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梅玲   《心理科学进展》1985,3(3):68-85
《现代小学数学》实验是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静和同志和她领导的研究小组近五年来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研究小组长期来主要是借助小学数学为手段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我们认为发展心理学既要研究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在“动态”中研究发展的潜力,以及作为认知对象的系统结构。近些年来,我们与在第一线教学的、有经验的老师和若干心理学的临床实验,提出以“1”为基础作标准,揭示数和数学中的部分和整体关系为原则重新构建现行小学数学内容,也就是说以这个原则重建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过1983—1985年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数学结构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结构教学可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所谓结构教学就是把教材的基本结构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上,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数学概念、算理、规律以及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搞清楚,使之形成完整的认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年的教学教改实验使我们认识到要达到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从中、高年级中途开始结构教学是不行的,必须从一年级抓起。中、高年级在解复杂的应用题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搞不清题中的数量关系。不会分解为几个一步应用题。而这种解题的基本模式都是从一年级开始初步建立的。只有从一年级开始逐步给学生建立数学基本结构才能改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上年年补课的被动局面,才能真正达到或超过小学数学大纲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的任务 数学是中小学的一种主要課程,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設突飞猛进,对于中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滿足社会主义建設的需要。 根据学制改革的精神,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数学教学計划中,相当于現在初中二年級这个年龄阶段(14—15岁)的学生,就須学习現在高中二年級学生所学习的代数“极限”部分的知識。  相似文献   

4.
一、目的本研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的一个教学实验。目的在于,探讨在部分与整体关系思想的支配下组织起来的知识结构,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提供某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几年来从事学前数学教学研究和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学前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中存在着极其普遍而又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一个“误区”,不走出这一误区,将给儿童认知发展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6.
研究从数与运算、量、几何空间及关系四个领域对江西省346名大班幼儿的数学入学准备的现状进行测查发现:幼儿在传递性推理、数的守恒概念、递增模式的认知等方面的发展相对较晚,在依据数量和大小进行双重排序、分类、加减运算等方面的发展相对较早;城市幼儿在各维度上的均分都显著高于农村幼儿;公办园幼儿学习结果优于民办园幼儿,小学附设幼儿最差。研究对了解公办与民办、城市与农村幼儿数学入学准备现状,分析幼儿数学学习影响因素,提高幼儿数学教育质量,进一步做好幼儿数学的入学准备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371名小学生创造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创造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的趋势;2)男女生在创造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城乡小学生创造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差异显著,城市小学学生发展比乡村小学学生发展早一年。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探讨小学儿童的数学态度、学业拖延、数学元认知与数学成就之间的纵向联系及内在作用机制,对515名三、五年级小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拖延在儿童的数学态度与数学成就之间发挥着即时和纵向中介作用;(2)不同水平数学元认知个体在纵向中介模型中“数学态度→数学成就”这一路径上存在差异。这意味着较积极的数学态度有利于减少小学儿童的学业拖延行为,进而提高其数学成就,而高数学元认知则能够监控和调节个体的数学态度,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数学成就。该发现为有效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提供了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十年来的“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实验的初步总结。实验结果表明:1.把作为主体认识对象的客体(小学数学知识)的建构与对主体对客体认识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有机发结合起来,这一研究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总体设计是可行的、有效的;2.有意识地揭示小学数学知识内在的辩征关系以萌发小学生的辩证思维,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3.心理学研研人员与教学研究人员和广大教师相结合,是进行教学实验的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潜在转变分析考察小学儿童数学焦虑的类别转变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在小学儿童数学焦虑类别转变中的作用。以1720名三、四年级儿童为被试, 对其数学焦虑和感知到的父母教育卷入进行3次追踪, 每次间隔1年。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数学焦虑存在低数学焦虑组、高数学评估焦虑组和高数学获得焦虑组3种不同类别; (2)随时间的推移, 高数学评估焦虑组倾向于向低数学焦虑组转变, 高数学获得焦虑组倾向于向高数学评估焦虑组转变, 而低数学焦虑组稳定性较强; (3)父亲/母亲教育卷入对儿童数学焦虑类别转变的预测作用, 因不同的数学焦虑类别而异。上述发现为深入理解数学焦虑的形成机制以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是一个旨在验证作者以前研究结果的系统性教学实验。作者运用以“1”为基础标准揭示数和数学中部分和整体关系这一原则,重新编写现用小学教材。实验是在黑山北关实验学校一年级进行的。学生均为就近入学的小县镇儿童。一年的实验教学结果表明:在这样一种知识结构下,在同一教学时间内,实验班学生比对比班多学了近150课时的内容;实验班的历次考试成绩均接近或稍高于对比班;在学习迁移能力等方面,实验班均高于对比班。这初步表明,上述原则可以较有效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2.
