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 1941~),是继罗兰·巴特(1915~1980)之后仍然活跃在当今思想舞台上的伟大法国哲学家之一,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符号学运动的领军人物、文学评论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她的研究涉及了语言学、符号学、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等诸多领域,并提出了“解析符号学”、“互文性”、“符号话语”等许多原创性术语。克里斯蒂娃借鉴了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及巴赫金式的马克思主义美学,通过结构主义特别是巴特与拉康之方法论桥梁,形成自己独特的诗学-符号学的哲学本体论,突出了“语言学转向”中的人文…  相似文献   

2.
罗兰·巴特的《写作的零度》一文是对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中提出的写作观的有力补充,在对"零度写作"这一概念讨论之外,文中的批判精神值得进一步发掘。他对写作史的揭示,对多种写作形式的批判,对诗的现代性的发现,以及从边缘发声的知识分子诉求体现了其批判性,巴特的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以及后结构主义等风格则在这篇文章中均有体现,而战后法国知识界的历史情势,造就了巴特式"写作"。《零度的写作》为我们考察文学史、学术讨论、现代生活等多方面都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后现代美学思潮下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历程,总结出以个性化、多元化为风格的主要理念和以设计的不确定性、人文眼光对待设计和强调符号语义在设计中作用等为主要特点的后现代美学思潮下建筑装饰设计。  相似文献   

4.
吕西安·戈德曼(Lucien Goldmann)是20世纪西方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其文学社会学理论的产生与其相对独特的个人际遇、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自身深厚的文学社会学理论渊源等多方面因素密不可分。戈德曼的文学社会学理论向我们展示了文学与社会的辩证性实践关系,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文学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5.
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人类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并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所在.从人的自我实现角度确认"审美实践",从"审美实践"出发解释人类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来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美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欧根·希穆涅克的《美学与艺术总论》以列宁的反映论作为研究艺术的方法论原则,从艺术受现实和作者思想-审美意向的制约方面来研究艺术现象,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思想。首先,希穆涅克认为音乐是一种风格化的模仿,是主客观的统一;其次,他用音调去分析音乐的题材结构,认为音乐创作是通过一定的音调方式对人和现实的某种情感态度进行描述和音乐的"典型化";最后,他认为音乐活动是一个"语义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意义的生产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并最终指向对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希穆涅克音乐美学强调了积极介入现实的基本立场,但也包含了反映论美学的固有问题——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创造性和意识主体性的忽视。  相似文献   

7.
罗兰·巴特吸收了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将索绪尔的符号学从语言的领域扩展到了文化的领域,创立了神话学理论,影响力遍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理论流派。巴特通过将索绪尔的一级符号系统系统改为二级符号系统,为符号学的分析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这使得巴特可以游刃有余地对各种文化现象展开深入的分析,为资本主义批判带来了新的理论武器。同时,神话学思想的发展构成了向巴特后结构主义阶段转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风靡于现代西方的结构主义并不是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一种由结构主义方法论联系起来的学术思潮。泛于这股思潮的主要是些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这些学者各自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发表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学术著作,提出了独树  相似文献   

9.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致力于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以反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他以结构主义的方法建构了"多元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以此为基础批判和解构了黑格尔"一元决定"的辩证法。阿尔都塞对马克思辩证法的重新阐释为人们理解"经济的决定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深深影响了后马克思主义者拉克劳和墨菲。拉克劳和墨菲的霸权理论建构在对"多元决定论"的彻底解构之上,他们通过批评以"阶级地位划分"和"经济决定主义"为核心理论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新社会运动"试图建构起激进民主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0.
阿尔都塞作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开拓者早已为学界熟知,但在其最经典著作中,一些重要概念仍待梳理,"不同时代的交叉"就是一例。本文主要依托《读〈资本论〉》与《保卫马克思》,挖掘阿尔都塞重要但未受到应有重视的时间性概念,阐发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理论,拨正关于阿尔都塞的理论倚重共时性分析而轻视时间性问题的片面观点。本文初步考察"不同时代的交叉"概念脱胎于《资本论》的文段,尝试评价该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的独特价值,并简要交代它在理论界的影响和争议。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乃至马克思本人的社会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英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兴趣在过去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较大的波动.从只是停留在经济和社会理论方面,对马克思的哲学研究极少,到50年代后期重大历史事件对左派的影响使得一些人以新的方式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新左派".20世纪60年代末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时期.在哲学上的回应是分裂为两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80年代后期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使得左派遭受了世界性的大范围的溃败,马克思主义被拒斥为过时了.许多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许多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发生了转向,马克思主义浪潮的衰退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之后马克思主义仍然为理解现代社会的问题并且对他们做出回应,提供了最全面和有力的理论资源,因此它的复兴似乎在继续并且在加强.  相似文献   

