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生保健成为当下人们的一种主要休闲方式之一。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养生理念的复兴,中医药养生的精华就是饮食养生,而茶餐厅虽以"休闲、舒适、品位"为主题成为一种都市时尚餐饮文化,但普遍缺乏养生的特色。因此,"养生"是茶餐厅未来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可以将中医药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动静结合"的养生理念融入茶餐厅的设计要素之中,并将茶餐厅的空间布局与色彩、材料、照明、陈设四个设计要素结合起来以完善和提升茶餐厅空间的养生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中国,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典型的“圣人”具有导向作用,《管子》塑造圣人品格,当然也是为了给人们确立人生目标。故而,学习圣人也就包括学习养生在内。在《管子·白心》篇中有一个养生的重要命题,叫做“执仪服象,敬迎来者”,这不仅是就如何“成圣”说的,而且对于一般人的生活而言也具有养生的借鉴价值。根据圣人理想人格的修养标准,《管子》不仅将治国与养生结合起来,而且具体探究如何“理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的人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国历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在探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人生问题时,极为重视人格、人伦、人品等问题,从而提出了种种的人生标准、楷模,这就是他们所经常议论、思考的理想人格论。中国的哲人、智士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于追求、实现理想人格,人生意义,不是追求“灵  相似文献   

4.
陈星桥 《法音》2004,(2):29-33
十三、佛教徒的日常保健与养生“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养生术,就是根据生命生存演化的规律,为达到保养身体、和谐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而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也就是说,它包括保养身体和涵养精神两个方面。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养生的国度,数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门类的丰富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道教养生偏重身体修炼,儒家养生偏重道德涵养,佛教养生偏重身口意三业转化,医学养生偏重临床,民间养生偏重实用,武术养生偏重技击。但不管是那一门派,都须遵循养…  相似文献   

5.
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虽然不属于道教的专利,但毫无疑问,道教是提倡养生的集大成者.然而道教养生号称有三千六百法门,应该从哪里人手呢?当然应该先从道理学起."本立而道生",养生之术是标不是本,这个本就是养生的道理、理念.简而言之,有三个原则,就是"自然养生"、"清静养生"、"以德养生".  相似文献   

6.
儒家哲学在探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人生问题时,极为重视人格、人伦、人品等问题。荀子作为儒家集大成者,也不例外,他心目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如何培养理想人格。他对天人关系、名实关系的考察,归结到一点,就是如何“成人”,即如何造就完美的人格,从而提出了人生的标准。下面从三个方面对荀子的这一思想进行一下探析。  相似文献   

7.
人文关怀是对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是对人性和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是对人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容许与提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急诊医学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需要重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也就是对病人人权和人格的重视。在急诊医学教学当中,不但要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的素养,教师同时要重视医学生自身对人文关怀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代养生学家的思想和实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坚持“天人合一”和心身(神、形)统一的整体观念的前提下,重视精神调节的作用,把“养心”与治身结合起来,以达到保持健康益寿延年的目的。本文从人的心理和伦理相互作用入手,试图论证道德调节在精神调节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出养生伦理学(或称保健伦理学)的初步构想。以求时贤指正。 一 中国的养生思想同中国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是水乳交融,难解难分的,老庄的‘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既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又是他们的养生准则。孔子的节欲,既是他的哲学主张,又是他的养生思想。在《论语·季氏》中提  相似文献   

9.
人文关怀是对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是对人性和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是对人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容许与提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急诊医学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需要重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也就是对病人人权和人格的重视.在急诊医学教学当中,不但要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的素养,教师同时要重视医学生自身对人文关怀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其实庄子所持为形神兼养而以养神为主的养生理念。生命之善境,就是要身、心自由,形、神清畅。"养生主"三字,就是讲养生的这一主旨。历代对《庄子·养生主》篇之文本、义理、文化、艺术阐释者甚夥,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有不少精彩之论,也有不少疑点。本文就其所涉之解题、警句、寓言、结构及相关之文化艺术问题加以梳理、辨析与评议,希望能进一步深化此篇之探究。"养生主"如何解"养生主"三字应作何理解?主要有两说。  相似文献   

