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所发现的《赵城金藏》,以其版本之优古、版式内容之庞杂,堪称旷世孤本,被誉为华夏瑰宝,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为国家图书馆"四大宝藏"。《赵城金藏》不仅具有佛教藏经版本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承载了历代高僧大德爱国护教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所发现的《赵城金藏》,以其版本之优古、版式内容之庞杂,堪称旷世孤本,被誉为华夏瑰宝,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为国家图书馆"四大宝藏"。《赵城金藏》不仅具有佛教藏经版本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承载了历代高僧大德爱国护教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3.
《赵城金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版木刻汉文大藏经北宋《开宝大藏经》的复刻本。本文作者依据多年来积累的有关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赵城金藏》发起、刻印、补雕、抄补、发现、保护、修复以及以《赵城金藏》为影印底本的《中华大藏经》的出版等八百年的历史踪迹进行了系统和科学的考证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5,(4)
《中华大藏经》第一册,最近由该书编辑局派人从北京送到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中华大藏经》是以原广胜寺收藏的《赵城金藏》为底本影印而成的。因当时洪洞县称为赵城县,经书又刻版于金,故称为《赵城金藏》。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企图把它抢走。当时广胜寺住持力空法师及其他爱国僧众配  相似文献   

5.
山西洪洞广胜寺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有"稀世三绝"--飞虹琉璃宝塔、元代戏曲壁画、藏经《赵城金藏》,驰名中外;而三月十八庙会,其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范围之宽广,影响之深远,文化内涵之丰富,在佛教寺院的庙会中,颇具特色,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的佛教典籍收藏丰富,蜚声海内外,其中的宋元版本尤为珍贵。《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汇总,即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山西省境内所藏宋元时期的10部《大藏经》进行梳理,散珠拾缀。现就其版本、版式、源流、存藏情况加以概述,全面地展示了山西省内宋元《大藏经》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佛教典籍中,比较起来,《法句经》并不是很有名,然而它却是一部值得向广大佛学爱好者推荐的重要的佛教经典。大家知道,佛祖释达牟尼生前,他的关于佛教的学说并没有形诸于文字,而是由弟子口口相传。释地涅梁后,弟子们通过集会的方法,“结集”他仿学说,形成以经、律、论“三藏”为主要内容的最初的佛教典籍,其中的“经”藏系指现在的四部《阿含经》。《阿含经》是释迹所创佛教学说及其生前经历的最原始的记录,是探寻佛教原始教义的基本依据。而《法句经》便是与《阿含经》有着直接关系的~部经典,它是哪可含经》及早期律藏典籍中…  相似文献   

8.
广胜寺座落于山西省洪洞县境内风景秀丽的霍山南麓,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是我国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该寺院从元代起即供养有国家瑰宝、稀世之珍——《金代大藏经》一藏,近七千卷,但佛学界和世人对此向所未知,然自1933年,由我国著名高僧范成法师发现以来,平、津、沪、宁各报,相继发表研究考证文章。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虎口夺经,将四千多轴《金藏》经卷安全转移,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壮举,使《赵城金藏》已不仅是稀世的佛典文献珍品,而且是反映我党我军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9.
乌力吉 《法音》2004,(5):31-34
在浩瀚的藏文典籍中,有两部分内容占据着重要位置:一类是以大型丛书《甘珠尔》、《丹珠尔》为主的从梵文和汉文翻译编纂而成的佛教典籍;另一类是藏族学者用本民族文字撰写的各种佛教典籍,它们共同构成了藏传佛教的传统文化遗产。而这一文化宝库中的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也在清康熙和乾隆年间分别翻译为蒙文,成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对蒙古族信众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于出自藏族学者手笔的佛教论著,历史上被翻译成蒙文的也有不少。这些译著内容丰富,除了佛教文化外,还涉及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0.
《佛母经》现存60号,分为六个异本系统,体现了佛教轮回思想与中国孝道思想的融合。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著录,除《嘉兴藏》外,亦未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特别是系统六《佛说小涅槃经》的陆续发现,预示着传统的佛教大藏经以外,佛教典籍还存在着一个民间流传系统。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佛教学者蓝吉富教授主编的《禅宗全书》是中文禅宗文献的汇集。分为史传、宗义、语录、清规、杂集等五部,共收集六世纪迄二十世纪禅宗典籍五百七十余部。凡一百册,外加总目索引一册。其中,以语录部最多,史传部居次,是迄今为止,中外各国收录汉文禅宗典籍最多的禅宗类丛书。《禅宗全书》所收内容分藏内禅籍和藏外禅籍两类,所谓“藏内”,即系指收在各版大藏经中的禅宗文献;至于“藏外”则是指以外的坊间本。此处的“藏内”本主要取自《 续藏》、《嘉兴藏》与《大正藏》,少数取自《普慧藏》、《频伽藏》、《金藏》以及《龙藏》。 中国大陆出…  相似文献   

