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机械可以节省人工,却容易让人做事取巧。机,曾经是中国古人仰望星空、内省道德的一个独特视角。庄子就特别重视其中的科技与社会隐喻,并分别借助寓言、重言和卮言的写作风格来三窥于"道"。在《天地》中,有这样一则  相似文献   

2.
正《庄子·寓言》篇首言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由于《庄子》丰富的寓言文字,其中论及的许多历史人物往往也被视作"寓言"主人公或者"重言"的主体。有鉴于此,以往对于《庄子》人物形象的研究习惯于将重点放在个体形象的考证以及形象寓意的分析上。~1其中最具代表性、反复被论及的是《庄子》中的老子、孔子等形象:《庄子》中的老子形象虽然不免寓言色彩~2,但形象相对贯通,可以一言蔽之为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是通过特殊的语言结构而展示的。“寓言”、“重言”、“卮言”、“无言”、“玄言”等几种语言形式就是《庄子》一书语言结构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4.
论“卮言”─—道体论形而上学的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卮言”一语,首出于《庄子·寓言》,即“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后言日出,和以天倪。”历来的庄学研究者多注重“卮言”之表层语义,即视其为文学意味上的某种写作技巧,而完全忽视其所蕴涵的道体论形而上学的“学”的意义,即“道”之意义何以被诠解的语言学之路(在这条路上,或许折射出同西方存在论的形而上学之所谓“现代语言学转向”对治的别样光彩。当然,这是本文不宜深究的另一有趣话题)。笔者以为,“卮言”(其它二言只是扈言的文体形式,详后),实际上是道体论形而上学的语言观,它涉及的问题远不止语言运用的技巧层面,而是…  相似文献   

5.
《齐物论》的基本旨趣在于,使人领悟"万物齐同"的精神。据庄子,万物皆是道的体现者,因此其存有本身理应被尊重,以至于万物齐同的和平境界。万物先以个别单位呈现于特定事态中。并且每件事物在其存在过程中,常与周遭环境连上关系,互相影响而转化为另一存有者。因此,使此世界总在变化之中。《庄子》一书所提出的"齐物"概念,要使人承认万物理应拥有按照各自的存有方式而存在的生命形式。那么,在《庄子》文本中,如何将"齐物"之论得到其内在逻辑根据呢?换句话说,《庄子》究竟依据何种内在的逻辑形式以确保"齐物""逍遥"等核心概念的证成呢?本论沿着"卮言"的语言特征而论证"齐物"概念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由此导出《庄子》"齐物"概念正合乎新科技革命时代所需的子学精神,即多元性生活世界此般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庄子看来,“言”是人召唤与接纳万物的基本方式,在人类思想与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万物既以“浑沌”为其本然态势,因之而起的“言”也呈现出“未定—无常”之常貌。如果“言”不能知止于此,就会逐渐衍化成试图在浑沌中固化价值、凿出秩序的“庄语”。通过“有用—无用”之辨与“是—非”之辨,“庄语”试图定性乃至重构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从而形成了对万物的限制与宰制。正是为了解决语言因隐于“荣华”而使人无法合理观物、应物的生存难题,庄子提出了寓言、重言与巵言。寓言、重言是以人之是非、古今观念为基底而生成的语言策略,意在弱化言说对象的是非对抗心理、因顺言说对象的尊古崇圣心理,以期实现平等而有效的沟通效果;巵言则是依乎天理、因物为正之言,由之敞开的是一个“咸其自取”的生活与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7.
《庄子》一书,十余万言,其中有180则寓言故事,借此论彼,借小喻大。“朝三暮四”、“庖丁解牛”、“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皆见其间,早已为众所熟知。由于庄子在书中运用大量寓言故事,又数次使用“寓言”二字,且以“寓言”冠为篇名,因而给后世以很大迷惑,许多治庄学者认为,《庄子》中的“寓言”二字就是今天人们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寓言,有人甚至说:“庄子开创了我国寓言文学的第一个里程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庄子》所谓的“寓言”,根本不是作为文学体裁的寓言。“寓言”最早见于《庄子》。其《寓言》篇云:“寓言十九,重…  相似文献   

