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虎山道教     
正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境内,是闻名遐迩的"千古名岳,道教仙山",为道教发祥地、正一派祖庭所在地,《云笈七签》载其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三十二福地。据《龙虎山志》记载,东汉时期,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率弟子游鄱阳湖,再经信江溯泸溪入云锦山修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从此,云锦山便更名为龙虎山。龙虎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自然的亿载造化,成就了  相似文献   

2.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内的“天师八卦宴”在国内是颇有名气的筵席。它起源于哪朝哪代,哪一代天师,目前尚无确凿的文字佐证,但据上辈老人所传,至迟在清代中叶已十分盛行。“天师八卦宴”是历代张天师宴请贵宾或举行重大活动必备的筵席,名庖众多,制作精细,风味独特,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天师道文化得以恢复和发展,发掘和恢复“天师宴”也就成了热门的话题。1988年,当时鹰潭市的“龙山大酒店”(现为国贸商厦)有一姓黄的厨师,据称其祖父和父亲都在天师府当过厨师,熟知“天师八卦宴”的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龙虎山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之所,道教正一派祖庭。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元时因封36代天师张宗演为嗣汉天师,遂得名嗣汉天师府。10月23日至24日,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港澳台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道教界人士及信众和嘉宾数千人汇聚江西龙虎山上清镇,庆祝嗣汉天师府建府900周年。与会道众共同诵读“护国佑民世界和平祈祷词”,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庆典活动中,进行7道教科仪、道教音…  相似文献   

4.
第30代天师张继先(1092-1128),字嘉闻,赐号虚靖先生,自幼聪敏过人,善于题诗答对,当时有“神童”之说。据道教史书《龙虎山志》记载:元佑七年生于蒙谷庵,五岁不言,一日闻鸡鸣,忽失笑赋诗曰:‘灵鸡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翌日,宴坐碧莲花上,人皆异之”。宋崇宁三年,虚靖天师奉诏进京谒见宋徽宗,当他行至金銮殿前,宰相和正宫娘娘各献一杯香茶迎接,虚靖天师正在用左右手恭接香茶时,徽宗皇帝接着也敬献一杯香茗。按规定,恭接皇帝的香茗,必须用双手,才能表达尊敬之礼。可是,双手已经接到两杯香茶,在这种情况下怎能恭接皇帝的…  相似文献   

5.
江西鹰潭龙虎山,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嗣汉天师府,亦名"大真人府",四进前宫后府式古徽派风格建筑群,重檐丹楹,彤壁朱扉,至今已有900余年历史,是历代张天师起居和祀神之所,又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和历代天师曾经掌管天下道教事的办公衙门,故有"南张北孔"和"百神受职之所"的称誉,屡次获得"五好宫观"、"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地方 ,又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和张天师曾经掌管天下道教事务的办公衙门。它坐落在道教称为 3 2福地的江西鹰潭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上清镇中部 ,南朝琵琶峰 ,背靠华山 ,门临泸溪河 ,依山带水 ,气势非凡。 1 983年国务院颁布“嗣汉天师府”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 ,1 987年列为全国 2 1座重点道观之一对外开放。经过历史创伤后的嗣汉天师府在政府的扶植和海内外善信的赞助下逐年得到了修复 ,成为今天龙虎山区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嗣汉天师府现占地 (红墙之内 ) 4 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1 4万平…  相似文献   

7.
嗣汉天师府,是封建时代道教“天师”的起居之处,位于贵溪县上清镇中街,始建于唐玄宗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改建于上清镇关门口,赐额“真人府”。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迁至长庆坊,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拨款在今址扩建,赐额“嗣汉天师府”,嗣后历代都有过修缮。天师府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头门”、“二门”、“三门”、“私节”、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修水县普济道院住持戴祥柳道长,把自己珍藏的几乎绝迹的历代天师经■,包括《三洞五雷经■》、《都功祭酒经■》、《正一盟威经■》和《上清大洞经■》等经■全部虔诚奉献给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此举表现了一个正一道士对祖庭圣地一片赤诚之心,受到中国道教协会的高度评价,并得到省民族宗教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戴祥柳道长出身于道学世家,祖辈皆为名师,历为道众所重。后师从祖父戴国宝大师学道研究经■,历经数十载,奠定了他对道教经■研究的基础。近今几次到龙虎山与嗣汉天师府道教教研室主任汪兴有、顾问张清剑等商研经■,并上…  相似文献   

