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钟吕传道集》和《西山群仙会真记》是两宋之际施肩吾一系内丹学的两部重要著作,可以说是钟吕金丹派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丹经,《钟吕传道集》更被誉为是"唐宋间最为系统之内丹撰述,钟吕金丹派教义之渊源"。①这两部书不仅在思想上具有很大的开拓性,在内丹史和道教宗派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奠基性地位,而且语言浅  相似文献   

2.
近代道书《清静经原旨》以"援儒释道"的方式注解道教经典《清静经》,通过援引经文中原本并不存在的人道纲常及理学思想,将儒家修身学说与道教的性命炼养思想相比附,寻求二者理论逻辑的共同点,并强调求道不离日用伦常、存天理以澄心遣欲的思想主张。儒家学说尤其是宋明理学的援入,进一步丰富了道教性命炼养理论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石刻《坐忘论》原刻于河南王屋山最高处天坛,后拓至中岩台紫微宫。曾慥《道枢》所收录版本应得自于江西庐山太平兴国宫道士刘虚谷。石刻《坐忘论》多处与吴筠《神仙可学论》文句相同,主旨思想也契合,但篇章有拼凑的嫌疑,或为吴筠后辈弟子所撰。石刻《坐忘论》为研究《云笈七籤》本《坐忘论》提供了线索,丰富了道教"坐忘"理论内涵,有助于深化唐代道教炼养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是一部成书于唐代、主述祖先救度的道经。该经主张于"八解日"设净供祭祖,以令先亡超脱幽境。其救度方式融合了早期道教食祭鬼神和佛教功德说,主要以功德之力超度先亡。经中"净供"之说,借鉴了《金刚经》"无相施"的概念,提出行者需于精思静定中以清净之心设"不住相供献",方可建无量功德。此说法实为佛、道二教心性论混合的产物,对修斋道士的心性修为有较高要求。经中"仙公祭鬼"的故事,应即宋元道教"葛仙公创祭炼法"之说的原型。  相似文献   

5.
书讯     
《兰州道教概编》出版发行 书 讯  由兰州市道教协会袁宗善会长编著的《兰州道教概编》一书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介绍了兰州地区道教宫观的分布、道教传播的历史及改革开放后道教的发展状况 ;对历代道士及当代道士诵读的主要经典也多有介绍。此外 ,本书还辑录了道教的重要文献 ,包括碑记、诗词、楹联 ,以及袁宗善会长已发表过的部分文章。《兰州道教概编》一书的出版 ,填补了兰州市道教历史资料的空白 ,为广大道教信众及社会学者了解、研究本地区道教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兰州道协 )《道风百年———香港道教与道观》图文…  相似文献   

6.
道教服饰是道士奉道的符号象征,对道教服饰的等级和宗教内涵,历代道门宗师多有创新的建构。宋代道教的服饰制度基本成熟,并且展示出各道阶服饰"各有品秩"的明显特征。宋代道教将冠服礼仪纳入入道仪式中,道教服饰也随道派的融合而呈现道派服饰的特征。从宋代道教服饰的考察可以看出,道教小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双向型结构的互动式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道教在发展中对各家学说兼收并蓄,既网罗秦汉诸子入道书,又多采撷佛教义理,内容庞杂,端绪非一,加之各道派发展的自身差异,使道教在经教体系、神学体系及修持方法等方面多有自相抵牾之处。北周武帝宇文邕笃信道教,然在佛道论争中,道教自身的诸多缺陷被甄鸾《笑道论》、释道安《二教论》批评得千疮百孔,其弘阐道法的努力多次受挫。为了敦崇道法,将分散无统属的经教融合成完整的教理体系,释道宣  相似文献   

8.
隋唐时期,随着道教修仙模式逐渐由外炼转向内修,道教与医学关系日益密切,许多道徒都更加自觉地将道教修炼方术与医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援医入道,运用传统医学的脏象、经络、气血津液学说及诊断理论来指导内炼养生,其中以唐代女道士胡最为典型。胡,精通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9.
李裴 《宗教学研究》2006,1(4):51-55
道教的修炼思想中,对于环境的选择,一直是一个十分慎重而关键的问题。北宋时期,钟吕一系的道士施肩吾,继承和发挥了道教这一传统,在修炼思想中,尤其是在对环境、传人的选择原则中,体现了道教特有的以“道法自然”为核心,以神秘主义为特质的环境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灵宝毕法》是钟吕金丹派秘典,其书奠定了宋元以降内丹学的理论功法。与一般内丹书不同,《灵宝毕法》不仅讲具体功法,而且对内丹隐名、术语作出解释,为本书特色。全名《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钟离授吕公灵宝毕法》,传说的作者钟离权为五代隐士,传派为钟离权—吕洞宾—华阳子施肩吾—李竦,而不是后世所说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张伯端。本文在十余年前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理论丹法作了再研究,集中讨论《灵宝毕法》关于道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内丹道的气液与圣胎、仙与宗教神圣性。文末附论钟吕金丹派的丹书与西部区域性。从书目"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出发,以《灵宝毕法》为中心,考察钟吕一派的传承,尤其是探讨了蜀地道教文化传统与钟吕金丹道流向之关系,认为最初几代钟吕金丹派具有明显的西部区域性。  相似文献   

