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色列民族是一个特别蒙天主拣选的民族,因此,他们也是一个善于歌颂与赞美天主恩典的民族。在《圣经》中所记载的众多优美的诗篇里,有四位以色列女诗人的诗歌,她们是米黎盎、德波辣、亚纳、玛利亚的诗。  相似文献   

2.
先知是天主的代言人,他们一生的使命是向以色列民传达天主的旨意,他们对天主的命令无不遵从。然而约纳先知却恰恰相反,他与其他的以色列人一样,都是彻头彻尾的国家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心胸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只有以色列人才是天主的选民,也只有他们才堪当获得天主的救恩,其他的民族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资格与他们相比,一同分享天主的慈爱。因此,约纳背命并逃避天主,甚至再三向天主无理的发怒和求死。“约纳”在西伯来文中的意思被解作“鸽子”,他是爱,温良以及和平的象征。可见约纳是一位没有责任感的,缺乏怜爱与和平而且易迁怒于他人的…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人的悲剧与天主子民的责任黄志芳以色列民族是天主特选的民族,天主曾与她多次订立盟约,并向她的古圣祖们预许种种恩赐。(创17:6,35:11,49:10)以色列以其独特的身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整部“旧约”圣经包括了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以色列民族的...  相似文献   

4.
奇妙的约柜     
旧约中,结约之柜是天主临在于以色列中的标志。按照圣经《撒慕尔纪上篇》记载,但是不幸一次与外族培肋舍特人战争的时候,培肋舍特人就开始进攻,以色列人中阵亡的步兵有三万……(撒4:10)。而  相似文献   

5.
“天主的子民”及其教会学在“梵二”会议之后一时曾传遍普世。这一概念的提出,使许多国家天主教会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会一改过去古老的面容,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实际上,“子民”在旧约圣经中用得很多,以色列民族曾以“天主的子民”自傲。在新约中,关于教会的论述有一百多个,其中相当普遍与重要的一个便是“天主的子民”。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因着天主的拣选而成为一个民族──一个神圣的民族。在《旧约》里面,神圣一词的意思就是被献给天主,并且只属于雅威上主。就如以色列人所意识到的,天主拣选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他们呼求并宣扬他的名;只有他们认识到了唯一真天主的存在,而且最终要担负起在普世万民前为他作见证的神圣使命。由此,他们便得出一个相当符合逻辑的结论:以纯洁事奉雅威上主的以色列持续的物质生存,从根本上合乎雅威上主的意图。这就是以色列如此深信他们的民族或国家永存不败的根据;这就是以色列的诗词《圣咏集》念念不忘天主一定会为了他自己的名的…  相似文献   

7.
牛年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分享牛在圣经象征的意义。在圣经旧约上,多次提及牛、母牛或红母牛,都是有它的象征性的,因为,以色列先民献祭的牛羊,都是象征着基督的救赎。我们都知道,耶稣基督的救赎才是“永远的福音”,但在旧约上,救赎的奥秘是天主启示给以色列先民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主教》2002,(6):6-6
“圣经是天主的话,受圣神默感而写成。”(启示9节)全部圣经都是天主的话,“由天主所派遣的圣人,在圣神推动之下说出来的。”(伯后一21)“天主藉着圣神将这一切启示给我们了……除了天主圣神外,谁也不能明了天主的事。”(格前二10——11)  相似文献   

9.
“于是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我们看见了他的光荣,正如父独生子的光荣,满溢恩宠和真理。”(若1:14)我们知道,全部圣经是天主自我的启示,也是昭告我们全人类得救的讯息。在天主的救恩工程中,无论是创造、救赎、还是圣化,这一切都是出于天主的爱(罗5:8—10)所以,伟大的教父圣奥斯定说:我们的存在是由于天主的善良。  相似文献   

10.
天主教认为,人和世界都是天主的创造物和恩赐,因而人的一切思想行为都应以天主的意志为标准。据圣经所载,天主在西乃山与以梅瑟为代表的以民立了旧约,以后又借基督与全人类立了新约。新旧约是天主与人类之间的双边盟约,而尤其是新约使全人类成了天主的子民,新兴的以民,天主成了我们新选民的天主,他将赐予我们全面的救恩。而天主对我们的要求,就是新约中的福音精神,即天主十诫之中的爱主爱人或爱国爱教。而保证这一双边盟约实现的重点,就我们基督徒来说,无论是对天主,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在于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11.
江西教区和省"两会"在信德年开启之时,于11月22日至29日组织堂区神父、教友赴以色列耶路撒冷进行朝圣之旅,寻找耶稣足迹,体验耶稣从诞生、传教、行圣迹、被钉死十字架,最后光荣复活的救恩历程。朝圣团根据《圣经》记载,沿着耶稣的足迹,朝拜耶稣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朝拜了主哭耶京堂、万国教堂、天主经堂、圣墓大殿、鸡鸣堂、圣母安眠堂;效法耶稣基督扛十字架,走苦路的经历;每到一  相似文献   

