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素有“三教”之说,陈寅恪先生在1930年代曾 说过:“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如国家有庆典则召集三教之学士,讲论于殿廷,是其一例。自晋至今 ,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道教的文化整合作用值得研究历史地看,虽不能说儒释道三教构成中国思想和文化的鼎足之势,但在中国文化的整体中,三教各有其地位和作用,应是不争的事实。诚如牟钟鉴先生所说:“魏晋 以降,儒佛道三家成为三大主流学说,其中以儒为主体,以佛道为辅翼,互相渗透,互相推动……”但与儒释二教相比较,人们常以“杂…  相似文献   

2.
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张商英当理学兴起之时,回应欧阳修、二程的批佛言论,主张儒释道三教融合、鼎足而立,不可缺一。认为三教均有补于治世。一定程度地看到儒家治世思想之流弊,提倡以佛法、道书济儒教之穷。从他一再把儒学称之为"吾儒"、"吾教"而言,表明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儒为主来调和儒佛、融合三教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了明清之际道教的“三教合一”思想的特点有四。其一,是对以前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全面总结和完善;其二,是用道教、儒学、佛教的主要经典相互参证来论证的;其三,是通过分析儒、释、道三教的同与异、长与短处,强调三教一源、本同枝异、体同用不同,以邪、正为标准分辨三教来开展的;其四,用儒家性理学,佛教明心见性的参究法门来阐述道教修性了命的内丹学,以论证“三教合一”。并指出,该特点的形成,既是儒释道长期斗争和相互吸取的结果,也是自南北朝以来,经隋唐宋元诸多道士及道教学者努力的结果,并受到儒、释二家三教合一思想的推动。  相似文献   

4.
"道"、"心"、"性"是中国道教探讨的主要问题.天师道自建立伊始,就对此进行了关注,但真正十分系统地阐发,却是在儒释的影响下进行的.隋唐以降,在儒释道融合的趋势下,天师道领袖一改只重符斋醮之传统,对道教哲学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的思想,也无不带有三教融合的特征.本文对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的"道"、"心"、"性"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明儒颜钧的七日闭关工夫及其三教合一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钧(1504~1596),号山农,江西永新人,明代后期泰州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泰州学派是阳明后学中具有平民意识和宗教化倾向的学派,其宗教化倾向主要通过工夫实践中对儒释道三教的融摄而得以展现,这一特点在颜钧思想中表现尤为明显.他以原儒经典为依据,在承袭心学系统静中体验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佛道二教的一些修养方法,形成一套颇具神秘主义特色的修养工夫--"七日闭关法".本文即以"七日闭关"法为中心,对颜钧思想的三教合一倾向略做探讨.  相似文献   

6.
明代是儒释道融合的成熟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在《三教论》中说:“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制典,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惟常是吉。……三教之立,虽持身荣俭之不同,其所济给之理一然。于斯世之愚人,于斯三教,有不可阙者。”认为儒释道都有助于治世,儒学是“万世永赖”,佛教道教也能“暗助王纲”。  相似文献   

7.
东周时百家争鸣,学派纷呈。诸子百家与东汉时传入的佛教,都是各有主张和观点的学派。尽管学派林立,形成"三教九流",但归根结底,还是"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至唐,在"皇帝万岁"之下,儒释道三教合一,殊途同归。唐时何国人僧伽—泗州大圣的到来,正好适应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故中国从唐、五代到两宋,在宗教崇拜上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时代,僧伽崇拜正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特色。至于九流,时至有清,则由学派演绎成大相径庭的人间万相的"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相似文献   

8.
彝族原始宗教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土主崇拜,它除了具有原生型的巫文化特点外,还吸收了大量儒释道文化元素,形成了巫释道合流的宗教信仰,即彝族民间信仰与汉族民间信仰的载体同时存在,具体表现为土主崇拜与儒释道三教的融摄,在信仰民间巫鬼的同时,还信奉儒释道三教,呈现出多元宗教并存相融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与佛、道二教以"佛"或以"道"为基点的"三教融合"主张相呼应,柳宗元提出了以"儒"为基点的"三教融合"观。他不但明确提出了"三教融合"的原则与方向,而且建构起了三教关系张力下的宇宙本体论与"三教融合"视域中的心性论。柳宗元是唐代"三教融合"思潮中的儒家代表。他与佛教的宗密、道教的杜光庭并列为三,分别代表了各自立场之上"三教融合"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讨论道教中国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来理解道教,正确认识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我个人的研究,恐怕也是最古老的那部分。众所周知,关于这点,中国传统上本来就是这么主张的。中国古代讲儒释道"三教",这个"教"与西方对宗教所理解的"教"有所不同,意思主要是"教化之道"。提到中国的宗教,  相似文献   

