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等大师贤劫第四无等导师释迦胜主为所化界随顺根器意乐差别,宣说无边因果二乘诸法要门,其差别体摄为三乘,其差别法摄为九乘,如《集经》云:“胜义了义乘,定显为三种,集导、难行明,自在方便乘。”《无垢释续》云:“显相三藏有三乘,外能仁续事行三,内方便续三瑜伽,九乘次第本誓等。”外集导乘又名显相(lak2aza,mt鄄shan-`id)三部,内难行(tapas,dka4-thub)明论(veda,rig-byed)乘又名真言三续部(tantra,rgyud-sde),密自在(va1itq,dbax-bsgyur)方便乘又名真言三内续部;各各又分三部,此即旧译宁玛派九乘次第之建立。今当略释其义。初释何为乘义。…  相似文献   

2.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二港(《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隋释智(岂页)说,门人灌顶记。(岂页)有《观音义疏》,已著录。此玄释《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自普昙无谶游化北涼,值沮渠蒙逊有疾,以问于谶。谶云,观世音与此土有缘,乃令持诵,所患即愈。于是此品久于部外别行,亦称《观世音经》,故此书亦简称《观世音别行玄义》,以别于《法华玄义》也。亦以五章明义:初以人法、慈悲、福慧、真应、药珠、冥显、权实、本迹、缘了、智断十义通释观世音及普门之义,有列名、次第、解释、料简四科。次以境智因缘别释观世音,境智有思议、不思议之分。思议复有理外、理内之别,一一各有天然、相待、因缘、绝待四种不同。观世音从不思议境智得名,世音是境,观即智也。观有次第三观、一心三观之差,先历教释,后观心释。以十普别释普门,初以六义明门:一  相似文献   

3.
世亲《往生论》说弥陀净土超越三界并且不摄受二乘种姓,这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所说极乐世界有无量声闻众相违。昙鸾会通二者,认为极乐净土不生二乘种姓,但不拒绝他们居住于此,望月信亨认为昙鸾之释有违世亲原意。智顗与唯识家以净土所居众生的类别为依据,将弥陀净土判为变化土,显然浅化了弥陀教的意趣。除此之外,关于释迦佛于秽土成佛的讨论,也需回归到对净土判释的反思上。本文通过分析几种较有代表性的净土判释观点,归纳不同依据所蕴涵的佛身观,从而厘清净土判释所涉及的维度,并从大乘佛教共举的“法身佛—法性土”思想切入,解读华藏净土与十方净土的总别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道次第对学佛者的意义佛从最初发菩提心、中间集积福慧资粮、最后现证圆满正觉,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有情而做的。所以释迦世尊初于鹿野苑为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开始,直至双林树下示现涅这四十九年间,对各种根机的有情说了无数的法要,也无非为了成就有情义利。总的来...  相似文献   

5.
陈星桥 《法音》2003,(12):20-24
十二、禁欲与养生这里所言禁欲,特指禁断淫欲,也即佛教所谓梵行,为受持淫戒、断除淫欲之清净行法,是色界第一禅天“梵天”之行,故名梵行。佛教认为,淫欲为生死轮回之本,要想跳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外、不在五行中,首先必须断除淫欲。如在《四十二章经》中,“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於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又说:“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所以出家僧人以禁欲断淫为第一大戒…  相似文献   

6.
观夫释迦如来之垂化①也:净法界身,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洎兜率陀天②为护明菩萨;降迦毗罗国,号一切义成。金团天子选其家;净饭圣王③为其父。王象乘日,示来于大术胎中;金轮作王,降④诞于无忧树下。现⑤八十种随形之妙好,灿若芬⑥花;示⑦三十二大士之相仪,皎如圆月。四方而各行七步;九水而共沐一身。现优昙花⑨;  相似文献   

7.
无我唯法论在法相唯识学中与万法唯识论同样重要。瑜伽行派经论继承阿含经五蕴非我说;通过分析诸蕴所显所依我事,不再限于有情主体而明确法无我义;并以“依相立法”的方法确立的无我后所唯之圆成实相所显清净之法。  相似文献   

8.
佛言祖语     
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十谛?所谓世谛、第一义谛、相谛、差别谛、观谛、事谛、生谛、尽无生智谛、入道智谛、集如来智谛,是名十谛。善男子!世谛者,所谓有限齐名数,为他人说,狭劣不广,是名世谛。第一义谛者,所谓甚深空相应法,无有限齐,不断绝处,非他因缘,平等一相,无有高下,不  相似文献   

9.
一、珍惜此身人身是最可宝贵的。如《显扬圣教论》卷十六说:“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处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这就是说,最初生起见道根本无分别智的现观,和佛陀出现世间,在三界中惟以欲界身为依处。即唯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生起见道无分别智的现观证得圣果。三恶趣痛苦忧戚而愚痴,欲界天多放逸,不如人趣殊胜,故释迦世尊特于人间出现成佛。我们为了生生世世都能够值遇佛法,学习佛法,就必须发起坚固的誓愿,永远归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才能不失去暇满人身;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达到究竟佛果。  相似文献   

10.
清凉老人阿王老藏塔铭节略皇清大喇嘛清凉老人,法讳阿王老藏,俗姓贾氏,燕京之西山人也。甫十龄,父母送崇国寺为沙弥,十八受具。老人幼禀超颖,度越众流。习学韦陀典,兼究瑜伽教。青莲舌本谢腥腐于所生,黄梅慧根悟真如于独觉。礼释迦千变之座,觉智蕊之频开。参金刚...  相似文献   