12.
在道教传统中,"山"是一个重要的宗教文化符号。从现代环境美学的角度看,"山"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经验。本文以此对道教视域下的"山"意象进行梳理,尝试从"山"的三种环境美学特征:"清静"、"神秘"、"神圣"来揭示其宗教意义和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3.
"易"的意指符号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的符号学语义层级分字源符号学语义和文化符号学语义,字源符号学语义是文化符号学语义的基础,并规定了文化符号学语义的基本走向,文化符号学语义则是字源语义的提升、拓展与哲理化,不同层级的语义共生于"易"这一文化符号的语义拓扑空间,摹写出汉语言文化独特的生命世界,同时,其语义的生成也依赖这一符号对汉文化生命事件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在《忧郁的热带》的结尾部分,列维-斯特劳斯令人意外地把佛教与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一起。由此,本文作者旨在重新探究结构主义的政治含义。自吕西安·塞巴格的《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1964)出版后,人们便十分关注马克思主义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各种倾向的官方马克思主义把研究精神结构的进路批驳为唯心主义的歧途。本文则试图完全从另一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即从列维-斯特劳斯在书中的大胆对比入手。列维-斯特劳斯把马克思主义看做在西方推进社会改造的力量。而在这一进程中,东方已先行体现出其内在能力。因此,东方的内在差异可作为极好的结构主义方法,它有助于我们对自身文化中未被察觉的重要差异进行思考。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而非解释世界为宗旨,作者将其重新置于一种模式框架中,并使它体现出实际的批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从一开始就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直接相关。今天以回溯的视角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产生发展与毛泽东美学思想的形成、巩固与发展是一致的。毛泽东美学思想的形成以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其巩固与发展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文革"结束。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涂途 《美与时代》2006,(10):15-18
陆梅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长期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与有关杂志、丛刊的领导工作。编注《马克思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等,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等通过激活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否定性动力,以反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径不同,西方思想界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兴起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与"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却一致强调马克思哲学作为"科学"的唯物主义之维.这两种解读视角似乎形成了某种"拉锯"之势,而其中所蕴含的问题恰恰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本文仅简要考察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意大利学者科莱蒂在<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中对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角,由此管窥西方马克思主义演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以结构主义理论为视角,从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进行分析,探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新特点。从结构上发现经验与梦想,人性与物质四角关系之间的较量,讨论印刻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结构上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论逻辑语义     
符号、由符号构成的某类表达式及其语义是语言哲学和符号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逻辑符号、由逻辑符号构成的某类表达式及其逻辑语义则是逻辑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逻辑 ,特别是现代逻辑 ,通常是用形式语言和形式系统表述的。但逻辑学家建立逻辑的目的是为了刻画人的思维规律和推理能力 ,这必然要涉及形式语义和形式系统的逻辑语义。逻辑语义可以分为两大类 :直观语义和形式语义。很少有论文专门论述逻辑语义中的直观语义以及它们与形式语义的关系。本文主要讨论这些问题。给定一个形式语言L。我们知道 ,从本质上说 ,L由一堆抽象符号…  相似文献   

20.
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正确的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但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应该提"建立科学的美学体系",不应提"建立中国化的美学体系";美学的性质是综合性、边缘性学科,不是哲学学科;美学的研究方法是多样的,不要提"美学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