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伴常规压力、直接压力与青少年抽烟、饮酒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晓义 《心理学报》1994,27(3):240-246
随机从小六、初二、高一选择有效被试828名,检验同伴对抽烟和饮酒的常规压力、直接压力及其与青少年抽烟、饮酒行为的关系。研究使用纸笔测验,团体施测的方法测查了被试抽烟、饮酒的累计次数,同伴对抽烟、饮酒的常规压力和直接压力,其CronbachAlpha值分别为0.8615,0.8212和0.9500。结果表明:①在抽烟和饮酒之间,同伴常规压力、直接压力存在明显差异;同伴常规压力、直接压力与青少年抽烟、饮酒次数有显著相关;②同伴常规压力、直接压力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对男生抽烟、饮酒次数的影响超过女生;③同伴常规压力、直接压力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对初二学生抽烟、饮酒次数的影响超过其他两个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父母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是影响青少年饮酒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南京市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共995个中学生为被试,考察父母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对影响力。要求青少年自我报告他们自己、父母和同伴的饮酒行为和态度以及父母监控、父母教养方式情况。结果表明:(1)青少年的饮酒行为较为普遍,70%左右的青少年曾饮过啤酒或葡萄酒,25%左右的青少年曾饮过白酒。约10%的青少年经常饮啤酒和葡萄酒,2%的青少年经常饮白酒;(2)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父母监控、父母教养方式、同伴饮酒人数和态度与青少年的饮酒行为显著相关;(3)Amos结果表明,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饮酒行为有直接的预测作用,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还通过同伴饮酒人数和态度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同时,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力大于同伴饮酒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父母监控和不良同伴交往是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这种影响又离不开其所处邻里环境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通过对2个区县7所学校47个班2188名初一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探讨了邻里环境指标、父母监控和不良同伴交往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路径。结果发现:(1)邻里犯罪能够直接预测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同时,邻里犯罪、邻里凝聚与混乱还能够通过父母监控和不良同伴交往为中介,进而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2)在纳入邻里环境影响条件下,父母监控与不良同伴交往对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随着父母监控的提高,不良同伴交往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减小;(3)对于男孩而言,邻里犯罪对问题行为、父母监控对问题行为、不良同伴交往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大于女孩。  相似文献   

4.
母亲依恋、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从社会联结理论出发,旨在探讨母亲依恋和父母监控与青少年吸烟、饮酒行为的关系.被试选自北京地区普通学校六年级、初二和高一学生1040人.结果发现,母亲依恋及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存在着明显的负线性关系.母亲是否吸烟或饮酒对母亲依恋与青少年吸烟、饮酒行为间的关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选择湖南长沙三所中小学的681个学生为被试,考察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特点及环境和个体影响因素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过去的一个月中,31%的青少年曾有过饮酒行为,12.7%和8.5%的青少年有过大量饮酒和醉酒行为。男生、学习成绩中下者饮酒行为更多;(2)青少年饮酒行为与最好同伴和普通同学的饮酒行为、学校周围的饮酒环境呈显著正相关,与最好同伴和普通同学的饮酒态度、青少年自身的饮酒态度和饮酒拒绝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3)同伴、学校环境因素和饮酒态度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的拒绝效能感,同时,同伴、学校环境因素又通过饮酒态度和拒绝效能感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  相似文献   

6.
