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阶段的一个重点,汉字复杂多变的字形直接影响了学生认识汉字的质量和效率.学汉字难在汉字的音、形、意上,学生往往因为记不住字形或不理解字义而出现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有关字族文识字法的实验,利用汉字“声旁表义”的特点进行教学,把汉字的组字部件的意义有机拼合形成字义,切实把握了汉字形与义之间的联系,并把这些规律通过再加工创造,通俗活泼的融入识字教学,变传统的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通过对识字方法的优化,培养了学生识字能力,对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阅读水平儿童汉字音形义联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学四年级儿童为被试,通过音义联结、音形联结、形义联结和音形义联结四项测试,对不同阅读水平儿童汉字音形义的相应联结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阅读水平儿童在汉字音、形、义联结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低阅读水平儿童汉字字形表征的模糊影响了他们汉字音形、形义的联结强度.  相似文献   

3.
高、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于字形的启动范畴判断任务,通过变化SOA和不同的启动类型,考察高、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结果表明,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间顺序为字形—字义—字音;低频汉字字形的激活在先,字音、字义的激活时间未能分开。这说明汉字的书面使用频率是影响汉字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进一步支持了汉字形—音、形—义连接强度受汉字使用频率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韩国、印尼留学生汉字识别中形音义的激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采用基于语义的和基于语音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在不同的SOA条件下,考察了中级汉语水平韩国和印尼留学生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信息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结果表明,表意文字背景的韩国留学生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信息激活的时序是字形—字义—字音,拼音文字背景的印尼留学生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信息激活的时序是字形—字音—字义;高频汉字的语音激活是自动的,印尼留学生的语音激活要早于韩国留学生。母语的认知加工特点影响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高频汉字识别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  相似文献   

5.
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别采用基于语义的和基于语音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在不同的SOA条件下,考察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信息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序为字形—字义—字音的顺序。这一结果揭示,高频汉字字义的提取更符合直通理论的预期。高频汉字的语音是自动激活的,但语音的激活可能发生在字义通达之后。  相似文献   

6.
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Ⅰ)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分别采用基于语义的和基于语音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在不同的SOA条件下,考察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信息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序为字形一字义一字音的顺序。这一结果揭示,高频汉字字义的提取更符合直通理论的预期。高频汉字的语音是自动激活的,但语音的激活可能发生在字义通达之后。  相似文献   

7.
刘盈倉 《心理学报》1965,10(3):16-23
問題 识字是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前提,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儿童的识字是一个反映过程,在字词的刺激成分与学生反映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主客关系。汉字是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它是以字词的言语结构和对象意义为基础,以文字符号为形式而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儿童的识字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的统一过程。在识字教学活动中,儿童把一定的字形  相似文献   

8.
以小学儿童为被试,基于语义和字形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考察儿童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信息激活的情况,结果表明:(1)在瑶语儿童汉字识别中,字形促进效应最为显著,语音的激活效应虽较明显,但难以区分音、义的时间进程;(2)随年龄增加儿童语义的激活效应不断加强;(3)形音激活时间既受汉字使用频率、实验任务、被试影响,也受SOA、实验基线及第一母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汉字读音中的音似与形似启动效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厚粲  舒华 《心理学报》1989,22(3):62-67
本研究使用启动命名法,对汉字读音过程中的音似和形似启动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音和形都相似的启动字和目标字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启动效应。关于字音和字形的相对作用,在本研究中音似启动效应显著,表明汉语读者的心理词典结构中存在着语音联结通路。形似启动效应不显著,但字形的启动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由音、义、形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它是以字詞的語言构造和对象意义为基础、以文字符号为形式而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就字形来說,又是由各种基本笔划、偏旁部首、基本字根据汉字結构規則組成的一个个文字。所謂正确牢固地掌握汉字不仅包括熟記字形的完整結构,而且要形成該字的音义形三者紧密联系的統一整体,最后达到  相似文献   

11.
汉语双字多义词的识别优势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词汇判断法、命名法考察汉语双字多义词的识别优势效应。结果发现,在词汇判断任务中存在着多义词较单义词的识别优势,但这种识别优势只表现在低频词中。在命名任务中未发现多义词的识别优势。作者根据分布表征模型的观点对双字多义词的识别优势效应做出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书昌 《心理学报》2009,41(5):464-470
日本学者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中文版)形成于他自1902年在中国京师大学堂开始的心理学教学活动,出版于1905年11月。该书在日本发行而在中国发售,它是面向中国学生的心理学教材。服部宇之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科学心理学教材,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意义。《心理学讲义》具有明显的进化论取向以及为教育服务的倾向。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教学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传播的开端。《心理学讲义》是以知、情、意三分法为基础的心理学体系。中国早期心理学术语与日本心理学中的同形汉字有着紧密联系,服部宇之吉直接采用日本心理学界通用的术语以解决汉语心理学术语的创制困难。  相似文献   

13.
Two Japanese students were taught to pronounce and discriminate English words that contain unfamiliar phonemic contrasts (e.g., rock and lock). Teaching pronunciation was found to be easier than teaching listening discrimination. Teaching listening discrimination resulted in collateral improvement in pronunciation and, to a lesser extent, vice versa.  相似文献   

