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6月19至26日,由中国科协批准的10人代表团,参加了“第四届世界怀疑论者大会”。通过这一国际学术会议,展示了中国怀疑论者的研究与工作,与各国有关专家学者交流了经验,引起了会议发起者和主办方CSICOP组织及各国相关组织的进一步重视,为中国在世界学术论坛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相似文献   

2.
“国家间世界”—“全球世界”的转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世纪大转变。它必然影响到各国文化的走向和世界文化的格局。翟墨先生的这篇“笔记”高屋建瓴,简括中外对“全球文明”的主要论述和预测,对美学,教育和艺术工作者都会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应对全球化态势下价值冲突的科学方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在世界各国之间不仅发展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依存性,而且呈现出更加尖锐的价值矛盾和冲突。这种复杂情况,使一些人大惑不解。有人片面强调相互依存而无视、否认价值冲突,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单一化”,是各国、各民族和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某种“趋同化”,甚至称“仇必和而解”是全球化态势下世界格局中普遍通行的客观规律;有人则看到了尖锐的价值冲突,却因此而对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产生了怀疑,甚至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忧虑。产生这些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6,(6)
据悉,今年四月二日,在汉城举行了“设立世界佛教法王厅准备委员会事务所开院式”,由南朝鲜人担任“准备委员会委员长”。所谓“世界佛教法王厅”被称作是一个“具有类似罗马教皇厅职能的佛教组织”。中国佛教界对此事深表关注。我们认为筹设所谓”世界佛教法王厅”以凌驾于各国佛教组织和佛教徒之上,不符合佛教平等教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现今,黄色书籍、黄色录相、黄色新闻、黄色软盘等淫秽污蚀的“精神鸦片”,在世界各国已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人人得而诛之”.不过,人们对于其始作蛹者——威廉·路德利普·赫斯特,却知之甚少.就是这位集“世界第一风流才子”和赫斯特公司执行委员会主席于一身的“环球新闻界怪杰”,以“黄色幼童”开道,凭借“八方呼应”的经营管理绝招,创建了包括几十家报刊、千余家电台和大名鼎鼎的合众国际社在内的世界最大的新闻媒体托拉斯.“第一方”——“戏说总统”遭除名.威廉·路德利普·赫斯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经常听到有人声称自己已“看破红尘”,并立意“循入空门”。一谈到“红尘”、“空门”,许多人认为一个是色彩斑斓的、具体的、实在的现实世界,而另一个是灰色的、单调的、虚无的世界,把两者对立起来;继而进一步认为已入或打算“入空门”的人或是没有社会理想,或者其社会理想是“一片真干净”的“白茫茫大地”。  相似文献   

7.
刘庆 《管子学刊》2008,(4):122-125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著名军事理论著作。其“东传西渐”的历史十分悠久,至迟在中国隋唐时期就传到了日本,18世纪又翻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种文字译本在世界各国出版。  相似文献   

8.
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自1900年成立以来每五年举行一次世界哲学大会,今年8月10日至15日在美国文化之都波斯顿举行了第二十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为“潘迪亚:培育人性的哲学”。来自世界各国的三千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本世纪最后一届盛会。“潘迪亚”(Paideia)的希腊文原义指教育、教化、培植。大会主题突出了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文化的理论内核,应致力于人的教育、人的素质提升,这对人类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纵观这届大会,有以下一些值得重视的特点。强调理解哲学及人文科学在人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少学者作历史考察,指…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乌兰夫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出席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国际理事会议的各国宗教界人士时说,中国人民对“世宗和”为维护世界和平所进行的不懈努力表示赞赏。他说,多年来,“世宗和”在反对扩军备战、争取核裁军、反对种族歧视、维护世界和平和救济非洲灾民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乌兰夫说,这次在中国举行的会议是这个组织为争取世界和平所作的一次重要努力,它必将促进中国宗教界人士同各国宗教界人士的友好交流。他说,中国从自身的安全出发,  相似文献   

10.
自从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围绕社会发展的内涵和重点先后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如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核心的“基本需求发展战略”,以人的发展为轴心的社会“内源发展战略”等等。这些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演变更迭,反  相似文献   