采用同伴提名、同伴侵害问卷、不良同伴问卷和饮酒行为问卷调查广东地区4所普通初级中学1386名7年级学生,考察了同伴排斥与青少年早期饮酒行为的关系,以及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在其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同伴排斥、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均与青少年早期的饮酒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在同伴排斥影响青少年早期饮酒行为过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即同伴排斥通过增加同伴侵害,从而提高结交不良同伴的风险,进而增加青少年早期的饮酒行为;(3)在控制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后,同伴排斥对青少年早期的饮酒行为仍存在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1042名初一至高三学生为被试,考察了最要好同伴、父母对青少年吸烟认识和吸烟行为的相对影响力,以及同伴和父母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方式和影响途径。结果发现:(1)与父母作用相比,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吸烟认识的作用力要更大。但在不同的群体上,父母的影响力加强了;(2)与青少年吸烟认识相比,父母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作用力加大了,这种影响力同样表现在不同的群体上;(3)青少年的吸烟认识可以显著地预测其吸烟行为;(4)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和态度、父母吸烟行为、青少年对吸烟的认识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吸烟行为,而且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和态度又通过青少年的吸烟认识对其吸烟行为产生间接的作用;(5)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力要大于父母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以544名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在控制了相关人口学变量后,消极饮酒期望对积极饮酒期望与青少年饮酒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对消极、积极饮酒期望及两者交互作用与饮酒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28.31%的中学生在过去一个月中曾饮酒,其中13.60%在过去一个月中曾大量饮酒,8.27%曾醉酒;(2)积极饮酒期望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消极饮酒期望在积极饮酒期望与青少年饮酒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3)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在消极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积极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的关系以及消极饮酒期望的调节作用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4)调节效应的中介机制表明,低消极期望组中,随着积极期望的提高,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呈直线下降的趋势;而在高消极期望组中,无论积极期望高或者低,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均较高。研究结果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干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友伴对青少年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从北京市几所中小学选取小六、初二和高一学生1040名来探讨友伴对青少年吸烟饮酒行为的影响。研究采用无记名问卷测查的形式,先让被试提名一个最要好友伴和九个一般友伴,再回答自己曾经是否吸烟饮酒和吸烟饮酒的程度。分析时,只对在被试范围内的友伴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无论男女和年级,被提名的友伴中,吸烟饮酒的友伴人数有较大差别;男生友伴中吸烟饮酒的友伴明显超过女生;高年级学生友伴中吸烟饮酒的友伴明显多于低年级学生;友伴的吸烟饮酒行为和吸烟饮酒程度对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有明显影响;友伴中吸烟饮酒的人数多少也与青少年吸烟饮酒行为有直接的关系;但单双向友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最要好同伴吸烟、青少年个性特征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关系.对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和一所重点中学的1042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让被试自我报告他们和最要好同伴的吸烟行为,以及他们的个性特点.结果表明:(1)吸烟和不吸烟的青少年在遵从动机、自我效能感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与不吸烟青少年相比,吸烟的青少年表现出更高的遵从动机和更低的自我效能感;(2)青少年的遵从动机、自我效能感与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间存在显著关系.遵从动机高、自我效能感低的青少年,其最要好同伴吸烟率要显著地高于遵从动机低、自我效能感高的青少年;(3)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与青少年吸烟行为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4)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既对青少年吸烟行为产生直接作用,又通过自我效能感、遵从动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产生间接影响.但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直接作用要大于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方晓义  董奇 《心理科学》2001,24(4):478-478
青少年饮酒和由饮酒引发的各种问题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问题。研究(Bloch等,1991;Kandel,1989)揭示,饮酒行为与青少年的许多问题行为(如违法犯罪、吸毒等)有非常明显的关系。另外,成人的饮酒行为一般是从青少年期开始的。减少成人饮酒行为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减少青少年的饮酒行为。但我国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研究还很少(李建华等,1993)。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饮用啤酒、葡萄酒和烈性酒的普遍性,及性别和年级差异。并对饮酒行为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北京地区普通中小学1040名学生为被试,探讨人格特征与青少年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吸烟与不吸烟、饮酒与不饮酒青少年之间在反抗性、感觉寻求、冲动性、内外控,以及道德感等5项人格特征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这种差异因性别、年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5项人格特征中,感觉寻求对青少年吸烟及饮酒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大。结果说明人格特征在青少年吸烟及饮酒行为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的关系:追踪研究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000余名青少年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探讨了青少年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饮酒期望的发展和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一年来青少年的饮酒行为、饮酒消极期望和饮酒积极期望都显著增加;女生的饮酒行为和饮酒积极期望的增加都显著高于男生。(2)第二次测查时,青少年的饮酒行为、饮酒积极期望和饮酒消极期望高于一年前原同年级的学生。(3)饮酒积极期望、消极期望和饮酒行为之间的基本关系一年来没有发生变化:消极期望可能降低饮酒行为,积极期望可能增加饮酒行为,消极期望对积极期望与饮酒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消极期望对饮酒行为的作用降低,积极期望的作用升高。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冒险行为及其与人格、依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问卷法对671名初、高中生及大学生进行青少年冒险行为、人格、同伴依恋调查。结果发现,性别、年龄、独生子女与否对青少年冒险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人格五因素既对青少年冒险行为有直接预测作用,又以同伴依恋的疏远维度为中介间接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  相似文献   

15.
