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管子》书中有关“王、霸”之说的词语甚多,如“帝、王、霸”联提(《乘马》、《幼官》、《兵法》)、“王、霸”并提(《五辅》、《霸言》、《重今》等)、“王天下”(《形势》)、“争天下”(《霸言》)、“正天下”(《七法》)、“服天下”(《重令》),“制天下”(《事语》),从而“可以为天下王”(《轻重甲》、《戒》),称为“帝王”、“天子”(《枢言》、《五行》、《轻重己》)。如此等等,《管子》全书竟有数十处之多,我们概括称之为“王、霸”说的词语。这么多的“王、霸”,说词语,以科学态度研治《管子》全书,不能不实事求是地探讨其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先秦齐国兵学的产生与发展刘庆齐国兵学是先秦时期最为兴盛的地域性兵学流派之一,它拥有孙武、孙膑及稷下兵家等一大批兵学理论家,拥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管子》、《六韬》、《子晚子》(已佚)等一大批兵学名著,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3.
论《管子》“精”、“虚”概念的科学与哲学意义——兼探讨是否存在《管子》的“精气论”及其他刘青泉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评价《管子》的“精”、“虚”概念,我们有必要先说说近几年来有些文章作者所称呼的《管子》“精气论”、“精气说”和“精气思想”。这些...  相似文献   

4.
知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去探望,总理和老教授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老先生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  相似文献   

5.
《管子》是管子及其后学思想所汇集的作品集,由齐国学者编纂而成。管子、《管子》一些思想观念与《鹖冠子》相同。通过比较《鹖冠子》一些篇章与《管子》思想,发现鹖冠子、《鹖冠子》在君主修养、施政、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与《管子》有不少相同之处。可见,《鹖冠子》与《管子》、齐国思想文化的关系极密切,《鹖冠子》应受《管子》影响。  相似文献   

6.
《管子》是出现于战国中晚期的一部经济巨著,然而,在这部大谈特谈商品交换的巨著中,却找不到有关土地买卖的记述。这给我们以重要启示:《管子》作者们所处时代的土地制度与两汉较为发展的土地私有制大相径庭。因此,有必要系统探讨《管子》书中所反映的土地制度。这对于研究战国土地制度以及战国至两汉土地制度演变的线索可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管子》养生思想论略玉香任何事物都以其特点而区别于其他事物,并显示其自身价值。研究《管子》养生思想及其特点,对于正确评价《管子》及其作者的哲学思想,对于借鉴和继承古代养生健体学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愿意对此略陈管见。一《管子》一书,...  相似文献   

8.
《管子》与《荀子》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管子》和《荀子》是先秦的两部重要典籍,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学术价值,本文对《管子》和《荀子》从天论,王霸,礼法,群臣,心术和富国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作者认为以《管子》为代表的管子学派对荀子有着深刻的影响,《荀子》包含着对《管子》思想的吸收和扬弃。  相似文献   

9.
《管子》书中蕴涵着丰富的关于道德教育方法的论述,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社会变革时期对道德教育方法的深刻认识,这一认识对于我们今天改进道德教育方法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本文拟对《管子》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以期对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有所助益。  一、教化、训诲管子从“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出发,认为要改变和利用人的本性,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教化、训诲是非常重要的。“民欲迭而教以劳,民欲生而教以死。劳教定而国富,死教定而威行”(《管子·侈靡》,下引《管子》只注篇名)。这就是说通过教化…  相似文献   

10.
《管子》的经济管理思想与现代经济法有着深厚的渊源。经济法体系的三个基本构成——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法都可以从《管子》一书中发现其思想的萌芽或者雏形。研究和发掘《管子》所蕴含的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的思想、对国民经济的国家参与思想以及宏观经济调控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法理论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管子》一书中多处论及吏治问题。我们把这些资料联系起来,会发现《管子》有着比较完整的吏治思想与管理思路。《管子》的吏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在官吏自选拔、试用、监督、到奖惩与任免诸环节上的制度设计与见解,都对封建社会的吏治观念的形成了开创性的思维,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可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管子》法律思想初探宋玉顺《管子》法律思想是对管仲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丰富,其思想深刻,并且有独具特色之处。本文仅从内涵丰富的《管子》法律思想中择取几个重要问题加以论证,以期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所借鉴。一、先富而治《管子》关于先富而后治...  相似文献   

