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17年资本主义在俄国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所需条件,但是阶级斗争十分激烈。布尔什维克从俄国实际出发,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了有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曾经对苏联的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科学技术有了革命性发展,成为第一生产力。作为最重要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要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出相应改变,斯大林模式丧失了历史合理性。发动改革告别斯大林模式是必然的,以什么方式告别具有偶然性,在不同国家表现不同。新科技革命没有终结社会主义,相反,它为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20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斯大林认为,全体苏联人民“在道义上政治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1957年以后,我国有些人对斯大林的上述看法,全盘加以否定,认为只有阶级斗争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这就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今天看来,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是有错误的。但他的错误不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所作的"列宁主义"定义,影响了学界对列宁国家观的研究。斯大林将"列宁主义"归结为"无产阶级专政",虽然抓住了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但却将这一定义狭隘化,忽略了列宁国家观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这种理论上的缺憾,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造成深远影响。重新分析斯大林的"列宁主义"定义,正确理解列宁主义国家观,对于新时代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国家出现了严重危机,其主要源于苏联的政经体制及各种政治运动。根据战后情况的变化,斯大林从实际需要出发改变了对宗教的政策。宗教迎来了"二战"后的"繁荣发展"时代。其更深远的意义是开辟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国家如何对待宗教的正确路线的先河。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对斯大林这一举措,谴责声不断,认为他丧失了无产阶级立场。其实,无产阶级对宗教的正确政策和立场,正是从斯大林改变宗教政策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问题,是20世纪举世瞩目的历史现象。如何分析、对待斯大林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正确导向,就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了。匈牙利著名思想家卢卡奇,不但经历了十月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6.
日本“东京唯物论研究会”历史唯物主义组在半年多以来,举行了一系列以重新研讨斯大林理论为内容的研究会。在这些研究会上提出了以下一些主要报告:村上嘉隆的《对斯大林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研讨》、浅田光辉的同一题目的报告、物部长兴的《关于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饭田贯一的《对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分析研究》、村田阳一的《对斯大林的工人运动理论的分析研究》等。“日本唯物论研究会”的机关刊物《唯物论研究》决定从第12期起陆续刊载这些报告。这里译出的这篇论文是该刊编委芝田进午和犬九义一为了说明刊载这些报告的理由和立场而写的。  相似文献   

7.
我在《哲学研究》 1998年第 10期发表了《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一文。文中提出 ,列宁没有提出过一国能够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 ,即认为一国不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一国能够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是斯大林提出来的 ,而斯大林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孟庆仁同志在《哲学研究》 2 0 0 0年第 9期上发表了以《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性的”事业是一个过程》为题的商榷文章 ,认为我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实际 ,并对我的论点和论据作了反驳。我认真阅读和思考了孟文的反驳。但是 ,纵观孟文全文 ,作者对我的反驳 ,实在不能令人信服 ,…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 195 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195 8年读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和 195 9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中 ,多次就苏联经济学范式论述了经济学和哲学问题。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主编的《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清样本。下引仅注页码 )这些批注和谈话 ,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重要探索 ,是对经济哲学的重要探索 ,为经济学和经济哲学留下了十分珍贵而又非常丰富的理论遗产。在这些批注和谈话中 ,毛泽东关于经济学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论述 ,不仅对经济学而且对社会…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列宁、斯大林为领袖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了苏联人民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第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又建立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有不同的历史特点与相异的具体情况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都进行过种  相似文献   

10.
一、辩证理性提出的背景、特征与内涵萨特后期认同并接受了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但他认为这种辩证法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发展到斯大林模式的辩证法后,更需要予以反思和纠正,否则它是不合法的。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提出了辩证法的合法化(可理解性)问题,就是针对斯大林模式的辩证法的反思:批判经验在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