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观事物联系的普通性、复杂性与多样性使得一事物除了同与自己相对立的事物构成特有矛盾外,还同其他相关事物构成非特有矛盾。认真研究事物的非特有矛盾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对立统一规律和加深对“普遍联系”原理的理解。 (一) 非特有矛盾是矛盾的一种。而矛盾是对立面的同一和同一中的对立,所以讨论非特有矛盾须从同一性开始。本质规定中具有共同前提、共同基础的诸事物具有同一性。例如男孩与女孩,男孩是尚  相似文献   

2.
一、“自由是什么”和“如何达到自由”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其实是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自由的规定性。让我们先来粗略地考察一下这个命题的来源。恩格斯说:“黑格尔第一个正确地叙述了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黑格尔在《小逻辑》本质论的§158考察了这个问题。他在“本质”论中由偶然性讲到必然性,并争取自由。自由的主体就是概念,思想概念借助于必然性达到自由、进入概念。(参见贺麟:黑格尔的《小逻辑》讲演笔记》,《黑格尔哲学讲演集》第335页)黑  相似文献   

3.
“矛盾就是事物”这一提法有其特定的涵义,不能曲解。所谓“矛盾就是事物”,同黑格尔说的“一切事物自身都是矛盾的”(转引自列宁的《哲学笔记》第144页)一样,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的简要表述。说“矛盾就是事物”,并非就是说二者是沒有內在差别的绝对等同、僵死的同一。既然主词和宾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表明了二者有着内在的差别。同样,矛盾即是运动,即是过程,即是思想的说法,也绝不是把矛盾和运动、过程、思想简单地等同起来。事物不仅仅是“有形有体,被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实际上它和“存在”是同等  相似文献   

4.
当黑格尔从哲学的高度表明“人的需要和智慧曾发明无数多的运用和征服自然的方式”(黑格尔,第7页)的时候,这实质上是说:人不只是能够进行“发现”的动物,更是能够进行“发明”的生灵。也正是在“发明”的意义上,尼采才说,能够创造新的名称和“事物”的人类“只能当创造者”。(尼采,第92页)。事实也证明,从古至今,科技史上的许多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发明都与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先天拥有的发明能力紧密相关。可以说,从古代的原子论、整体论到近代的归纳论、演绎论、分析综合论,再到20世纪流行的直觉论、否证论、试错法、建构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在大学时期,他钻研黑格尔哲学,形成了理性实践观。他说:“……哲学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实践是一种批判,它在本质上来衡量个別存在,从理念上来衡量特殊的现实”(《博士论文》单行本,第64页)  相似文献   

6.
消费的人本意蕴及其价值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有关消费的规定中,最初和最被广泛接受的无疑是经济学的定义。作为经济学的专门术语,消费更多地强调对资料、资源的消耗。(参见于光远,第193页)但是,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在其本质上,消费“是人的实现或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因此,消费应当与人的存在相联系,并以人的生命本质的弘扬为根本内容。一、消费与人的生命本质的升华消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与物质前提,它在本质上是受人的需要推动的,是需要得到满足的活动。需要是人自身的规定性,渗透着人的目的、意图与选择,是人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力。人的需…  相似文献   

7.
有些逻辑书说,定义有两类:一是真实定义,真实定义就是揭示事物特有属性的定义;一是语词定义,语词定义就是规定、说明语词意义的定义。用词语或句子规定、说明语词的意义是不是定义? 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在《分析后篇》里,亚里士多德说,定义是表明“某物究竟是什么”和事物的本质的。他指出,如果一个陈述可作纯粹换位且能揭示实质的(即回答“某物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它就是定义;如果一个陈述不能  相似文献   

8.
沈秋 《现代哲学》2023,(6):99-107
本文主要通过对黑格尔《逻辑学》本质论开端的“Reflexion”(返回自身)这一概念进行梳理,探究本质逻辑中包含的原初主体性结构。首先,展示存在逻辑如何通过“绝对的无区别”这一概念完成向本质逻辑的过渡;其次,说明在本质逻辑的开端,返回自身是如何通过“自行设立”“外在的返回”以及“自我规定”这三个环节展开其结构的;最后,证明返回自身是最基本的主体性结构或形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作为主体的反思活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剖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他的整个哲学时说过,《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9页)。如果联系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研读、评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的《精神现象学》,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哲学革命变革的起源,是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深刻内容和本质的一把钥匙。这是  相似文献   

10.
由斯宾诺莎提出、黑格尔加以发展的“一切规定都是否定”的命题,是近代哲学以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辩证法命题。然而,国内外一些学者在对命题的解释上,存在着对斯宾诺莎和黑格尔本意的曲解,极有澄明的必要。一、某些学者对命题的解释英国新黑格尔主义者W·T·斯退士对命题的解释是:“肯定一个事物在一定界限之内就是否定它在这些界限之外,说一个东西是棕色的,就是说它不是粉红色的。肯定包含着否定。对一个事物作了这样的言说就否定了对它作别的言说。  相似文献   