12.
三、司祭 1.祭祀的一般意义 司铎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司祭。在天主的救恩计划中,司祭的位置举足轻重。从一般意义上说,司祭的使命就是举行祭祀。而所谓祭祀,就是向神献祭。这是人类与神沟通交往的一个很重要的,几乎是不可或缺的途径。从圣经中我们知道,人类从一开始就祭献天主(创4)。不仅仅以色列  相似文献   

13.
成祖明 《世界宗教研究》2012,(4):117-130,192
圣经社会学批评是当代影响最大的圣经批评学流派之一,源自现代圣经批评学,但将社会学理论系统地运用到圣经批评中形成圣经社会学批评,则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歌德瓦是圣经社会学批评的奠基人之一。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引入到圣经批评学之中,重构了以亚威崇拜为中心的古代以色列社会。他从"反抗模式"出发,论述了亚威信仰和崇拜源于受压迫的乡村农牧民,他们平等的社会关系导致了亚威信仰的诞生;亚威崇拜对早期以色列社会的作用不仅产生一套"伦理规范",更是深入社会结构深层的权力象征,在以色列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是维系以色列共同体平等的社会关系和抵御外来侵略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各位主内弟兄姐妹,今天是2月2日献耶稣于圣殿瞻礼,也称献主节。献耶稣于圣殿是一古老的瞻礼,它渊源于旧约《圣经》中的《出谷纪》。当时以色列民族生活在埃及人的统治之下,做他们的奴隶,受尽了各种压迫和剥削,苦不堪言。这时以色列人民呼求上主拯救他们,使他们离开为奴之地。上主俯听了他们的祈求,准备带领他们出离埃及,正当此时,埃及人千方百计地阻止天主这一计划的实施,所以天主用各种灾难惩罚了他们,最严厉的处罚就是天主派遣天使在一夜之间杀戮了全部埃及人的长子和头胎生畜。以色列人民为了纪念天主用强有力的手臂领他们出离埃及,出…  相似文献   

15.
陈志华 《天风》2012,(3):59-59
在圣经中,希伯来人、以色列人、犹大人和犹太人四个不同的称呼用来同指被上帝特别拣选的民族。  相似文献   

16.
第三章以史为纲启童蒙《圣经》显示出天主在人类历史中的活动,以及透过在特定的时期和地方发生的事件达成诸多神圣目标。对基督信徒而言,历史并非那种枯燥乏味而又永无休止的系列循环。历史的发展方向是天主救恩计划的完满实现。在《新约》中,用于表达时间概念的希腊语词有两个:一个是chronos,意为"时间"或"日期",英语  相似文献   

17.
潘智力 《天风》2006,(4):17
在约书亚的带领下,以色列民顺利地进入应许之地,这是神要兑现与他们的宗祖亚伯拉罕之间所立的约。以色列民进入应许之地,并不是说他们从此以后就可以过着安稳、舒适的生活,他们还要对迦南地进行征服。然而,以色列民没有完全遵行神的旨意,圣经说:及至以色列强盛了, 就使迦南人做苦工,没有把他们全然赶出(士1: 28)。这为后来以色列民离弃耶和华种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8.
三月是圣若瑟月,慈母圣教会要我们在这个月里,格外热心恭敬大圣若瑟。我们知道,在天主以下,任何一位圣人或圣女,不论他(她)们何等伟大与神圣,都不能与天主之母玛利亚相提并论。然而在圣母以下,在一总圣人圣女之上,还有一位圣德超群、功德全备、慈善大能、无与伦比的“超级圣人”,他就是圣母玛利亚的净配、耶稣的鞠父圣若瑟。圣经称圣若瑟为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人定居迦南的方式是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其中,征服模式影响深远。论文从圣经考古及圣经文本的维度对征服模式进行分析,并反观其合理性与偏颇之处,以期对圣经研究、以色列历史和考古新领域的探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窑户与工价     
陈志华 《天风》2012,(10):39
《撒迦利亚书》11章中记载了一个令人省思的牧人故事。上帝吩咐先知撒迦利亚担当牧人的职责去牧养被称为"将宰的群羊"的以色列民。先知拿着"荣美"和"联索"两根牧杖忠心地牧养他们,未想最终的结果却是"我的心厌烦他们,他们的心也憎嫌我"(参亚11:8)。于是,牧人折断荣美的杖,废弃所立的约。同时,牧人"对他们说:‘你们若以为美,就给我工价。不然,就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