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纪念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二百周年和黑格尔逝世一百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9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 外国哲学史学会执行会长、哲学所副所长汝信主持了会议。学会名誉会长贺麟在会上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出席了大会并发表了讲话。来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际黑格尔协会主席柏耶尔教授、国际康德学会主席冯克教授、国际  相似文献   

2.
在哲学史上,许多著名哲学家都意识到哲学的使命是把握真善美。例如,在西欧哲学发展史上,就有这样一个渊源流长的优良传统,其间最典型的有康德和黑格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讲“真”,《实践理性批判》主要讲“善”,《判断力批判》则主要讲“美”。黑格尔在《逻辑学》、《法哲学》、《美学》等著作中,也力图用真善美  相似文献   

3.
纪念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二百周年和黑格尔逝世一百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9月9日至9月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贺麟教授在会上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出席了大会并发表了讲话。来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际黑格尔协会主席柏耶尔教授、国际康德学会主席冯克教授、国际黑格尔联合会主席亨利希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十分赞赏康德把人的认识能力区分为以下三个环节:一、感性(Sinnlichkeit);二、知性(Verstand);三、理性(Vernunft)。黑格尔认为康德对知性和理性的区分是特别重要的。黑格尔甚至断言,这种区分正是由康德首次引进哲学中来的,因为“我们未发现以前的哲学家作过这种区分”。但这不完全正确,因为柏拉图曾作过类似的区分。关于这一点,黑格尔自己在《哲学史讲演录》一书中就曾提到过。在康德所作的知性和理性的区分中,黑格尔认为什么是重要的呢?这首先是,按照黑格  相似文献   

5.
邓晓芒,1948年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德国古典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判断力批判〉导读》,《灵之...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康德名著《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两百周年和黑格尔逝世一百五十周年。为了纪念哲学史上这两件大事,今年秋天我国有关方面将举行纪念活动。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编的《论康德黑格尔哲学》,就是这个纪念活动的内容之一。该书收论文十七篇,从不同角度对康德黑格尔哲学作  相似文献   

7.
康德的“自在之物”和本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康德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问世二百周年。为了纪念这部划时代的哲学著作的出版,许多国家的哲学界及其组织和协会,相继举行报告会和讨论会,从各个方面对康德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今年四月在西德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康德大会,就是一次较为盛大的学术交流会。西德、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奥地利以及南美一些国家哲学界的代表参加了大会。我国哲学家王玖兴、陈元晖同志也应邀参加了这次大会。我国以及西德等国的哲学家,也将于今年九月在北京召开关于黑格尔和康德思想的讨论会。本刊这一期重点刊登一些国家关于研究康德哲学思想的文章,借以向《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二百周年表示敬意,并且为我国广大哲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康德做出我们的努力。由于我们掌握的资料有限,因此挂一漏万,甚至把更为重要的文章漏掉的现象均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将自己读到的国外目前研究康德的有价值的著述向我们推荐。在这次选编工作中,王玖兴、陈元晖和齐良骥先生,都曾经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本编辑部谨在这里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意。  相似文献   

8.
康德以德国人所特有的思想深度和思辨语言 ,对文艺复兴以来理性与自由这一近代哲学的主题作了深入而辩证的反思论证 ,并由此肇始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革命。晚年康德的历史理念是他对理性与自由这一近代哲学精神进行反思论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没有像黑格尔那样通过一部体系完整的巨著去阐明考察世界历史的基本哲学原则 ,并依据这些原则来考察世界历史范畴下各民族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发展过程 ,但是 ,他以其深刻的哲学智慧提出了思辨历史哲学的一些基本原则 ,为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大厦奠定了先行的基础。一、历史理念 :大自然、理性与自由康德的…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200周年和黑格尔逝世150周年,云南外国哲学史学会、云南美学学会筹备会和云南大学中文系美学研究会,于1981年12月14日至17日在云南大学联合举行学术讨论会,约有80人参加。这种学术讨论会在云南还是第一次。讨论会传达了全国的和西南地区的纪念会情况,还传达了中外哲学史比较学会议和现代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极好的入手处。黑格尔通过对康德哲学广泛而深入的批判,彰显了他自己哲学最主要的特征和贡献。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最根本的目标是批判康德哲学的主观主义二元论,因为这种二元论反映了现代世界和人的种种严重分裂。黑格尔把康德哲学称为"主观观念论",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绝对观念论";"绝对观念论"的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克服现代性造成的种种二元分裂。另外,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积极动力;他一直为人诟病的形而上学及其各个核心概念,只有在此背景下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这里要评论的是一部集作者30年研究工作之大成的著作。它是在阿·古留加已出版的论述18世纪末德国唯物主义问题以及关于康德、赫尔德和黑格尔的生平与著作的一些作品基础上写成的。这部耗费古留加毕生精力的著作是百科全书式的,它涉及1750—1850年间的德国文学、艺术和哲学,可以视为作者目前对这一时期德国哲学的基本看法。这一看法由于古留加进入晚年仍保持着创作能力而显得尤其突出。正如在他的《康德传》和《黑格尔传》等著作里可以看到的那样,他在这部著作里的阐释作了准确的说明和校注。  相似文献   