8.
西方逻辑学传播和从日本输入因明后的直接影响是在民国时期出现佛教逻辑研究,最明显的表现是大多研究者形成因明的三支论式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一致性的观念,即新因明结构宗、因、喻分别对应三段论结论、小前提、大前提。吕澂则从历时性角度,站在法称量论理论框架下,研究因明的内容,认为因明等同于量论,包含论证结构及其规则、论证的认识论基础和论证在佛学中运用三部分内容,这就是佛家逻辑。吕澂的研究是因明创新研究的一个范例,是对窥基因明研究的一种逻辑转向,助益于当今佛教逻辑学科建设,但是,基于包含佛教逻辑在内的逻辑边界,吕澂并没有清晰的回答,使得在佛学论证中各持己说,这是吕澂给我们留下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西方逻辑学传播和从日本输入因明后的直接影响是在民国时期出现佛教逻辑研究,最明显的表现是大多研究者形成因明的三支论式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一致性的观念,即新因明结构宗、因、喻分别对应三段论结论、小前提、大前提。吕澂则从历时性角度,站在法称量论理论框架下,研究因明的内容,认为因明等同于量论,包含论证结构及其规则、论证的认识论基础和论证在佛学中运用三部分内容,这就是佛家逻辑。吕澂的研究是因明创新研究的一个范例,是对窥基因明研究的一种逻辑转向,助益于当今佛教逻辑学科建设,但是,基于包含佛教逻辑在内的逻辑边界,吕澂并没有清晰的回答,使得在佛学论证中各持己说,这是吕澂给我们留下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此前学者都将庄子"命"论归结为"安命论"。然"安命"无法最大程度涵括庄子"命"之全部思想主张,故无法传达庄子"命"论之真精神。而"达命",含有通达"天命"、洞达"生命"、遂达"性命"、达观"运命"四层深刻义涵,不仅最大程度涵括庄子对"命"之全部思想主张,又全面传达出庄子"命"论之真精神。故应将庄子之"命"论,归为"达命论"。  相似文献   

11.
林凯 《哲学动态》2022,(12):70-79+123
《庄子》主张“道不可言”却又反复论道,这一内在相悖不免引起逻辑质疑。但《庄子》的表达有其特殊之处,即作者对其论道中所存在的悖论和可能的读者质疑已先有自觉,他是在主动反省之下依然坚持悖反的表达。因此读者不应轻率斥之为作者疏漏,而当尊其为一种作者有意使用的语言策略,优先听从作者自觉的指引。通过悖论自觉,庄子想要表明:为应付名辩语境,他精心构造了这一论道悖论,使用了所谓“吊诡”或“卮言”的表达策略;他想借此制造一种既解构又建构的理解张力,瓦解读者的逻辑固执,使其以更开放的心态去体味论道。在此理解张力中,庄子的论道悖论并非毫无意义,相反,它有强烈的功能意义并为可能更深的内容意义提供理解准备。  相似文献   

12.
向志柱  陈兮 《学海》2003,(2):195-198
“因果报应”作为一种宗教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古代小说接受果报观念,主要体现在文本的结构思维上。以“三言”为例,“果报”观念和逻辑在构思起结、表达劝惩方面非常明显。既有沿袭传统之处,又有所变异,并且集中体现在对待有悖传统礼教的男女情爱的态度上。“果报”观念和逻辑的贯注,深刻地显明了冯梦龙的道德评价、情爱观念,但亦有损“三言”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有些学者主张假言三段论不是一个有效的推论规则,其背后的理由可区分为:语意的、语用的,以及涉及论证有效性的理由。语意理由针对条件句的语意论作探讨;语用理由讨论语境对条件句语意的贡献;涉及论证有效性的理由则是对有效性定义做一般性的考虑。基本上,上述理由在适当的修改后,也能用来支持假言三段论,但代价不小,所以放弃假言三段论似乎成为主流。本文希望透过梳理近几年学者在此议题上的讨论,来揭露这个议题所涉及的广大层面。  相似文献   

