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雍逝世,程颐为他撰墓志铭,说邵雍的学问,得自李挺之(之才),李挺之又得之穆伯长.穆的学问,也远有端绪.后来朱震又进一步指出,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传李,李传邵雍.种放还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李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范谔昌传刘牧.刘牧的著作,是《易数钩隐图》,和邵雍的《皇极经世书》一起,都被收入《正统道藏》.朱震还说,周敦颐的《太极图》,也得自穆修,穆修自然也是得自陈抟.这样,邵雍、刘牧、周敦颐三人的学问,就都是源于陈抟.  相似文献   

2.
邵雍(100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是北宋中期一位重要思想家,也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宋史》卷427《邵雍传》述其学渊源说:“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象,之才之传,远有端绪,而雍探颐索隐。妙悟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李之才是宋初著名道士陈抟(字希夷)的三传弟子,南宋初朱震《汉上易解》:“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宋史》卷435《朱震传》)陈抟之学对宋代士大夫影响极大,对宋  相似文献   

3.
关于陈抟与"太极图"的关系,我们认为北宋理学开山祖周敦颐虽然对"太极图"作过符合儒家价值理想的改造,但《宋史·朱震传》关于陈抟传"太极图"之说仍然不宜轻易否定。《宋史·朱震传》谓:"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①据此,则周敦颐之《太极图》亦和陈抟有关。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学术界对周敦颐、邵雍的思想渊源,宇宙观、历史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现综述如下。一周敦颐《太极图》和邵雍《先天图》的来源关于周敦颐《太极图》和邵雍《先天图》的来源,宋代象数学者朱震曾开列了一个传统,“濮上陈搏以《先天图》传种放;种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周敦颐传程颢、程颐。” (《宋史·朱震传》)明清之际的黄宗炎、朱彝尊和毛奇龄对周敦颐和邵雍的思想渊源也曾进行过考证。解放以来,学术界对这些考证有不  相似文献   

5.
宋代儒学的发展已经从汉代经学式的文本传承转向了儒家之道的传承,知识的传承不再依靠师生和文本的传授,而是直承孔孟儒家之精神。《周易》作为宋代理学建立的根底,是儒家思想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文献来源。朱震作为二程后学,精研《周易》,基于理学和易学发展的角度对易学传承谱系重新梳理,叙述了传自孔子的象数义理之儒家系统和宋代始自陈抟的图书系统,确立"北宋五子"在易学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并以《程氏易传》为本,融合张载、邵雍,采取汉魏以降的易学观点,试图建立融象数、义理及图书为一体的庞大的易学体系,以弥缝易学天人之道。  相似文献   

6.
邵雍是易学大家,又是北宋五子之一,他的学术贡献在于其先天学的建构.邵雍先天学可分为先天象数学和先天学本体论两个层面.先天象数学以易图为基础,以易数推衍为形式,建构了庞大的数理哲学体系,它们表达了邵雍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认识;先天学本体论对宇宙进行本体论分析,认为太极或者天地之心既是宇宙的存在根据,也是人类的价值本体,它们表达了邵雍对宇宙和人生之本体的认识.但是,传统学术史对邵雍先天学的解读,往往集中在先天象数学的层面,而忽视了先天学本体论,这是一个误读,朱熹就是如此误读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7.
邵雍对其先天易学(或称先天学、先天象数学)的阐释是为推演先天而在的形上之理而展开,在此过程中,先天象数易学只是其表意的工具而不是其学术思想的全部.形式上,先天易学是邵雍通过一套阴阳消长模式构建起来的象数易学;而内容上,先天易学则是其借<易>阐发儒家的性命义理之学.邵雍在其易学思想的阐释中,力图构建一个贯穿于天地万物的最高法则--"先天"之道,而最终落脚点却是其儒学所主张的人事之用.因此,他对易学的阐释始终围绕着"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易学旨趣展开.  相似文献   

8.
二程兄弟认为,邵雍的先天易学象数模式"无所用于世",与他们自己体贴"天理"以求明体达用的儒学旨趣迥异。他们对邵雍先天易学一边口上赞誉有加,一边却极不认可,甚至视之为术数。与二程兄弟不甚认可邵雍先天易学相比,其门人弟子中却不乏对先天易学非常认可者,如杨时、尹焞以及后期影响力较大的四传弟子朱熹等人。此中,朱熹立足其理一分殊的理气观,调和易学象数与义理,与二程视角不尽相同,但从侧面透出不尽认同二程对先天易学的理解。基于此,本文将考察二程兄弟及其门人对先天易学的两极态度及相关评论,以理解和把握邵雍以后先天易学的流传中所遭遇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9.
唐琳 《周易研究》2004,(1):25-31
朱震易学纳甲观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他不仅继承了京房、虞翻以纳甲注<易>的方法,而且试图从理论上论证纳甲为<周易>所固有.他以八卦纳甲数理解释天地五十五之数,这在易学史上是一种独创.他试图将月体纳甲与先天八卦结合起来,这反映了他作为象数易学家,沿着整合汉宋易学的方向探索和努力.论文从纳甲、纳甲图与先天八卦出发,考量朱震融纳甲与先天八卦于一体之成功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的《太极图》与邵雍的《先天图》都是依据《周易》立说,在后人的传说中,二人的易学均出于陈抟的"图书学";朱熹以后的理学家,也多以"周邵"并称,并力图将《太极图》和《先天图》合为一体。究其实,周敦颐和邵雍作为理学初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都从宇宙论出发,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周敦颐以"太极"为"诚",邵雍则以"太极"为"数之源",二者之间还是显示出重大差别。在境界论上,周敦颐的"孔颜之乐"与邵雍的"观物之乐",也判然有别。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易学中,小衍之数、河洛中五之数、五方五位之数均与数字五有关。朱震所谓小衍之数,系叁天两地之数,其说主要承张载而来,小衍之名可能得自《关氏易传》或邵雍。朱熹所谓河洛中五之数,在关于叁两、大衍之数和体用结构的思考上与朱震小衍之数颇为相似,但更见系统深刻。朱震关于"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的理解,应当置于其所谓《洛书》而非《河图》中才能成立。从朱震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易传》"得"与"合"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陈抟是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期的著名道士。一般认为,宋以后易学中的图书易学一派,与他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一、陈抟之生平、著述关于陈抟的生平,正史见载于《宋史·隐逸传》。宋人的一些笔记,如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  相似文献   

