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惜“今”     
林望交 《天风》1995,(5):32-32
人生最美好的是青春。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今”,最容易错失的也是“今”。 人生短暂,地球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转。  相似文献   

2.
人生与谋略     
1 人是宇宙间唯一讲究谋略的动物.在人生这幕话剧中,谋略是最有影响的导演.2“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算无遗策,每度必中”,是人生的至大乐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人生的至深哲理.3 人无谋不达,国无谋不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谋略帮助将帅们在战场上克敌制胜.  相似文献   

3.
将释此经,先简单谈谈此经的宗旨大义。此经既名为“般若经”,当然是说明般若教义的。般若的教义是什么?就是诸法实相。实相般若,观照般若,也就是世间、人生的真理实相。怎样才能体证这种真理实相?此经文简,只提原理,未广宣说。今依大经、广论略加说明。佛教认为,世间、人生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有。这因缘和合的道理就是缘起法则。换句话  相似文献   

4.
辜玉梅 《天风》2006,(14):13
在一次教会“青年团契”的讨论会中,我们有一个计论议题:基督徒的人生是怎样的人生? 有人说“是奉献、舍己的人生”;也有人说“是服侍人的人生”;还有人说“是传福音、荣耀神的人生”,这些都对。但根据约翰福音15章,耶稣要求我们过的人生是多结果子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说“今”     
“今”,作为一个时间概念,它的含义和应用范围是很广泛的,也是很难把握的。因为刚一说到现在,它立刻变成过去了。正因为“今”是流动的,不好把握的,所以,过去有些哲学家就否认“今”的存在,认为“时间只有过去与未来,没有今,没有现在”,还有的哲学家认为“过去与未来皆是今”。与之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同空间一样,也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它既是连续  相似文献   

6.
告别了童年时代,青少年迎来了人生黎明风景般的青春期,这是一个“急风暴雨”的时期,也有人称之为“第二反抗期”、“最难接受教育的年龄期”、“最易见教育成效的年龄期”、“最危险的年龄期”。随着青春脚步的迈进,青少年在感觉到青春热血涌动的同时也体验到性意识的萌动。性意识是人对性的认识和态  相似文献   

7.
季羡林语摘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  相似文献   

8.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而寺院楹联则以其鲜明的宗教色彩独树一帜。寺院楹联虽为小品,但其短小精炼,小中见大,寓意深刻,蕴味无穷。一幅好的楹联,胜过一篇长文。不少佛教楹联涉及了宗教与人生这个题目。宗教离不开人生。人类的一切文化结晶,说到底,都是在探讨人生。佛门讲功德,谈果报,便是在探讨人生。人们活在世上,人人都有个“人生”问题。这个最普通而又最长久的题目,人类已经探讨了几千年,并将永远探讨下去。峨嵋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以其崇高的佛教地位,“秀甲天下”的绰约风姿,富丽堂皇的梵宇琳宫,吸引了历代无数高僧大德、文人仕宦,并留有大量诗文书画,仅楹联即有千余幅,其中不乏精品佳作,虽时过境迁,但内中所含丰富内容与深刻哲理是永远有生命力的,对追求“人生真谛”的人  相似文献   

9.
刘行 《天风》2014,(6):I0001-I0001
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严酷的战争呢?在人生的格斗场上,成功者固然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失败者却也未必处处都是短项和劣势,在这些“败者”群中,不乏有比胜者更胜一筹者。他们在反思自己的“败因”时,感到最令人懊恼、最不能原谅的大概莫过于败给自己了。在许多的时候,我们最大的敌人恰恰就在于我们自己。因此,我们若要创造出人生的辉煌和灿烂,首要的就是要从战胜自我做起。  相似文献   

11.
传3:1—14 在传道书3章1至8节中,所罗门讲了28个“有时”。 他首先讲了两句话,就是“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他的意思是人生的大小事,时间的古与今,变更的有或无,相对的停与进,都掌握在神的手中,人绝对是难以左右的,永恒的神,全能的神来预定人的一切。  相似文献   

