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医学生之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剖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医学生加强医学伦理素养教育是当前国内外医学教育的共识,但在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上却是各具特色.相对而言,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其表现就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从医学伦理素养教育的现状入手,尝试分析我国医学伦理素养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医学伦理教育及其教学法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研究源起医学伦理教育在 2 0世纪末期已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其重要性也将因医学与科技的进步而与日俱增。医学教育在过去受Flexure之理念所主导的训练内容 ,在世界新情势的不断创新下 ,已显然过时有所不足。美国医学协会于 1 970年时即呼吁医学伦理情操的培养在医学训练过程中之重要性。紧接着 ,美加的医学院就把医学伦理有关之议题列为医学教育的课程 ,而哈佛大学也在 1 982年开始对传统医学教育加以检讨 ,并在 1 985年开始“新路径”(NewPathway)的教育改革 ,使医学人文与伦理的强调更上一层楼。台湾在过去一…  相似文献   

3.
调查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及培训情况。选取该院30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对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知情况以及教育培训情况。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医院设置医学伦理委员会、科研需通过委员会审核的认知及工作期间参加医学伦理学培训的占比分别为48.33%、39.33%和54.00%;医生对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知晓情况优于技师和护士,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知晓情况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学的认识不足,工作期间接受的培训也较少,医院应重视医学伦理学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4.
英美学者研究认为,医学生在医学院校学习和临床培训期间,由于其身份地位、文化冲突以及医疗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而经历的种种伦理困境,易于使他们陷入情感和心理的困扰、信仰和行为的冲突、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之中,并最终导致其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的损害。他们呼吁教育工作者应当承担起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矛盾问题以及学习职业伦理困境的处理经验的责任。这些成果对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山东省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运行现状、人员构成和任免情况、伦理审核状况和运行情况,课题组对山东省17地市58家医疗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成立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有27家,占46.55%,其中12家成立了多种类别的伦理委员会,且大部分成立时间较短.医院伦理委员会成员的总人数平均为19.89人,本单位成员占94.77%,96.30%的主任委员由行政领导兼任.调查发现,目前仍存在成员结构需完善、培训交流较欠缺、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伦理审核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临床学院、教学医院和临床教师仅重视医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忽视医学伦理教育,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严重脱节.应对临床实习生的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践过程、教育路径、方式方法进行整合,使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实现整合.  相似文献   

7.
医学科学数据既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成果,又是一种重要研究资源.针对医学科学数据共享所面临的伦理学问题,如医学科学数据的所有权、医学科学数据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等,提出相应的举措,对促进和规范医学科学数据的共享、最大化科学数据的价值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医学伦理教学有效性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研究缘由医学伦理的讨论近十年来已在台湾蔚然成风。不但在医学院 ,在各地医院都有以医学伦理为主题的课程、研讨会或演讲。这是台湾在医患关系上与国际社会医疗新情势同步前进的开始 ,不但值得庆幸更应积极继续强调。但医学伦理的教学与研讨 ,到底有没有任何效用 ?课程的增设基本上就是“言教”的加强 ,但有关伦理道德之情操的事 ,能不能在课堂上 ,当成一个学科来教导 ?伦理道德的培养不是一种感化与熏陶吗 ?这是很多台湾学者的疑问。本研究计划也是针对此疑问来提出 ,其目的有三 :1 1 设计一个评估问卷 ,来调查学生在研读医学伦理前后…  相似文献   

9.
医学科研与医学科研伦理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科研中出现许多伦理问题。其必然性在于科学与伦理的不同:即属性不同、评价标准不同、变革速度不同。医学伦理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样的医学科研活动是善的,什么样的科研行为是应该做的。医学科研中要把握医学伦理观,体现医学科技观,富有医学创新观。  相似文献   

10.
医学伦理研究与文化关系密切,医学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医学伦理研究与文化的关系可以通过医学伦理的文化纷争与道德陌生者两个事实得到例证。当代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更多地表现出对西方医学伦理理论的移植,而对中国社会特定文化背景的关注不够。立足民族深厚的文化背景,对外来研究成果进行本土化基础上的借鉴与吸收,将是发展中国当代医学伦理学的良策与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算法偏见与隐私泄露危机、意识难题与道德主体困惑、数字鸿沟与资源供给失衡加剧了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的技术伦理、信念伦理和分配伦理危机。由于伦理设计滞后,人工智能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表现出研究伦理与服务伦理的二阶性、自由意志与公共利益的矛盾性、智能技术与临床经验的集成性等特征。面对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困境,需从人本性的视角规避智能技术异化,保护患者隐私;从主体性的视角克服道德主体困惑,缓解意识难题;从公众性的视角弥合资源数据裂沟,促进分配正义,通过强化正向伦理规约缓解人工智能临床应用的伦理危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医−患−机”分析框架,医疗机器人的不断发展面临主体资质复杂、责任认定困难等责任伦理风险,医患关系重构、医患信任危机等医患伦理风险,数据质量与数据隐私等数据伦理风险,算法安全与算法偏见等算法伦理风险以及医疗资源分配正义风险。医疗机器人的伦理治理要以医学伦理和机器人伦理准则为依据,建立多元伦理治理体制,推动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探索自愿型、调节型与管制型等伦理治理工具的组合运用,加快医疗机器人伦理治理的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医疗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大大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并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门方向之一。在简要介绍国内外医疗机器人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该项技术存在的医疗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缺少法律保障和规范、对医疗岗位冲击、无法体现对患者人文关怀等伦理问题;提出积极发展和推广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同时,推动人们对医疗机器人观念的更新,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解决该项技术伦理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伦理生态视阈中的医学伦理精神诠释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本体思维的"原子式探讨"不能实现医学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由本体伦理思维到伦理生态思维的道德哲学范式转换为探讨医学伦理精神提供了新的思维向度和价值资源。伦理生态视阈中的医学伦理精神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张力系统,其建构在于:重建伦理主体的自身精神生态、"医学伦理—卫生经济"政策生态、医学伦理—社会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5.
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指导医疗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五所医院医务人员和两所医科大学的学生从医学伦理学教育和伦理培训等四方面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提出目前在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已经逐步被认识和接受;医学伦理在临床实践和医疗科研中已有较大的影响;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学伦理教育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某三甲医院五年科研伦理审查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科研项目伦理审查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对策。汇总2013年~2017年经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审查的科研项目,分析研究者的学历、职称、学科与通过率关系。近5年医学伦理委员会共审查科研项目285项,通过238项,未通过47项,其中内科通过率高于外科(P<0.05),副高以上职称通过率高于中级(P<0.05),研究生以上学历通过率高于本科及以下学历(P<0.05)。只有强化伦理意识,规范审查形式,健全监管机制,才能保证科研伦理工作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符合伦理的护理决策能够让护理实践更加充满温度,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具有做出良好决策的能力是提供高质量护理和确保护理活动合乎道德的关键。从临床伦理决策能力相关评估工具、伦理决策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影响因素以及有效干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综述,通过梳理测量伦理决策能力工具的发展、比较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各项干预措施,以期让相关科研人员重视这一问题,为我国提升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提供更多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复习、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50名执行过国际维和任务的军医进行了研究,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其在执行维和任务时医疗行为选择的逻辑实质。研究发现,军医在维和时会因为遇到伦理道德困惑与伦理情感冲击,从而影响其行为选择。因此,军医维和时需要适应其军事角色定位,并且必须把救治和保护生命的医疗关怀作为首要行动原则,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向东道国提供必要的医疗帮助;同时,军队应当制定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规范为军医的行为选择提供充分依据,并在维和前后对军医进行适度而恰当的培训和心理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