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多视鉴真为律宗大师或律学大师,只有少数学人注意到了鉴真与天台宗的关系,其中尤以巨赞法师的<鉴真大师的律学传承>一文涉及较多.但巨赞法师仅认为鉴真"爱好天台宗","对于天台宗是如何的心悦诚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内外典文献入手,在分析鉴真修行环境和弘法活动的特征中探赜索隐,提出了鉴真大师不仅是律宗高僧,而且还是天台宗大德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7,(10)
<正>鉴真(688-763),俗姓淳于,广陵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唐代律宗高僧,为江淮一带"独秀无伦,道俗归心"的授戒师,在日本则被尊为"唐大和尚"和"过海大师"。鉴真与天台宗关系密切,是兼通天台和律学的高僧,他遵循天台宗弘扬菩萨戒的传统,在弘扬《四分律》的同时注重弘扬菩萨戒。鉴真东渡日本后,除了建立日本律宗外,还将菩萨戒正式传入日本,在日本为天皇及其皇室成员等近四百人授菩萨戒,初步确立了菩萨戒的地位,为后来最澄的戒律改革奠定了基础。因此,鉴真在历  相似文献   

3.
福岛县鉴真和上追慕会树立颂扬鉴真和上功德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音》1985,(6)
为缅怀唐招提寺开祖鉴真和上之遗德,由福岛县教育界、企业界组成的“鉴真和上追慕会”(会长系电视U福岛会会长佐久间敏)已造成颂扬鉴真和上功德的石碑,并于今年六月五日唐招提寺举行开山祖(鉴真)忌辰法会时,向该寺进献。以佐久间敏先生为首的“鉴真和上追慕会”于1981年成立,由佐久间敏先生中学时代的同学海野升雄(原郡山盲校校长)、三木杉国雄(原福岛县教育长)等三十人结成的“鉴真热爱者之团”拜访了鉴真和上故乡——中国扬州,担任义务向导的是上海佛教  相似文献   

4.
鉴真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佛教文化的伟大传播者。为了弘扬鉴真“经国为民、舍生忘死、百折不回”的精神,今年11月1日至3日,鉴真大师的故乡——江苏省扬州市隆重举办了鉴真东渡成功1250周年纪念大会、鉴真佛学院奠基仪式、《鉴真》专题纪录片首播式和有关图片展、书画展、学术研讨会、纪念法会等多项活动。一代大师跫音已远,但他的精神和意志却透过历史的帷幕,长久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4,(7)
正本刊讯由鉴真佛教学院主办的"鉴真杯"佛教院校外语演讲交流会于6月14日在扬州举行。这次活动是在国家宗教局、江苏省宗教局和江苏省、扬州市佛教协会的关心支持下筹办的。鉴真学院师生和省内外嘉宾200多人参加了这一活动。"鉴真杯"外语演讲交流会的主题是"走进寺院文化"。该活动自今年3月发起并筹办以来,得  相似文献   

6.
鉴真在岭南     
鉴真在岭南的道迹贤踪 鉴真(688—763),在日本被尊为“唐大和尚”(“尚”或作“上”字),圆寂后谥“过海大师”。俗姓淳于,广陵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鉴真十四岁出家,唐中宗神龙元年(705)鉴真十八岁,从道岸律师(654—717)受菩萨戒。前后经历六次东渡,遭遇五次失败,期间不幸双目失明,最后终于到达日本,向僧众授戒传律,创立日本律宗,  相似文献   

7.
历史有时会出现惊人的相似.鉴真东渡和"五月花"号就是这样的故事.鉴真出于佛教目的,历尽艰险,先后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教;而乘坐五月花号的英国清教徒们也是出于宗教迫害原因,飘洋过海,到达美洲,在大洋彼岸信守他们的宗教信条.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0,(12)
<正>本刊讯11月26日,日本东大寺鉴真大和尚坐像回乡"省亲"揭幕仪式在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图书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日友好  相似文献   