12.
《禅宗全书》简介台湾著名佛教学者蓝吉富教授主编的《禅宗全书》是中文禅宗文献的汇集。分为史传、宗义、语录、清规、杂集等五部,共收集六世纪迄二十世纪禅宗典籍五百七十余部。凡一百册,外加总目索引一册。其中,以语录部最多,史传部居次,是迄今为止,中外各国收录禅宗典籍最多的禅宗类丛书。《禅宗全书》所收内容分藏内禅籍和藏外禅籍两类,所谓“藏内”,即系指收在各版大藏经  相似文献   

13.
正佛教典籍的总称被称为"三藏",是梵文Tri-pitaka的意译。"藏"(Pitaka)的原意是盛放东西的筐箧。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义近"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素怛缆藏(Sutrapitaka),旧译"修多罗藏",意为"经藏"(说教);二、毗奈耶藏(Vinayapitaka),旧译"毗尼藏",意为"律藏"(戒律);三、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9,(6)
禅宗不立文字,主张教外别传。但是,中国佛教的大乘诸宗之中,禅宗所留下的文字最多,在《大正藏》的诸经部,禅宗典籍占首位,有1599页,天台宗以义理的阐扬著称,却占第二位,计982页。于《大正藏》的史传部,禅宗所占篇幅,与各宗比较也是首位,例如《景德传灯  相似文献   

15.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城区大西街中段南侧,殿宇巍峨,气势雄浑,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且保存比较完整的辽、金寺院建筑。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华严宗是一个专门宣扬《华严经》的佛教宗派,为七世纪末唐武周时期高僧法藏创立,法藏号“贤首国师”,故该宗又称“贤首宗”,是中国佛教七大宗派之一。辽道宗耶律洪基曾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上海梵典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致敬经典,佛教典籍现场研讨会暨梵典宫揭牌仪式”3月23-25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艺术学、梵文学、巴利文学、藏文学、蒙古文学、考古学、文物、佛学等专家学者40余人与会,对上海收藏家顾清先生所藏的文献进行了鉴赏与评估,一致认为,所藏典籍年代久远、材质考究、文种繁多、版式多样,是一批珍贵的佛教典籍文献。  相似文献   

17.
《大智度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佛教典籍,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智度论》写卷数量多达279件。这些写卷多为南北朝时期写本,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校勘价值,但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不少写卷断成数截,现分藏于世界各地,给学术研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鉴于此,本文对其中11个残卷进行了缀合,并对相关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思溪藏》是宋代湖州王永从家族出资镌刻的一部佛教大藏经。《思溪藏》继承了《崇宁藏》和《毗卢藏》,又对后来的《天海藏》《碛砂藏》《普宁藏》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深远影响,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又因其为第一部在湖州刊刻的藏经,故又称“湖州藏”,所以《思溪藏》还是湖州重要的历史贡献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6,(4)
《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出版《藏外佛教文献》主要发表经过整理的、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的佛教文献以及佛教文献学方面的研究论文。《藏外佛教文献》为连续出版物,由藏外佛教文献编委会编辑,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编委会自办发行。初步计划每年出版两辑,半年一辑。但随着...  相似文献   

20.
《道藏》是道教经典、论著和文献的大总集,不但收有各种历史文献,还辑入了多种圣经天书,可与佛教的《三藏》(即一切佛经总汇)相媲美。《道藏》的“藏”字,原是佛教用语(梵文藏字Pitaka 是储藏所的意思),后指佛学(相当于法藏),最后演变为指佛教经书。虽然“藏”字在意思上有这么一连串的演变,但道教使用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