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那些年代里,大多数大陆哲学家很少带着同情、更多地是带着敌意地对待数理逻辑(缩写为“ML”)。所谓“大陆哲学家”, 是指除了大不列颠和斯堪地那维亚之外的、但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国家的哲学家。对于绝大多数数理逻辑学家来说,这种敌意的出现是惊人的:ML与(那些哲学家所使用的)传统逻辑相比是如此优越,  相似文献   

2.
一、哲学的新维度:从自然的态度到哲学的态度自从康德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以来,西方哲学实现了一种所谓“先验的转向”,西方哲学家对于问题的提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先验的转向”突出地表现在这样一个问题之中:认识是如何可能的。正是在这一反身性的追问中,认识的对象转换成对象的认识。具体地说,以往哲学家们总是以各种各样的非反思性的方式执著于对对象的探讨,其提问方式为:“对象是什么”。“什么”一经带出,则“对象”成为一个“实体”,对象(什么)走到明处,而认识(是)不得不隐于暗处,最终使认识迷失在对象之中。这就是实体主义思…  相似文献   

3.
所谓后哲学,也就是元哲学(metaphilosophy),是指超越于哲学之上对哲学的一种理解。依我之见,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难点就在于其独特的哲学观,也就是其对“哲学”概念的元理解(即后哲学)。导致我们对维氏哲学认识混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们在对哲学家的思想进行理解时,时常凭籍以往形式的某种哲学观,而大多忽略了哲学家本人的“哲学”概念的特殊理解。  相似文献   

4.
关于目前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存在着这么一种观点,即认为随着大西洋两岸的哲学交流的日益频繁,分析哲学传统与欧陆哲学传统之间的对立正在逐渐瓦解,甚至整个英美哲学本身也已步入了“后分析时代”(参见李红、韩东晖;韩东晖)。从一个方面来看,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目前熟悉分析传统的欧陆哲学家与研究欧陆哲学的英美哲学家的确是越来越多了。但凡事都不止一面。按照一种在英美哲学界被普遍接受的观点,随着所谓“认知转向”(congnitive turn)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发生,时下分析哲学的发展重点早已经从过去的“语言哲学”转向了“心灵哲学…  相似文献   

5.
论拉卡托斯的数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数学哲学家。他作为一个科学哲学家,以其著名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西方科学哲学中获得一席之地;他作为一个数学哲学家,以其独特的拟经验论,引起数学界的重视和争论。美国数学家R.赫斯(Hersh)说:“拉卡托斯写了一部漂亮的著作《证明与反驳》,……它是近几十年间数学哲学方  相似文献   

6.
说不尽的康德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是法国哲学群星灿烂的时期,显示了一种世纪末和世纪交替的特色。这时的法国哲学家每有新的精彩议论,常使人在眼花镜乱中惊心动魄。但法国的这些哲学新星,都有深厚的学问基础;他们是“现代的”、“后现代的”,但他们并没有把“古典的”抛开一边,而是认真地研究它,在这个基础上使自己的创新在理论上厚实起来。这是“学问”之道。德罗兹(GillesDeleuze)是法国哲学新星中的一员,思想相当激进,但1963年,他出版过一本论康德哲学的书,叫“LaPlilosophieCritiquedeKaut”。这本书1984年被译成英文出版。我最…  相似文献   

7.
凯德洛夫是当前苏联哲学界相当活跃的一个哲学家。据苏联《哲学百科全书》在介绍他时所加的正式头衔是:“苏联哲学家、化学家和科学史学家”。他在1960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6年被选为院士。凯德洛夫生于1903年,是苏联共产党著名政治活动家M.C.凯德洛夫(1901年入党)的儿子。凯德洛夫小时候曾随其父侨居在伯尔尼。列宁从1913年夏起曾多次到他家做客。凯德洛夫本人于1918  相似文献   

