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欣赏生活     
正生活要怎样来欣赏?借助前人的智慧与自己的观察,许多美就在你的四周。我将前人感悟的生活中的美,分三方面来欣赏。第一是大自然的美。就山来说,远山适宜秋天看,色彩斑斓;近山适宜春天看,百花争媚。高山适宜看积雪,平山适宜看明月。一样是山,你能分辨它们的美有何不同吗?就自然景物来说,春天好美的是雪,夏天好美的是云,秋  相似文献   

2.
头撞墙上了,撞树上、撞电线杆子上了,疼吗?疼就对了。试想一个自出生就没有痛觉的人,能活到现在吗?不能。试问谁又喜欢痛呢?没人喜欢疼痛。面对重大的疫情你焦虑了吗?你恐惧了吗?焦虑、恐惧就对了。试想你如果不焦虑、不恐惧,你就可能成为像那些如今还在到处乱逛的狂妄之徒。  相似文献   

3.
我们心中的佛不也就在家里吗?耶稣不就在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身上吗? 不也正在邻居的老人、病人身上吗?不也就在同事同学之中吗?我们想找耶稣基督,又何必一定要出远门! 这则比喻同时也告诉我们,爱不可太斤斤计较,助人也不必常想到“为主而作”的超然动机。比喻  相似文献   

4.
克里希那穆提的死亡观新颖独特,曾在世界各式人等中产生巨大震撼。他认为,死不仅是可感、可触、不可怕的,而且是精彩非凡的;死就是生,死就是爱,死就是绝对孤独,死就是摆脱一切。他的演讲既令人为之倾倒,也让人疑窦丛生:死亡真相果真如此吗?活着能够体验死亡吗?假想能够替代事实吗?新的不是源自旧的吗?观察能不引起思考吗?人们尊克先生为伟大的哲学家,但是他却宣称思想有害、信仰无益和教育无用,这是他死亡观的要害。  相似文献   

5.
阴差阳错     
“我是兰兰”。 “你好。”是个……是个男人还是女人的声音?我一下子分辨不出,那声音有些沙哑,象伤风了似的。很柔弱,象是有病。“我,我读怎么称呼您?我可以叫你大姐吗?我今年十六岁”。 是个女孩儿。 “可以”。 “我有件非常非常苦恼的事”。她急切地说。 “嗯”。 “可是……你得答应替我保  相似文献   

6.
先请你对以下各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 1.喜欢欣赏自己的照片吗? 2.经常花时间与钱财去整容美容吗? 3.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头衔吗? 4.喜欢向人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亲戚中较有地位的人物吗? 5.不愿意同家庭经济困难的同事来往吗? 6.稍有成绩便自吹自擂,唯恐他人不知道吗? 7.工作业绩不佳就常找借口吗? 8.有欺上瞒下、沽名钓誉的行为吗?  相似文献   

7.
李克 《天风》2002,(12):29
教会中有人经常以“不可批评论断”的教导,作为信徒的生活规范。但很多信徒对此感到困惑,提出质疑。难道真的什么都“不可批评论断”吗?人类是“按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4)。有思想、意志、聪明和智慧,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善于思考问题是人之本能。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可以“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就晓得神的旨意”(罗2∶15—18)。保罗说:你们不要作小孩子,要长大成人,熟练仁义之道,学习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参来5∶13—14)。面对生活中各种现象,我们都应当有识别能力,有正确的观点,有发言权,为什么“不可批评论断”呢?  相似文献   

8.
说起最后晚餐的意义谁都知道,不就是建立圣体圣血圣事吗。可是你知道吗,耶稣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建立的圣体圣血圣事?有谁为证?她的内涵是什么?你可能就略知一二了。第一个问题是何时举  相似文献   

9.
我们愿意用我们的鼓动和宣传永远赢得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人吗?我们的说服教育工作的结果能同我们所使用的时间、方法和耐性成比例吗?什么时候标语和报告才能使人满意呢? 如果人们向我们提出了这一类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有理由首先给他们指出我们的思想所固有的真实性:我们可以用我们学说的真理去赢得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论证是真实的,对于一个论证的成果来说难道就够用了吗?这个问题决没有错。举个  相似文献   