13.
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史学家。他长期隐居洛阳,创立先天易学,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深远,对其研究的论著层出不穷。尤其是近20年来,学术界将邵雍研究推向高潮,研究范围涉及到邵雍的生平与交游、邵雍的诗歌、邵雍的哲学思想、文学思想、美学思想、教育思想以及邵雍的著作等诸多方面。今年是邵雍诞辰1000周年,为了促使其研究更加深入,对有关邵雍研究的论著搜集梳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道教史上,陈抟是具有相当影响的人物。他被列入“高道”一类,成为继老子,张陵以后的又一道教至尊,称之为“陈抟老祖”。(1) 从宋代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陈抟对于理学的奠基人周敦颐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于理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开源之功。他创立的先天易学,开创了宋明以来易学研究的规模与传统。其内丹修炼的理论,又为宋元道教内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他精深广博的学说,开拓了两宋学术之渊源,一个宏大的陈抟学派形成绵延于宋元时期。诚如蒙文通教授所评价的那样:“则图南不徒为高隐,而实博学多能;不徒为书  相似文献   

15.
自邵雍先天学倡明以来,学者多以朱(熹)释邵(雍),褒贬不一。邵雍的先天易学,是以宇宙生化的方式铺开,通过纵向的体用和横向的变应关系,经由内在象数的交易生变,而形成先天图,揭示天道的生化之机。先天之宇宙论定位是体用、变应和交变的宏观视域。体用与变应是先天的两种作用方式。体必交而生后,体以变为用,变必有应。体用与变应又因交变常交织。邵雍的先天易学,本于先天、体用、交变和变应四个逻辑架构,于先天图之形成过程、图式结构和功用发挥上一以贯之。朱熹执着画前之易及其自然流露,从横图着眼阐发先天图某些阴阳流行对待之蕴,亦谓有所得。但其未能透彻邵雍之先天、体用、交变、应变,故于先天易学为别解者多。  相似文献   

16.
图书象数学的兴起是儒道融合的结果,对宋代易学和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宋代图书象数学的代表,邵雍的先天易学内蕴着丰富的物理性命之学,尤以天根月窟说为其精髓。天根当静极而动之时,是阴极而将生之微阳;月窟当动极而静之时,是阳极而将生之微阴。通过天根月窟的观念,邵雍一则强调了阴阳"动静之间"的"神妙"之用,二则凸显了天地阴阳消息的"生生"之意。不唯如此,天根月窟说还含有独特的心性修养意义。此心性修养说以"以物观物"为核心理念,以"静"与"闲"为两大要旨。在后世,邵氏先天学及其天根月窟说对朱熹理气论的最终证成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明代心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先天学与河洛、太极共同被视作图书易学的三大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往往被视为邵雍所开创。本文认为,无论是结合"加一倍法"而将《系辞》中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解释为先天八卦之次序,还是将《说卦》中的"天地定位"一节解释为先天八卦方位,《先天图》之画定和先天学之创发都应该归功于朱子而非邵雍。而以逆推《易》源为目的的先天学与源出《易传》的后天学在学理上有明显冲突,由此带来了经学阐发和哲学体系创造上的矛盾,但先天学正由此既改变了易学研究的形态,也为经典诠释提供了一种可以尝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邵雍在其先天易学哲学中广泛运用了"体用"观念。在邵雍这里,"体用"既可以在性质范畴下对应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可以在关系范畴下描述事物互为体用的关系。由"体用"引申出的"体性"概念展现出了阴阳世界的复杂多样,以及易学阴阳模式的强大解释力。而"体用"与先天学之数算结合产生的"体四用三,存一不用"思想,作为先天学世界图景的基本架构,蕴含着邵雍对于生生不息之自然运化背后的必然性根据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方以智易学哲学中的"四分用三"说是对邵雍先天易学"体四用三"说的继承和发展。他区分了"有体之体"和"无体之体"、"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并基于体用的两层内涵提出"体用互余",强调体用相对待之中有统贯体用的无对待之至体。同时,体用交轮体现为"一其体用",这是方以智对《系辞传》"易无体"而"以前民用"的诠释。方氏的体用思想与其"先天即在后天中"的易学主张是一致的,其目的在于纠正阳明后学以先天之本体而废后天之工夫的流弊,强调后天之时用。  相似文献   

20.
朱熹的易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是宋代理学的最高范畴,理学之得名即因这个范畴而来。“理”也叫做“道”,故理学亦名为道学。此道即《周易》所说的包括天地人在内的三才之道,此三才之道统称为性命之理。北宋五子作为理学的代表人物,同被列入道学传之中,皆以《易》为宗,致力于对此三才之道、性命之理的研究,因而就他们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而言,也就具有理学的共同的特色。但是,在北宋五子中,周敦颐、邵雍的易学属于象数派,张载、二程的易学属于义理派,由于象数与义理判为两途,尽管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相互之间过从甚密,在易学思想上却是无法交流,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