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体诠释学”是著名美籍华裔学者、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成中英先生创立的哲学理论.这一学说的基本理论特色在于:在哲学内容上,它要整合西方传统的知识哲学和中国传统的价值哲学,从而统一科学主义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在哲学方法上,它既要保有中国哲学“机体理性”之圆融与统贯,又要吸纳西方哲学“机械理性”之明晰与条理.其理想目标则是要建立人类未来整体性的“世界哲学”.本体诠释学的提出,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学人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文拟从中国哲学现代化与世界化的视角,对本体诠释学作一评析.限于篇幅,再加之国内学界对本体诠释学已有相当了解,本文将不对本体诠释学的具体内容加以系统梳理,而只是在论述中随文点出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何显明,雍涛从文化的视野,特别是中西文化冲突、融汇的广阔背景中去透视毛泽东哲学的思想特质、文化渊薮,以及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这是80年代中期以来毛泽东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突出的趋向。这是一个重大的视角转移,它给毛泽东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是,严格地讲,这种研究还刚刚起步,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从宏观上讲,在有关毛泽东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中,往往局限于从成语典故、文化经典以及哲学范畴的实例类比来说明毛泽东哲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其实,这种文化继承是表层的。要真正认识毛泽东哲学的中国特性,认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具体地分析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哲学气质、哲学思维方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性格、文化心态等等,是如何具体地积淀在毛泽东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并如何从他的哲学思想中透露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分析、把握毛泽东哲学的传统文化根基。从微观上讲,又存在着过于抽象的偏颇,缺乏深入具体的实证研究。或者在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与消极作用上各执一端,未能对毛泽东一生的文化心路历程作出深  相似文献   

3.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雍涛:《实践论》、《矛盾论》的当代哲学意义《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从文化现象看,“两论”具有“双重文化性格”,即它既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具有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文化大门的打开、西方哲学思想的大量引进,人们开始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加以批评反省和重新解释,这是现代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就是说,现代中国哲学始终是介于传统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哲学,它肩负着改造传统中国哲学、融合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发起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5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爱智山庄举行。与会者42人,来自全国,提交论文20余篇。议题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性质和特点;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及根源;它的评价和改革问题。兹述会议要者于后。  相似文献   

6.
今年适值北京大学哲学系 90华诞,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复旦大学哲学系发起的首届“南北哲学论坛”在京召开, 30余位学者围绕“哲学与现代中国”这一主题, 进行了深入的切磋和交流。一、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中西哲学比较最近一段时间, “中国有无哲学”或曰“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似乎又有点“热”起来了。徐洪兴提出, 在“哲学”名义下探讨问题的 20世纪的中国哲学, 完全不同于以往依附于经学或子学的中国传统的哲学。从一开始, 它就是中西思想接触、碰撞和交流的产物。因此, 当我们要讨论 20世纪中国哲学时, 一方面很难避免中国传统哲学和…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传统的情感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凡是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人现在几乎都承认,中国传统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不管叫人本主义,还是叫人文主义,总是以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为主题而展开讨论的。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的精神存在是知情意的统一,是整体的存在,但是在知情意之中,传统哲学最关注的是情而不是知或意,就是说,情感因素在传统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或者说传统哲学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从比较哲学的角度看,西方哲学是理智型哲学,而中国哲学则是情感哲学。这个结论不是任意得出的。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哲学不讲知,它也重视知,它也是“智慧”之学,但它…  相似文献   

