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真祖庭重阳宫移交道教组织管理1995年11月21日,在户县人民政府会议厅举行了隆重的全真祖庭重阳宫移交仪式。祖庭重阳宫移交道教组织,是海内外道教界大德同仁共同关注的大事,同时,也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西安市人民政府传达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教》1990,(4):7-8
我们浙江省台州地区天台山桐柏宫自西周建宫以来,已有三千年悠久历史,因年久失修而破烂不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落实了宗教政策,依靠道友及信徒,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不但修复了大殿,且修缮了庙宇中主要部分及附属房共计十余间,重塑了神像,还建造了放生池。为方便游客信众上山观光朝拜,并把上山的烂泥羊肠小道,修成了一条两米宽、二百米长的石阶路,使桐柏宫景象焕然一新。为发扬道教优良传统,对道教的内丹功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86年,将原气功研究小组扩大为天台山桐柏宫道教传统气功研究会,会员来自杭州、大津、上海、宁波、临海、椒江、港台以及海外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  相似文献   

3.
应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的邀请 ,以天师府住持张金涛为团长的中国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道教文化参访团一行八人于 1 999年 6月 1 8日至 6月 2 9日首次赴台湾进行道教文化交流。在台期间 ,先后参访了中华道教三清道祖弘道协会、草湖玉尊宫、炉源寺、协天宫、庆云宫、外澳接天宫、松山慈惠堂、灵圣宫、元保宫、日明潭文武庙、中华道教学院、中华道教会等 ,并对两岸道教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道教文化参访团每到一处 ,都受到隆重和热烈的欢迎 ,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道教同根同源同道之间情同手足的深厚感情。龙虎山天师府道教文化参访团应邀赴…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2月27日,天台山桐柏宫方丈升座庆典暨浙江道教学院揭牌仪式在天台山桐柏宫举行。各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道教界人士、大德信众近千人共同见证浙江省道教界的两大喜事——浙江道教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及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高澄道长荣膺天台山桐柏宫方丈。在神圣庄严、如法如仪的方丈升座法会仪式上,监院率桐柏宫八大执  相似文献   

5.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中心成立了"江西道教史"课题组,笔者有幸参加.因课题研究需要,本人于2007年8月1日至19日在江西各地考察道教宫观,先后考察了南昌青云谱、太平山佑圣宫、景德镇斗姥宫、贵溪鬼谷洞道院、萍乡横龙洞道院、武功山紫极宫和白鹤峰道观、会昌翠竹祠、赣州玉虚观、宁都翠微峰的金精洞碧虚宫、云台峰云台宫、普道岩紫微宫.其中太平山佑圣宫由于供奉有南宋道士章哲的肉身,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处宫观.  相似文献   

6.
西晋光熙元年(306),丹阳句容人、道教理论家葛洪来广州,开始了在广州等地从事道教理论之研究及著述。东晋大兴三年(320),南海郡太守、道教徒鲍靓为其女鲍姑建越岗院(广州三元宫前身),作为她的修道场所,鲍姑后为葛洪妻。唐王朝扬道抑佛,一度把佛教乾明法性寺(今光孝寺)改为西云道宫,北宋宣和年间,又曾把今光孝寺改为道观。元世祖十九年(1282),官方曾在今光孝寺焚毁道经。广州道教发展起落不定,随当时统治者政策不同而变化。清康熙年间,道教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曾一贯来粤,任博罗冲虚观住持。其徒,山东潍县人杜阳栋,来粤先后兼任罗浮冲虚观及惠州玄妙观等的住持,并兼广州三元宫第  相似文献   

7.
<正>2月24至28日,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台湾玄天上帝研究会、江苏昆山天德宫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道教发展座谈会在台湾举行。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一行5人赴台湾参加了座谈会。本次座谈会议题为道教在当代的发展、道教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一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是专门用来祭祀道教神仙纯阳子吕洞宾的神宫,所以又名"大纯阳万寿宫"。永乐宫不但作为道教全真派的祖庭而闻名于世,更因为宫观中绘有恢弘的道教壁画而著称。永乐宫壁画的绘制时间,几乎贯穿于整个元代,时间长达100多年。现存的永乐宫的壁画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不但形象众多,堪称中国道教壁画的代表作,而且沿袭了以吴道子  相似文献   

9.
2003年9月8日上午11时,台湾台北市道教清静道场文化交流团一行18人,在参拜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宫、老君台,洛阳上清宫、关林(关帝庙)后,专程前来焦作市神农山清静宫道观进行道教文的热烈欢迎和盛情的接待。此次台湾道友的赴豫交流活动,增进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了解,沟通了海峡两岸道教文化交流,加深了台豫道友之间的友谊和道情。台北市清静道场参访神农山清静宫$沁阳市道协  相似文献   

