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计算机类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狭义的现代认知心理学,亦称信息加工心理学,是近二、三十年来出现在西方心理学界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新流派。它作为对行为论心理学放弃对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研究的做法的一股反抗潮流,重新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然而,它又不完全是传统的意识心理学的复现。受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这些新兴学科的启发,现代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2.
认知心理学是关于人怎样在心理上呈现和加工信息的科学。知觉、学习、记忆、推理、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等诸种心理能力都属于它的研究范围。认知心理学既研究智力测验所测得的能力,也研究由较为特殊的能力倾向测验所测得的能力。因此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将会影响到心理测量学的心理能力测验。大部分心理能力测验的内容是从差异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的,虽然认知心理学家倾向于强调刺激变异的重要性,差异心理学家倾向于强调个体变异的重要性,但它们都研究类似的、在有些情况下是  相似文献   

3.
詹姆斯的宗教心理学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詹姆斯对宗教心理的关注,与其浓厚的家庭宗教背景、青少年时代的心理冲突和晚年激进的经验主义倾向有密切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从非理性的角度看待个人的宗教经验;主张按照实用性原则处理信徒的人格差异;力求通过个案比较促进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其贡献在于:开创了从个体人格差异角度剖析宗教经验的独特之路,开辟了依据心理学原理指导信徒日常生活的应用之路,开拓了引领宗教心理研究朝着多样化发展的探索之路;其历史局限表现在:忽略了群体宗教意识对个体宗教意识的制约作用,对个体宗教经验特别是神秘经验的解释含混不清,在宗教心理学理论构建方面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4.
生命意义感对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和心理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日常烦心事对个体心理适应的作用过程,并探讨生命意义感是否在烦心事知觉与心理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采用纵向追踪方式对153名大学新生进行新近生活经历问卷、压力知觉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心理适应的测量。结果显示压力知觉在日常烦心事与心理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拥有意义在烦心事知觉与心理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但追求意义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说明日常烦心事会通过压力知觉影响个体心理适应,拥有意义对个体心理适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侏儒说动物有机体内有没有一个“侏儒”,为它接受刺激,发出反应呢?这是心理学基本理论中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与这个“侏儒”说势不两立,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不是意识,所有一切与意识有关的术语都应被废除。我国行为主义者郭任远以为控制行为的东西不是有机体或人,而是刺激,所有一切主观心理学的术语,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感情、意志等等都是阻碍心理学前进的鬼魂,科学心理学为了革传统心理学的命,就要消灭这些鬼魂,但是这个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是有困难的。华生要坚持刺激反应的公式,以为心理学研究要做到从刺激预测反应,从反应逆测刺激。但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同是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不同个体的不  相似文献   

6.
各种感知觉中都有错觉现象,而以视错觉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和在心理学理论研究上,都具有一般空间知觉所不能取代的特殊作用。但是,目前在许多心理学书中对它却表述得十分模糊;一般都把它定义为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不言而喻,“不正确”是与正确相对的。显然,这个概念内涵包括着一切正确知觉以外的任何知觉形式,即  相似文献   

7.
什么叫做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指的是我们内心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还有意识和意志行为等等活动,人的个性也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围。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把心理学称为“行为的科学”,专门从人或动物的行为来研究人和动物的心理。心理学与实现四化有很大关系。实现四化离不开机器的设计,操作和使用。心理学有许多测验方法来测试一个志愿当汽车司机或者飞机驾驶员的人。例如要设计一个仪表,它的形状是垂直长形的好呢?  相似文献   

8.
苏联心理学中应用意识这个概念,是和它在哲学上的用法有区別的。在哲学中,意识是一个和物质相对立的概念,合义非常广泛,和一般的观念、精神、心理是同义语。心理学中应用意识这个概念,则是比较狭义的。他们认为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意识。当然人的个体意识是在社会意识的影响下形成、发展起来的,研究人的个体意识时,必须考虑到对它发生有力影响的社会意识。但是社会意识本身并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  相似文献   