8.
看中医应有“历史观”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226500)沈锦华中医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科学史上可谓说跨越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它的理论体系完全决定了当时传统的思维方式,依附于中国传统哲学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的框架结构,而且伴随着中国漫长的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智慧是在对传统西方哲学的颠覆和超越过程中得以突显出来的,而从马克思哲学革命中把握马克思哲学所开启的新的哲学范式,以此来寻求它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智慧资源和有益启示,这是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就此而言可以看到:用理性和价值双重尺度考察并拓展时代生活;要立足现实社会关系的合理化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发展创新马克思哲学要始终面向现实实践,这些或许是马克思革命带给当代的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论黑非洲思想的同一性对黑非洲思想各种各样的解释,超过了有关它的大量理论。这种情况表明:从本质上看,黑非洲思想是哲学上的难题。人们要对这样一种思想进行哲学分析,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为非洲宇宙观的思想内容决不可能与西方思想的概念内容相一致。按照西方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牟博 《世界哲学》2003,(3):40-44
中国哲学与西方分析哲学(或分析传统的西方哲学)一直被认为是彼此遥远、无关乃至对立的。两种传统中都有很多人将对方传统的哲学实践视为仅仅具有边缘价值。 本专栏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哲学传统和西方分析哲学传统的比较分析来讨论哲学方法论问题,并由此研究中国哲学传统和西方分析哲学传统这两种具有特色的主要哲学传统如何能够相互学习、以互补方式携手共建共同的哲学事业(特别是在看问题的角度、指南性方法和工具性方法这些方面)。为此,我们择选了最近出版的、以上述目的为其主旨的专题文集《两条通往智慧之路?——中国哲学与分析哲学传统》(Bo Mou ed.,Two Roads to Wisdom?Chinese and Ana-lytic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Chicago,USA: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2001)中直接讨论哲学方法论问题的若干文章陆续加以发表。出于篇幅上的考虑,除了戴维森的短文(该文集序言)之外,对这些文章都做了节译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中国,探索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第三,立足中国实际,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第四,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着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前提。这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本质规定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以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的重要意义;其次,必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恢复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再次,必须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并由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应当研究人。只有研究人的哲学才是活哲学。中国传统哲学正以它对人的高度重视为特色,具有绵延不绝的活力。对天人关系的探索,是支配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它所具有的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是以研究人为主色调的。天人关系这个母题包括着天、人、天人关系这样三个子题。在中国哲学史上,思想家们探讨天人关系的角度几经变化,宋明时期,理学、心学侧重探讨人。但宋明理学、心学有关人的理论亦源于先秦。先秦儒家人性学说对整个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对宋明理学、心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价值·权威·传统与中国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tradition)与“过去”(Past)在中国哲学中一直受到高度尊重,以至有学者称中国哲学为“过去取向的”或“崇古”的。可以说,中国哲学这种对于作为传统的过去的崇敬的取向,既是它源远流长、连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使得它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受到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巨大挑战。本文的目的是简略地来检视中国哲学对于传统和过去的态度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不仅具有丰厚的国内理论资源,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国外理论资源。其中,国外理论资源既包括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往,受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我们对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资源关注得较多。如今,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持续深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葛兰西哲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典型。它启示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要探寻本民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继承与更新,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6.
对于20世纪的中国哲学而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其主题之一;然而,这种转型是以何种现状为基础,如何进行的?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怎样的走向,留下了哪些值得反思的问题?本文拟以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为中心,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道”,作为中国哲学特有的基本范畴,涉及人类技术活动的一些根本属性。“由技至道”作为中国传统的技术哲学理念,不仅对中国传统技术发展有深刻影响,而且对现代技术发展也有重要价值。揭示“由技至道”的思想内涵,对于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深化是十分必要的。一“由技至道”这一理念,源自《庄子》中“庖丁解牛”的典故,它创造了一个充分体现“技”与“道”关系的典型形象,据此可以分析中国传统技术活动的基本特点。为什么要追求“技”之上的“道”?这种追求对技术发展有什么意义?要回答此类问题,必须对“道”这个范畴做新的解读。很多学者曾…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古典范式、近代范式到现代范式的转型,“哲学范式转型”意味着哲学重心的转移和透视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的变迁。20世纪上半叶,可以称为传统哲学范式向现代转型的最初阶段。应当说,传统哲学范式的转型是与历史事件分不开的。传统哲学范式向现代的转型得益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有两个基本的转型路向:首先表现为由意识形态向学术资源或知识形态的转型。这种转型突出地表现为现代新儒学对传统儒学范式进行了新的思考和变革,确立了它的现代形态。其次是为传统哲学范式向现代的转型做了准备,表现在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清理,并以新的哲学思想(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整体框架给以全面审视。20世纪初的传统哲学范式的转型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自此以后,传统哲学从语言表述到问题视阈,从内容到方法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早在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就已经明确地提出来了,在今天,随着我国改革的全面深化,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紧迫地摆在人们面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新认识也愈益重要。尤其近几年来兴起的中西文化大讨论,有力地推动了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就目前公开发表的论著来看,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包括它和中国哲学优良传统的自觉结合和不自觉地受到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现将各种主要观点摘要介绍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背景 1、政治背景。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成为我国新潮的主流,并为广大人们所  相似文献   

20.
试论壮医药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医药有深厚的传统哲学基础,壮医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广泛吸收了壮族先民的哲学思想,凝聚着壮族先民的智慧。壮族传统哲学对壮医药的影响,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辩证发展观以及关怀互助的医疗价值取向等积极影响,也有客观唯心、经验积累占较大比重、小农经济思想等非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