11.
道教文化养生是一种包含着丰富能量转化的技艺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两大技术尤其值得注意,这就是伦理养生与符号养生。  相似文献   

12.
别尔嘉耶夫是本世纪俄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曾被誉为“二十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他的人格主义理论,主张哲学要以具体的生存的人为核。C,探柬人的奥秘。他的哲学不仅希望认识世界,而且也希望变革世界。人格主义以剖析人的生存现状、指出人类的解救出路、求得人的内在的精神解  相似文献   

13.
养生与养气     
正儒家和道家,各有其侧重点。道家重"养生",儒家重"养气",好像是没有疑问的。庄子有篇《养生主》,专门谈养生。其实不光是《养生主》,庄子《内篇》中的《人间世》《大宗师》《应帝王》这样一些鸿篇巨制,都是与养生直接相关。庄子的养生之道,不过是"游刃有余",也就是避开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在人生的罅隙中行走。这一点,直接继承了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做无谓的牺牲,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国养生体育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生一词 ,原是广义的。《吕氏春秋·节丧》说 :“知生也者 ,不以害生 ,养生之谓也”[1] 。养生 ,又称摄生 ,就是保养生命 ,保是护利御害 ,养生是扶正祛邪 ,也就是保证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大环境中保持平均和适应 ,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中国养生学萌芽于商周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它随着人们对发病学原理认识的逐步深化 ,以及中国古代哲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不断渗透而不断充实和完善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 ,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中国养生涉及许多方面 ,如饮食、起居、劳逸、导引、情绪等等 ,包括了全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性生活…  相似文献   

15.
道教养生思想十分丰富,以德养生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以德养生强调内功外行,德性修养乃修道致仙、养生寿老的基石和要旨。以德养生是中华养生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历代道教名士和道籍经典对此多有阐述,形成富有特色的道教以德养生同以术养生互补的思想。人类已迈入21世纪,在国家倡导以德治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氛围中,道教以德养生思想更加凸现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道”与“德”是道教思想中最基本的哲学范畴。护养、保养性命既要修道也要修德,道养与德养并重是老子养生思想的一大特色。通过德性修养可以达到清静怡神以保形体…  相似文献   

16.
健康人格是被誉为现代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①,与不健康人格或者"病态人格"具有某种理论上的相对应.西方心理学对健康人格的理解大多是来自对不健康人格的分析和认识,而对于像变态人格、病态人格、精神病等一些概念的认识,几乎就是西方心理学对健康人格研究的最初路线,较为典型的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精神分析学派,就是主要通过对变态人格的研究来揭示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论理想人格模式之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民 《学海》2001,(2):168-172
1 .理想人格的问题实即做人的问题 ,即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对此 ,中国现代佛学巨擘关于如何成佛、如何做人的格言在这里颇有启发意义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佛亦成 ,是名真现实。”学佛的最高目标是成佛 ,而成佛的过程实即做人的过程 ,完满人格的过程。我们一般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人 ,而人做得怎样完全在于人格 ,做好人的过程就是完满人格的过程 ,其极致就是人格的完满。这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当然也是哲学的主题。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绪论》中说 :“圣人的人格就是内圣外王的人格 ,照中国哲…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比较中西方心理健康标准,在研究恩路、自我观念、人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视对自我和现实的认识、重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等方面有相似之处。整合中西方心理健康标准应重视探讨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标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塑造具有独立性与创造性的现代社会人格。  相似文献   

19.
张朝 《管子学刊》2001,(3):23-26
“君子”这一概念,是我国古代学者对一种理想的社会人格的写照。儒家哲学在探讨人生问题时极为重视人格、人品等问题。荀子作为儒家集大成者,他心目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如何培养理想的人格,造就完美人格。荀子提出了君子的人格特征,以及描述了君子与小人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管子》养生思想钩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管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诸多学科,其中养生思想也是很丰富的。修身养性,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历来为诸子百家所重视。本文拟就《管子》养生思想作以粗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发扬光大之。《管子》书中明确地谈到养生,如“欲爱吾身,先知吾情,周视六合,以考内身,以此知象,乃知行情。既知行情,乃知养生。”(《白心》)“养生何也?曰:滋味也,声色也,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