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蹈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冠莲 《美与时代》2003,(12):37-38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现代教育理论中的重大问题。这也是舞蹈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舞蹈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舞蹈专业知识、舞蹈基本技能,而且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和能力。也就是说舞蹈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在舞蹈教学活动中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艺术表现力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前提,也是舞蹈者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在舞蹈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可通过强化基本功训练和表演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外部形象;通过加强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和对舞蹈音乐的把握来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  相似文献   

3.
加强舞蹈欣赏教学,可以使整个校园的舞蹈气氛更浓;舞蹈欣赏对高师生的美育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舞蹈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舞蹈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舞蹈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伍艳 《美与时代》2014,(6):55-55
高校的舞蹈教育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表演,它还要求积极开发学生感知舞蹈、创造舞蹈的能力。因此探讨如何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舞蹈教学中,适当运用电视舞蹈教材和DV拍摄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编创能力,营造与舞蹈主题相匹配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原本略为沉闷的课堂气氛,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舞蹈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丽影 《美与时代》2013,(12):62-62
中职学校在幼教专业中开展舞蹈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舞蹈知识和能力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中职幼教舞蹈教学的一些现状却极大制约了这一作用的发挥,需要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学校非舞蹈专业的学生中,开设舞蹈课,不仅是使学生了解舞蹈基本知识,提高审美素质的一种途径,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形体教育,达到塑造优美体型、培养气质风度的目的。对非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课中,应根据学生条件,以肢体律动为基础,以相关的舞蹈组合为载体,配以适当的音乐为意境,对学生进行灵活性、协调性和表现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张延凤 《美与时代》2013,(11):109-109
现如今,为适应知识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我国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重大变革,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知识量的急剧澎胀,青年学生的自主自立、自我实现、自我认同、自我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所以在教会学生独立进行学习的同时,使学生成为知识结构的“构造者”。当前的舞蹈教学也不例外,如何提高高校舞蹈教学效果,已成为我们舞蹈教师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舞蹈教学的经验,就如何提高高校舞蹈教学效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洋  曾莉 《美与时代》2005,(12):69-70
舞蹈艺术表演被称为"人类艺术之母".在舞蹈教学中,应注重基本功和素质训练,培养学生感受舞蹈中的音乐、节奏以及动律,加强民族民间舞训练,以及舞蹈艺术表现力及审美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舞蹈基本功训练简称基训,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舞蹈专业素质(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协调灵活性)而对学生实施的一项科学的、系统的训练活动。基训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学生体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软度、开度等舞蹈专业素质,缩短自身条件与专业需要之间的距离,为舞蹈动作的学习和表现打下基础。然而当前在幼教专业的舞蹈课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基本功的训练则不太感兴趣,甚至产生恐惧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素质,积极完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对基本功训练课的兴趣,使之变得更为科学和生动。  相似文献   

11.
在我校舞蹈专业的教学中,民族民间舞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民间舞,如何向学生传授精湛的民间舞技术,是值得我们高校舞蹈教师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舞蹈艺术是表达情感最生动、最有魅力的方式,高校开展舞蹈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开展舞蹈教育,正符合年轻人的特点,符合大学生追求个性、展示自我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3.
舞蹈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能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必须就高校建立舞蹈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对舞蹈教育的全面素质培养功能进行论证,从而充分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舞蹈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充满活力、积极向上、专业优秀、具有高尚思想品德修养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与舞蹈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正向着社会各个层面渗透和推进,也包括舞蹈教学。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本质是强化人的主体性。根据现代化的要求,舞蹈教学的改革要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拓宽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加快舞蹈现代化基础课的建设;加大舞蹈教学方法的开发力度等。  相似文献   

15.
刘丹 《美与时代》2014,(7):71-71
美是客观存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舞蹈讲究形象美、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等无声的美。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是我们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基础之一,它既是训练一种表演能力,也是训练一种美的表现力,更是训练学生美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王莹 《美与时代》2013,(12):63-64
高校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不断探索能够帮助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而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从身体结构、精神、智能等多个方面对其利处进行详尽分析,寻找规律能激发高校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更有利于推广高校舞蹈教育。  相似文献   

17.
浅谈舞蹈教学中的"口传"与"身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美与时代》2005,(10):74-75
舞蹈课是一门理论性和技能性很强的课程.要搞好舞蹈教学,既要注重"口传"(口头讲解),又要注重"身授"(动作示范),二者缺一不可.口头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舞蹈的风格及内涵,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新以然;形象直观的动作示范,是舞蹈教学最具实质意义的中心环节,可以使学生通过模仿正确把握要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姜锦 《美与时代》2013,(11):110-110
在国家大力提倡加强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舞蹈绝不仅仅是舞蹈演员呈现在舞台上供人们远远欣赏的艺术品,更应该成为普通人表达内心情感、从事审美活动、提升人生境界的手段和载体,应该在普及艺术教育界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这一艺术形式特有的美育功能,有效引导学生们在高尚的审美与艺术世界中的畅游这应该是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舞蹈编导在进行编导的时候要对舞蹈进行空间表现力的把握,因为舞蹈的发展不仅仅是动作和技术的创新,更多的要对空间的表现力进行有效的推进。在整个舞蹈的表现过程中空间的表现力是要求舞蹈的编导对空间结构进行运用,还要在舞蹈的造型上进行规划,对于空间要有多个思维的不同理解,不要只是把空间局限在一个现实的世界,更多的要进行虚拟空间的对比。这样才能够对舞蹈有一个形象的空间把握。  相似文献   

20.
田钰 《美与时代》2014,(10):101-101
众所周知,从舞蹈艺术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和舞蹈就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舞蹈需要音乐来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塑造形象等,而音乐则需要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关于两者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难以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和看法。舞蹈艺术是创作者把不同的艺术手段(舞蹈形体动作和音乐音响)结合起来的产物,无需强分轩轾。在文中笔者着重进行了对舞蹈和音乐异同的探讨,试图阐述舞蹈艺术中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