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氧化氮逆行信使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生物学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最为活跃的前沿之一。NO作为神经系统全新的信号物质,以其独特的逆行信使作用参与了与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有关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tiation,LTP)机制。这种作用机...  相似文献   

2.
分辨学习中大鼠PP-CA_3突触效应有习得性LTP产生,进一步观察到MF-CA_3及Comm-CA_3也同步地产生习得性LTP,表明几种输入突触都产生习得性LTP,而MF-CA_3突触效应增强的程度则较Comm-CA_3的为大(P<0.01)。海马CA_3注入印防己毒素能易化PP-CA_3突触习得性LTP的产生,工作发现一侧海马CA_3注印防己毒素,易化对侧MF-CA_3突触习得性LTP的产生,表明两侧海马CA_3区在其习得性LTP的形成上是相互协同的。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探讨了视皮层LTP由诱导期向维持期转化过程的突触形态学特征。实验选用18-30天龄的健康SD大鼠,分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及实验对照组进行电镜观测和图象分析。结果发现,在常规LTP实验程序中强直刺激后有LTP产生并记录80分钟的实验组脑片标片,局部有界面曲率大于2的较大U型突触形成,这种突触多有两个以上活性区。图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突触的界面曲率明显增大(P〈0.05),活性区  相似文献   

4.
王吉  许世彤  区英琦 《心理学报》1994,27(3):300-304
用高频电脉冲刺激大鼠乳头体(MB),可一过性抑制由刺激穿通纤维(PP)诱发的海马齿状回(DG)群体锋电位(PS)。训练作业前先刺激MB,导致DG的习得性长时程突触增强(LDLTP)的形成显著延缓,相应地延缓了条件性饮水反应的建立。电刺激MB对PP─DGPS的这种抑制作用在训练所产生的PS增大达最高水平时显著减弱,刺激MB对LDLTP的保持及相应地对条件反应的巩固没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MB对DGLDLTP的形成有抑制性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施建农   《心理科学进展》1991,9(1):57-62
记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人类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记忆。记忆的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记忆的研究都是很有价值的,因此,记忆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897年,德国哲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首先开始了对人类记忆的实验研究,并于1885年发表了他的划时代的论著《论记忆》(On Memory)。如果说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是记忆过程,那么,发展心理学最关心的是记忆的发生和发展。人类记忆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广义的发展包括记忆的种族发展和记忆的个体发展。狭义的是指个体记忆的发展。下面主要是讲个体的发展)。尽管人们对此已作过数量可观的研究,但目前没有一个完善统一的理论能解释人类记忆的发展,对于人类记忆的奥秘,目前仍然处于探索之中。本文想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有关记忆发展的研究和观点,从而使大家了解到目前发展心理学界对儿童记忆发展的认识及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儿童记忆发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00,23(1):92-95
1儿童记忆发展研究的历史回顾——外显记忆的发展. 从方法学的角度看,历史上关于儿童外显记忆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一个方向是严格的实验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探索不同年龄儿童记忆成绩产生差异的原因;另一个研究方向是生态学的研究,它主要关心儿童在自然的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记忆能力。1.1关于外显记忆发展的实验研究 儿童的记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改进,这是有关儿童外显记忆发展的实验研究所发现的一个基本事实。然而,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心理学家们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分歧,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7.
自传体记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传体记忆是人类记忆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本文介绍了有关自传体记忆的早期研究、自传体记忆的组织结构以及自传体信息的提取,并简评了自传体记忆的有关理论:复制理论、图式化理论、结构重建和部分重建理论。  相似文献   

8.
错误记忆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宏英  隋光远 《心理科学》2003,26(3):512-514,518
1 引言当一个人错误地声明一个新词或一个新的事件他以前见过时,错误记忆现象就发生了。对错误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潜在的记忆过程,但二十世纪中期以前,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正确记忆的报告上,仅把错误当作方法学矫正的对象。对于错误记忆的研究得益于1959年Deese的实验,他描述了错误记忆(false memory),但并未在记忆研究者中形成广泛的兴趣。直到1995年,Rodiger和McDermot的工作才使更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对错误记忆现象寻求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是指情绪唤醒对记忆巩固的促进现象。与多数研究关注情绪唤醒在记忆编码阶段的作用机制不同, 当前的研究把关注重点转移到记忆的巩固阶段, 从而导致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的发现。这一新的记忆现象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介绍, 重点分析了这一效应的认知机制和神经机制。最后, 讨论了逆行性记忆增强现象在实践领域中的一些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记忆是近年来国外记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概要介绍了内隐记忆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理论。作者对内隐记忆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1.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对内隐记忆的存在性和本质特点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该领域涌现出愈加丰富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同时也引发了研究者对内隐记忆内涵的深入思考。逐渐细分的内隐记忆研究领域促使人们超越内隐记忆原有的理论框架,去建构一个整合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容纳记忆的无意识和意识过程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碰到不少问题,现就《记忆》一章的几个问题提出来,请同行和专家指点,以进一步提高《心理学》课的教学质量。(一)究竟哪一个定义好?“记忆”既包括种族的记忆,又包括个体的记忆。前者主要是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后者才是心理学所研究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或过程)的记忆,可以从各个方面来给它下定  相似文献   

