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基督教神学思想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由于黑格尔的哲学是依据"精神"而展开的,因此他的神学思想就可以称之为"精神神学”.在其中,基督教传统的神学主题,如三位一体、创造论、人论等都有着精彩的哲学式演绎,而黑格尔的神学思想则集中体现在他的宗教哲学之中.因此,本文将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尤其是他的宗教哲学入手,来分析"精神”是如何在其中起到灵魂式的构建作用的,并进而从精神的自我发展中来考察它是如何在黑格尔哲学中演绎出基督教神学思想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宪政制度核心理念的人权原则起源于基督教的伦理规范。基督教伦理规范在权利的概念、权利的平等保护、对待法律的内在态度直至宪法规范的构成等多个方面构造着现代宪政制度的始源和根基。宪政的这一宗教之维,同时造就了宪政制度历久弥新的伟大传统,每当宪政秩序面临侵害与威胁之时,这一历史传统就会变得更加鲜活而有力量。  相似文献   

3.
陈永涛 《天风》2022,(1):24-25
强调宗教和伦理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主张宗教的生活化和伦理实践,并非意味着要将宗教伦理化.宗教是宗教,伦理是伦理;宗教不能取消伦理价值,伦理也不能替代宗教的功用.发掘宗教的伦理宝藏,发挥宗教的道德功能,不等于将宗教伦理化.基督教注重伦理,但基督教又不仅是伦理.在伦常日用中,那超越的永恒之道被彰显,成为伦理实践的根基和力量.  相似文献   

4.
汪维藩老师认为,相对于古代埃及、迦南、罗马世界的巫觋宗教来说,犹太教或基督教将伦理宗教化,这正是犹太教或基督教的超越之处.但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并非是说犹太教或基督教用宗教代替伦理,或将伦理与宗教混为一谈;而是将伦理建立在宗教的神圣根基之上,将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人与上帝关系的基础之上,从而使伦理有不拔之根.  相似文献   

5.
施萍 《宗教学研究》2005,16(1):96-101
林语堂的现代基督教思想是以生命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他以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寻为纽带,在人文主义与基督教之间建立了亲缘关系,在本土语境中重塑了"上帝"的神学形象:它来自人为善的高贵本能,是人类至善意向的神学象征,是个体获得生存意义的导引,是精神世界中至高无上的神.林语堂是"五四"知识分子中将现代基督教思想植入自身文化人格的第一人,他对基督教的认识异于"五四"思想主流,却同样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6.
试论当代西方基督宗教伦理思想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德智 《哲学动态》2001,(11):41-44
基督宗教伦理原本是基督宗教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圣经》中就曾明确地把基督宗教的基本伦理原则 ,即“爱主”与“爱人如己”规定为“一切道理的总纲”[1] 。至现当代 ,随着基督宗教的精神化和世俗化 ,基督宗教伦理在基督宗教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新正统派神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布鲁内尔曾提出过“以基督宗教伦理学代替神学”的口号 ;美国现实主义神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莱·尼布尔不仅把基督宗教社会伦理规定为其神学的基本内容 ,而且把“爱的律法”规定为其神学的最高原则 ;弗莱切尔的“境遇伦理学”尽管实施“相对主义的策略 ,却依然把“爱”或…  相似文献   

7.
2010年之后,欧美普世价值意识形态背后的强大的经济力量开始衰弱,以好莱坞为首的欧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开始寻找新的意识形态作为控制人民、影响群众的首要的精神手段。如果说,在资本主义时代之前,主要是神和上帝作为神圣的本体来控制意识形态,那么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爱"、商品、市场、"科学"被"宗教化",从而作为现代宗教的"本体"替换了"神"和"上帝",继续发挥意识形态控制的作用。无论是好莱坞电影《星际穿越》和《血战钢锯岭》等影片中或明或暗的基督教思想,还是各类被神圣化的现代宗教概念,都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当下,精神的控制已经通过各种宗教形式(从传统的宗教到各类现代宗教形式)达到了新的高度。必须剥茧抽丝,揭露出各类宗教的共同本质,攻击这个私有制社会的意识形态核心,并通过批判各类宗教思想来建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才能真正进入当下正在展开的伟大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8.
闲云 《世界哲学》2006,1(2):104-111
安德鲁·迪克森·怀特是美国19世纪末著名学者,他的《基督教世界科学与神学论战史》是最早系统地从历史的角度探讨科学与宗教和神学之间的关系的著作之一。怀特强调真正的基督教精神不同于教条主义的神学,与科学有冲突的是神学而不是宗教。科学与宗教都是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而教条主义的神学不仅对科学而且对宗教都是有害的,清除这种教条主义将有利于这二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徐弢 《世界宗教研究》2011,(4):100-105,194
阿奎那的灵魂学说虽然从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调和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是肉体的形式和现实性"的定义和古代教父关于"灵魂是不朽的精神实体"的论断,但它并非一个将哲学和神学无原则地掺和在一起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意义辨析的方法对前人思想做出了创造性发展。在此过程中,基督教信仰赋予了他的学说以许多独特的内容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宗教》2006,(8):62-62
田薇在2006年第2期《世界宗教研究》上发表文章《试论基督教的神圣原则》。基督教伦理作为一种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的区别在于后者立足于世间生活和人类行为自身,道德的根据在于人的自律而不是神律,不是从神圣命令推出道德,而是从自我命令推出道德,道德是人的自律之域。文章从基督教伦理的上帝信仰、人性论预设、救赎观念、爱的规范、终末盼望等几个方面来阐释基督教伦理的神圣原则。  相似文献   