9.
戊戌年农历十月的道教传统节日下会日和下元节期间,中国道教协会于11月9日-17日、11月19日-23日,在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举办了2018(戊戌)年内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篆活动和2018(戊戌)年海外正一派道士授篆活动。活动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江西省道教协会协办,嗣汉天师府承办。  相似文献   

10.
龙虎山位于江西贵溪县境内,相传原名云锦山,到了东汉末年(124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结庐炼丹,宣扬有青龙白虎幻绕丹鼎之上,便易名为龙虎山。其实,据《贵溪县志》记载:“两山对峙,状若龙虎”,因而得名。龙虎山为何驰名中外呢?一是历代天师都受到封建帝王的敕封和赐爵,因而给道教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二是自然景观广阔,名胜古迹众多,自古以来,就有“千峰竞秀,万壑争流”之称。历史名人皮日休、顾况、王安石、苏东坡、曾巩、文天祥、陆九渊、赵孟頫、徐霞客、宋濂等人,  相似文献   

11.
道教授箓,历史悠久,是道教最重要的仪规之一。按照道教正一派传统,授箓是修道阶次的标志。道士受箓之后颁发给职券牒文,以证其所得法职。图为2014年11月19日—12月7日在江西鹰潭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举行的正一派授箓活动,来自海内外的800余名箓生参加了授箓。  相似文献   

12.
坚持中国化方向,正成为当今我国各宗教的共同议题和重要任务。龙虎山嗣汊天师府有块牌匾——“阐道布教”,这是祖师对我们的殷切嘱托,在新时代阐释它,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坚持道教的中国化方向。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的切实含义,不是说道教本土化,而依旧是说道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样才能跟上当今中国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3.
夏历十月十五日为道教下元节(1990年12月1日),江西省贵溪县上清镇嗣汉天师府龙虎山道教协会隆重举办了以天师府祖天师法像开光盛典为中心内容的“龙虎山道教文化活动周”。 11月30日下午由天师府何烂然道长、龚镜清道长、邱裕松道长交替做了“请水安监斋”、“安龙奠士”、“行阵布卦”、“书符传递”等科仪;青年道长黄有胜做了“申文发奏”科仪。12月1日早晨由两位老道长做“起师扬幡”和“分灯嘎玉”科仪;上午由汪少林老道长做“开光”科仪;下午上海市道协陈莲笙道长做“上表”科仪。12月2日上午由天师府青年道长李少华做“净坛”科仪。这次道场,老道长还做了“迎  相似文献   

14.
2003年8月25日,上海社科院教授陈耀庭应嗣汉天师府主持张金涛的邀请,专程自千里之外来到天师府,向天师府全体道职员工讲授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写的《道门十规》。陈耀庭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朴素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张宇初天师撰写《道门十规》的历史背景和明初道教组织的基本状况以及张宇初作为掌管天下道教的领袖,对全国道教徒的殷切期望。接着,又逐章逐句地讲授了《道门十规》主要思想、基本内容以及在当代继续学习《道门十规》的深刻意义。通过这次学习,嗣汉天师府道职员工进一步增强了祖庭意识,精神风貌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学…  相似文献   

15.
天师府简介     
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亦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府第坐落在江西贵溪上清古镇,南朝琵琶峰,面临上清河(古称沂溪),北倚西华山,东距大上清官二华里,西离龙虎山主峰十五里许。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殿宇、书屋、花园等部分构成。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建筑华丽,工艺精致,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国第一家”之称。天师府宋祟宁四年(1105)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祐六年(1319)重建于上清镇长庆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建于今址。占地二万四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一千多平  相似文献   

