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适的《先秦名学史》是1915至1917年用英文写的一篇博士论文,是我国第一部先秦逻辑史专著,它系统地提出了先秦逻辑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独立体系,对研究先秦逻辑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中国逻辑史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大家建议把它翻译出版。中国逻辑史研究会接受了这一建议,并组织人员翻译。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2.
<正> 在中国古代逻辑史的研究上,梁启超最早于1904年撰写了《墨子之论理学》一文,试图用西方传统逻辑的观点概要介绍了《墨经》中的逻辑思想。1922年,作为我国第一本中国逻辑史专著、胡适的英文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在国内出版,也肯定了《墨经》六篇中有重要的逻辑推理学说。自此以后,《墨经》逻辑就成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几乎所有涉及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通史或段史著作都把墨经逻辑作为中国古代逻辑的重点和主要代表,对墨经逻辑思想的发掘也越来越丰富。解放后还先后出版了四本墨经逻辑的专著,而且都把墨经逻辑描述为一个相当完整、相当科学的理论体系,称之为“墨经逻辑学”或  相似文献   

3.
杨百顺同志的专著《西方逻辑史》(以下简称《史》),于1984年3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7月重印。《史》是我国较早的关于西方逻辑史的著作之一,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影响。罗由沛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发表了一篇充满溢美之辞的书评,在读者中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仅从方法论角度,就《史》中几个主要问题谈些不同意见,就教于杨百顺同志。  相似文献   

4.
我国迄今为止一部资料最详、内容最全、起止年代最长的中国逻辑史通史性专著——五卷本《中国逻辑史》(以下简称“五卷本”)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学术界的一大盛事。“五卷本”的问世,标志着我国中国逻辑史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获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杨百顺教授继《西方逻辑史》之后,又有新作《比较逻辑史》问世。这是一部以古今为经,以中国、印度、西方为纬,加之与其他科学旁比的,在比较中研究逻辑科学的发生、发展历史的一本学术专著。《比较逻辑史》全书分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逻辑四篇,十七章,四十余万字。此书材料丰富,视野广阔,见解新颖,读后使人爱不忍释;此书  相似文献   

6.
在1980年的中国逻辑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曾就中国逻辑史的对象和范围进行了讨论。当时大家除对辩证逻辑的性质持有不同意见外,一致承认中国古代有相当丰富的属于(传统)形式逻辑范围的思想和理论,中国逻辑史应当主要是中国形式逻辑思想发展史。因此,大家一致同意以形式逻辑为范围选编一部《中国逻辑史资料选》(五卷本),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编写一部《中国逻辑史》(五卷本)。现在这两大部著作都早已完稿,著作已经出版,资料亦将出齐。这两年来,由于国外有关“非形式逻辑”、“内涵逻辑”、“语义学”新概念、新观点的进一步引入,一些同志在中国逻辑史的对象和范围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等解和论点,从而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逻辑史是否应当是中国形式逻辑思想发展史的争论,理其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非形式逻辑史”;(2)“语义学史”或“古汉语语义学史”  相似文献   

7.
中国逻辑史于1988年7月中旬在四川成都召开了第5次学术讨论会。主要讨论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端、中国逻辑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如何把中国逻辑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及如何改善中国逻辑史的教学和普及工作等问题。关于中国逻辑思想的发端问题在已经或即将出版的中国逻辑史著作中,不少作者把邓析列为先秦名辩逻辑的开拓者。会上则有人提出,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应以《易经》为开端。因为,(1)《易经》是一部思维工具书,是一个符号系统,有一系列推演规则,而且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宋文坚教授的专著《西方形式逻辑史》,于199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阐述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形式逻辑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写起,全面介绍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世纪逻辑、近代逻辑和现代逻辑.与我国现有的几部关于西方逻辑史的著作相比较,本书有以下一些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9.
在学术界正为沪出版社捉襟见肘、学术著作延缓出版而焦虑之际,本刊惊喜地获悉许多出版社仍坚持出版学术著作,难能可贵。例如,甘肃人民出版社将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推出如下学术专著. (一)五卷本《中国逻辑史》《中国逻辑史》(主编李匡武、副主编周云之、周文英)是最近完成的一部资料最详、内容最全、包括年代最长的通史性专著,是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国家“六五”计划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20年代起,胡适与铃木大拙就中国禅学史的问题展开论辩。在1949年夏威夷大学东西哲学会议上,两人公开摊牌,夏威夷大学出版的《哲学期刊》上刊发了他们的论点。之后,日本学者柳田圣山将胡适的禅学论文收集编入《胡适禅学案》一书,在日本与台湾相继出版。由此,胡适与铃木的论战被学界称作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中国逻辑史著作的出版呈现出繁花似锦的局面,实在可喜!1949~1978年近三十年间,国内关于中国逻辑史的著作只出版了汪奠基先生的《中国逻辑思想史料分析》(第一辑)和专人专书研究著作三、四部。可是,1979年以来,不到十年时间就出版了中国逻辑史通史、断代史、专人专书研究、教材、资料以及论文集等  相似文献   

