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远自秦、汉以来,海东朝鲜半岛即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高丽末李朝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后,朝鲜儒学蓬勃发展,大儒辈出,各具特点,有中国所不及者。朱子学作为李氏王朝的正统意识,长达五、六百年之久,使朝鲜成了一个较典型的儒教国家。儒学作为朝鲜半岛传统文化的主体,不论从历史的角度,抑或现实的角度,都是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本人应汉城退溪学研究院的邀请,曾于去年九月赴韩进行儒学及退溪学研究的考察,所见所闻,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2.
中国儒学传播到朝鲜半岛后,经高丽朝的白颐正、李齐贤、李樯、郑梦周和朝鲜朝的郑道传等儒家,通过亲明、排佛、崇儒,成为一种体系化了的理念和道德准则。到了朝鲜朝统治的500年间,儒学特别是朱子学,不仅在学术文化,而且在政治、伦理道德等各方面,已成为指导理念和实践纲领。从此,朱子学在韩国思想史上成为一种占据十分重要地位的指导思想体系。那么,朱子学是如何在朝鲜朝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中国的朱子学传入韩国后,经过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韩国性理学。韩国朝鲜朝前期,为了树立并巩固统治理念,学者们主要关注如何在现实中实现真正的善并建立一个理想社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四端七情论争”。而到了朝鲜后期,面对壬辰倭乱与丙子胡乱导致的萧条  相似文献   

4.
从高丽末期到朝鲜王朝初期,主导韩国社会前进的势力一直是士大夫。这与中国宋代的情况并无很大的区别。(参见崔承熙,第119页)他们批判了作为之前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佛教思想,从理念上试图克服高丽时期的思想。在把朝鲜建成为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国家的过程中,先朝的官僚儒学者以及其反对力量———士林派,在理念、方式上产生了极深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理念性的冲突逐渐深化,后来便分化成了朝鲜后期畿湖学派和岭南学派。另外,中国的朱子学传到朝鲜后,这时发展成为性理学。朝鲜王朝后期,随着从勋旧派向士林派的政权交替,士林派成为主导社会…  相似文献   

5.
朱子学"有广狭两义,朱子理学为狭义朱子学,而朱子后学及后世学者对朱子哲学的理论解释与创新发展则属于广义朱子学。13世纪末,传入日本与朝鲜的朱子学经与当地文化的冲撞、对话、吸收与转化而发展出来的日韩朱子学,是广义朱子学的典型形态。不过,朱子学在江户日本经历了一番乖舛的命运,传入伊始便出现了朱子学与反朱子学等多重势力交错缠斗的现象;由于江户日本属于武士国家,缺乏科举制度对儒士身份的保障,故朱子学在江户社会的地位显得十分微妙,历来以为朱子学是德川幕府政治意识形态的看法无法成立。然而日本朱子学也有独到之处,如崎门派朱子学在"智藏"说等方面对朱子学有理论推进和思想转化,值得我们进行批判性反思。韩国朱子学则有另一番奇特的景象,在朝鲜时代,朱子学获得了独尊天下的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地位;与此同时,有关朱子学的义理辨析而引发的思想论辩也极为激烈,例如"四端七情"之辩便是一场贯穿整个韩国儒学史的思想论辩,从中可以发现对中国朱子学的重要理论转进。可以说,东亚朱子学已构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朱子学在东亚地域的传承、发展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哲学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6.
儒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儒学曾做为一种外来的受容文化为朝鲜所吸收,成为他们的文化体系、价值体系和传统文化的主流。本文将说明:儒学何时由中国传入朝鲜;如何在朝鲜立足;又怎样与朝鲜固有文化相结合在朝鲜嫁接、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 由具原益轩和西川如见确定了朱子学经验理性主义的方向后,德川时代以后的朱子学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一般地来讲,将整个宇宙视为理的贯通而进行阐述的朱子学体系已被中断,之后,朱子学开始了分化,并从中逐渐形成了古学。关于古学的形成,这样讲虽然是无错的,但这决不是说朱子学的全部,统统地都被古学吸收了。朱子学仍然作为朱子学说继续存在着,其穷理的经验理性主义化却逐渐地得到发展而明确起来。西学的传入,使经验理性主义更加容易理解,在儒教文化中,理作为近代科学传入的媒体,加深了其内在的自觉性。德川幕府末期的佐久间象山等人就是具有这种自觉性的典型,但是他们不仅仅是出于朱子学者的立场,而是通过古学者荻生徂徕的思想,加深了对西方医学的优越性的理解。即便是接受这一思想并将它传入日本的杉田玄白,成为他思想媒  相似文献   

8.
韩国儒学主要是在吸收中国朱子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中国儒学的诸多概念范畴也被继承并发展。作为哲学的重要范畴——理,韩国不同时期的儒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性理学者退溪从能动性的层面强烈主张理的能发、能动以及"理自到"。栗谷则在朱子"理一分殊"的基础上强调气的活动性,提出"理通气局",同时也提出用"理气之妙"来解释理气关系。阳明学者霞谷提出"生理说",认为理具有神妙的生命力,既是生命的主体,又是道德的主体,认为良知与生理为一。实学者茶山全面否定朱子学之理,认为理是"依附之品",气是"自有之物",只有存在气的发展变化,理才会显现;同时他也坚持"实理',强调儒家道德行为的实践性。韩国儒学之"理"概念的发展演变,反映了朝鲜时期社会变革及思想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朱子学(性理学)对理气的理解和对理气关系的不同诠释,标志着中国哲学本体论的观点,更是标志着韩国性理学不同的发展方向。朱子学从高丽末期开始陆续传入韩国以后,经过李退溪、李栗谷等韩国哲学家们的长期论辩,使得中国的朱子学发展成为具有韩国哲学特色的性理学。张显光批判地克服和综合了退溪和栗谷的主理主气说,提出了自己独创的经纬说。他以大家熟知的经纬概念来说明了让人难以理解的理气关系,以此对朱子学(性理学)做了不同于前人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四端七情”的问题在中国儒学尤其是朱熹哲学的心性论方面占有核心的位置 ,但并没有被朱熹以后的性理学者们继续关注 ,却得到韩国朝鲜王朝 ( 1 392— 1 91 0年 )的性理学者们的吸收及发挥。退溪与栗谷并称为韩国性理学的双璧 ,虽然他们都受到朱熹哲学的影响 ,不过在朱熹哲学的基础之上两位学者都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栗谷的“四端七情说”在理气之妙、理通气局、气发理乘等理气论的基础上发挥了朱子学 ,他反对退溪理气互发的观点 ,对朱熹哲学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