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存在对象的理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与物理学试图系统地描述基本的和具体的对象不同,形而上学试图系统地描述基本的和非存在的对象。非存在对象是被我们的语言和思维以及被我们的科学概念框架所预设的对象。它是我们对世界理解和科学研究的一部分,作为我们世界的这样一部分,我们可以凭借它们所有的性质,依某种方式预设非存在对象的行为。自然法则不仅仅管辖着有某种性质的实际对象,而且也管辖着具有这些性质的物理上或形而上学上可能的对象。所以,形而上学研究诸如夸克、数、伯伽索斯、独角兽这样的抽象对象和非存在对象,它们按其自身的性质而被作为实体看待。如果我们要理解科学和形而上学的事业,我们就必须预设它们的存在。非存在对象语义学试图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描述和组织这些对象。  相似文献   

2.
在斗转星移的历史长河中,华夏民族创造了璀璨的历史文化成果。每一种文化都是祖先智慧的凝聚,其中就包含了别具一格的十二生肖文化。其中,生肖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更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动物,并逐渐成为汉民族的图腾。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龙是权力的象征,人们还常常将各种高尚的品德一并赋予龙的身上。有关生肖龙的民间艺术作品以及民俗活动更是种类繁多,例如剪纸、木偶、皮影、面具、木版画、木雕、面塑、彩塑,以及舞龙、耍龙灯、赛龙舟等。在纳西族东巴艺术文化中,龙木雕有的具象,有的抽象,但都透着质朴的美,散发着浓浓的民族味。将东巴象形生肖龙的文字符号加以变形、概括、抽象化,以木雕的形式进行表现,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儒学和宗教都是人们在历史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只是各自在不同的文化视野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已。可何以中国人选择了儒学而没有选择宗教呢,这就需要我们在与宗教的比较中去理解这种文化现象了。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三个理论突破:在利益关系认识上的突破、在借鉴世界文明优秀传统上的突破和在历史观上的突破。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理论突破放到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大背景中,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厚的历史意蕴和实践品格。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重新审视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这就是: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为背景,以西方优秀文化传统为参照,重新反思和总结中华民族在其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文明遗产。  相似文献   

5.
1.科学和技术与人文科学之间的鸿沟这已经是毫无疑义的事情了:现代文化被分裂成两个不相关的领域即科学和科学以外的东西,人们为这种两分而悲哀,但又无所做为。两种文化的观点包含某些真理,但在下述说法中甚至包含更多的真理:确实存在上千种知识领域,而在其中某个知识领域进行探索的科学家们,大多对其他领域发生的事情不感兴趣。下述情况同样包含着真理:所有的知识领域结合起来构成统一的人类知识体系,尽管有时结合  相似文献   

6.
赵景海 《美与时代》2006,(12):35-37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渐进和不断变化的文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着人类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构成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双足,它们在体量上保持着对称与均衡,在运动中体现着协调与一致。  相似文献   

7.
对于孔子教育思想的若干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民族要真正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必须有自己民族的科学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优秀的传统,而这个传统是在世代教育的传承中被保持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纪之交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纪念孔子、研究孔子的思想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努力发掘其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为我们新世纪的人文精神的确立和发展提供借鉴。在教师节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纪念孔子,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孔子这位古代伟大的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是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我们承继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对于进一步搞好素质教育,弘扬尊师重教…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音乐已成为人 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要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精神财富,得到更深的艺术熏陶,就必须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努力探讨音乐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汉民族宗教。近两千年来,它一直以其巨大的惯性或快或慢地前进、发展。这种惯性的动力基础应该是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离开了这个基础,则道教也就失去了它的立足之地。因此,道教的心理基础与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存在着高度的认同性,也可以说,它就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一个子系统。从而,在道教的教义、习俗诸方面、无不打上深刻的烙印。本文拟从发生学角度探讨道教起源与黄色·黄帝崇拜之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文化边界——科学活动认知层面社会学解释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0世纪社会科学诸领域中, 文化作为解释元, 被广泛地用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所研究的诸多问题中, 它被应用的范围如此之广, 以至于几乎没有什么社会现象能够完全摆脱文化的解释。其中, 越来越多的学者, 还努力尝试着把科学放到与其同时出现的其他思想及社会文化变革的关联中去研究, 而他们关注更多的是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背后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在他们看来, 似乎任何一种现象都要唤起一种文化记忆, 都要从文化角度进行说明。于是, 不但人文社会学科内部的界限被跨越了, 就连它们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疆界也在文化的大一统局…  相似文献   