11.
试论学生创造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一、世界各国已把培养创造力当作“教育核心”教育核心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蒸汽机发明应用以前,是第一阶段,主要重视知识的传递掌握。到了蒸汽机以及电力等广泛运用于生产的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与众不同的开场白,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国外有一位专家在德国搞研究时,每周总有几次招集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一起讨论,他发现所有在座的各国人士中,以中国人的表现最拘谨。当然不见得别的人德语都很流利,但他们都会想尽办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许由于传统的缘故,中国人与陌生人第一次闲聊时,通常都不会有太深入的交谈,“未可全抛一片心”,顶多就以“你的衣服真漂亮”、“昨晚曼联队踢得真好”等话来敷衍。这样虽然不会出错,但也显不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无法让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我们如果能在谈话中加入一些与众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机会如万花筒在我们眼前瞬息万变。然而,机遇永远只会青睐有实力者和机智者,一批追潮踏浪的年轻人成了生活的宠儿。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为他们的新生活提供了各种可能,他们成为新世纪的“新富翁”。 管理顾问企业管理顾问这一行业,在国际上被列入“第四产业”。世界各国的“企业诊断机构”总数已逾3万多家,从业人员上百万人。顾问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尤以北美为甚。北美顾问市场每年给顾问公司带来了约250-300亿美元的收入。 在中国,“企业诊断业”刚刚起步。目前,从事“诊断”的顾问机构约1000…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宗教活动的三个主要功能 ,即“普济”、“普度”、“普觉”作为基准 ,回顾和论述了 2 0世纪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宗教方面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作者指出 :在 2 0世纪初 ,西方基督教和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活动中 ,以教育、慈善救济、医疗作为三项主要的切入点 ,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极大地震摄了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宗教起而仿效。到了 2 0世纪 6 0年代后 ,东方的宗教则在欧美大行其道 ,这是因为西方人发现人的心灵才是真正主宰物质世界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2003年2月2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刘光鼎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刘教授从自己长期从事的地球物理研究工作,谈了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实践。 一、科学精神要“开拓创新” 石油天然气资源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各国在自己经济发展中注重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20世纪30年代,全世界都认为“海相生油”,也就是说只有在海相地层中才可能有“油田”。这一思想禁锢了多数地质科学家,没有人想到“陆相”也可以生油,也可以去寻找油田,石油天然气只能在具有“海相”生油的国家中去寻找、去开掘。  相似文献   

16.
金燕 《天风》2001,(1):16-17
邪教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邪教的猖獗已经严重影响了各国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成了一大国际公害。在韩国,1987年8月30日发生了一起称作“五大洋”的宗教团体教祖扑顺子与31名信徒集体自杀事件。1993年4月19日,以大卫·科雷什为教祖的“大卫教派”这一邪教组织,在德克萨斯州韦科镇固守城池51天,最后包括科雷什在内86人被炸死。1994年1月5日,在瑞士和加拿大发生了包括“太阳圣殿教”教祖茹雷在内的53名信徒集体自杀事件。  相似文献   

17.
一、从“开放社会”谈起众所周知,南斯拉夫在对内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同时,还实行与世界各国广泛交往的政策。南斯拉夫朋友借用西方的概念,把他们的国家称为“开放社会”。我们认为,南斯拉夫能够做到这一步,表明南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南共联盟自觉地认识到,思想是没有国界的;又表明他们坚信自己的力量,坚信自己手中握有不可战胜的真理。把社会向外开放这个特点,不仅使他们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与世界各国直接交往,受益不浅;而且也使他们在同世界上各种思潮的交流和交锋中,造就一支具有比较坚强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队伍。在历史上,思想没有国界这条定律,早已为先  相似文献   

18.
“虚拟”与“虚拟”生存的实践特性——兼与刘友红商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虚拟”目前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读了《哲学动态》 2 0 0 0年第 1期发表的刘友红有关“虚拟”生存及其实践特性的文章 ,觉得很有意思 ,亦想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虚拟”生存是否改变了实践的基础 ?刘友红在文中认为 ,以往我们理解的实践都是以劳动为基础的 ,而劳动又主要指生产劳动 ,劳动的含义是人与物质的交换过程 ,以劳动为实践的内核 ,就把人的生存置于自然物质世界的基础上 ,人的生存世界是物质实体的世界 ,即人类现实社会的存在 ,这就是实践的劳动特性。而人在电脑网络社会的“虚拟”生存则揭示出实践除了具有劳动…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区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是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和学术界普遍谈论的热门话题,而且认为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许多人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却没有加以严格区分和界定,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替代使用。本人认为,这两者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却有着重大的区别,不可相互混用。本文拟从二者的定义和特点、表现形态、发展道路和实现途径、结果及评价等方面作一些探讨,以区别二者。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和特征的不同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间…  相似文献   

20.
重视家庭的发展,提高家庭生活质量1994─国际家庭年思明家庭问题已成为近几年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并成为联合国大会“经济和社会事务理事会”、“社会发展委员会”研究审议的重要问题。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中心和主题。许多国家认为,家庭做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应该使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