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生教授《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一文,从人的本质属性着手,对宗教进行了意义属性而非功能属性或者价值属性的定位,并循此厘定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即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的最初觉醒,导致人类与自然完整性、统一性的破裂,称之为"第一断裂"。这种断裂使人深陷复归自然与走向文明(走出自然)的彼我矛盾中。这种深层痛苦在自觉的死亡意识的笼罩下进一步加剧,无法遣散,单靠理性逻辑也无法予以完满解释或  相似文献   

2.
关于艺术起源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是个难解之谜,设计的起源当然也不例外,至于艺术起源与设计起源这两者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在艺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事实上,设计和艺术既存在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当前艺术与设计的结合愈加紧密的大背景下,我们没有必要孤立地去讨论艺术的起源和设计的起源究竟谁先谁后。  相似文献   

3.
艺术的起源与思想的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语源上揭示了希腊的techne[技艺]的原初含义及其与physis[自然]的共属关系,也即艺术的起源性(本源性)意义,进而分析今日控制论时代由现代科学-技术所规定的人类文化状态和人类存在处境,旨在寻求我们时代艺术和思想应有的姿态。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结晶。尽管巫术是艺术的起源之一,然而艺术产生的基本源泉是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了审美意识的结果。艺术的发生虽与巫术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艺术和审美的起源在人类最原始的生产劳动中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最本质的问题,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情景之中.在艺术中的风景里,我们可以领悟到作为主体的人的一种生命的张力.从自然中的一隅到艺术中的风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发展是建筑在人的审美情感丰富化、多样化的基础上的,是人类自觉意识在占据主体性地位后的全面发展,且呈现出新的审美层面.  相似文献   

6.
人类意识的起源是自然发展史中的一次伟大事件。它是一个具有重大哲学意义的课题。 人类意识是由猿猴意识进化而来的。从猿猴意识到人类意识,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产生这个飞跃的动力是什么,这是意识起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又颇多争论的问题。正确闸明这个问题,对于克服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影响,对于深入揭开意识起源这个“宇宙之谜”,无疑有着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沿用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把舞蹈艺术仅仅视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的观点是片面的。在新实践美学视域中,舞蹈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类身体的自由运动的感性显现,也就是一种人类身体实践自由的感性显现,也就是一种人类身体运动的美。舞蹈艺术是一种实践性最强的艺术,它本身就是原始生产劳动的预演或者再现,它也是以符号化的身体或者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实践自由,即美,它内蕴着人类生命实践的精神意蕴,因此,舞蹈艺术是人类的物质生产、话语生产、精神生产的最高统一。远古时代,文学(诗)、音乐(乐)、舞蹈(舞)本是三位一体的艺术整体,它们的统一就在于生命的实践本质,在生命实践的节奏、韵律、情感的自由显现中,诗、乐、舞融汇为一体,现代舞蹈艺术应该回归诗、乐、舞的三位一体,把文学内化为舞蹈艺术的精神和生命。  相似文献   

8.
艺术起源劳动说再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确是个旧有的命题,但旧话重提并不意味重新宣布某个不可更动的真理,相反,我们只是不满于它的已有表述,渴望重新揭示其内在的积极契机。对于我国的研究者来说,艺术起源的劳动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或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问题,因为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美。”恩格斯更具体地谈到从猿到人的过程中。“手变得自由了”这一重要事件。他说:“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骼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宗教视作一种和生物进化类似的自然现象,那么它就应该有起源和发展的过程。近年来,探索这个意义上的宗教起源已经成为了进化心理学等认知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宗教可能是作为促进了人的生存和繁殖机会的一种适应,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进化了出来。另一部分科学家则认为宗教是意识进化的一个副产品。或者,宗教的起源是适应和副产品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10.
人道主义和技术是一对典型的历史范畴,对于两者的内涵及本质的界定只能基于人类历史起源及其发展本身。一部人类史向我们所展示的是借由技术的升华而不断拓展的人的本质力量的"阶梯",对于人道主义的起始及其与技术之间关系的考察,只能沿着与自然史密切关联的人类史的轨迹来展开。人道主义和技术在本质上是具有同一性的,任何基于意识形态惯性思维的认知都难以真正地解决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异化"问题,甚而会在所谓的反人道主义的道路上越来越远离真正的人道主义。本质上表现为人追求自由自觉活动的人道主义与属性上具有人本价值的技术的发展必然会突破地域的狭隘性,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真正的人类自由。  相似文献   