11.
科学在当代的处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关注的是科学在当代遭遇到的一个内部问题 ,但它影响深远 ,左右着我们的视野和判断 ,决定着这个时代发生着的和可能发生的一些事件。一、科学生而面对的研究传统现代科学的思想源泉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基督教神学 ,它们为科学提供了一种理性主义的传统———人的意见是大可怀疑的 ,必须用论证 (逻辑的推理、论辩 )加以纠正 ,以确认其结论的真理性。随后的欧洲 4 0 0年的思想文化革命是对这个古典理性主义传统的改造 ,其基本点也十分明确 :将使用理性的范围限定在人的经验可以检验的范围 ,即仅仅论证 (逻辑的推理、论辩 )还不足以确认结…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特殊文化载体,建筑记录着历史演变的轨迹,有力地证明着建筑所在地发展的连续性,因此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以发展为主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建筑在历史的洗礼下已不再有当年的辉煌,有的残破不堪,无人问津,有的甚至已了无踪迹,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处理保护传统建筑呢?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山西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也是我工作多年的地方。在我工作期间,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看到不少寺观庵堂。有的座落在繁华的城市,有的座落在偏远山村,有的座落在高高山巅,有的座落在深山老林,有的座落在井溪湖畔,大多则座落在山青水秀的好地方。这些名胜古建中保存着不少彩塑、壁画、经籍、器乐、金石、雕刻和楹联牌匾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科学文化的硕果、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文化与精神信仰。因  相似文献   

14.
陈兆德 《学海》2002,3(3):5-8
在世纪之交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中一条是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的新的目标和要求 ,也是对我们党 80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为正确把握这一思想 ,就必须弄清什么是先进文化 ,中国共产党怎样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文化 ,从广义上说 ,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 ,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精神产品 ,既包括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 ,即观念形态方化 ;也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 ,即知识形态文…  相似文献   

15.
论概念     
1.知识分为(a)普遍承认的概念(太阳、月亮、智慧、灵魂)和(b)有待证明的概念(例如确证宇宙是由包含在另一球体中的球面组成的;或者是在时间中被创造的)。每个概念都必定有一个更普遍的概念在它之前存在着。但是,那个概念的最终建立却无需和在它之先的概念相关联。必然的存在和可能的存在就是这样的概念。这样的概念无需人们去构想一个包含着它们的东西,它们本身就是清楚、明白的自明概  相似文献   

16.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哺育着伟大的中华民族。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贡献,都有自己的文化,否则它就不能存在。纵观世界,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民族在古代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而后来趋于消沉寂寥;也有的民族近代曾不可一世,而它们的古代踪迹却渺茫难考;也有的民族,曾震铄于中世纪,后来终归没落。可以说,有的民族有古而无今,也有的有今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筑文化的易学内涵刘金钟文化的广义概念系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哲学等等。“建筑文化”当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文化是...  相似文献   

18.
理性与科学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工业革命时代同已成长的各种传统有一种独特的关系。极为不同的国度是在这些传统中发展起它们的文化的。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时代是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把自己本身和自己的应用正扩展于整个世界。但正因为如此它也就成了这样一个时代,在这里不同种类的文化正愈来愈强烈地意识到其固有的根源和特色。西方基  相似文献   

19.
周琼  海澄 《佛教文化》2007,(4):112-117
建筑常被人誉为是凝固的音乐,它流淌着民族的心声,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罗丹说过:"我们整个法兰西就包含在(哥特式)大教堂里。"可见,建筑与该民族的宗教观念、经济、文化艺术、民族风俗和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宗教在以建筑为物质载体宣传教理、凝聚信徒、传承宗教文化的同时,也必然作用于建筑,形成了宗教和建筑间伴生共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种复合体。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本文涉及的唐文化仅仅是狭义文化概念中社会的意识形态部分,即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方面,而就这一部分来说,也不是面面俱到。关于唐文化的特性,仅史学界而言,就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有的学者从汉唐文化的整体出发进行考察,认为汉唐文化的特点是“统一与兼容”、“斗争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吸收与消化”、“高潮与低谷”①。有的学者认为唐代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