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李达文集》第一卷就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部文集是由李其驹、陶德麟等同志编辑的,将由人民出版社分为四卷,陆续出版。 出版《李达文集》是很有意义的。李达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他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的时间很长,留下的著作很多。李达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在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大纲》是李达的代表作之一,1937年5月公开出版后,李达曾将此书寄给当时正在延安的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不仅十分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写了详细的眉批,而且还向延安哲学研究会和抗日军政大学推荐,指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高度赞扬了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贡献,热情  相似文献   

3.
《哲学研究》发表的毛泽东同志给李达同志的三封信,不仅反映出毛泽东同志和李达同志的深挚友谊,而且饱含着毛泽东同志对哲学研究工作的亲切关怀。李达同志是我衷心尊敬的学长。早在三十年代初,我们都在当时的北平大学法学院任教,他教授社会学大纲,我讲授现代思想等课程。在我们共同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中,他曾给予我很多的帮助。抗日战  相似文献   

4.
李达同志是我党第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我国著各的哲学家,也是我所敬重的老师,我们终生难忘的老校长。几十年来,李达同志肩负着民族的期望、时代的重任,坚持不懈地战斗着、呼喊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跨进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在实践概念上,李达把实践理解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而冯契把实践理解为"要求自由"的活动。基于对实践观的理解,李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为"实践唯物论",而冯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李达侧重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阐发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冯契侧重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来阐发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和冯契都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域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相似文献   

6.
《李达全集》的编纂出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一件大事,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对李达研究的里程碑式推进,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传承与发展。《李达全集》的编纂出版有力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研究领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内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自觉。  相似文献   

7.
潘梓年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他作为我国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发展战斗了三十多个春秋;池的名字是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事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和其他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杨献珍、艾思奇、冯定等一道,为传播、研究和发腱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不可忘怀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一李达先生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这双重身份在李达先生身上是内在统一的。可以说,正因为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所以他才成其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那么,应该怎样理解李达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相似文献   

9.
1990年10月2日,是李达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这位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毕生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奋斗不息的中国现代哲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和教育家,北京、广州、冷水滩、长沙等地相继举行了一系列集会纪念活动。 10月27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和武汉大学联合发起,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李达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理沦界,教育界,曾经同李达共同战斗过的老同志、李达的亲属以及有关部门领导130余人出席座谈,胡乔木、张友渔,胡绳、段君毅、陈沂、陈星野,邢贲思,任继愈,杨锐,,陶德麟先后发言。  相似文献   

10.
李达是中国现代史上少有的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突出重要的贡献。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其他重要代表人物相比较,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索具有鲜明的独特理论个性。考察、揭示、把握和品味李达哲学探索的独特理论个性,对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内在规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达研究中的一大误解是认为李达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误解既没有直接的文本依据,又缺乏有力的推论,混淆了不同概念。实际上,从李达的自述、他的学术思想以及长期以来人们的评价来看,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深远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和学术思想。李达之所以在学术研究中很少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且从科学主义的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他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同时尽可能排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达同志生前主持编写的《唯物辩证法大纲》一书,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概括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联系当时的思想战线实际,批判了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3.
经党中央批准,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本刊这一期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给哲学家李达同志三封信的影印手迹。 这三封信的内容是商讨哲学问题的。它包括毛泽东同志对自己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的修改意见,对李达同志的著作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以及对哲学普及工作的建议。此外,显  相似文献   

14.
李达同志的《<实践论>解说》和《<矛盾论>解说》已由三联书店再版。 毛主席的重要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马列主义的光辉文献。当前学好这两本书,对于我们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具有重大的意义。李达同志  相似文献   

15.
1981年出版的《李达文集》第二卷,全文收录了李达同志于1937年发表的《社会学大纲》。这本书就是毛泽东同志曾经向延安新哲学会和抗日军政大学的同志们推荐过的那本哲学著作。毛泽东同志自己阅读过多遍,还作了许多眉批,赞扬这本书是中国人自己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的最终成果《李达全集》,新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教育部长江学者、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主编,并由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陶德麟教授作序。这部20卷900余万字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文集的出版,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到了学术界各方名家的大力肯定,受到了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热烈欢迎。《李达全集》的出版,是当前中国学术界的一大盛事,是当前中国思想界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下午,北京市哲学学会在人民大学举办了《李达同志及其理论活动》的报告会。会议邀请了李达文集编辑组李其驹同志作报告,北京市哲学学会秘书长方华同志主持了会议。解放军政治学院、人民大学及北京哲学学会等单位六十  相似文献   

18.
王炯华同志:《哲学研究》编辑部转来您的《对<马克思主义哲苑的奇葩>一文的两点意见》,非常感谢您对拙文提出的“补正”。李达的《社会学大纲》是一部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它在中国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作用不容忽视。目前哲学界对这部著作的研究还很不够,象毛泽东所说的“看了十遍”者甚少,比如我就没有。但是,也想说明一下,拙文对《社会学大纲》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当时道德状况的考察及其探索"中国出路"的目的,李达不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道德的来源、特点、本质以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而且用自己的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中国化。研究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中国化的过程及其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代道德革命的发展历程,而且可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达年谱》所述李达生平事迹中,存在些许遗漏和错讹之处。有关李达早年求学经历和建党时的个别表述值得商榷;对李达离开党中央机关一事的表述应更为严谨;李达1936年回乡及其前后的一些事件未被提及;对李达在颠沛流离时期为避免国民党当局和日军迫害坚持著述和办学进行不屈的斗争,应做进一步的适当表述;李达的家庭成分应做适当说明;李达为冯玉祥讲学的时间和1939年李达的经历等情况应做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