16.
柔弱 《中国道教》2000,(5):21-21
7月 1日 ,江西省省长舒圣佑冒着酷暑 ,在鹰潭市委书记肖茂普、市长缪兵的陪同下 ,一行10余人对正在筹迎“下元节”大型活动的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进行了视察 ,受到了全府道众的热烈欢迎。舒省长下车后 ,即向两位市领导说 :“鹰潭到天师府要修条高速公路 ,现在的公路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在看到府门口两侧的民房破破烂烂 ,与天师府的宫观建筑极不协调 ,他立即对市委肖书记说 :“这些民房应予搬迁或者改建。”天师府现有 12个殿堂 ,6 3尊大小神像 ,舒省长几乎都进行了视察。对神像的塑造、殿堂的造价、殿堂下水道的铺设 ,也一一仔细垂询。特别对…  相似文献   

17.
1998年 7月 ,在修筑老君广场西侧公路地基之时 ,推土机在施工现场推出一块石碑。碑长 1 8米、宽 1米、厚 0 2米。为万历四十六年 ,句容县知县罗廷光与“华阳洞灵官”周友诃共同竖立。碑中详尽地记载了茅山“华阳洞灵官”一职的选授过程 ,以及其相关的职能。华阳洞灵官的设立据《茅山志》记载 ,“华阳洞灵官”一职是在明洪武十六年 (公元 13 84年 )六月设立。在此之前 ,茅山、龙虎山、阁皂山并称三大符宗坛 ,皆由天师府统领。茅山道教由上清派宗师管理。明太祖朱元璋利用“明教”取得了天下 ,所以他深知宗教的影响力 ,在他取得政权之后 ,…  相似文献   

18.
蚊子 ,乃肮脏水中而生 ,雄者吸植物的汁液 ,雌者吸人畜的血液 ,是传播疾病的害虫 ,人人恶之。据传 ,正一道祖庭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所在地 ,在宋代以前原是倪氏山寨 ,当时草木丛生 ,淤泥遍地 ,蚊子十分猖獗。宋代以后 ,尤其元明时期 ,世袭天师地位显赫起来 ,帝王拨金赐银兴建天师府 ,并赐联“南国无双地 ,西江第一家”。倪氏山寨于是变成了皇帝赐封的“相国仙府”。府中环境改观 ,卫生清洁 ,香火旺盛 ,加上樟木林荫 ,自然抑制着蚊子的生长。正如今天 ,天师府作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 ,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虎山的主要景点 ,在各级政府和海内外善…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1 1月 8日至 1 1日 ,道教正一派祖庭———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再度隆重举行了为期四天的对海外正一派道士传度授仪典 ,来自台湾、香港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 1 1 8名正一派道士在这里接受了传度。为举办好这次传度仪典 ,天师府在中国道教协会指导下 ,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力求规范生申请和考核及升授等制度 ,得到了海外生的理解和好评。这次天师府对海外授活动是在“中国龙虎山第七届道教文化旅游节”期间举行的 ,天师府还举行了玄坛殿落成开光典礼 ,四方信众和海内外嘉宾 2 0 0 0多人到天师府参拜和参访。中…  相似文献   

20.
大发 《中国道教》2004,(2):60-60
2004年3月2日,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经乐团一行29人乘客机到达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开始了在新加坡举行的为期一周的第四届道教音乐汇演活动。第四届道教音乐汇演于2004年3月7日晚在新加坡嘉龙剧院正式举行。应邀参加这届汇演的有新加坡道乐团、大士伯公宫《道德经》唱诵团、香港道乐团、澳门道教协会道乐团、中国龙虎山天师道经乐团、中国茅山道乐团、台弯南投玉皇宫国乐团、高雄文化院国乐团等8个团队。各团队之间,同属道门一脉,人人亲如兄弟姐妹,一次招手,一声微笑,亲情尽在不言之中。大幕徐徐拉开。随着乐诵《道德经》的清音回绕,整个剧场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