14.
"忘足,履之适也"出自《庄子·外篇·达生》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它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庄子所说的"忘足"之"适"实际上是一种"自适之适",这是关于主观的审美体验状态的描绘。主体忘却自己的欲求,摒弃自己的成见,包括对被观照之物的一切理性的、逻辑的认识,进入一种无目的的直接的自由观赏中,达到主观感受的至美至乐之境。从艺术创作角度看,当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足"、"履"正好合"适",也就是当鞋子刚好符合脚的尺寸,艺术规则与法度不仅不制约艺术创作的自由,反而是以一种最适合于表现艺术家所要表现的对象的手段出现时,"忘足,履之适也"体现的是一种创作自由达到顶峰的境界。从艺术欣赏角度看,"忘足,履之适也"在作为艺术欣赏对象的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特质是艺术理想与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一种不对对象进行概念辨析,同时又摒除主观欲望、成见的内心状态。当艺术欣赏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都自行消解,"忘足"之"适"便走到了最后的"忘适之适",达到了庄子所说的精神的绝对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5.
先秦逻辑研究有"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现代主义’"与"了解之同情"两种范式,作为前种范式之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归为符号学、语言学、逻辑学、哲学等领域;后种范式基于文本与文本时代特征衍生出文本义理,归为历史学(如中国逻辑史等)领域。"‘白马非马’论证"研究也不例外,有"白马非马"论证兼名说、复合名词说、形式化理论说、诡辩说、任意对象理论说等,也有"唯谓"说、"物–物指"说等。本文提出了"唯位"说,即"白马非马"命题提出的理论根据是"位其所位",这里涉及"物、实、指、名、位、谓"诸范畴;并进而论证《公孙龙子》逻辑理论篇为《名实论》与《指物论》,其中《指物论》补充《名实论》里的"物"与"指"关系,例证篇为《白马论》、《通变论》、《坚白论》,其中《通变论》与《坚白论》完善《白马论》中的"白马非马"例证,得出"白马非马"论证是先秦思想孕育出的一种逻辑。  相似文献   

16.
郑伟宏认为,印度陈那新因明体系的逻辑性质是"最大类化",没有达到演绎推理的水平。其主要论据是:三支论式的同喻体是"除外命题"。首先,本文根据"除外命题"的含义反驳了同喻体是"除外命题"的论断;其次,从陈那的原文和郑伟宏的论据进行了逻辑分析,推翻了同喻体的主项要"除外"的主张;最后,通过论证得出结论:陈那新因明体系的逻辑性质是含有正负类比的演绎推理。本文不同意郑伟宏独尊"除外说"而指责"演绎推理说"为"其谬也甚",主张开展因明界的"百家争鸣"来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17.
韩东屏 《伦理学研究》2003,(1):80-83,97
学界近年在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中国式的“金规则”的议论中,存在不少误读、误解。择要言之,一是将“金规则”之“金”理解为“道德价值最高”;二是用“知道做不到”质疑、贬低“金规则”;三是以“不同”的存在否证“金规则”:四是认为“金规则”不适合现代社会。然而经过仔细辨析可以发现,这些其实都是不确之语。  相似文献   

18.
“独”观念是道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子》《庄子》中蕴含着丰富的“独”观念,尤其是在境界论方面,“独”可谓是老庄生命、精神境界的另一种概括,这主要体现在老子的“我独”,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见独”等内容上,老庄的“独”之境界论始终蕴含着人“法”道的思想理路.境界论又与践行密切相关,老子的“隐”是对精神境界较为彻底的践行,庄子则更为复杂,他面向的是世俗生活,在从至高精神境界向世俗生活践行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谴是非”,在另一方面又“谴是非”.  相似文献   

19.
苏轼在《庄子祠堂记》中提出庄子对孔子是"阳挤而阴助之"观点,在庄学史上影响极大。苏轼这一观点的提出,与其当时的学术背景、人生经历以及宽容的学术态度、融通儒道二家的学术主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玄奘"西行取经",在印度那烂陀寺等地广学佛法、造诣非凡,最后在曲女城辩论大会上提出了无人能驳的三支论式,盛名响彻印度,后世称为"唯识比量"或"真唯识量"。本文通过分析"唯识比量"中的关键要素——"简别立宗"这一特殊的因明规则,及其与中观派论师清辩之"掌珍比量"的关系,以佛教新因明奠基人陈那的论辩逻辑为桥梁,明晰玄奘对清辩的学理传承这一重要的思想关系,考察因明学说在瑜伽行派与中观派之"有"、"空"论证中的作用与意义等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