11.
清代山西泽州地区分布着大量三教合祀庙宇,这些庙宇大多为所在乡村的"社庙",是村社"春祈秋报"之所,与民间社祭传统密切相关。村社民众建立三教合祀庙宇,对于儒释道三教信仰资源的利用集中体现在祭祀对象的组合,在信仰实践仪式和功能上则主要诉诸"春祈秋报"的社祭传统。本文主要围绕清代泽州三教合祀庙宇的区域分布、形制布局、社庙性质及相关的社祭传统展开考察和分析,寻绎其中蕴含的地方村社祭祀体系的深层结构与民众信仰生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具有综合百家、超越百家的鲜明特征。在优化中国固有文化传统、融通外来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周易》逐渐成为儒释道三教共享的思想资源。《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包容周普、周备之道,兼具变易、简易、不易之义,对三教均有沾溉和启发之功,并促使三教之间的调和、融会不断深化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许东 《管子学刊》2010,(2):124-127
自魏晋以来,儒释道三家思想并存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清末太谷学派作为流传于民间的一个学术派别,其三教观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学派北宗传人张积中在山东肥城黄崖山聚徒讲学近十年,门人弟子遍及山左,现存遗著十九种,为太谷二传弟子中著述最多者。从张积中的三教观来看,他并非倡导三教合一,其三教观的核心是以弘扬儒家文化为基本理念,同时汲取佛道思想来完善其理论体系的太谷圣功之学,当属宋明"新儒家"思想在民间进行儒学传播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4.
紫柏真可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他的思想鲜明地反映出明代儒释道会通的趋势。在儒释道三教关系上,他主张三教心同名异,倡导三教融通,消弭互相攻击,他还以儒理解释佛经。在性情关系上,糅合儒佛之说,主张佛性只是一种潜在的有,必经实修才能真正得到。他一生的活动表现出“出入孔老之樊,然终以释氏为歇心之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儒释道是我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融合与斗争,特别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三教合一”,构成了中国近千年来思想文化发展的总画面。因之,研究“三教合一”的种种关系,不仅使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总趋势和规律以及“三教合一”在封建皇权控制下所起的社会作用;也可以了解“三教合一”对我国及周围的邻国宗教、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所起的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一、儒释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多种文化的国家,宗教、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长远的历史。在先秦以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三教异同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议题。但是与朱子学主张的三教三道、"本天"与"本心"之分不同,王阳明认为儒佛道三教同出一源,三教一道,圣人既"本天"又"本心","本心"即是"本天"。儒家与佛老的差异不在以心为学,也不是认心为性,而是在于见道有偏全,以及由此产生的经世与出世之分。"虚无"也并非佛老专属,圣人也讲"虚无","虚无"既是良知的本然状态,也是境界上的无执无着。王阳明对儒佛道三教思想异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北宋以来理学儒佛之辨的致思方向,加深了儒佛道三教在心性论上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各个方面都可以来解释这句话。唐朝时讲儒释道"三教",那个时候儒家也算一种宗教。中国文化要从  相似文献   

18.
被后人誉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一的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道士,道教上清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又是多才多艺的学者.本文主要通过他的思想和行为论述了他对儒释道三教的观点,第一、陶弘景与儒,体现在三个方面:(1)青年时代的积极出仕、退隐之后仍然关心政治;(2)对朋友情深义重;(3)著述儒家经书.第二、陶弘景与道,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道教方面的著述;(2)道教活动.第三、陶弘景与释,(1)在思想方面,主要体现在他的有关佛教的著作上;(2)陶弘景与佛教有关的活动.通过以上这些说明陶弘景调和三教的观点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教论衡是儒释道三教之间冲突、调适、融合的重要途径。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戏剧关联者为即时即兴论辩的场景性三教论衡。此种三教论衡兴起于魏晋,至盛唐以后演变为皇帝诞节三教论衡。诞节论衡在服饰、脚本、伎艺、演出等方面,戏剧扮演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最终在唐懿宗朝催生了三教论衡参军戏。诞节三教论衡与三教论衡戏,在内容、程式、风格、趣味等方面,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共同为皇帝诞节之贺寿庆生推波助澜。宋代以后,皇帝诞节不再举行三教论衡,但作为一种文化惯性,诞节论衡和三教论衡戏的一些构成要素和趣味追求在宋金戏剧中得以继承。宋金时期的优戏、三教戏、三教论衡戏、贺寿戏,以及其嘲谑取笑的趣味追求、结构明晰的关目设计等,都与诞节三教论衡有着或明或暗的联系。三教论衡对戏剧的影响,与儒释道三教文化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此一考察,为泛戏剧史研究,乃至中国文化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窗口。  相似文献   

20.
林安梧教授谈儒释道三教一九九六年金秋九月,一场海峡两岸宗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刚刚结束,与会的台湾学者,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林安梧先生又专程到四川联大宗教所为所里的硕士、博士生作了一次精彩的学术讲演。林安梧教授这次讲演的题目是:儒释道三教的异同及其融通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