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极盛  丁新华 《心理科学》2002,25(5):538-540
采用自编的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5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编创新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分别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量表,经检验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
9970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王极盛  赫尔实 《心理科学》1998,21(5):404-406
对北京市随机抽取的9970名中学生进行自编的《中学生心理素质测验》的测试,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良好。(2)年级越低,心理素质水平越高,年级越高,心理素质水平越低。(3)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好于高中生。(4)在男女性别差异上,年级越低,男女差异越大,年级越高,差异越小。其中,男生在智力和情绪因子上心理素质水平好于女生,女生在注意力和道德感因子上心理素质水平好于男生。在对初中与高中的男女性别考验中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陈红  黄希庭  郭成 《心理科学》2002,25(5):520-522
通过对782名中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A型人格、自我价值感)的测试,探讨人格特征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以及不同人格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人格特质(A型人格和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有显著的相关。(2)不同人格特征中学生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差异。A型人格的中学生倾向于使用着重情绪的应对方式,相比B型人格的中学生较少使用着重问题的应对方式。高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应对方式,低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采用幻想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应对的多维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井世洁  严芳 《心理科学》2003,26(4):757-758
1 引言 中学阶段是个体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重要发展时期,其间所出现的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应对(coping)作为自我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缓解或调节环境对个体的压力,对保持身心健康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根据Causey和Dubow的自陈式冲突解决策略修订的量表,探究中学生对于人际冲突的应对模式和情绪反应及其与人格特征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及情绪反应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2)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对于人际冲突的应对模式和情绪反应存在差异。(3)家庭中父母的情感温暖对学生的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存在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等量性研究方法 ,结合技术性文献分析、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等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 ,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进行了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 ,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 ,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 ,包含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 ,具体化为 1 8个因素成分。编制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中学生心理素质表现出性别、年级的特点 ,从年级发展趋势来看 ,呈现高二 >初二 >初一 >高一 >高三 >初三的年级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钮丽丽  周燕  周晖 《心理科学》2001,24(4):505-506
青少年期是儿童人格特征发展趋向成熟的时期。在对青少年人格特质的研究中,五因素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五因素模型一方面包含了16PF的主要维度,另一方面比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更容易被理解。真正将人格“大五”因素模型用于儿童青少年研究的是Digman。他提出,儿童的人格结构也有与成人类似的五因素。继Digman的研究之后,许多研究者运用了量表评定法等多种方法,自由描述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家庭暴力量表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广州市403名中学生进行测试,探索家庭暴力(包括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冷暴力)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暴力是普遍存在的,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较大;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为冷暴力>言语暴力>肢体暴力;三种暴力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冷暴力对心理素质有更强的预测力,它具有较大的隐藏性和更多的伤害性,更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A型人格、自我价值感对中学生不同情境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红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1,24(3):350-351
应对方式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取向,即过程取向和特质取向。过程取向重点研究特定生活事件中个体的应对过程,探讨各类特殊事件下特定个体的应对方式特点,较少考虑人格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应对方式的研究大多仍倾向于过程取向。特质取向强调个体差异或人格变量的影响。该取向研究个体是否存在个性倾向性的、相对稳定的和习惯化了的应对风格或特质。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6,自引:5,他引:151  
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自编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1254名中学生的测量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对挫折和烦恼的应对方式主要是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女生比男生更多采用发泄和忍耐应对,男生比女生更多采用幻想应对;重点中学学生比普通中学学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应对,而较少采用幻想和退避应对;随着年龄的发展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慧芳 《心理科学》2004,27(2):355-357
采用问卷法,对434名6类犯罪女性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社会支持、负面生活事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负面生活事件对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行为有不同预测力,不同女性犯罪类型有不同的回归方程;社会支持对女性犯罪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量表法以349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1)差异检验表明:女性大学生的亲情孤独感、总体孤独感多于男生,且气质类型上更情绪化;城市大学生的社会性得分显著高于来自乡村大学生;在爱情孤独和总体孤独感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理工类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尤其是爱情孤独感.(2)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孤独感的各个维度与其气质类型中的社会性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大多因素显著相关.(3)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对总体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母亲情感温暖、父亲严惩、母亲干涉保护对亲情孤独感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社会性、父亲严惩对爱情孤独感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母亲情感温暖、母亲干涉保护、父亲干涉对社交孤独感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情感素质及其下属情感的相互关系,本文在已有全国大学生情感素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决策树算法对大学生的情感素质及其下属情感(道德情感、生活情感、情绪智力)进行预测分类。结果表明:(1)决策树可以有效地对大学生情感素质下属各情感进行预测分类;(2)按属性重要性提取规则,道德情感对情感素质影响最大,生活情感次之;责任感对道德情感影响较大;自强感对生活情感有较强影响;理解他人情绪能力对情绪智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Unemployment is a major life event that causes an enormous drop in people's life satisfaction. However, there is substantial variability in people's ability (or inability) to cope with the experience of unemploym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the caus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rajectories of life satisfaction when people were faced with unemployment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ersistence of unemployment, pre‐event personality and age. Analyses were based on data from the German Socio‐Economic Panel. Using 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ling, life satisfaction was investigated from 3 years before to 3 years after a person became unemployed in a total sample of 908 individuals. As expected, unemployment caused a substantial drop in life satisfaction that persisted for at least 3 years after the event. On average, individuals did not completely return to their previous satisfaction level. This pattern existed even for participants who re‐entered the labour market. Moreover,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variability in coping with unemployment can be explained in part by personality traits. For people with short periods of unemployment, Conscientiousness reinforce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unemployment, whereas Extraversion softened the effect. In sum, our analyses showed that (a) the negative effect of unemployment on life satisfaction differs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the unemployment period and (b) personality partially moderates responses to unemployment over time. Copyright © 2015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道德问题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岑国桢  李胜男  王丽 《心理科学》2003,26(6):983-987
按Carolyn Saarni对儿童在社会交往和情绪问题上应对策略的研究,在小样本初测基础上,以124名我国中学生为被试、以道德问题情境故事作为刺激材料、对他们的道德问题应对策略之选择及其相应的内心体验作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道德问题应对策略有五类,他们大多能选择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策略,不同年级和面对不同道德问题时他们的选择会有差异,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时他们会有不同的内心体验,在“角色投射”时他们的内心体验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评价、人格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诸因素之间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初步建构青少年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SLEC、CSQ、EPQ、PEI、SSRS、SCL-90对湖南省47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对自我评价、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通过人格、自我评价与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2)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并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3)自我评价和应对方式是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内部中介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人格测评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杨丽珠  张野 《心理科学》2006,29(4):933-936
该文以自然语言的方式,采用大范围开放式问卷(n=1885)、理论分析等方法编制小学生人格发展教师评定问卷,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n=628)、验证性因素分析(n=1316)得出小学生人格测评结构包括认真自控、智能特征、情绪性、亲社会性四个维度11个特质。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