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以骅 《天风》2017,(7):28-30
金陵协和神学院是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的“黄埔军校”。在过去的65年间,金陵协和神学院作育我国基督教会英才无数,他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辛勤牧会,金陵的校友和朋友也遍及世界。因此,金陵协和神学院65周年院庆,不仅是金陵的庆典,也是整个中国基督教会的节日。值此金陵协和神学院六五华诞,我作为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史的一名研究者,向广大师生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2.
房赢 《天风》2017,(7):F0002-F0002
金陵协和神学院于2017年6月6日,在学校新教堂和礼堂,举行感恩礼拜、献堂庆典、“神学教育与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和校友分享会,庆祝建院65周年暨教堂落成。  相似文献   

3.
肖安平 《天风》2002,(12):40-41
金陵一别,转眼间已十多个年头了。作为校友,为母校5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而感恩,回忆在校园的日子,往事如云,岁月如歌……1983年考入金陵,被这里优雅的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浓郁的学术氛围所感染。我立定心志,追求崭新的人生之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同学们不但有朝气,而且有才华,在金陵这个大熔炉,我们同受铸造。在互相学习中进步,在老师辛勤浇灌下茁壮成长,成为顺应时代与教会的可用之才。  相似文献   

4.
正惊悉陈泽民教授于2018年6月4日上午8:04分在南京安息主怀,金陵协和神学院副院长陈彬牧师在金陵校友群里第一时间告知,很快就有不少校友发出吊唁和陈院长生前的生活照,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哀思,并望陈老院长家属节哀顺变。我看了以后内心非常的伤感,回忆20多年前,本人在金陵协和神学院的四年学习和生活,及去年重返  相似文献   

5.
裴斐 《天风》2001,(4):24-25
在读完<世界>杂志这篇"恺撒神学院"的文章后我感到非常悲愤.我是住在金陵神学院校园里的一名全职外籍教师,而且今年是我在此任教的第四个学期.我教授的学生是金陵神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天我都与神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一起工作、聆听、祷告、礼拜和上课.基于这点我想告诉大家一些与神学院工作有关的我的经历、发现和感受.正如任何一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有争议的问题也常常如此.我相信您文章中报道的有关金陵神学院的众多问题中也该有不同的另一种声音.  相似文献   

6.
季剑虹 《天风》2002,(3):32-34
爱国爱教使中国基督徒更蒙神喜悦,这是中国基督教50多年的具体信仰实践。浙江东阳教会经过在基督里的争战,得胜了“呼喊派”的攻击,如今春风又绿东阳教会。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同情、搀扶、帮助,更需要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但同时人的善良是不应该被愚弄和欺骗的,“在爱中分辨”给我们揭示了如何正当地运用爱心。一个普通的农村教会获得“五好宗教活动场所”的光荣称号,他们开展事工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金陵与我专题让我们看封金陵学子从校名想到的“金陵精神”。  相似文献   

7.
高峰 《天风》2023,(1):6-8
<正>(2022年11月29日)各位领导、嘉宾、校友、同工、同学: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金陵协和神学院成立70周年。对于金陵而言,这是一个感恩和喜庆的日子。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原因,海内外很多校友、嘉宾、友好机构的代表不能来南京参加这次院庆活动,但他们以多种方式表示了祝贺。对本次院庆,基督教全国两会牧长非常重视并给予许多鼓励和帮助。中共中央统战部、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领导也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金陵协和神学院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房赢 《天风》2017,(7):4-7
时光砥砺、岁月如歌,转眼间金陵协和神学院迎来了65周岁生目。2017年6月6日上午,金陵协和神学院在教堂内举行了建院65周年暨教堂落成感恩庆典。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和江苏省委统战部等的有关领导,基督教全国两会主要负责同工,部分神学院校、省基督教两会同工,以及校友代表、金陵师生和海内外友好嘉宾近干人参加庆典活动,共同见证了这一感恩又荣耀的时刻。庆典之后,金陵协和神学院还举办了以“神学教育与基督教中国化”为主题的研讨会和校友分享会。  相似文献   

9.
计文 《天风》2017,(7):1-1
金陵协和神学院65周年校庆暨教堂落成感恩庆典的那一天,我有机会漫步金陵校园,除了瞻仰给金陵带来更多神圣和灵气的崭新教堂,令我更兴奋并且暗暗羡慕的其实是那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神学生年轻的面孔。也许,在社会上有些人看来,活跃在这个院子里的人与整个大学城里其他年轻人相比,显得有些另类。但在我眼中,他们是何等真实地从这个幸运的时代里走出来,去承担一份荣耀的呼召!  相似文献   

10.
在读完《世界》杂志这篇“恺撒神学院”的文章后我感到非常悲愤。我是住在金陵神学院校园里的一名全职外籍教师,而且今年是我在此任教的第四个学期。我教授的学生是金陵神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天我都与神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一起工作、聆听、祷告、礼拜和上课。基于这点我想告诉大家一些与神学院工作有关的我的经历、发现和感受。正如任何一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有争议的问题也常常如此。我相信您文章中报道的有关金陵神学院的众多问题中也该有不同的另一种声音。  相似文献   

