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天星 《法音》2021,(2):61-63
翻阅佛教典籍,有诸多"琴弦"之喻,然最为著名者,莫过于"因缘和合喻""狮子筋弦喻"和"不急不缓喻"。此三种譬喻分别出自《入中论讲记》《华严经》和《中阿含经》。一、因缘和合喻"因缘和合喻"见于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讲的《入中论讲记》。在《入中论》"第六菩提心现前地"中,月称论师有一颂:"如影像等法本空,观待缘合非不有,于彼本空影像等,亦起见彼行相识。"  相似文献   

2.
父爱三部曲     
《天风》2020,(6)
正"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参路15:20)经文:路15:11-24《路加福音》15章记载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个比喻:失羊、失钱和浪子回头;特别是第三个浪子回头的比喻,更可以说是信徒熟知的;但大部分人在讲解这个比喻的时候都会趋向于讲浪子而忽视父亲。其实这段经文看似在讲浪子回头,其实重点是在讲父亲,讲述他的慈爱、怜悯和恩典,所以有人说这个比喻不应被称为"浪子的比喻",而应被称为"慈父的比喻"。父亲节快到了,今天就让我借这一段经文,和大家一起来思考"父爱三部曲"。  相似文献   

3.
论和合学“自己讲”、“讲自己”的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合学的"自己讲"以时间、空间、逻辑的"三大创新"为基础."讲自己"是对"自己讲"的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精神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哲学三大创新标志的发现是"讲自己"的落实步骤和理论支撑,也是和合学深植于中国哲学精髓的表现.和合就是和谐,是内涵丰富的哲学范畴;和合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符合时代精神,具有极强的哪生命力和巨大的现实意义,为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实践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出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历史意义.我们认为针对旧实践美学可以有三种进路,即"照着讲"、"接着讲"和"对着讲"."照着讲"由于太机械,所以遭摒弃.目前中国学界对待实践美学主要的就是"接着讲"和"对着讲"."接着讲"的理论形态就是所谓的"新实践美学","对着讲"的理论形态就是所谓的"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都对旧实践美学的局限进行了批判并进行了自己的理论创新.但新实践美学局限于旧实践美学内部的改造、发展和完善导致它并不能真正地克服旧实践美学的固有缺陷.与旧实践美学"对着讲"的后实践美学完全冲破了旧实践美学的局限,并在自己的理论建设上取得重大成果.杨春时的主体间性的后实践美学建构,在众多的后实践美学理论中独树一帜,代表了中国美学走出古典,获得现代性内涵的美学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五、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学习、研究、宣传、教育在经历了近十年对"三伪一所谓"从历史、哲学、文化、教育、社会危害等角度的清理、揭露与批判,我们高兴地看到,特异功能的泛滥已经得到了遏制,宣传科学、批评迷信的声音,在不同形式的大众传媒中,正日益加强,使得无神论无人讲的状况,得到了初步改观。然而,伪科学和特异功能的深刻根源,是有神论思想。它的发展和"有神论有人讲,无神论无人讲"的状况是同步的。特别是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我们面临的形势:一是,  相似文献   

6.
罗钦顺对人物之性的理解可以呈现为如下三方面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一个综合:其一,在受气至成形的这一时段气一理一,单就人性而言纯善无恶。其二,成形分殊之后,不同人、物的气质、形象各异,太极显现为不同物的不同分殊之理。不同的人、物虽然道不同,性理有差别,但是当体又都辩证地全具太极,当然,单就人而言此时还有善恶之分。其三,总体而言,这都是自然之理,也即这些有差别的分理又当体就和更广一层的天地之性同一。罗钦顺既用"理一"讲"受气之初",也用它讲"太极",还用它讲"善";既用"分殊"讲"成形之后",也用它讲"分理",还用它讲"恶"。在罗钦顺看来,善恶来自分殊而不是仅仅来自气。而且善恶只是人的事,与物无关,理禀多寡没有意义。朱子学中的理同气异和气异理异两个形式上矛盾的命题亦均被罗钦顺放弃,但其内涵都被融入理一分殊命题之中。  相似文献   

7.
<正>三、质朴、晓畅的诗性言说:童庆炳的理论文风(一)"境愈高时言愈浅"为了说明童庆炳的文风,我们先看以下的三个语段。这三个语段讲的都是诗歌的节奏,来自三个不同的作者:1.谐与拗是它对于生理、心理所生的影响。……通常我们听音乐或歌唱时用手脚去"打板",其实全身筋肉都在"打板"。  相似文献   

8.
严锡禹 《天风》2008,(18):12-13
一 耶稣在讲道的时候,喜欢用一个词amen,英文译为truly,中文译为"实在",或者"实实在在".前三福音喜欢用"实在",第四福音喜欢用"实实在在".在前三福音中,耶稣常常讲"我实在告诉你们",这样的话共有54次.在第四福音中,耶稣的这句话被译为"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共有25次.这样,总共就用了79次.  相似文献   

9.
正考试做题当然得有个答案标准,可有些标准答案却往往让人啼笑皆非。王蒙先生讲过一个他亲历的真实故事:一次,王蒙的孙子为作业上的两道选择题苦思冥想。王蒙要指导他,念初中的孙子竟说:"你不懂。"王蒙不服气,拿过题来看,一道原句是:"在我的窗外长着一棵杨树。"下边有三个选择:"A、有一棵杨树长在我的窗外;B、隔窗望去有一棵杨树;C、我看到窗外有一棵杨树。"要求在这三个选项  相似文献   