11.
排除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能单方面说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吗?为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研究一下共性和个性各自规定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共性和个性作为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具有双重性质:各自规定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所谓规定的确定性乃是指矛盾各方互有区别,互相排斥的性质,也叫规定的绝对性。共性,作为一种规定,它排斥异在和“杂质”,以保持自身的单纯性。列宁说:“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  相似文献   

12.
形而上学从最初规定的确认与演变理路来说是对“逻各斯”本身的追询与探讨,力图“以同样的方式在一种精神本原———逻各斯发现世界的本质”(策勒尔,第48页),进而演变成柏拉图关于理念论形而上学的现象。亚里士多德对第一哲学的规定是说明“存在”之所以成为“存在”的基质依据。在他看来,在“存在的存在”的根基之处,科学、神学与哲学是一体的。亚里士多德对形而上学理论奠基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价值:哲学从旨趣与结构方面,乃至在其本性规定方面,就成为了“形而上学”。这样,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它对于每一个存在物而言都是真的,并且…  相似文献   

13.
Ⅱ.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第8章用一句简单而著名的话,说明他对时间的见解,但这一见解在两方面令人感到费解,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他说:“时间是在那里存在着的并作为空洞的直观而呈现在意识面前的概念自身;所以精神必然地表现在时间中,而且只要它没有把握到它的纯粹概念,这就是说,没有把时间消灭[扬弃],它就会一直表现在时间中。”第一方面“时间是在那里存在着的并作为空洞的直观而呈现在意识面前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另外,正如胡塞尔所明确坚持的那样,认识作为此刻的“对象性”的意义的构成行动,包含着这种行动的价值和意志(《观念(二)》,第79页)。价值、希望、意志和行动通过判断而涉及到判断和真理,而且在这点上,它们从价值论上被规定了。胡塞尔在这里完全从本质上把价值、希望、意志和行动同判断本身区别开来了,判断甚至不是价值、希望和意志,相反,从本质上说,它们仍然是区别于在物中被论证的判断。胡塞尔正是在对哲学、形而上学和一般科学的科学性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企图澄清这种对本质的理解。在《纯粹逻辑导论》中,他是从一个“有争议的原理的基本内容的明确观念”出发的(第3节8页)。他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体现”知识观念”的“体系形式”(第6节、第15节)。在讨论科学理论的问题时,他明确谈到了“理论”和“科学”的观念(第10节第25页)。他认  相似文献   

15.
人同外部世界既有认识关系,又有价值关系。也就是说,人一方面要认识客观事物自身,一方面又要评价客观事物对主体的价值。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6页)所  相似文献   

16.
李胜光主张现实只是现存的一种,是指现时具有必然性的客观存在,而不是全部现时存在的客观实在。这种看法,虽有正确一面,但不全面。我认为现实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事物发展已经达到的状态,它是现在的客观事物的全部,是实现了的可能性。马克思说:“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因而,例如在经济学上从作为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的人开始。似乎是正确的”(《马恩全集》第12卷,第350页)。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把现实视为实在的和具体的,也就是指现存的。马克思还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马恩全集》第8卷,第8页)。这里,马克思把事物和现实是等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爱情?黑格尔说:“爱情的内容只有恋爱者的自我,由另一个人(恋爱对象)的自我反映出来,恋爱者从这反映中又感到自己的自我。”(《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32页)又说:“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就只在我身上生活着,我也就只在对方身上生活着;双方在这个充实的统一体里才能实现各自的自为存在,双方都把各自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种同一里。”(同上,第326页)休谟说:“两性的爱最值得我们注意……显然,这种感情在它的最自然的状态下是由三种不同的印象或感情的结合而发生的,这三种情感就是:1.由美貌发生的愉快感觉;2.肉体上的生殖欲望;3.浓厚的好感或善意。”(《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32页)黑格尔关于爱情的论述,揭示了爱情的特征是男女双方之间真挚诚意、相互爱悦,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专一的感情,但没有揭示爱情所应包含的具体内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曾经指出:“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欲念、感觉、冲动和情绪修养成本身就是理性的。”(《美学》第1卷,第78页)高尔基更加明确地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这都表明,美学或具体地说美感教育负有崇高的道德责任,它与伦理学是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19.
一 “自由思想”的追求与失落 :传统哲学观的重大悖论哲学自诞生之日起 ,就把成为“自由思想”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我们认取哲学为惟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 ,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惟一学术”[1 ] 。黑格尔同样说道 :“哲学的出现属于自由的意识 ,在哲学业已起始的民族里必以这自由原则作为它的根据”[2 ] ,“思想必须独立 ,必须达到自由的存在 ,必须从自然事物里摆脱出来 ,并且必须从感性直观里超拔出来。思想既是自由的 ,则它必须深入自身 ,因而达到自由的意识”[3 ] 。他们所表达的是一个共同观点 ,即“自…  相似文献   

20.
人的本质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人的本质的整体存在及其生成根据人的本质不是片面的存在, 而是一个由多种本质特性所构成的整体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第 123页)人的本质是通过人的多方面的本质特性获得具体存在的, 是通过人的种种活动获得现实表现的。人的活动大体包括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本质就是这三方面特性的有机统一。1. 人的生理本质特性  人的生理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础的部分。马克思认为, 人是自然存在物, 人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