12.
网络流传讨论“B级人生”的文章,引述日本经济专家森永卓郎的论述,把人生分为三级:A级人生是“有钱没闲”,B级人生是“钱少一点点,但是有闲”,C级人生则是“因为缺钱而生活质量很差,有没有时间都已经没有意义。”他所指的“B级人生”,并非“Bad”,而是“Better”,主张降低对物质欲望及社会成就的追求,给自己更多休闲时问,享受生活,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与生活讲和     
记得在余秋雨的散文集《晨雨初听》中读到过一个“终身教师”莫里·施瓦茨的故事。莫里16年前的学生,作家、记者米奇去看望将要离世的老师,可莫里却宣布要给米奇上最后一门课程——人生,时间定在每星期的星期二。于是米奇乘飞机飞700公里去听老师的课。课程一共讲了14个星期,最后一堂是老师的葬礼。“老师,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米奇曾问莫里。莫里回答:“与生活讲和。”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5.
陈明 《哲学动态》2007,(12):17-22
梁启超称,“中国学术以研究人类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以今语道之,即人生哲学及政治哲学所包含之诸问题也。”[1]陈寅恪进一步补充说,“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2]那么,这个影响华夏民族最深最巨的儒家政治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6.
一、慧远大师的籍贯《高僧传》记载慧远大师的籍贯是“雁门楼烦人”,但是有关“雁门楼烦”在哪里却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在关于慧远大师的种种著作和文章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陈述:“今山西宁武人”①、“今山西代县人”②、“今山西原平县东北人”③、“今山西原平县崞阳镇东人”④等说法。本人于2002年在东林寺纪念堂中慧远胞弟慧持简介中将其籍贯写成是“宁武人”。为此,笔者撰文《慧远大师籍贯考》刊于《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三期上,考证慧远大师的籍贯是今山西省原平县大芳乡茹岳村人,认为《魏书地形志》有关记载正是大师在世时籍贯…  相似文献   

17.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6):22-23
上帝信仰的重要性上一期探讨了信仰是什么,今期开始探讨我们信仰的对象。《尼西亚信经》开首宣认“我们信独一上帝”。这个信念是基督教任何信念的出发点:假如没有上帝, 这个世界和人类就不会是被创造的,世界的存在目的和人生的终极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假若没有上帝,耶稣就不可能是上帝的儿子,而只是一个普通人(无论他如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亲子冲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海燕 《心理科学》2004,27(3):696-700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关键而富有特色的时期,是个体由不成熟的童年向成熟人生过渡的时期。过渡性往往和不稳定性联系在一起,因此,青少年时期容易产生亲子冲突,被有的学者称之为“亲子关系危机期”、“疾风暴雨”期。且目前我国青少年亲子冲突愈演愈烈,针对此现象,本文从亲手冲突的特点、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目前正开展的此领域研究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曾经说过:“最彻底的共产主义者,也就是最勇敢的战士”。在体现共产主义道德的诸优秀品质中,勇敢对于青年人格外有吸引力。 的确,勇敢之于人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生的奋斗离不开勇敢的品质。在习惯势力面前,你敢不敢别开生面?面对丛丛荆棘,你敢不敢走自已的路?在革命队伍内部,在同志中,也许是你的  相似文献   

20.
佛缘     
或许,佛学对我最深刻的影响是对我生活目的的修正。“人生的目的”是一个永远的青春主题,也是一个永远的青春困惑。什么是人生的目的?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对人生身不由己的经验,因而我们总是避开本体论的探索而把人生价值牵系于经验本身。然而,经验及其目标其实是一种最不可靠的寄托:“求不得”自然是一种折磨的痛苦,而实现与满足则又带来了无法安慰的大无聊;诗意和浪漫当然意味着失败,世故和巧诈虽然指示着成功,却腐蚀了人们纯真的喜悦,从而也使成功丧失了本来的意义。人们在经验的世界是走投无路的。那么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