环境和个体因素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追踪调查中前测从不吸烟的659个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学生为本研究的有效被试,考察环境和个体因素与青少年吸烟行为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半年期间,约9%的青少年开始出现吸烟行为,男生、成绩较差的学生开始吸烟的人数显著地多于女生和成绩较好的学生;(2)同伴吸烟行为和吸烟态度、同伴直接和常规压力、母亲吸烟行为、父母吸烟态度以及青少年自我肯定、反叛性和抵制技能的变化与其吸烟行为的发生显著相关;(3)逻辑回归表明,前测中同伴直接压力、父亲吸烟态度和反叛性可以显著地预测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的两个“芬兰双生子(Finn Twin)”研究是对10个出生组的青少年双生子及其家庭的长期跟踪研究。本文概述了这两个项目对遗传与环境的关联和互动对吸烟饮酒行为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提示个体差异对吸烟饮酒行为的长期变动的影响受到兄弟姐妹互动、同伴互动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环境对吸烟饮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居住社区与家庭环境的差异上。环境与遗传影响的程度和持久度有城乡差异。遗传的影响受居住社区的制约。多阶段模型的分析揭示了遗传与环境的互动对这些行为的演变(从试吸试饮到发展到滥用)的动态的影响,遗传似乎对吸烟饮酒的共同轨迹更有影响。这些结果对今后本项目对这约1万对芬兰成年双生子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基于问题行为理论,采用问卷法对普通高中、中职院校689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积极同伴压力、自尊对青少年不同冒险行为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和学校差异。结果表明:(1)中职院校生的积极同伴压力和冒险行为都显著高于普通高中生;(2)积极同伴压力不能预测青少年的适应不良冒险行为,但可显著预测普通高中生的社会可接受冒险行为;(3)自尊可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适应不良冒险行为,显著正向预测普通高中生的社会可接受冒险行为;(4)自尊仅可以调节普通高中生的积极同伴压力与社会可接受冒险行为的关系:高自尊增强了高积极同伴压力对青少年社会可接受冒险行为的影响;但它不能调节无论哪所学校青少年的积极同伴压力与适应不良冒险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父母网络监管对于减少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效果往往不尽相同,本研究对410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不良同伴交往在父母网络监管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父母网络监管对青少年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路径是否受亲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直接效应显示父母网络监管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不良同伴交往在父母网络监管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中起“遮掩效应”;(2)亲子关系显著调节父母网络监管对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3)整体模型检验发现,父母网络监管、亲子关系、不良同伴交往和网络游戏成瘾形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期同伴群体的支持逐渐超过了父母的影响.青少年期同伴依恋在青少年认知、情感、人格以及行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拥有亲密的同伴关系的青少年出现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更小,并拥有更健康的青少年期适应能力.该研究采用同伴依恋量表、互联网服务使用状况量表以及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405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讨青少年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同伴信任与社交和娱乐服务的使用偏好呈负相关,尽管都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性; (2)同伴沟通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对信息、娱乐和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且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娱乐服务使用偏好间接预测PIU; (3)青少年与同伴的疏离程度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对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也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IU.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亲子关系问卷、同伴群体特征问卷及冒险行为问卷对山东省日照市三所普通中学的1275名初一到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支持与亲子冲突、不良同伴交往及冒险行为均呈负相关,亲子冲突与不良同伴交往、冒险行为均呈正相关,不良同伴交往与冒险行为呈正相关;(2)父母支持显著负向预测冒险行为,亲子冲突显著正向预测冒险行为,且两者的预测作用都可以通过不良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实现;(3)在亲子冲突影响冒险行为这一模型中,不良同伴交往起中介作用,且中介的后半路径受性别调节,具体表现为:与女生相比,男生结交不良同伴会参与更多冒险行为。结果提示,不良亲子关系和不良同伴交往都是青少年冒险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且不良亲子关系可以通过影响同伴交往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当亲子冲突较多时,尤其应当关注男孩的同伴交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