14.
对听觉条件下中文字词劣效果的问题进行了实验考察,结果发现:在文章听点作业中,被试对高、低频目标字词语音的正误判断量存在着显著性差别,前者较后者成绩差,表现出字词劣效果的现象;在单字词的听点作业中,未发现被试对高、低频目标字词语音正误判断量方面的显著性差别;无论在文章还是单字词的听点作业中,被试对高、低频目标字词语音的正误判断量均比较低下,表明语音知觉的范畴性特征对字词语音的辩认准确性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量的以往研究涉及到字词识别 ,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字词或字母的触觉辨认研究 ,但未见汉字模式的触觉辨认研究。为了探讨汉字模式与英文字母或词模式触觉辨认的异同 ,我们先做简单汉字的视触匹配实验以确定此类实验是否可行。把 10个高频且笔画少的汉字在 6× 2 4的触觉振动仪上转换成振动的触觉模式 ,由于汉字比以往触觉模式辨认实验中所用的单指振动模式要复杂 ,所以我们不得不把汉字转换成双指模式 ,即用了两片振动显示仪来呈现一个模式 ,被试用双指接触振动片。汉语母语被试与从没学过汉字的英语母语被试各 10名对这些汉字触觉模式作了触觉与视觉模式匹配实验 ,结果表明两类被试的匹配成绩都很低而且无显著差异 ,结果可能是由于双指模式所致 ,从而不能完全说明汉字模式太难不适合触觉辨认 ,于是我们用单指模式的通常结构构建双指模式 ,使单双指模式的复杂度差异只表现在量上 ,检验了单双指模式的辨认效果 ,结果表明双指模式辨认成绩虽比单指辨认差但辨认中的认知特征如干扰中的反应竞争与知觉竞争效应相同。  相似文献   

16.
采用配对联想学习范式, 通过2个实验, 系统考察了书面字形在汉语低年级儿童口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实验一以40名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控制了假字的形旁透明度, 操纵了声旁的规则性, 要求儿童分别在规则字、不规则字和无字形条件下学习4个新异物体的名称, 结果发现呈现不规则汉字阻碍了儿童口语词汇的学习;实验二以27名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相同的配对联想学习范式, 同时操纵了假字的声旁规则性和形旁透明度, 再次发现了不规则汉字的阻碍效应, 并且发现透明形旁对口语词汇学习的促进作用。整个研究表明, 书面字形在汉语儿童口语词汇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对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口吃者的言语计划缺陷——来自词长效应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吃者与非口吃者在词长效应上的差异是口吃语音编码缺陷的一个重要的支持证据。本研究在综述词长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种解释提出了三点置疑,即词频、句法复杂性和发音长度也可能是造成词长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并通过三个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一和实验三在口吃者和非口吃者之间都得到了稳定的词长效应差异,并且排除了词频和发音长度对于这种差异的影响;实验二在控制词长的条件下,发现口吃者对于句法复杂性是敏感的。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口吃在言语产出中的语音编码和句法编码中都存在缺陷。同时,本研究对于口吃治疗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义符启动范式,考察不同加工深度任务中家族大小和类别一致性对义符语义激活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词汇判断中,家族大小影响义符的语义激活,大家族义符的语义不容易激活,小家族义符的语义容易激活。在语义相关判断中,类别一致性影响义符的语义激活,类别一致性高的义符的语义容易激活,并且在错误率上,这一影响受义符的家族大小调节。义符类别一致性影响义符家族效应的作用方向:当类别一致性低时,出现抑制的家族效应;当类别一致性高时,家族效应无影响或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声旁部分信息在儿童学习和记忆汉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类似课堂教学的学习-测验任务,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声旁提供的部分读音信息在儿童学习和记忆汉字中的作用。被试来自北京市两所小学260名四年级学生。实验中要求学生学习和记忆3种生字:(1)声旁提供汉字读音的全部信息,如规则一致字;(2)声旁提供汉字读音的部分信息,如声调不同字或声母不同字;(3)声旁不提供汉字读音的信息,如声旁不知字。要求学生学习所有的字一遍后回忆生字的读音,共学习3遍。实验发现,儿童学习和记忆汉字的正确率随声旁提供的整字读音信息不同而不同:当声旁提供全部信息时正确率最高,当声旁提供部分信息时其次,当声旁没有提供信息时最低;而且声旁提供的部分信息越多,正确率越高。结果表明,儿童对声旁提供的部分读音信息敏感,发展声旁意识对学习和记忆汉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Two words that varied in their relationship were presented sequentially to Chinese readers who made meaning and pronunciation decisions. In the meaning task, they decided whether the words had the same meaning. In the pronunciation task, they decided whether the words had the same pronunciation. In both tasks, the word pairs represented 1 of 4 relationships: graphically similar, homophonic, semantically related, or unrelated.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ERP) recordings made from the onset of the 2nd word suggested a temporal unfolding of graphic,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effects. Specifically, graphically-related pairs produced a smaller P200 in the pronunciation task and a smaller N400 in the meaning task. Homophones produced reduced N400 component with bilateral sources in the meaning ta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