12.
褚潇白 《法音》2008,(4):34-37
上世纪二十年代起,胡适与铃木大拙就中国禅学史的问题展开论辩。在1949年夏威夷大学东西哲学会议上,两人公开摊牌,夏威夷大学出版的《哲学期刊》上刊发了他们的论点。之后,日本学者柳田圣山将胡适的禅学论文收集编入《胡适禅学案》一书,在日本与台湾相继出版。由此,胡适与铃木的论战被学界称作"胡适禅学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教授新著《唐五代禅宗史》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行。唐五代是禅宗成立、迅速兴起的重要历史时期。很多被后世禅宗奉为“祖师”的代表人物的活动和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佛教和社会思想文化发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然而迄今中国没有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唐五代禅宗成立和兴起的断代史专著。《唐五代禅宗史》的出版将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中国佛教史和唐五代思想文化史的内容。一、全书结构和内容中国禅宗史从整体上可分为三个大的时期,一、禅宗兴起时期,隋唐至五代;二、禅宗兴盛时期,两宋;三、禅…  相似文献   

14.
再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80年召开的中国逻辑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全国的中国逻辑史工作者曾就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进行了集中、热烈的讨论,当时我亦就中国逻辑史的对象和方法发表过意见。(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中国逻辑史研究》)大家经过讨论,除对辩证逻辑的学科性质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外,绝大多数的同志都承认,中国逻辑史应以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逻辑史研究 ,是近百年来兴起的新事物。经几代学者努力 ,已获得丰硕成果 ,今天的中国逻辑史学科和研究方向 ,在中国学术和教育领域占有一定地位 ,引起海内外学者关注。持续百年的中国逻辑史研究 ,近年涌现以更新、转换方法为标记的回顾、反思和再认识潮流 ,并伴生诸多尖锐问题。正确反思过去 ,分析当前问题 ,有助于研究的开展和深入。一、中国古代逻辑是否存在。崔清田主编《名学与辩学》 (山西教育出版社 ,1 997年版 )“后记”说 :“《名学与辩学》是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名学与辩学》被作为中国逻辑史…  相似文献   

16.
西方逻辑哲学研究述介陈波总的说来,即使在当代西方,逻辑哲学也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学科,目前并没有完全成熟和定形。这点可由下述事例印证:其一,在一本1991年出版的英文新书《真理的准则──逻辑哲学引论》中,作者巴斯卡·恩格尔(PascalEngel)在引言部分指出:“这本书是逻辑哲学的引论。但‘逻辑哲学’是一个保护伞式的词,它容纳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研究风格。我认为,(关于逻辑哲学的)主题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既定看法。”其二,有一些所讨论的问题及其内容大同小异的英文出版物,却被冠以不同的名称:“逻辑哲学”,“哲学逻辑”,“现代逻辑中的哲学问题”,等等。这足以说明,逻辑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即使在当代西方也未完全成熟。现选择几本我认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英文逻辑哲学专著作一些简要评价,读者或许能从中窥见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研究的“全豹”。维特根斯坦写有一部《逻辑哲学论》,虽然也讨论了一些逻辑中的哲学问题,但更多的是一部传统意义的哲学著作,并不真正属于这里所说的逻辑哲学专著。但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W·V·蒯因却写有一部真正意义的《逻辑哲学》(1970),该书的中译本已由三联书店出版。全书分七章,分别题为意义与真、语法  相似文献   

17.
杨芾孙教授主编的国家教委统编教材《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的出版具有深厚的基础:《教程》的全体作者都参加了由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负责组织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五卷本)的编选工作,并且都参加了国家“六五”计划重点项目的《中国逻辑史》(五卷本)的编写工作。它吸取了上述两部正在出版中的大书的精华和最新科研成果。《教程》有关藏传因明的介绍和“五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逻辑思想发展的评述,是第一次写入中国逻辑史专著中与读者见面。我读了《教程》,颇有所获,颇有所感,现提出几个问题,就教于杨老及逻辑界同仁;也包含了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具有很高水平的教材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以南京师范大学钱焕琦教授为主编、刘云林副教授为副主编的《中国教育伦理思想史》,是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最近已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并由改革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除导言、后记外,共有15章、48万字。作者要我写个结题鉴定意见,我读后得益良多,感到这是一本难得的开拓之作,值得向伦理学界同仁推荐。迄今为止,我国虽已出版了多部中国伦理思想史与中国教育史专著,但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从伦理史的角度研究教育史,通过教育史揭示教育与伦理的内在联系及其历史演变,则还是一片空白。《中国教育伦理思想史》的出版,填补…  相似文献   

19.
1988年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提交的学位论文中,有五篇论述了中国逻辑史的内容。这五篇论文是:傅永庆的《先秦语言逻辑》(博士学位论文。导师,温公颐教授)、李卒的《中国逻辑史中的谬误理论》、杨哲昆的《公孙龙子名辩思想与名辩方法分析》、赵继伦的《论<墨辩>的逻辑类型》、颜华东的《论王充关于论证的逻辑思想》(后四篇均为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崔清田副教授)。这五篇论文经国内同行专家的审阅鉴定,以及由李先焜教授和蔡伯铭教授分别担任主席的论文答辩委员会主持下的认真答辩,被认为在中国逻辑史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突出的成果有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的五卷本《中国逻辑史》和五卷本《中国逻辑史资料选》,以及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教材《中国逻辑史教程》等。从思想上讲,大多数同志认识到了中国认识论史和中国辩证法史不能代替中国逻辑史;认识到了所谓逻辑史,不是用逻辑的历史,而是讲逻辑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