11.
道德起源的三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起源问题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也是伦理学史上争议颇多的问题。目前 ,国内学术界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加以阐释的 ,认为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无庸置疑 ,这种观点抓住了人类道德起源的关键环节 ,揭示了人类道德起源最为根本的方面。但细究起来 ,这种阐释也存在着某些不足 :其一 ,它忽视了对人类道德起源的生物学考察 ,未看到人类祖先的动物合群性本能乃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生理前提 ;其二 ,它忽视了对人类道德起源的心理学考察 ,未揭示人类道德起源的心理动因。所以 ,我们认为 ,要真正全面而系统地考察人类道德的起源必…  相似文献   

12.
适应主义的物种本质的整体原则,为解决目前人文学科内关于身份、本真性、相对主义、再现危机以及全球化的影响等问题的支离破碎的关注提供了一个基础性框架。不同的情景会在不同的个人那里引发不同的反应,但这些人都有着一致的潜在心理生物需求。本文提出艺术是具有适应性的观点,反驳了关于进化和及其核心概念(功能)的某些误解,对当前关于艺术的进化起源和功能的四个适应主义假设加以审视,提出和详细描述艺术的共同特性的假设,并分析了接受以人性为中心的艺术史和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动力学为代表,对艺术治疗原理的解释集中在"对客体的投射和容纳"方面,这样的解释深奥晦涩,脱离了艺术的本源。艺术创造目的是对"内心现实的模仿"。"模仿"的过程贯穿了从起源到现在的艺术创造,并且结合"巫术",对个体起到了抚慰情感的作用。同时动力学的解释与"模仿"的过程有很多类似的部分,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艺术治疗的原理来自个人对"内心准确模仿"。  相似文献   

14.
媒介在今天已越来越成为学术界不可回避的话题。特别是数码媒介出现后,给现代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样,数码媒介也给艺术带来了久违的惊喜。数码艺术在艺术传播、创作方式和艺术发展方面具有创新意义,并发展了艺术作为人类自由活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艺术产生的母体是生活,是劳动;艺术的起源则是游戏,它产生的契机是灵感,产生的形式是对生活的模仿,产生的原因则是人的心理需要.从艺术的本质上说来,目的还是使人达到身心和谐与协调,从而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稳定,为不断到来的,维持人的生存的艰难的物质生产作准备.  相似文献   

16.
怀特海的艺术论是其有机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艺术置于世界原初的创美进程中来考察其起源和性质,认为自由的生动生活的"朴素渴望"和"等级展示"造成的矛盾是艺术之所以产生的根源,而使艺术成为可能的因素是意识,并指出意识作用的两面性。他特别重视原初的身体经验的情绪性,认为感官的直接表象乃是对身体经验的符号指涉,从根本上揭示了艺术作为生命符号的中介性质。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起源问题是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人类历史的第一章。最近发表的毛主席的词:《贺新郎·读史》的第一句就是“人猿相揖别”。这里我们就人类起源研究的新进展和由此提出的新问题,特别是有关哲学的问题,以及当前国外人类起源研究中的新动向,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抽象艺术潮流,以其独特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艺术特征,引发了整个20世纪的艺术变革,崭新的观念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景观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的一种载体,无不受其影响。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能反映现代人的观念,适合现代人生活口味的、新兴的现代景观艺术。 一、抽象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抽象”一词通常指人的思维活动过程。抽象艺术即是把事物的共性抽出来上升到理念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虽在早期表现在物质的绘画作品上,但对后来的影响,却表现在精神观念上。抽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19世纪宗教学产生之前人类对宗教问题的探索和关注。在宗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形成之后,学者们讨论了宗教的本质、起源和分类等问题,并发展了多角度的宗教学研究方法,使这门学科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20.
将PowvinelliandCant提出的栖处降服假说推广以生态位-亚生态位中的维数-参量之间的更一般的互相降服情景,提出了人类的自我意识的多重起源的假设及对精神分裂症作出了进化方面的解释,最后对意识起源之谜进行了探讨和推测:意识具有精炼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