11.
犹太教是一种伦理一神教,这决定了它必然放弃对上帝的知识论态度,转而使用实践理性去确证上帝的存在。不是神性的生活,而是人的生活,人对上帝的虔诚回答成为犹太教的真正内容。所以,人在最内在的意义上发现自己与上帝的永恒联系并从中找到生活意义的神圣源泉。借助这种对人们的精神本质与上帝之间关系的道德确证,犹太人响应了上帝对他们的召唤:认识唯一种,相信它,印证它,在它那里寻找到一切的意义,在它那里得到庇护,这就是犹太伦理一神教所公示于世的真理。拜克的观点凸现了犹太教的实践理性品格,有利于实现犹太教的现代化转化生成,使之真正成为一种普世主义的宗教。  相似文献   

12.
1980年以"东西方宗教的相遇"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举行,以此为契机,东西宗教交流学会于1982年在京都成立。该学会始终秉承着一种探求精神,即共同致力于探求可以让佛教与基督教同时成立的理论依据。因此,可以说泷泽克己的"以马内利哲学"、八木诚一的神学思想、京都学派的思想一直是学会整体的思想基础。本学会的共同语言并非单一的佛教教义或基督教神学语言,而是一种宗教哲学。此外,在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方面,东西宗教交流学会也曾在美国佛教基督教学会国际大会上设立分会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有关科学与宗教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大主题: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的关系问题,关于灵魂不死的问题,以及如何科学认识宗教的问题。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独裁;并从科学角度对宗教神学的存在根基即灵魂不死的问题进行了驳斥,即不论是人类的起源上、人类生命的本质中,还是一些自然科学家对神秘主题的求证中,都无法寻到独立于肉体的灵魂真实存在的有力证据;而对于既存的宗教现象和历史,我们应以科学的研究来引领认识。可以说,恩格斯确实对科学与宗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意识地思考,他对科学与宗教的接触和碰撞非常敏锐,也一直致力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科学与宗教碰撞的相关主题,因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有关科学与宗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宗教伦理化是当代世界宗教的一种趋势,也是中国宗教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就宗教伦理化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 伦理化是当代世界宗教的一种趋势宗教伦理化现象并非自今日始,而是早已有之。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上帝的信仰一次次地受到冲击。人们普遍把目光从追求未来的天堂转向现实的尘世。然而,在世俗化、现代化的浪潮中,西方一批知识界的著名人士为保持基督教信仰的活力,试图用现代哲学、科学和各种社会思想重新解释对上帝的信仰。于是,20世纪形形色色的基督教新神学、新哲学应运而…  相似文献   

15.
赵鑫 《天风》2014,(9):46-47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1768-1834)现代基督教的学者几乎一致推崇施莱尔马赫为现代神学之父。他被尊称为"教会之王子",是基督教思想史上极少见的一位巨人,也是自加尔文以来最有影响的神学家,以及现代宗教和神学思想的奠基者。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理性、推理、验证等方法论在自然科学、哲学等领域取得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用新教开创者的神学理论结合实例说明基督教精神建立的商业伦理原则在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影响中国当代经济文化的因素中找取可能性应用,以梳理神学伦理学的道德原则,填补现当代经济交往的缺失。神学层面重申新教早期传统的商业伦理精神,兼用实际经济理论和具体成功案例来阐述新教经济伦理在中国经济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台湾基督教学者与教会历史撰述者身处两难之间,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从台湾基督教内部撰述与研究和台湾宗教学术脉络中的基督教研究两大层面,来处理台湾基督教历史与神学两者间的交互辩证史.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无神论》2021,(1):33-38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科学史中很有争议的主题。非基督教运动期间,反基督教思潮和科学思潮促成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科学与宗教论战。在论战中,"非基督教"学者与"护基督教"学者围绕"宗教是否违背科学精神""宗教是否阻碍科学发展"和"宗教是否阻碍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进步"三个主题展开激烈争论。论战加速了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了教会教育的世俗化,强化了"科学"在中国的地位,其影响一直至今。  相似文献   

19.
世俗化及其倾向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世俗化的内涵与实质、根源与过程以及世俗化的诸种倾向性,探讨最近几十年来西方社会一直关注的问题:世俗化。文章指出世俗化的实质是社会与文化逐渐摆脱宗教制度与象征的控制的过程、而现代工业社会的世俗化渊源于经济的发展与基督教自身的因素。伴随着世俗化过程有诸种社会特征与倾向性:信仰的危机、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决定论、多元论等。  相似文献   

20.
正山东潍坊市基督教两会积极推进宗教中国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神学思想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扎实推进中国化的思考与实践。"宗教中国化"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宗教能否中国化将决定宗教能否在中华大地扎根与发展。山东潍坊市基督教两会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