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谈鲁仲连的“势数”石小同鲁仲连,战国后期齐国人,稷下学宫末期的先生。有关其人其事的评介,已散见于国内报刊,唯其一生的主导思想"势数"尚鲜有人论述。今试谈其"势数"于下,以求方家赐教。鲁仲连"势数"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概而言之,可分两点:一是"势理"...  相似文献   

2.
鲁仲连杂考     
鲁仲连,史称鲁仲连子、鲁连子,又称鲁仲子或鲁连,是战国末期稷下学宫中的后起之秀。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鲁仲连义不帝秦”之类的故事,只当作历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来详述,而对作为历史人物的鲁仲连的思想及其行事,鲜有问津者。本文主要对鲁仲连的有关史料及其行事作一初步地考辨。  相似文献   

3.
曹刿,又称曹沫、曹(?)。我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5年)鲁国人。约生活于公元前七世纪初期,确凿生卒年月待详。据《左传》等史籍可考,曹刿最初为一介平民,而非出身于当时社会的“肉食者”贵族阶级,后因其军事才能卓著,并曾“以勇力事鲁庄公”(《史记·刺客列传》),被鲁庄公任命为鲁国大将。关于曹刿及与其有关的军事、外交等活动的史事,很多史料均有记载,如《左传》,  相似文献   

4.
齐威王朝周之事,见于《史记·六国年表》。刘宋时代裴骃《集解》在"周烈王六年"一栏中加入了"齐威王朝周"的记载。这一事件在《战国策》所记载的"鲁仲连义不帝秦"之事中又被提到。在鲁仲连看来,齐威王朝周之事像个闹剧。他很无聊地带领一帮诸侯朝见周天子,引发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虚妄幻觉,从而给自己招骂,使自己成为天下人的笑料。关于此事,学界未有人予以关注和研究。据考察,齐威王朝周事件发生的动力来自稷下学士们。享受优厚待遇、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齐国稷下学士们特别需要解决文献材料不足问题。他们鼓动齐威王朝周以获得国际名声,从而使自己获得抄录周王室图书馆所保存历代文献的目的。齐稷下学士们对抄来的历代文献进行整理、加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尔雅》《司马法》《周礼》《逸周书》等文献典籍,都与齐稷下学士有密切关系。若非稷下学士对周王室所保存的历代文献的整理、加工和传播,这些宝贵文献很难逃过秦朝暴政和秦末战火。  相似文献   

5.
从孟子学说看道家的影响张运华孟子名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人),生卒年代已无法详考,大约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他十分推崇孔子,说孔子是“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的“圣之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万章下》)...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人与印度洋沿岸各国的早期交往有关中印之间海上交往的最早记载见诸于《前汉书》。该书记载了公元前二○六年至公元二三年之间的历史。《前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自汉武帝(公元前一四○至八七年)以来,被称作“黄支”的国家就已经向中国朝廷进贡。而朝廷则向这个遥远的国家派遣了使者。黄支现已被学者们证实为建志(今康契普拉姆),位于南印度的东海岸。据记载,有一些属于  相似文献   

7.
《稷下赋》出自《温公文集·卷四十三》,作者司马光(1019年—1086年),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宝元进士,历任仁宗、真宗、神宗、哲宗四朝,为相一年。仁宗时,初任地方官,后为京官。王安石行新法,他与安石政见不一。他所著《资治通鉴》凡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取材除十七史外,尚有野史、文集等二百余种。全书年经事纬,史实系统而完备,确可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取得鉴戒。诗文有《司马文正公集》。  相似文献   

8.
燕国材 《心理学报》1982,15(3):25-33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在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年至前122年)的主持下,于公元前118年前后,由他和他的宾客集体撰写的。据《汉书·淮南王传》载:“淮南王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为《中篇》八  相似文献   

9.
“道家”之称,最早出现于西汉初年太史公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中;先秦时期无道家之名。但据《庄子·天下篇》载,当时反映我国古代道术传统的有五个流派,即墨翟、禽滑厘学派,宋钘、尹文学派,彭蒙、田骈、慎到学派,关尹、老聃学派,庄周学派。除墨翟、禽滑厘外,后世不少学者把其余四个学派统称为道家。可见,老庄道家学派是先秦时期的老聃学派与庄周学派的合称。老聃,姓李名耳字聃,世称老子。据有人考定,他是春秋时的陈国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著有《道德经》(即今之《老子》)五千言。庄周,字子休,世称庄子,战国时魏国蒙地人。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卒于公元前286年(周赧  相似文献   

10.
論孔子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四百八十年)。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貴旅,大約在孔子的前几世就失掉了貴族身份。《史記》称“孔子贫且賤”,孔手自己也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以下引《論语》只注篇名)。据说他年青的时候,做过季氏的家臣,当过管仓库的会計,管牛羊的小吏。他生活的时代是所谓“文化下移”的时代,他一生的活动,大半是从事教育事业,据说他的门弟子有三千人,精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据说他晚年还曾集中精力整理过古典文献。但是,他更很热心政治。据《論語》所記,他急于用世的心情是非常强烈的,尤  相似文献   

11.
曾立格 《心理学报》1980,13(4):21-25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生卒年不确。大约生于公元前三一○年左右、卒于公元前二三○年左右。在战国诸子中,他是跟孟子齐名的儒家大师,也是在当时学术研究上最有成就的一位唯物主义者。在现存的《荀子》三十三篇中,约有四分之一涉及心理学问题,是先秦诸子中讨论心理问题最多的一位。因此,对他的心理学思想作一番整理,可以使读者  相似文献   