8.
一、对哲学概念的两种观察视角:逻辑的和语词的 本文旨在讨论哲学概念的语词特性。这个讨论有一个合适的角度,即对哲学概念的“翻译”。但在传统的哲学平台上,翻译似乎天生不是一个合适的哲学问题。这是因为,为了使哲学成为严格科学,传统哲学家们总倾向于在应然的、理想的意义上使哲学概念等同于逻辑化的概念。“逻辑化”的首要特征是形式化,它要求哲学概念具有康德意义上的先验性  相似文献   

9.
"哲学"译名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启伟 《世界哲学》2001,1(3):60-68
中国之有哲学与西方同古。但是在历史上 ,中国人并不曾创造出一个可以统括上下古今各家各派哲学的总的哲学名称 ,不像西方哲学那样远自希腊以来 ,两千余年间 ,无论各家各派哲学学说如何不同 ,也无论各个哲学家对哲学的界说如何歧异 ,却始终以“哲学”(西方诸文字的“哲学”一词皆源出希腊文φιλοσοφι′α ,字义为爱智 )为其总称或通名。诚然 ,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些名称如“玄学”、“理学”、“道学”等等 ,其思想内容确属哲学 ,与西方所谓哲学或哲学的某些方面是相近的。但是 ,如果说理学与道学或可谓同指而异名 ,而玄学与理学或道学…  相似文献   

10.
哲学和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所谓哲学,其对象和范围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几乎每一个哲学家都根据时代的条件、自己的立场和知识的积累,重新给哲学研究的对象划定范围。 哲学的发展过程是哲学对象不断缩小和不断扩大这样一个相反相成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一直在继续着,今后还要继续下去。而且,哲学对象不断缩小这个过程,是哲学对象不断  相似文献   

11.
维特根斯坦的本体论:对Can-be的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对哲学的改革和哲学中的改革大多数哲学家所致力的是在哲学中的改革,而维特根斯坦所致力的是对哲学的改革。“对哲学的改革”与“哲学中的改革”之根本不同在于前者力图改变哲学这一概念或者说改变哲学活动的根本性质。一个能够被回答的问题是一个知识的(比如说科学的)问题,一种知识总是具有真值。哲学问题恰好缺少这种性质。如果说一个问题可以科学地解决还可以哲学地解决,这种奇怪的  相似文献   

12.
一、非封闭的哲学概念要描述德国哲学的现状,并非易事。德国虽然有许多“好的”哲学家,但却没有能够驾驭整个[哲学领域]的杰出的思想家。在哲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兴趣之间虽然有着明显的、甚至原则的区别,但却不存在自成一体的、其对立性足以代表整个哲学研究的学派和方向。因此,就难以勾画出划分学派的略图。但是,每一个哲学家都愿意同任何一个哲学家就一切哲学活动进行讨论式的对话。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的统一性,而恰恰表明对立的立场在对话中清楚地显示出来,表明哲学家是互相持批判态度的。同时,要举出  相似文献   

13.
普遍主义的崇高,浪漫主义的深度,实用主义的狡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几乎长达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之中,相对主义一直是哲学讨论的一个核心论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哲学这样一个观念,恰恰是柏拉图对普罗泰戈拉所谓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加以反对的产物。柏拉图对智者派和真正的哲学家所进行的区分包含着下列坚定信念,即人们必须加以尊重的标准是由存在于人类之外的某种东西确立的。柏拉图曾经竭力试图使人们认为“相对主义哲学”是自相矛盾的。两千四百年过去以后,仍然有人告诉我们说,我们必须提防相对主义的各种诱惑———也就是说,我们全都必须站在柏拉图一边,这对于文明的未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人的意识和意识的产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寄南 《心理学报》1984,17(2):32-38
“意识”一词在今天巳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通用语了。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载,英国著名学者弗兰西斯·培根是最早用英语“意识”这个词的人。后来,约翰·洛克在一篇哲学论文中提到“一个人总是意识到自已在思考”,他在1600年对这句话又作了如下的解释:“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思想里发生了什么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哲学在认识论上对科学有指导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承认。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本世纪初只有少数几个科学家具有哲学头脑,而今天的物理学家几乎全是哲学家。”(《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628页)说科学家“具有哲学头脑”,或者科学家“全是哲学家”,无非是指科  相似文献   