12.
1958年,我国出版界确定了翻译和出版外国学术名著的方针,并制订了出版德国古典哲学原著,包括康德的主要著作的规划。至六十年代,陆续出版了康德的“三大批判”:兰公武译的《纯粹理性批判》(1960年)、关文运译的《实践理性批判》(1960年)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的"理性"概念包含着他在存在论和方法论上的独特主张,是其成熟时期哲学体系的真正基石.雅可比对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及其关于"知性"与"理性"的区分,对黑格尔的理性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耶拿早期的《差异》一书中,黑格尔表明,包括康德、费希特在内的传统理性主义哲学,将存在的根据和世界的可理解性归根于一种通过否定差异和矛盾...  相似文献   

14.
<正>在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历程中,"理性"始终是一个核心的概念。然而,为什么康德会提出"理性恨"(Misologie)的观念?这一观念在康德的语境中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黑  相似文献   

15.
费希特评传     
由康德创始到黑格尔而集大成的德国古典哲学,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德国的思想反映。康德反映的是法国革命前的德国进步思想,他的哲学流露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黑格尔在早期著作里表现了鲜明的革命倾向,晚年却与普鲁士君主制妥协,成了官方哲学家。唯独费希特代表德国资产阶级的最激进分子,用他含有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哲学体  相似文献   

16.
谢林的自然哲学与立足于经验实在性的康德哲学或着眼于人类理性教化提升之路的黑格尔哲学不同.它以"大全一体"这一人类世界的终极根据为基点,在充分尊重并展开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理性对世界之构造的同时,揭示这构造本身背后为人所忽视的根基与归宿.从这一点来看,谢林的20余种自然哲学著作呈现出思想形成、充实、成熟与深化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7.
袁捷 《哲学动态》2004,(10):34-35
2004年4月23~27日,由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山西大学共同主办的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就康德的理论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之关系的探究中,康德和黑格尔的对比是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有一种倾向由来已久,就是把康德和黑格尔对立起来:或扬黑抑康,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传承关系,甚至把马克思和德国哲学的关系简化为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搁置或淡化康德的影响;或扬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与实践哲学基础的真正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亚里士多德奠基、围绕人的实践一行为概念并进而探讨人的自由的本质及其根据问题的实践哲学传统,在近代哲学中由于出现认识论的转向而一度中绝。德国古典哲学重新确立实践哲学的优先性,接续了古代实践哲学的传统。康德创立先验逻辑把自由领域(即社会领域)从自然领域中划分出来,并确立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的原则,显示了他对于实践哲学的复兴所具有的重要性。在另一方面,黑格尔通过对康德实践哲学的批判,极大地推进了实践哲学的发展。如果说康德剥离出纯粹自我意识,强调了道德意识的自主性、主体性,那么黑格尔则在自我意识理论中…  相似文献   

20.
岩城见一教授,日本美学会前任会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现任日本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馆长;专攻德国哲学、美学,对黑格尔、康德、尼采和费德勒的研究着力尤多.主要著作有<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的理论>(2001)、<<误谬>论--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感性论式的解读>(2006)等.中译本<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的理论>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为使我们更好地进入"感性论"的问题,笔者对岩城见一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