12.
鲁城因附近有"委曲长七八里"之"阜"而又名曲阜。"曲阜"具体位置所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在"鲁城中"(今周公庙高地);一说在"鲁城西"(今城西坊岭);一说在"鲁城东北"(今旧县少昊陵一带高地);一说在"鲁城东"(今城东防山)。"鲁城中"说最早。"鲁城东"说流传最广。  相似文献   

13.
佛国掌古     
文梦 《佛教文化》2009,(3):78-84
梅子真隐居山椒 梅福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少年时求学于长安,精通《尚书》、《谷梁春秋》等儒家经籍,后任南昌尉。汉成帝建始(公元前32年-前29年)间,大将军王凤专权,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王凤,被王凤诛杀,群臣敢怒不敢言,梅福以县尉身份上书弹劾王凤说:  相似文献   

14.
薛邑新考     
《史记》载,齐湣王三年(公元前299年)封相国田婴于薛,称薛公。婴卒,其子田文代立于薛,亦称薜公,即孟尝君。《战国策》和《史记》还都记述了食客冯雅代孟尝君收债于薜的故事,流传甚广。薛邑在哪里?古籍儿乎毫无二致地说存滕县(今滕州市西南)之南。本文拟对此说提出质疑,并试倡新说,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5.
试论《论语》的结集与版本变迁诸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孔子研究》创刊号,载有朱维铮《<论语>结集脞说》一文,考察了《论语》从结集到定型的历史过程,对《论语》内容的可靠性提出了一定程度的疑向。今本《论语》的可靠性问题如果不解决,孔子研究终觉缺少牢固的基础。兹就《论语》的结集时代、汉代齐、鲁、古三《论》与今本《论语》的关系发表一点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尸子》辨     
历史上关于《尸子》一书的记载存在着多重矛盾性,通过考证,可发现先秦时期曾经有两种书名为《尸子》的古籍。其一为鲁《尸子》,鲁人尸佼所著,作于战国中期,受法家思想的影响,具有“非儒”的思想倾向;其二是楚《尸子》,楚国尸姓学者所著,作于战国晚期,受黄老道家思想影响,具有“兼儒”的思想倾向。鲁《尸子》早佚,今存辑本《尸子》是楚《尸子》。将两种《尸子》误认为是同一种《尸子》是文献记载产生矛盾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清华简《系年》中两处记载有助于墨子行年问题的探讨,其一,年代在三晋攻齐(公元前403年)之前"陈子牛之祸",可与《墨子·鲁问》的相关记载相联系,由此可推断墨子在公元前403年之前几年仍然存世;其二,《系年》记载有楚悼王时期的"鲁阳公",楚国鲁阳设县不晚于公元前401年,墨子南游楚国、见鲁阳君的年代应该在此之前。由此对学界已有关于墨子年代的探讨进行述评,并对墨子行年问题进行补论。  相似文献   

18.
齐、鲁同是酉周初分封于东方的两个城邦,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到春秋初期,齐、鲁由两个城邦变成两个大国。相邻大国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他们既抗争又结盟的复杂关系。这里所说的“春秋初期”,指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春秋纪年始到齐桓七年始霸,即鲁庄公十五年(公元前679年)这一历史阶段,计四十余年。此时期,齐历僖公、襄公、桓公三朝,鲁则经过隐公、桓公到庄公。此一阶段,齐由弱到强,终成诸侯霸主;而鲁由强变弱,逐渐失去了领袖诸侯的政治地位,理清这一时期的两国关系,对于我们理解齐桓称霸的背景,以至了解整个春秋时期列国形势都有重要意义。 以下仅就《左传》所见,把春秋初期的齐鲁文化关系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再论原始《论语》及其在西汉以前的流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人研究孔子一般仅以一部《论语》为依据,殊不知今本《论语》对孔子思想的记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这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孔子研究的进展.因而,如若不以正确态度对待今本《论语》以外的史料,孔子研究就很难取得大的突破.笔者认为,先秦时期存在多种《论语》,至少它们中的一部分西汉时期仍在流传,而现存西汉以前文献中保留着大量原始《论语》佚文,它们都是研究孔子相当可靠的史料.一、先秦时期多种《论语》的存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论语》命名于汉代.《论衡·正说篇》云:“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  相似文献   

20.
从出土材料和世传文献相结合来看,“《说卦》三篇后得”说是不正确的。《说卦》、《序卦》、《杂卦》皆当出自先秦,而“河内女子得逸《易》一篇”,当即是《杂卦》。秦颁禁书令,《周易》经传当皆在未禁之列;所谓淮南缪生及帛书缪和未必就是申公同学穆生;《易大传》当别为一名,并非就是今本《系辞》或《易传》。西晋不准盗掘的汲郡墓,其下葬时间应在公元前3世纪初年。根据墓葬《易》简,今传本《易经》的定本当早已流行于战国中期以前,而春秋战国之易学流派纷呈;《易繇阴阳卦》并不即是《连山》、《归藏》,但今传本《归藏》有许多材料来源颇为悠久古远;《卦下易经》似《说卦》而异,《说卦》当曾综合前人象例而成;师春可能与左丘明有较密切的关系,而《师春》一书并非刘歆伪造《左传》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