10.
<正>一伊斯兰教中国化"古已有之,正在路上",我把这些中国化现象分为三个方面:政治上的中国化。包括:一、在不同历史时期正确处理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以适应中国主流社会政治要求。在古代封建社会,确立忠君思想。办法是把政治与宗教分开,政治上、社会上的问题,就是听政府的,确立了服从执政者的思想与做法。此后则把宗教与政权的关系从讲忠君调整为讲爱国。这时讲爱国,讲合群,就是讲政治与文化的融合。二、为了防止教法与国法的冲突,我国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之所以要讲解释学分类,因为研究、实施解释学的人往往有三个忽略:(一)不注意海德格尔为什么要中断解释学循环;(二)不反省"现代人比古代人更好的理解古代人"的启蒙教条;(三)还原解释经验比作为知识学的解释学更能面向事物(文本)本身.  相似文献   

12.
牟宗三在《圆善论》中首先肯定王龙溪"四无句"为究竟圆教,继而又按照天台圆教的判教方式,认为胡五峰之学才是真正的圆教。这种前后的不一致,是牟宗三在立足儒学的同时尝试融合天台圆教过程的必然阵痛。要解释其中潜在的矛盾,除了回到圆教义理本身,以及从思想史的发展上做分析外,亦须重视牟宗三晚年借用天台术语所提出的"纵贯纵讲"。通过"纵贯纵讲"的理论模型,牟宗三哲学体系中由于融合异质思想而带来的张力,最终转化为其纵贯系统内部可以解答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3.
觅友之道     
正交友之道写在各种生活指南中,从古至今,讲的几乎是一个路数。高朋满座、往来无白丁,说的是结交的朋友都是高大上。老百姓话说得直白:鱼找鱼,虾找虾。圣贤孟子讲得文雅,成了名言:"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讲来讲去,交友之道,讲品格性情,讲身份地位,还讲  相似文献   

14.
沈承恩 《天风》2008,(11):10-12
保罗在<罗马书>里讲了一个"因信称义"的道理,却使一些人认为保罗是反对讲人的道德行为的.这是一个莫大的误解.保罗在讲"因信称义"的道理的时候,他所反对的是那些顽固的犹太人主张的"因行律法称义",而他们的所谓"行律法"主要是"行割礼","行割礼"是一种礼仪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顾炎武的哲学思想具有三大问题意识:一是如何从本体论上解决读书人"置四海困穷 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的问题,为面向实际提供本体论的依据;二是如何从认识 论上解决"专用心向内"以致"士无实学"的问题,把"究天人之际"的哲学认识建立在 研究自然知识、工艺知识和社会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三是如何解决"今日之务正人心甚于 抑洪水"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士大夫之无耻"这一"国耻"问题,以探索道德文明的重 建之路。顾炎武"明体适用"、"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哲学思想,正是围绕着以上三 大问题意识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7,(12)
<正>语言是联结意识和世界的桥梁,我们不仅用意识来思维世界,而且用语言来谈论世界。佛教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概略言之,"三界唯心"是讲唯识性(法性),"万法唯识"是讲唯识相(法相),唯识宗和法相宗的差别就在于对此二者各有侧重。唯识学的核心内容是对构成世界的诸境相做意识分析,我们当然可以把它看作一种意识哲学。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切  相似文献   

17.
正佛教的寺、僧依所属宗派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自唐宋以来"禅"、"讲"、"律"三分天下寺院,乃为定式。所谓"禅",指禅寺、禅僧,由禅僧住持,代表禅僧宗尚虚寂;所谓"讲",指讲寺(是天台、华严、唯识、净土诸宗寺院之通称)、教僧,由教僧住持,代表教僧精研释典;所谓"律",指律寺、律僧,由律师住持,专门学习和弘扬戒律,代表律僧严行戒律,此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司马云杰先生撰写的五卷本《中国精神通史》第一卷已于近日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6章,前8章叙述上古及夏商周三代文化精神发展,讲"源";后8章叙述晚周子学与文化精神流变,讲"流"。加中国精神通史"自序""界说""体例"等,共75万余字。该书第一卷是以中国文化历史的三次大开合为构架尺度,写第一次开合的精神史。它发端于伏羲,积蓄于炎黄,大备于唐虞,经三代而浩荡于天下。这次开合,伏羲、炎黄、唐虞是本原时期,夏商周是中正时期,晚周是逸出时期。孔子讲  相似文献   

19.
正道教养生方术极其丰富,种类繁多,但多而不乱,多中有一,它们又有一些共同遵循的炼养原则:一是养神与养形相结合,以达至形神俱济、延年益寿的目的;二是"中和"的养生原则,先秦儒道两家都讲"中和"思想,并把"中和"原则当作宇宙万物的法则;三是养生与修德相结合的思想,即要把炼养生命与修养  相似文献   

20.
马娜 《美与时代》2007,(5):112-114
聊斋俚曲是清代伟大的文学家蒲松龄运用明清时调俗曲作曲牌,并结合淄川本地方言填词创作的"唱白相间,散韵交织"的一种综合艺术,一种长篇讲唱叙事的说唱体音乐.本文从其语言、曲牌、唱腔三方面分析其风格特点,以及对山东地区其他艺术品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