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千古赞颂的历史名相——《诸葛亮评传》评述许辉余明侠先生撰著的《诸葛亮评传》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由匡老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的一本。全书41万余字,是国内第一本份量最重、全面论述诸葛亮生平事迹及其思想的学术论著。该书的出版,对千古赞颂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再现“第二佛陀”的伟业──评班班多杰新作《宗喀巴评传》扎洛1995年9月,北京京华出版社出版了由方立天先生主编、赵朴初先生题写书名的《佛门大师评传丛书》第一集,共五本。班班多杰撰写的《宗喀巴评传》就是其中的一部,它以翔实的资料、独特的运思、新颖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战化军教授继《管仲评传》之后,多年研究晏子的力作——《晏婴评传》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于2015年10月出版。《晏婴评传》作为作者精心打造的学术著作,由以下诸点即可洞察其创新之处与主要特点。一、《晏婴评传》是目前研究晏婴的最为完备的著作。共有七章,第一章"晏婴家世"论述了晏氏的起源以及晏氏族人在齐国的情况;第二章"姜氏季世",论述了晏婴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三章"晏婴仕齐",考述了晏婴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的  相似文献   

4.
论焦循易学     
<正> 焦循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他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写出《易学三书》。焦循的《易》学研究颇有自己的特色,为清代阮元、王引之等学者推崇,被誉为“石破天惊”之作,引起了当时学术界的震动。此后,皮锡瑞、章太炎也认为其书“独僻畦町”而“足以名其家”。焦循的《易》学究竟独特在哪里?前人往往语焉不详。本文旨在就焦循的《易》学体系和特色,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述了焦循的旁通、相错、时行三说,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看法:1.焦循以普遍联系和爻位运动的观点研究《周易》,把《周易》六十四卦视为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系统,比之孤立、静止地研究《周易》一卦一爻,更有意义。2.焦循独特的易学构架是建立在客观分析的考据基础之上,不宜武断否定。3.焦循易学构架并非纯象数的研究,而是以象数为载体,阐发儒家的道德义理和自己“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4.焦循以“声训”为媒介的两卦或数卦之间的关联是否《周易》本义值得讨论,其“声训”缺乏充分的文献旁证是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6.
辛冠洁、丁健生、蒙登进同志主编的《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和《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下称《古代》、《续编》、《近代》),已由齐鲁书社再版重印。这套《评传》,由中国  相似文献   

7.
焦循是乾嘉时期著名学者,所撰《孟子正义》被誉为清代《孟子》学的集成之作。焦氏批校《孟子注疏解经》,是其撰著《孟子正义》的重要环节。从识语内容出发进行考察,可知其特点有二:一是以考释、校勘赵注为主,反映了焦循治学之倾向;二是深受乾嘉学风影响,受容乾嘉学术成果。此两点皆为其《孟子正义》所集成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始玄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王晓毅《王弼评传》高晨阳(山东大学哲学系250100王晓毅先生的近作《王弼评传》,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继《中国文化的清流》,后对魏晋玄学研究的又一力作。在《清流》的基础上,《评传》对正始玄学形成的“社会动因”作了更...  相似文献   

9.
真实的记录 可贵的探索──评《吴仁宝评传》孙宅巍由江苏省委党校副教授冯治撰著的《吴仁宝评传》(以下简称《吴传》)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前,我们已经读到过冯治同志所写的《史来贺评传》、《果都春秋》两部反映农民代表和农村风貌的著作。吴仁宝是全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10.
论焦循《孟子正义》的易学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子正义》是清代乾嘉学者焦循晚年的学术名著,自它公开出版以来,深受儒学特别是孟子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则从易学的角度,考察、发掘焦循阐述《孟子》思想的易学内涵,认为孟子崇尚的所谓先王之道,是以易学中的通神变化之道,即“时”的观念作为其思想基础的,并藉此对孟子的经权思想作了易学的发挥,指出其具有调适和顺化先王之道的双重特征。焦循认为孟子的性善论也烙有易学"感而遂通之性'伪印痕,但在论证过程中,焦循却摒弃孟子的性善说,成为告子人性论的维护者。至于重塑孟子的理想人格,焦循终究未能翻出儒家在现世社会生活的背景下,以道德实践为根本内容来构建理想人格的旧轨。  相似文献   