9.
谢术福 《法音》2022,(1):52-55
"招提",梵文Caturdesa,意为四方[1],亦常指寺院。日本"唐招提寺"因我国唐代鉴真和尚而建,其寺名意为"大唐道场"。又因日本佛教如法授戒亦始于鉴真和尚,故而鉴真和尚被奉为日本律宗初祖。唐招提寺是日本最早的律宗寺院,由鉴真和尚亲自设计并带领日本工匠创建而成。[2]鉴真东渡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不仅影响到日本佛教的发展,而且对日本当时及后世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00,(11)
本刊讯 6月14日上午,扬州鉴真文化节在大明寺隆重举行。在大明寺栖灵塔前的广场上,100名中日佛教界人士及扬州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鉴真法师纪念法会。 扬州市副市长孙永如代表扬州人民对日本各界友人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今年是鉴真大师诞辰1257周年,我们在这里共同纪念这位中日友谊的缔造者、中日友好交流的先行者,缅怀大师的丰功伟绩,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大师的精神,为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作出新的贡献。日本爱知县兔养山弘誓愿长安寺住持关登水在讲话时说,日本佛教和日本文化取得的进步和发展,与鉴真大师作出的贡献密不…  相似文献   

11.
鉴真和尚与扬州大明寺能度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6周年。饮水思源,我们不得不提起我国唐代的一位著名高僧鉴真和尚。当年他应邀赴日本,出生入死,经六次东渡,方才实现。他留居日本十年,毫无保留地将我国的佛教及建筑、雕刻、文学和医药等传播过去。他的崇高道德和不...  相似文献   

12.
鉴真,俗姓淳于,武则天垂拱四年(688)生于广陵郡江阳县,即今扬州地区江都县。 鉴真14岁时在武瞾崇佛时期为大州大云寺沙弥。705年从道岸受菩萨戒。707年(景龙元年)追随道岸游学两京。708年在长安从恒景受具足戒,在两位大师的培养下,成为律宗的后起之秀。他除了钻研律宗,兼通天台,在佛学上很有造诣。回扬州后,曾担任大明寺主持。  相似文献   

13.
鉴真东渡     
今年是鉴真和尚圆寂1240年周年,中国和日本两方面的人民和佛教界都有隆重的文化纪念活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佛教僧人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文化往来和宗教文化事业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本刊特选介一篇叙述这位高僧东渡日本弘法瀛洲的文章,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4.
记得三年多前,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的消息传来,我脑海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李太白的那首千古绝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果从鉴真和尚踏上日本国土算起,历史的长河已流经一千二百三十个年头。诚然,鉴  相似文献   

15.
傅桂明 《法音》2000,(5):20-20
本刊讯4月19日,春和日丽,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绿树掩映,嫩草如茵,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20周年纪念法会在此隆重举行。 1200多年前,曾任大明寺住持的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的邀请,历尽艰辛,出生入死,于公元 754年到达日本。鉴真留居日本10年,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弘扬佛法,对日本的佛学、医药学、建筑艺术、文学、书法和印刷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倍受日本人民的尊崇。鉴真逝世前,弟子思托为他塑造了一尊干漆夹塑像,后被列为日本国宝。1980年4月,在中日双方的努力下,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曾…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年春,鉴真大师像回国,供养于扬州大明寺、北京法源寺,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供人瞻礼。余躬逢其盛,赋诗纪事。  相似文献   

17.
今年农历五月初六(6月16日),是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圆寂一千二百二十周年忌辰。扬州市佛教协会、民族宗教事务局、扬州对外友协等单位,邀请省佛协、省宗教局和扬州市宗教、史学、文艺、建筑、园艺、医卫界七十多位知名人士,在大明寺举行纪念会。扬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大明寺住持能勤法师首先讲话。他说,值此大师圆寂一千二百二十周年之际,各界人士济济一堂,举行集会,缅怀先德的风范,表示对鉴真大师的纪念之忱。鉴真大  相似文献   

18.
杨曾文 《法音》2003,(11):29-34
1250年前,即公元763年的年底,唐代著名律僧鉴真大和尚在经历艰难曲折的连续5次东渡失败之后,终于第6次东渡成功,开始了长达10年的传法授戒的生涯,为佛教戒律在日本的传播,为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章。今年既是鉴真大和尚成功东渡1250周年,又是鉴真大和尚圆寂1240周年,并且还是中日两国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可谓因缘殊胜,千载一时。在此时刻,重新回顾鉴真大和尚不惜身命毅然东渡传法的感人事迹,从中汲取为了实现理想而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有重要意义的。一、鉴真东渡前的日本佛教:“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日本自古…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08,(6)
本刊讯5月10日,"鉴真精神论坛"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东室隆重举行。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日本奈良市市长藤原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扬州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师、奈良唐招提寺长老松浦俊海等出席论坛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85,(6)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收到中国学者撰写的颂扬鉴真和上遗德的手卷。这分手卷是由日本“电视U福岛会”会长佐久间敏先生转交给唐招提寺的。手卷由记述鉴真和上遗德、渡日经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