16.
一个哲学家的心路历程读《高清海哲学文存》刘友红阳海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四三○○七二)进入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发展尖锐地提出了“人”的问题。中国哲学对“人”的问题的反思,既是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也是中国哲学家经历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高清...  相似文献   

17.
世界观的定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开任何一本哲学教科书,几乎第一句就读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请看下列几本有较大影响的著作和教材给世界观所下的定义。 苏联出版的《哲学百科全书》说:“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的一般观点的体系。”1963年苏联  相似文献   

18.
吠檀多 (Ved nta)哲学是现代印度哲学流派中的主流哲学 ,从中世纪起一直在印度意识形态领域里起着主导作用 ,影响着占印度人口 75%的普通群众 (主要是印度教徒 )的精神世界 ,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赖以形成的思想基础 ;同时 ,不成文地被印度统治集团奉作国家大事的指导思想。因此 ,要了解印度的上层建筑 (印度人的精神生活方式 )和经济基础 (印度人的物质生活方式 ) ,吠檀多哲学的研究是一把金钥匙。本文扼要地评介吠檀多学派的核心理论和它与佛教在本体论问题上的激烈论争。吠檀多哲学家提出“我 tman”是永恒不灭的精神实在 ,认为在经验世界里 ,自然淘汰规律支配着所有精神性和物质性的现象。但永恒的“我” ,不受此限。佛教哲学家不承认有所谓永恒不灭之“我” ,针锋相对地提出“无我论an tman” ,认为任何事物 ,无论其为精神性的或物质性的 ,都不存在所谓的不灭之“我” ,或别的什么不死的主体。吠檀多的“有我论”和佛家的“无我论”的论争 ,正好说明印度意识形态在中世纪的发展趋势。从印度哲学史看 ,早在公元前 1 50 0年的吠陀时期 ,吠陀哲学家就创立了两个重要观念 ,即“有” (sat存在 )和“无” (asat非存在 )。到了吠陀终结的奥义书时期 (公元前 7、 8世纪 ) ,“有”发展为“永存”的观点 ,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的观点看自然化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导论 最近,对科学哲学自然化的讨论不怎么关心科学实践的社会本质,它们所注重的是,利用认知科学的成果来解释科学。我要证明,这种探讨有缺陷。这是因为,第一,它们采用了我所谓的认知个体主义,第二,科学实践的社会性是不可化简的。认知个体主义即这样一个命题:自主的认知个体的说明,能对所有的认知活动作出圆满的解释。认知个体主义与方法论个体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因为认知个体主义者把个体作为他们的解释理论的分析单位,不过认知个体主义是一种更为狭隘的主张,它与社会科学哲学家所说的心理主义更为相似。按照它的观点,可以用根据自主的个体内在的心理机制所能描述的东西来定义什么是认知的。相对于这种观点,我将提出一种有关科学知识的社会本质的模型,该模型选出了几种理解“社会的”这个词的方式,任何一个较为完备的有关科学实践的模型中肯定都会有这几种方式。我的主张吸收了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但相对于伍尔伽和拉图尔(1980)、拉图尔本人(1987)以及柯林斯(1985)所提出的“构造主义的”观点和科学哲学家们最熟悉的爱丁  相似文献   

20.
1.许多哲学家,包括后期的维特根斯坦都关心过“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谈一谈哲学研究的活动。尽管我要说的并不是些什么新的或揭露奥秘的东西,但可能仍然值得一说。因为哲学家,特别是当他们专门从事哲学问题的研究时,往往忽略他们专业中一些有趣的,有人性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