13.
《管子》所反映的“廉政”思想,比较系统和成熟。它不仅从地主阶级的立场,看到了为政清廉对于保证其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并且还从维护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提出了一些“廉政”措施。下面,拟就四个方面对《管子》的廉政思想,作些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4.
试论《管子》兵技巧学──《管子》兵文化学研究之一张颂之《管子》一书,内容驳杂,包含了战国至汉数百年间的诸家学说。这为我们详尽地研究《管子》兵文化学乃至齐国兵文化学提供了坚实的文献依据。本文即对《管子》中所包含的兵技巧学作一试探。一兵技巧学是《汉书·艺...  相似文献   

15.
《管子》一书,托名管仲,其实“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宋叶适《习学记言》卷四十五),此乃学界早已达成的共识。但是当我们具体地研究《管子》中的学术思想时,特别是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研究《管子》与同时代各学派与人物的学术联系,考察它们之间的互相影响、吸取和改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时,仅有这一共识就显得很不够了。也就是说,《管子》的思想史定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否则我们就无法对《管子》在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做出恰当的估价。《管子》非管仲自著,此说古已有之。朱熹曰:“仲当时任齐国之政,事甚…  相似文献   

16.
《管子》经济思想内容异常丰富,现代学者们对《管子》的许多经济观点,如消费观点、轻重理论以及货币观点、财政观点等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在现存的有关论著中,从富国富民角度考察《管子》经济思想的,却极为少见。因此,有必要对《管子》的富国富民思想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这种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完整把握《管子》的  相似文献   

17.
《管子》在《七法》和《明法》中探讨了其治国策略,明确提出了“正天下有分”、“动无非法”及“以法治国”理念。今天我们尝试着从《管子》治国策略思想本源出发,以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剖析《管子》这两篇文章中所渗透出的企业管理精髓,在管子治国策略与企业管理之间架一座桥梁,为今天的企业运营服务。  相似文献   

18.
1,00年—1949年 管子传汤学智《新民丛报》第25期1903年1月。 管子之政治学说颜昌晓《船山学报》第4期1915年n月。 i卖管子陈立三《东方杂志》13卷n期1916年n月。 黄老学说之比较何淮科《史地学报》1卷4期1922年8月。 管子之研究支伟成载《管子通释》中泰东书局1924年。 管子校释叙录郭大痴《学衡》第49期1926年1月。 管子集注跋陈谧《图书馆学季刊》1卷3期1926年9月。 读管子二马其袒《民彝》l卷5期1927年6月。 管子的政治思想屈雄《中大季刊》1卷4期1927年n月。 管子村治考姜忠奎《村治月刊》1卷1一7期1929年4一9月。 答德国颜复礼博士问…  相似文献   

19.
《管子》书非管仲所著已成学界公论,但其具体著者和成书年代当前却无一致认识,同时《管子》书的学派归属问题也存在着很大争议。笔者认为,《管子》为齐国稷下部分学者集体创作而成,其成书于战国晚期。《管子》的学派归属既非"齐法家",亦不是"道家黄老",而是先秦杂家。《管子》对于中国哲学、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所体现出的"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对当代文化现代化的建设具有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民众观和法律观为中心,就《逸周书》和《管子》作以比较。首先,关于民众观。其共通的部分可归纳为四点:第一,为政者对于民称其为“牧”。牧民这一词,在《管子》中是放在卷首的同名篇,《史记》管仲传中最初也曾用了这一篇名。可以说“牧民”一词是构成《管子》思想内核的用语之一。但在其他先秦文献中都找不到这一语的用例,单从语意上看,只不过是治民,但如果进一步理解和使用这一用语,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