11.
最近收到母校寄来的《金陵神学志》(增刊)《神学生论文选》专辑,一口气读下来,阅后甚感欣喜。作为校友,不仅为正在接受装备和操练的神学生在学识上的进步和成就而欣慰,更为母校在神学教育事工上做出的见证心存感恩。“金陵”自81年复校以来,在《金陵神学志》上能如此集中地刊登有较高神学涵量的论文,似乎是第一次,实为可喜可贺。这不仅是20年来,“金陵”在培养神学人才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也是中国教会开展神学思想建设以来,在“金陵”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同时也是在普世教会面前做出的美好见  相似文献   

12.
王荣伟 《天风》2006,(23):22-23
进入11月的华夏大地,依然春意盎然,气候宜人。六朝古都南京迎来了金陵协和神学院往届的毕业生,莘莘学子们回母校来看一看、走一走……关心金陵母校的发展,献上对母校新校区建设的真挚爱心。2006年11月1日-2日,金陵协和神学院组织“看金陵、回母校”活动。来自祖国各地教会约50位校友代表参加了活动,搭建了一座关心金陵、支持金陵,为新校区建设作贡献的平台。新校区建设筹款委员会主任丁光训主教及委员会全体成员与来自全国两会及  相似文献   

13.
岳清华 《天风》2013,(1):47
金陵,是我的母校.虽然如今校园焕然一新,但我记忆里总是难忘老校园中那些曾经哺育我成长的恩师们的谆谆教诲.  相似文献   

14.
张丽丽 《天风》2002,(7):42-43
能有机会去蒙城,这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自从读了2001年11月29日的南方周末的独家纪实报道《千里追踪希望工程假信》一文以后,我的心就一直处于悲哀与愤慨的夹缝当中。看看孩子们的想法在我心头跳动不已,终于神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2002年1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爱德基金会举行的“重返校园送温暖行动”。爱德基金会是中国基督教领袖发起、创建的一个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它以联络国内外资金用以资助国内各种救助、公益事业为其主要的服务方式,自1985年创建以来其服务项目已覆盖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据1995年统计)。“重返校园活动”正是他们在农村的项目之一,其主要  相似文献   

15.
张培生 《天风》2010,(12):52-54
<正>天高了,云淡了,果子熟起来了,蛐蛐儿的叫声响起来了,天气也渐渐地开始凉爽,这真是南京深秋的季节。2010年10月26日至29日,我应邀参加金陵协和神学院1985—1990届校友返校首次聚会,部分校友分别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英国,有份于这次校友会使我感慨万千,愿意同大家分享我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恩光 《天风》2013,(1):35-37
2012年11月28日至29日,金陵协和神学院建院60周年暨新校园落成感恩庆典在南京江宁大学城金陵校园内举行。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高峰牧师主持了庆典仪式,并对金陵的过去做了回顾,对金陵的未来做了展望。金陵协和神学院的海内外校友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出席庆典。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会是一片广大的禾场,其中果然有不少兴旺的现象,还有不少美好的见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中国教会仍有不少尚未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从农村教会角度看,如何重视神学建设。 最近,我收到一位安徽金陵校友的来信,他叙述了在农村有大量值得思考的神学问题,例如要求信徒祷告时面向东方,因为神在东方;又称在梦中看见一位  相似文献   

18.
季剑虹 《天风》2002,(4):26-28
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是中国教会团结广大基督徒联合走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的圣经依据,是全体教牧同工事奉的目标和方向。“在金陵成长”让我们看到一位金陵人在金陵的成长过程,见证金陵的发展。“在主日礼拜的事奉”谈谈如何管理主日礼拜:“权利、义务与遵纪守法”阐明了公民在享受信仰自由的同时。应该履行遵纪守法的义务:教会书坊介绍一位仆人的信仰之路。华东神学院参加上海市学生联合会感触颇深。愿意在继承、开拓、创新中发展。本版编辑:王荣伟  相似文献   

19.
金矫雁 《天风》2002,(2):33-33
圣诞夜,金陵协和神学院内笑声、歌声一片。南京各大专院校的青年朋友及金陵的师生们相聚在篮球场,五彩的灯光、圣诗班的献唱与师生同欢、普天同庆的欢欣相交织。在凛冽的寒风中,李得撒姊妹拿着对讲机,聚精会神地与其他老师司职于晚会的舞台监督、后勤服务的岗位上。精彩纷呈的节目,引起台下热烈掌声,此时此刻,你无暇顾及,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让师生们和来宾在圣诞夜里尽情地欢歌,使大家在这个夜晚更深地理解和接受耶稣诞生的全部意义。是的,你从辽宁盘锦的一家科研公司退休后,便成为女儿曾就读过的金陵协和神学院的一位“志愿者”,你说,在金陵的日子将是退休后生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学生眼里,像你这样的专业人士完全可以有一个充满闲趣的生活,然而你却自愿来到金陵,甘愿做学生“妈妈”。  相似文献   

20.
赵宇 《佛教文化》2023,(1):26-35
漫漫修行路佛慧法师,生于1987年,是一个典型的80后,但一米八二的大高个,却让人不敢相信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江苏人。他在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而人生的转折点也恰在此时出现。“当时学校办了一个宗教班,有一次我看到很多出家人在校园里走动,于是内心产生了一个疑问:他们为什么要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