11.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读《王弼评传》童梓数年前,读《中国文化的清流》,即为作者──一王晓毅先生的好学深思,锐意求新而一击三叹。今日,他的新作《王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杜,1996年2月版)又摆上了我的书案。书名虽日《王弼评传》,实际内容则是涵盖着整个...  相似文献   

12.
一卷在手,尽得孙子风流──读黄朴民著《孙子评传》于泽民近年来,研究孙子的著作不断推出,反映出孙子学术的繁荣。近读黄朴民博士新著《孙子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图书规划),更觉得是一本独具特色和风格的专著。《孙子评传》(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3.
《董仲舒评传》出版该著由王永祥研究员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全书共十二章。该著论述了董仲舒所处时代的社会矛盾、自然科学和秦汉学术思想的沿革,董仲舒建构封建理论大厦的一生及其历史地位。对于董仲舒的自然神论的宇宙观,“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变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辛冠洁、丁健生、蒙登进主编的《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三卷三册)、《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二卷二册)继《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三卷四册,本刊80年第7期作过介绍)出版之后,业已陆续编撰完毕,即将由齐鲁书社出版。整部评传总共八卷九册,计字三百万左右,收入哲学家一百十六名。  相似文献   

15.
论文分”四圣同吉说”、“忠恕一贯论”、“迁善改过说”三部分,详细论证了清代著名易学家焦循“假卜筮而行教”的易学观。论文指出一、焦循认为元、亨、利、贞为易学之本。是“(?)、文、周、孔”四位圣人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焦循本人追求的四个道德理想。二、焦循研究易学,旨在恢复儒家仁义道德的正统地位.以儒家的理论排斥宋儒的义理之学,将自己的道德学说融入易学之中。三、焦循将易学的变通思想概括为一个“迁普改过”的过程,那么就必须透过《周易》的占卜形式来发挥教化人的作用。因此,焦循的迁善改过说客观上仍是以儒家的伦理观念作为其思想基础的。  相似文献   

16.
<正>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孔子研究十分活跃,文章和专著不断涌现,可谓硕果累累。匡亚明同志的《孔子评传》是这众多硕果中更为突出的一个。《孔子评传》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对孔子及孔子思想作了历史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系统研究,取得很大的成功。《孔子评传》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提出了一些新认识、新概念。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焦循是扬州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论语补疏》是其晚年《论语》诠释研究的重要成果。他选择何晏《论语集解》的部分条目逐条诠释,以互文旁通为依据,以纠谬补新为途径,以精实兼具为追求,或训诂文字,或考究名物,或阐发义理,以己意明经为宗旨,时有新意灼见,显示了独特的《论语》诠释特点,为《论语》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论语补疏》从稿本到定本的修订也足见焦循审慎的治学态度与精湛的治学追求。  相似文献   

18.
季永兴   《心理科学进展》1991,9(2):69-70
《认知科学导引》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脑和认知科学系教授Daniel N.Osherson主编的一部专著。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0年出版。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语言》,第二卷《视觉认知和行为》,第三卷《思维》。全书共三十章。参加本书编写的有31位作者,包括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计算机科学  相似文献   

19.
冯晓斌 《孔子研究》2016,(5):97-103
焦循是扬州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论语补疏》是其晚年《论语》诠释研究的重要成果。他选择何晏《论语集解》的部分条目逐条诠释,以互文旁通为依据,以纠谬补新为途径,以精实兼具为追求,或训诂文字,或考究名物,或阐发义理,以己意明经为宗旨,时有新意灼见,显示了独特的《论语》诠释特点,为《论语》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论语补疏》从稿本到定本的修订也足见焦循审慎的治学态度与精湛的治学追求。  相似文献   

20.
正张天师的生平事迹,素来为教内外所重视,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遗憾的是,目前虽然有一些天师道史论方面的著述,但是尚未有全面系统研究历代张天师的生平事迹、思想和影响的系统成果,尤其是还缺乏将历代张天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这一不足与张天师应有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不相匹配。由龙虎山天师府住持张金涛主编,四川大学盖建民教授担任执行主编的《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五卷本,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下简称《评传》)是学界首次全面评传历代张天师的著作,五卷本的《评传》洋洋洒洒130多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