大跃进以来,教育革命在1958年取得胜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教学內容的改革中去,也就是說,根据“四个适当”的精神,对学校的制度、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改革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了。但是一般人认为数学改革比较困难,原因是数学教材本身的系統性比較強,难以变动,同时中、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最为困难,而提早学习是否为学生所能胜任,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所以要变动中、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重点学科,新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有效教学,提倡学生们在数学活动中的合作与参与,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事实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仅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团队精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教学模式已经渐渐地有所成效。一、合理分组,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正在小学数学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从多个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发展,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大胆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大胆探究教材中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周围事物间简单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知识的一门学科,它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创造性倾向、智力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结合中小学生语文、数学成绩,对524名中小学生进行创造性倾向、智力和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1)中小学生创造性倾向从小学到初中都处于发展阶段,高中以后基本趋于稳定,中小学生的智力一直处于发展增长趋势;(2)小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与创造性倾向总分有显著相关,初中生的数学成绩与创造性倾向总分以及四项行为特质都有显著相关,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与智力有显著相关;(3)小学中、低分段语文成绩和低分段数学成绩与其创造性倾向有显著相关,初中学生的语文成绩只有高分段与创造性倾向有显著相关,小学和高中语、数成绩三个分段学生的学业成绩跟智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小学数学分数起始教学为媒介,通过自编的小学数学教师职业知识测验,考察了162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知识、一般教育学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等三类知识上的表现,并据此探讨了这三类职业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编的小学数学职业知识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一般教育学知识能显著地预测其教育实践知识。  相似文献   

18.
刘华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14-114
在现在这个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已经应用到了方方面面的建设中去,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轨迹和学习成绩。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概念性很强、趣味性很低的学科,就数学自身而言,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无疑成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的转折点,国内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去,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需要更加深刻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这个概念,来提升使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个体中心的视角,考察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的异质性,并进一步探索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采用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问卷、积极消极情绪量表、亲社会行为问卷等对636名农村小学寄宿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农村小学寄宿生的心理资本存在明显异质性,分为"低心理资本型""中心理资本型""高心理资本型" 3种亚类型。(2)不同亚类型寄宿生在性别、年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均无显著差异,在回家频率、家庭结构上差异显著,间隔一周以上回家、不完整家庭的寄宿生更可能分布在"低心理资本型"群体中。(3)不同亚类型寄宿生在社会适应状况上差异显著,"高心理资本型"寄宿生在情绪、行为、学业表现上,显著优于"中心理资本型"和"低心理资本型"寄宿生。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兰英 《心理科学》2000,23(2):227-229
1 前言小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中心任务。而且 ,掌握比较完善的逻辑推理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标志。国外心理学界对儿童推理的研究是很重视的。英国心理学家福勒 (Fowler)曾通过 50 0名小学儿童以归纳、演绎、归纳和演绎结合三种推理进行实验教学。我国心理学界对小学儿童的推理特点也开展了一些研究 ,但对推理能力的结构成分划分大致仍为归纳、演绎、类比推理能力三种。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虽提出了推理能力的培养要求 ,但至于包括哪几方面的推理能力 ,并未进一步说明。鉴于此 ,本文欲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