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辛生教授主编的《<哲学笔记>简明教程》(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全面探索《哲学笔记》的光辉思想的专著,又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哲学笔记》基本原理的教材。它的问世,是我国近年来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国家教育委员会选定它为高校哲学专业的教材,  相似文献   

2.
《哲学笔记》是列宁在一九一四——一九一六年深入地研究哲学,尤其深入地研究了黑格尔的著作时所写的读书摘要、札记、批注和短文的汇集。它在认识论、辩证法、逻辑的同一,对立统一规律,认识的辩证过程等很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列宁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哲学遗产。是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不读的书。但是,由于《哲学笔记》摘录了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的言论,特别是摘录了许多黑格尔  相似文献   

3.
黄楠森同志的新著《〈哲学笔记〉与辩证法》是我国关于《哲学笔记》的第一部研究性专著,在许多方面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列宁《哲学笔记》的公开发表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完整的汉译本发表也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可是无论从国际、国内来看,它至  相似文献   

4.
由厦门大学哲学系副主任高英伟副教授主编的《列宁<哲学笔记>的学习与研究》一书已成书。这本内部教学参考书,是在多年的教学与研究中,特别是1980年年底在全国部分院校列宁《哲学笔记》学习讨论班的讲稿以及编写的全部材料的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的。全书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列宁《哲学笔记》的学习与研究,是按照原著的顺序,选择一些重要课题,结合段落大意和有关论断进行分析和阐述的讲稿,内容涉及原著全书,共三十个专题;  相似文献   

5.
一 《哲学笔记》是列宁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它是列宁研究哲学时各种读书笔记的汇集,其中包括三十二篇读书笔记和五篇读书批注。写作年代从1895年开始到1916年为止,但其主要部分写于1914—1916年。就内容看,《哲学笔记》中除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一书的笔记外,列宁大量阅读了资产阶级哲学,哲学史、自然科学等著作。列宁最注意的是黑格  相似文献   

6.
由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发起的首次全国《哲学笔记》研究与教学讨论会,于去年12月8日至15日在厦门大学举行。应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六十余人。会议开得紧凑、集中、热烈。大家一致认为,《哲学笔记》是列宁继《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后,又一部划时代的哲学巨著。它既是列宁酝酿哲学新突破的思想实验室,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库。我们决不能因为它是以笔记的形式叙述的,就忽视和低估它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在此评价的基础上,与会代表集中对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列宁主义学说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以来,对列宁哲学思想的研究有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在此,将近十年研究概况略作评述.首先为人们所关注的是围绕列宁的《哲学笔记》而展开的关于辩证法的研究.在这方面,第一本研究性的著作是黄楠森著的《〈哲学笔记〉与辩证法》(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该著不仅对《哲学笔记》中关于辩证法的研究做了许多史料性的考证,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对辩证法体系所做的大胆探索,构架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六类范畴表(整体范畴、并存范畴、层次范畴、过程范畴、社会范畴、认识范畴),对以往通用的教材进行了突破,从而开创了列宁《哲学笔记》研究新路子、新局面.尽管他提出的体系并未被广泛采纳,但这一研究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8.
吴宁 《哲学动态》2001,(7):36-38
诡辩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理论意义上看 ,诡辩问题终究是不能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途径 ,并且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哲学笔记》都批判了诡辩论。从实践意义上看 ,我们正面临大变革的时代 ,在我国当前把诡辩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决不是象牙之塔里面的工作 ,而是现实生活的必需。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加剧 ,倘若人们都为自己的利益辩护、以利害代替是非 ,那么 ,就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诡辩论。…  相似文献   

9.
在这一时期,《哲学笔记》研究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起了从无到有、填补空白的作用。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随着《哲学笔记》在苏联的公开发表,开始了《哲学笔记》研究的第一个阶段,先后出现了代表不同倾向的三位代表人物:德波林——阿多拉茨基——米丁。他们写出了关于《哲学笔记》的第一批学术论文,有些至今还保持着不  相似文献   

10.
《周易》哲学思想简析李居洋《周易》是我国留传至今的最早的典籍之一。但一提起它人们就与占卜、算卦、封建迷信联系起来。"算卦"成了《周易》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周易》的曲解。《系辞》讲:"《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  相似文献   

11.
《周易》是我国留传至今的最早的典籍之一。但一提起它人们就与占卜、算卦、封建迷信联系起来。“算卦”成了《周易》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周易》的曲解。《系辞》讲:“《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可见《周易》作者也不认为它是纯卜筮之书,而是更多地包括了其他内容。当今不少学者认为《周易》  相似文献   

12.
卞敏所著《列宁〈哲学笔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一书,采取研究原著与研究哲学原理相结合的新途径,在通透深入地剖析原著思想的同时,对哲学原理也作了见解独到的探讨,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这样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要以思想和概念的形式来把握自己的对象的,所以都可以说是应用逻辑。”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摘引了黑格尔这段话,并作了“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的批语。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所说的逻辑,是指整个逻辑学,但本文将只讨论这个逻辑学中的一个部分,即近代意义下的“形式逻辑”,其中特别是指数学中所使用的逻辑。 在数学研究中,除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直接或间接地从现实世界中抽象  相似文献   

14.
对思辨逻辑的认识论加以辨析,是阐发《资本论》中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的重要一维。本文从列宁《哲学笔记》中"不理解黑格尔的逻辑学就不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一观点出发,尝试探讨三个问题:一是通过阐释黑格尔的逻辑学,可以为理解《资本论》中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提供哪些资源;二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认识论属于何种认识论,作为辩证法的认识论属于何种认识论;三是如何通过《资本论》所展现的超越资本逻辑的辩证法,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5.
厦门大学哲学系去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二月二十七日举办了《哲学笔记》学习班,来自全国各地四十多所高等院校的五十二名哲学教师参加了学习。学习班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黑格尔《逻辑学》一书的译者杨一之同志前来  相似文献   

16.
《管子》一书讲治国牧民之道很多。对人口问题的论述,也是它的重要内容。例如:《入国》篇讲“九惠之教”,讲的全部是人口问题。其他如《权修》、《入观》、《小匡》、《霸言》、《问》、《侈靡》、《治国》、《形势解》、《轻重》甲等篇,也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口问题。一、人是国家富强的根本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为,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发展规律。《管子》的时代,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铁器的出现,生产力不断提高,但土地广  相似文献   

17.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曾说: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列宁全集》第38卷,第357页)。在这里,列宁提出了被人称为“三者同一”的思想。《哲学笔记》问世后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外哲学界对这一思想做了广泛的研究探讨。但  相似文献   

18.
《周易》思维与象棋起源及其设计思想宋会群《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讲哲理为主的典籍。《周易》思维指的是其中高度抽象和凝聚的整体思维、辩证思维、象数思维等基本的思维模式。这种稳定的思维结构模式,以极强的渗透性沉缅于人们的心理层次中,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和潜...  相似文献   

19.
牟宗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出版。全书共13.8万字,是当代新儒家之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于香港新亚研究所讲授《周易》课程的记录。该书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其名为《周易》,分为二十一讲,讲于1992年;后半部分讲《系辞传》,共九讲,讲于1973年。前  相似文献   

20.
李瑞环同志说,学习哲学应重点学好毛泽东等同志的哲学著学。根据这一精神,宋茂盛等同志主编了这本书。该书对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艾思奇<哲学与生活>摘要》(附摘要原文)、《论持久战》、《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附原文)、《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十篇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分别从“写作背景”、“学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