10.
高欣 《天风》2003,(7):56-56
山岩间的野山羊几时生产,你知道吗? 母鹿下犊之期,你能察定吗? 它们怀胎的月数,你能数算吗? 它们几时生产,你能晓得吗? 它们屈身将子生下,就除掉疼痛。 这子渐渐肥壮,在荒野长大,去而不回  相似文献   

11.
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现在每天都充实吗?你能够每天睡到自然醒、向着梦想快乐地计划着自己的每一天吗?还是说,你早上起床仍旧感觉到疲劳,不自觉地把要是天上能掉下馅饼就好了挂在嘴边呢?再问一个问题。你的房间现在干净吗?  相似文献   

12.
祈祷生活     
一 祈祷,不就是念经吗?是的,祈祷就是念经,但祈祷又不仅仅是念经!祈祷,不就是赞美上主吗?是的,祈祷就是赞美上主,但祈祷又不仅仅是赞美上主!祈祷,不就是求恩吗?当然是的,但祈祷又不仅限于求恩!就祈祷最为本质的含义来讲,祈祷总比“念经”、“赞美”、“求恩”更多。那么,祈祷是什么呢?祈祷  相似文献   

13.
论耶稣圣心     
“你爱我吗?主!你知道我爱你。”这是吾主耶稣同宗徒伯多禄的对话。耶稣问伯多禄的话,也就是耶稣圣心不断地向我们发出的问话:你爱我吗?你对我的爱情是真实的吗?是恒久的吗?你的教友生活是正确的吗?你的心如同我的心一样正直吗?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有什么答复呢? 1.我们应当爱耶稣圣心。 1.耶稣为我们舍了性命,耶稣圣心显示给圣女玛加利大说:“你看!这颗心是  相似文献   

14.
工作与侍奉     
张远来 《天风》2012,(10):8-10
常常听到信徒说:"侍奉神的人真有福!"感叹自己因着工作多、时间紧,天天忙于世界而不能蒙这福分。圣与俗真的如此水火不容吗?只有在教会里的服侍才是侍奉、只有读过神学的人才能侍奉神吗?工作中难道就不能侍奉吗?跟从基督的人当如何出世而又入世,在生活中展示自己对上帝的侍奉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几位同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陈惠金 《天风》2006,(5):41
我牢记圣经教导,谁能使我与基督的爱隔绝?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 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哈利路亚,赞美主!是主拯救我从黑暗归向光明。  相似文献   

16.
倪光道 《天风》2007,(20):2-3
我头上有这样的膏油吗?我愿意有这样的膏油吗?……我们想要身上有香气,就不能没有膏油;我们想要有膏油,就必须遵行圣经的教导。  相似文献   

17.
人长大就一定要有秘密吗?没有秘密的人就是“缺心眼儿”吗?  相似文献   

18.
我常常凝视一件简单的事物,直至进入尴尬境地。比如我的手指头——它动了,它为什么会动?这是个问题。你会告诉我,是我的大脑发出指令,要它动。但是,仅有这个指令就行了吗?手指的动力在哪里?就在手指上吗?我用我的大脑反复发出指令,于是,手指就反复地动。你会说我傻,但是,就算  相似文献   

19.
在最近的五十年里,我们已经看到逻辑的领域从语法学到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扩大。但是,仍然存在问题:我们如何从逻辑过渡到修辞?换言之,在形式系统的研究与言语风格和修辞手段的研究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吗? 作为逻辑学家,我对于人们在价值问题上意见不一致这一事实很感兴趣。按照经验主义的逻辑实证论的观点,这种不一致的产生,原因就在于价值判断是主观的,从而是不能加以证实的。然而我却不能接受这一结论。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价值判断的逻辑吗?它们能通过推理被加以证实吗?  相似文献   

20.
交际水平的高低,处世能力的强弱,其奥秘是靠具有强烈的与人交往、渴求友情的心愿吗?是靠出身高贵,条件优越,具有较高的身份和职务吗?能靠相貌堂堂,风度翩翩引人注目吗?靠敬业勤恳、刻苦奋斗,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吗?这种种都有一定的作用。但依靠这些都不能保证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