9.
传统认知理论认为我们只能间接知觉动允,而生态认知心理学则认为对动允的知觉是个体与环境信息直接共鸣的过程。生态认知心理学首先判定动允并不是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认识,而是实际存在于个体-环境系统中的事实,对动允的直接知觉就是对动允的检测而非推测,是对动允信息的拾取而非对记忆内容的提取。这种直接知觉表现为身体的相关动作机制(动作神经元、肌肉组织等)与环境中动允信息的共鸣。进化与学习在共鸣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赫勒利用feelings概念的多义性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人类学。feelings概念引导出的是一个从感觉出发,经由知觉、记忆、想象、情绪等上升到感情的哲学人类学体系。赫勒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将每一个环节中的心理想象与社会性、社会经验的积极互动相融合,从而形成一个上升的认识世界的螺旋,并与思想和行动稳定地结构在一起。赫勒的哲学人类学不仅更新了哲学人类学的论域,深化了心理学的哲学论域,还将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分析结合在一起,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阐释路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知觉线索影响个体的高级认知--元记忆。元记忆指个体对自己学习和记忆活动的认知, 其核心成分是监测和控制。研究发现, 多种知觉线索(如字体大小、音量、文本清晰度、重量、亮度等)影响个体的元记忆监测(如学习判断和自信心评定)及控制(如学习时间分配)。这种影响可能是加工流畅性所致, 也可能基于人们的信念产生。未来研究有必要进一步探究知觉线索影响元记忆监控的条件, 并厘清加工流畅性和信念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理特权是指一种感到有权利获得优待、被豁免社会责任的稳定而普遍的主观信念或知觉,在不同的领域可以表现为学业特权感、消费者特权感、职场特权感等。心理特权能够使个体变得自恋,诱发人际冲突、自私行为和攻击行为等。影响心理特权的因素主要有生活经历、教养方式、依恋类型、社会经济地位、组织环境等情境因素和自我同情、主观建构、平等主义价值观等个体因素。未来研究应深入探究心理特权的概念与结构,拓展其研究方法,强化纵向研究以及本土化研究,并进一步探究影响心理特权的可能因素和避免(或减弱)心理特权消极后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师范类心理学课程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志海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0,23(2):230-231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 ,师范类心理学教材体系在内容和方法等诸方面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愈益突显出差距 ,迫切需要改革。师范类心理学课程所用教材基本上仍为传统模式 ,即以普通心理学为主干 ,结合教育心理、发展心理等方面内容 ,上课时从对心理现象的分析开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按部就班地讲授。课堂上着重分析一个个心理过程的概念、特点、规律 ,并顺带涉及教学应用。由于教材中所阐述的心理规律与实际应用没有紧密结合 ,课堂内容与教学实践脱节 ,这样的教材体系与培养合格教师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九十年代以来 ,心理学教材开始不…  相似文献   

14.
西方关于消费者信息加工的新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的消费行为特点及其主客观影响因素,一直为西方学者所重视。把个体的消费 行为视作信息加工过程,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认识。近年来,西方学者对该过程中消费者的感 知觉、注意、信息分类、记忆、信息搜寻以及态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些值 得关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广告心理     
广告的目的对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以引起他们的购买动机,并进而促进其产生购买行为。广告信息可借助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招贴、路牌、橱窗和霓虹灯等媒介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广告心理学乃是应用心理学的规律,使广告投合消费者的心理,促使他们采取购买行为的一门学科。它是消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是以学习、记忆、动机和知觉等方面的原理为基础的,一件成功的广告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内隐记忆中的干扰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永进 《心理科学》2003,26(3):564-565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外显记忆则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杨治良等,1999)。干扰现象是一个人从记忆中恢复某一特定信息时被其学习过的其它附加信息所削弱的情形。自从艾宾浩斯研究记忆现象、探索遗  相似文献   

17.
西方有关精神分裂症病理心理特点的研究,文献浩繁,但一般說来,或因实驗設計缺乏足够的理論根据,或因实驗条件控制不严,或因被試人数过少,或因方法过于繁难,故迄今公认的結論不多,实际的应用更为有限。近年来不少人对以上各点已有所注意,而且广泛地从实驗心理学的各个領域应用較新技术从事研究。因此,在病理心理学的若干方面,似已显露出有希望的萌芽。今仅簡述下列五个方面的少数研究为例。一、感知觉方面(一)視觉方面感知觉是最基本的认識过程,也是心理學联系精神病学的最早与最主要方面之一。首先,在視觉方面,不少人曾从暗适应、  相似文献   

18.
黄蓝色系搭配作为对比色广泛流行于时尚界和艺术界,但是其流行根源并不明晰。色彩搭配往往受人的主观感知而产生变化,因此个体或者群体的心理认同直接影响着黄蓝色系的搭配流行。引入心理学中的格式塔视知觉理论可以将个人或者群体的思维及其对于色彩的认同进行互动分析,从色彩视知觉感触追溯到固有的族群文化心理以及个人特定心理。通过跨学科研究、文献研究、观察法来探寻黄蓝色系搭配的群体文化心理认同根源。  相似文献   

19.
一、目的儿童知觉—运动协调发展的问题是儿童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问题之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特别重视知觉和运动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感知—运动的协调活动所逐渐建构起来的最初的感知—运动水平的认知结构,是儿童日后认知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肯定了感知觉—运动协调活动在儿童最初的心理发展阶段即感知—运动阶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是为记忆而记忆的,而是为解决问题而记忆的,所以把记忆放到解决问题过程中去考察将更切实际。为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及时地提取必要的知识、技能(统称为经验),所以在记忆过程中过去经验的保持是最重要的。而过去经验的保持是以提取(即回忆)来测量的。在传统实验心理学中,许多研究者创造了多种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