走向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