11.
诗言志,歌咏情。古往今来,人情事态,天上人间,常纳入长长短短的三两行诗中,聊供吟诵。虽然只是一片石,却不失令人仰止的高山之雄健;虽然只是一滴水,却不减百川叹服的大海之壮阔。片石滴水,志所凝,情所钟。佛出三界外,法在人世间,佛教文化中也不能没有诗歌。旧诗可供鉴赏,新诗可作品评。作者且抒胸臆,读者恰释襟怀。最精辟的见解应该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现,最美妙的诗一定能透露出难以表述的般若智慧。片石滴水,般若智、菩提觉。谭寺言92.5.于白塔之南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人们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打着佛法旗号用以安心的法门数不胜数,但是如果不具正见,不以般若智慧为向导,妄用所谓的"法门",都十分容易偏离佛陀的本怀。文殊菩萨被称为七佛之师,为佛教般若智慧的化身,其所强调的"智信"并以智慧行万法,对解除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及佛教自身发展都有极大意义。分析五台山文殊信仰中智信的内涵及其不二法门、空有平等、以般若为指导的实践观对现代人解决心理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字形看,甲骨文中的"■"字当隶定为"徝",有"巡""德"两读。前者义为"巡视",其所从之"行"为行走。后者谓寻觅于道路而有所得,即为得失之得,这是"德"的本义,所从之"行"为道路。"巡"字所从的"行"与"德"字所从的"行"本来就是同形词,正是这两个字旁的同形词关系,造成了"巡"和"德"的同形词关系。"悳"为"德"的异体字。《说文》对二字本义的解释亦与甲骨文相合。其以"升也"释"德","升"即"得"也;其以"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释"悳",旨在通过声训的方式以"得"释之。据此,关于"德"字本义的种种解读,如巡视、巡察、巡狩、行为、作为,乃至根据原始宗教学说将"德"理解为某种属性和品质等等,皆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4.
一业的基本特征生命之流延续不息,恰如长江大河汹涌奔腾,无有终止。依宗教的观点,有情之生命,死了之后不是化归乌有,未生之前也不是一无所有。前一生命之结束,即是后一生命的开始,如秤的这一头低下去,另一头便高起来,生命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去。这种生命生生不已的观点,是一般宗教所共认。但有些宗教只着重于由现在而到未来的二世论,印度的宗教  相似文献   

15.
阿毗达磨藏,以《发智》一论为其宗主,而《大毗婆沙论》所释,尤,为集其大成。至于料简《婆沙》,平亭众说,独出机抒,自为一书,不废有宗而多依经部,且隐为大乘诸师平治道路者,实以世亲《俱舍》一论,尤为具眼。然自唐译而后,陈真谛旧译几废。加以真师之《疏》失传,治此学者,惟奘师弟子普光、法宝等《疏》、《记》是赖,不无奴主出入之见。对于真师译文,时多弹射。如《光记》所谓现法非得先哲同疑,常非果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89,(8)
顶礼阿阇黎圣龙树谁不观彼性,非所识非依, 非相观所了,无生灭安乐。不观相无现,无相无能显, 非二非不二,离相寂慧转。无文以文字,悲心作教示, 恭敬礼大师,无倒而宣说。谁成二谛智,如梦幻世俗, 大悲无染着,顶礼圣龙树。佛世尊在大乘经中说:“若不见实有性,即见真如”,为释彼义而作此论。譬如有人由风湿、肝、胆、肺、肠等患,致使身支四大种不调,眼生深厚翳障,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布施社会,对社会服务,利乐有情,勤奋努力,精进不退,就是行菩萨行。《八大人党经》说: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儒、佛、道三教并提,没有人觉得有什么本质不同,所争仅在是非;与此相应,是孔、老、释迦均圣,没有人觉得孔与释、老有什么本质不同,所争仅在高低。利玛窦来华,儒服传教,遂倡儒教非教说。利玛窦死,继任者立即认儒教是教,并由此引起中国基督教内延续数百年的所谓礼仪之争。在清朝末年的变法自强运动中,康有为企图访基督模式改革儒教。在清朝灭亡之后的复辟与反复辟斗争中,陈独秀等人力倡儒教非教说,为新派学者所接受,遂成为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性质的定论。从那时到现在,一切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著作,几乎都在这个基础上立…  相似文献   

19.
净因 《法音》2001,(1):1-9
五戒是实现人类和乐生存的根本。人类的幸福首先应尊重有情的生存,所以“不得杀生”,这在讲座之一中已有详细讨论。人类的生存,要依赖衣食住等资生物资,这些东西因此被称为“外命’。如果这些资生之物被巧取豪夺,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威胁有情之生存。正如《大智度论》所说:“不盗有何等利?答曰:人命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若夺财物是为夺外命。何以故?命依饮食衣被等故活,若劫若夺是名夺外命。如偈说:‘一切诸众生,衣食以自活;若夺若劫取,是名劫夺命。’以是事故有智之人不应劫夺。”[1]换言之,当一个人的生命得到保障后,…  相似文献   

20.
佛教认为在无始时万物是平等的,即在时间开始时是平等的,而一旦人们开始“行”(无明缘行)就造成了不平等,所以要实现平等就要改造人们的行为。在改造人们的身心与言行上,佛教提出了“八正道”,这就为平等的实现提供了内在的保证。从改造内心来实现平等正义正是现代伦理所缺乏的内容,对此佛教无疑可以提供很多可供借鉴的内容。在拨开无明的妄见的遮蔽后,佛教认为众生是平等的。佛教认为有情众生在修行解脱上是平等的,这就在最大范围内保障了个人选择权力和努力成果。佛教的平等观还要求我们要有一种“平等智”,以觉悟之心平等的对待万事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