10.
道教作为我国唯一本土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西安道教历史悠久,两千五百多年前,道教始祖老子在终南山古楼观讲经传道,留下了道家思想开山之作《道德经》;八百多年前,王重阳在重阳宫修真悟道,  相似文献   

11.
刘军 《中国道教》2004,(2):59-59
应新加坡道教总会和韭菜芭城隍庙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道长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赴新加坡参加了第四届道教音乐汇演,2004年3月7日晚汇演在新加坡嘉龙剧院如期举行。这次音乐汇演是由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和香港蓬瀛仙馆联合主办,也是第一次在新加坡主办,协办的其他团体有:新加坡道教总会、新加坡杨桃园城隍庙理事会、新加坡四马路九天玄女宫、新加坡淡滨尼联合宫、新加坡大士伯公宫理事会、新加坡洛阳大伯公宫。参加汇演的有来自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及新加坡的8个团体,他们分别是:江西龙虎山天师府经乐团、江苏茅山道院道乐团、香港道乐团…  相似文献   

12.
正道教作为我国唯一本土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西安道教历史悠久,两千五百多年前,道教始祖老子在终南山古楼观讲经传道,留下了道家思想开山之作《道德经》;八百多年前,王重阳在重阳宫修真悟道,创立了全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岭南的新会紫云观、广州纯阳宫、黄大仙三个宫庙的社会调查的资料研究,分析了当代道教的生存处境,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道教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4.
道教尊奉武夷山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六洞天"武夷山洞"。道教在武夷山有深厚的传承基础,秦汉以来,武夷山是历代方士羽客隐遁之所,山中各个峰、岩、景点,都融入了道教文化不同程度的印记,至今山中仍存武夷宫、止止庵等道教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教壁画到元代(1260-1368)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元代保留至今的道教壁画较多,其中以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最为著名。永乐宫本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址建在据称是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又名吕纯阳)的故乡芮城永乐镇而得名。宫内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元代壁画,总面积达1005.68平方米,其规模之大、绘画水平之高堪称中国道教壁画之最。永乐宫壁画以三清殿内壁画“朝元图”最为著名,也最能代表元代道教文化的内涵。“朝元图”描绘了道教众仙朝拜元始天尊的宏大场面,全画以南墙两侧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先导,神龛后的32天帝君为后卫,各方星宿等神290余尊,主像高达3米以上,群像大都2米有余,上下排列达四五层之多,整个壁画安排得体,繁而不乱,多而不杂,代表了元代道教壁画的最高水平,堪称我国绘画史上的杰怍。本期刊发一组永乐宫壁画,供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16.
1992年9月17日,台湾谷关大道院董事长罗光男、院主曾朝成率领道教代表团一行160人到湖南长沙市岳麓山云麓宫参访朝拜。长沙市道教协会会长周勇慎道长、副会长兼云麓宫当家马勇奇道长率全观道众予以热情接待。台湾道教界的客人在云麓宫三清殿内按照他们的传统习惯举行了宗教仪式,捐赠了布施。罗光男先生在长沙市兴办了企业,并开发桔子  相似文献   

17.
近期,在道教圣地武当山,有600多年历史的遇真宫大殿,在一场大火之后化为灰烬;而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复真观里竟出现了一个由武当山文管所投资而将古建筑改建的三星级宾馆——“太子养生堂”。这两个事件在教内外、海内外均引起强烈反响,不少海外道友致电中国道协,对数百年著名道观未能落实政策交由道教界管理,并遇此浩劫感到痛心和惋惜。本刊特转发此文,藉此表达我们道教界之心迹。  相似文献   

18.
应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和台湾净明忠孝道教会的邀请,西山万寿宫和南昌万寿宫联合组团,对台湾一些道教组织和宫观进行了为期8天的参访。  相似文献   

19.
碧霞元君信仰是泰山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道教神仙中。碧霞元君威灵赫赫,庇佑九州。特别是明、清时期,正统道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受到限制,而泰山碧霞元君信仰却达到了鼎盛,“泰山行宫”(娘娘庙)遍及全国,元君诞辰日的庙会演化为民俗节日,每年到泰山朝山进香的十方善信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这种兴盛,正是道教趋向民间、趋向世俗,普及于普通民众心中的一种体现。从这种意义上讲,明清道教并非衰落,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浙江金华赤松黄大仙宫承办的"道教的经典与义理"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4月23-26日在浙江金华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浙江、江苏、吉林、广东、台北等地道教协会的道长,共计50余位学术界和道教界人士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和道教界人士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