11.
出现于明中后期的内丹著作《性命圭旨》 ,主旨是论道教丹道 ,认为内丹修炼分为“炼精化 ,炼化神 ,炼神还虚 ,炼虚合道”四个阶段。书中通过对这四个阶段的阐释 ,表明了它对道、儒、释三教的态度。在这个问题上 ,该书既具有此时期道教内丹著作的一般性特征 ,而又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道教的艺术作用论,基于其"道艺"观,源于道家而逐渐超越道家。《太平经》明确艺术有"炼性"、"益世"的作用,脱离了道家与黄老排斥"五音"、"五色"的思路;葛洪论证"文非余事",其目的是阐明道教"不得无文";成玄英认为"乐音和性",且可"上调阴阳,下和时俗",作用非常广泛;谭峭论证音乐能以"感激之道"起作用,进而实现道教的"教化"目标。所以,后世道教总结艺术的核心作用和价值是"道门文扶",反映了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13.
在道教思想史的视阈中,从思想源头看:韩非与道教俱"归本于黄老";从韩非思想内容的本身看,韩非对黄老之"道"做了大量"法"性改造,构建了"道法"体系;从对后世道教的影响看,后世道教明显吸收了韩非基于"道"的法术势的思想,这在《抱朴子外篇》《通玄真经注》《鶡冠子》得到了典型体现。"道"一以贯之韩非思想。韩非是道教思想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4.
俞琰(1253——1314)字玉吾,江苏吴郡人。自号“古吴石洞道人”、“林屋山人”、“洞天紫庭真逸”等,道号“全阳子”。乃宋末元初的著名易学家与道教内丹修炼家。其易学与道教内丹修炼相关的著作主要有:《周易参同契发挥》、《周易参同契释疑》、《易外别传》、《水中金诗》、《玄牝之门赋》等。其经学易方面的著作还有《周易集说》、《读易举要》等。对于易学与道教修炼的关系,早在东汉时期,便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对此作了专门的探讨。但此书所谈,一般认为讲的是炼外丹。自唐、五代以后,道教内丹修持渐趋兴盛,有不少…  相似文献   

15.
道教书画是道教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展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情趣与审美情操,而且作品所蕴含"自然超脱、恬淡清静、返朴归真"的主题风格,又体现了书画者"以艺显道"、"由技入道"的理想追求。因此,历代的务道修真之人大多视潜心书画为修行修炼的重要途径;历代的文人书画名家也大多把道教思想和精神境界融入自己的艺术追求中。  相似文献   

16.
汪登伟 《中国道教》2011,(1):31-34,50
《三住铭》为唐施肩吾(780-861)①所作。施肩吾,睦州分水(今属浙江)人,元和十年(815,一说十五年)进士,长庆(821-824)后隐洪洲(江西南昌)西山修道,暮年返回分水招贤乡(一说莫知所终)②。其所作《三住铭》,论气神形之旨,而为养生之用。  相似文献   

17.
前言 道教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教祖,尊崇《道德经》为至理经训,认为“道”是宇宙人生以及万事万物的根本。道教内丹炼养家继承先圣清静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运用于修身养性、内炼护命中。数千年来,道教十分重视养生,并形成了一整套的养生内炼理论,历代精通内丹修炼的大师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8.
<正>八百里武当,云蒸霞蔚。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武当山不仅是闻名遐迩的道教胜地,还是我国著名的道茶之乡,道茶文化醇厚绵长。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古称均州)境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历来为修仙学道者心仪神往的世外桃源。道经《玄天上帝启圣录》赞曰:"吾山不及诸山富,诸山不及吾山清。吾山冬寒而  相似文献   

19.
唐代为中国道教的全盛时期,其道派承袭魏晋南北朝,来源有二,其一是继承魏晋神仙道教的传统,其二是魏晋天师道的流变。例如唐代专门从事外丹黄白术的金丹派道士和以各类气法修炼,兼服食药物养生的炼养派道士,则是继承方仙道传统的神仙道教流派。上清派、灵宝派、正一派等经箓派道教,实际上是魏晋天师道在神仙道教影响下的流变。再有楼观派(唐初改楼观为宗圣观)道士以终南山为中心,形成终南山道团,宗老子和关尹子,习《老》、《庄》,实为神仙道教和经箓派道教的融汇。唐代道观遍于全国名山大邑,以茅山和终南山最显,道教重道阶而不重道派。其中上清派以茅山为本山,师徒授受分明,是唐代影响最大的道派。自陶弘景以来其传授次第为:  相似文献   

20.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是一部针对学道未备、道德未充的弟子的葬仪文本,被后世称为“五炼生尸之法”,其背后就是作为个人修炼方法的五芽法。本文将结合唐、宋、元的多部道教仪式文本,通过五炼生尸斋和师友命过斋,追溯五芽法、五炼生尸之法,以及道教炼度仪式中的五芽炼,展现早期道教的个人修炼技术在后世度亡仪式中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