13.
自传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生活事件的记忆, 是自我系统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基础, 对维持自我同一性和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自传记忆的形成是一个建构过程, 依恋可能通过概念性自我系统和工作自我目标系统两种途径影响自传记忆的加工。依恋与自传记忆加工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依恋特征及亲代依恋特征分别与自传记忆客观性特征、现象学特征、叙事特征及重构特征之间的关系。未来研究应聚焦依恋影响自传记忆加工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增加不同社会文化情境、不同发展阶段亲代依恋特征和子代自传记忆加工的相关研究, 并使用启动范式、静息态成像技术、感知相机等变量控制更加严格、更具生态效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记忆老化信念是元记忆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研究测量了94名老年人,38名年轻人记忆老化信念中关于自身记忆信念。结果发现,各年龄组间在对特定情境记忆能力信念上有差异,60~64岁、65~69岁年龄组被试对特定情境记忆能力评价最高,而70岁以上老年人与年轻组被试对特定情境上记忆能力评分无差异;年轻人对记忆的控制感要低于各组老年人;研究并没有发现被试在一般记忆能力信念上的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现代心理学对记忆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从艾宾浩斯开拓人类记忆的科学研究以来,记忆一直作为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受到极大的重视。早期的记忆研究把注意集中在记忆的材料、保持、复习与遗忘等等方面。随着对记忆的研究的逐步深入,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记忆组织、记忆策略和记忆监控等问题的研究。本文拟对记忆组织的研究作一简略介绍。这也是近三十年来受到心理学家们极大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什么是记忆组织,对此心理学家们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心理学家E.Tulving 和G.Mandler 的观点。E.Tulving 指出,当词表中各个项目的输出顺序受项目间的语义关系或语音关系的支配时,或者由被试对实验前或  相似文献   

16.
对初中生进行记忆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初中生进行记忆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宋广文,牛盾(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1问题记忆组织、记忆策略及记忆监控等问题.是7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策略指完成作业、解决问题的方式,它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居重要地位。记忆策略的获得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  相似文献   

17.
聋哑儿童口语记忆与手语记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华忠 《心理学报》1981,14(1):55-59
学习与记忆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现代心理科学关于学习和记忆的研究开展得十分广泛。但是,关于聋哑儿童学习与记忆的研究,却相对的少得很。因此,聋哑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比如,口语教学与手语教学就是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少林  张均田 《心理学报》1998,31(2):224-229
对海马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效应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进展,其中发现很多蛋白激酶的参与,近年来由于转基因和基因打靶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术的应用,PKC,CaMKⅡ和PKA等多种蛋白激酶的同功酶或其不同亚单位在LTP中的作用已在相应的变异小鼠上得到直接证实,文章概述了这些目前被认为参与了海马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过程的蛋白激酶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记忆研究的新领域——元记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七十年代认知心理学家提出元认知概念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对元认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为元认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元记忆研究也应运而生。与元认知概念相似,心理学家把人对自身记忆过程的认识称为元记忆。具体说,元记忆包括对记忆规律及记忆策略的认识;记忆过程的监控与调节;自我记忆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影响记忆过程的内部与外部因素的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设计了三个识记测验(数字组织测验、类群集测验、主观组织测验),对弱智儿童识记时记忆组织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弱智儿童识记表现出以下特征:1.大多数弱智儿童采用机械识记法,记忆的数字组织水平很低,只在难度低的项目中表现出有记忆组织的能力,对类群集和无关联材料的记忆,没有记忆组织的能力。2.在对数字组织材料识记时,要借助于外部言语和手的动作,识记速度缓慢。3.识记时记忆监控能力很差。研究还表明:有无利用记忆组织识记是影响回忆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