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0年3月起我国开始推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试点工作.通过对51例潜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案例进行开放式访谈;探讨协调介入时机和环境、协调员专业水平、家属对脑死亡及捐献流程信息的了解、家庭组成、传统文化对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针对性提出提高器官捐献数量和捐献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影响民众器官捐献意愿的因素中,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公民器官捐献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乐观的死亡态度、帮助他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观、生命延续的赋予意义促进个体捐献意愿的表达;而消极回避的死亡态度、身体完整性丧失的困扰、顾虑重要亲人的感受可能会阻碍个体捐献意愿的表达。在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发掘并利用其中积极有利因素建立符合国人传统价值观念的器官捐献体系,可能是提高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意愿,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内外器官移植供体的来源、捐献的同意原则、器官的获取与分配、法律基础、供体的死亡标准这五大方面的对比,总结了器官移植发达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闪光点。完善我国的器官捐献立法可以考虑从扩大器官移植供体来源、引进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柔性推定同意模式”、加快推进具有更高法律效力的“器官移植法”的出台并将脑死亡写入法案,以及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沟通能力的器官移植协调员等多方面出发,以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器官移植已成为医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手段之一。器官移植中器官捐献的分析评估体系作为成熟器官移植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对器官捐献水平和做出客观的评估,包括捐献潜力,即潜在捐献者率(Potential Donors rate,,PDr)和捐献有效力,即实际捐献者率(Actual Donors rate,ADr)(单位:per million population,pmp)。本文将介绍通过对多国器官捐献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器官捐献中供体评估的主体方法,包括流程、分析方法、适用范围及其积极意义等,希望可以利于我国研究。  相似文献   

5.
心脏死亡供体作为增加器官来源的重要途径;已受到世界移植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特殊的移植环境中;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的开展有其优势;但也面临着伦理、技术及社会方面的困境.除了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新观念外;还应培训器官捐献协调员;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树立医院良好形象;促进器官捐献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器官捐献使公民有机会获得健康福祉,是社会福利的一种体现。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在发展中遇到捐献率低的瓶颈。福利多元视角强调福利供给的多主体性,从理念和制度上强调和发挥政府、市场(补偿)、社会、家庭不同主体的协同作用。建议建立多元福利主体共同参与的体制,政府主导完善健全法律法规,市场发挥补偿机制的激励作用,社会、非营利组织的协同、平衡利益,器官分配家庭优先等,提供资源,互补配合,共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切实推动捐献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考察各国立法和我国地方立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器官捐献立法的一些前提性问题进行探讨:明确死亡标准,建立合理的器官捐献激励机制,明确器官捐献的法律责任和追究机制,确立“指定同意”模式为基本原则,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器官捐献立法体系,以切实加强对我国器官捐献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参与观察研究和文献梳理,总结当前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伦理审查存在的问题,如审查机构不明确、审查时间滞后、审查形式有缺陷、审查内容及标准不具体、审查监管不足等。依据人体器官捐献的伦理原则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针对谁来审查、何时审查、怎样审查、审查什么、如何监管5个问题提出规范伦理审查的建议,以期加强器官捐献伦理审查制度建设和伦理委员会审查能力建设,促进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9.
由教育部和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国际狮子学会眼库、中国器官捐献及分配联盟医院等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国际标准器官捐献及分流系统联席会议”于2007年1月20日~22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器官移植的临床医生、相关的法律工作者和伦理学研究人员等约20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探讨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器官捐献率,推动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文献查阅等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对影响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为做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多个层面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器官捐献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家庭成员间活体器官及组织捐赠是被绝大多数国家所允许的.虽然利益化减少了很多,但是目前发现其也存在许多的伦理问题.就家庭成员间活体器官及组织捐赠的伦理基础,以及就捐赠风险、种族差异、失衡之爱、操纵、拒绝、退出、潜在利益、特殊疾病等涉及的相关伦理问题进行综述,并就存在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as a method of increasing participants' intention to become organ donors. The participants who agreed to a 1st request were presented with a larger request either immediately or 3 days later. The 2nd request was presented either by the same requester or by a different requester. Compared with a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only the 2nd request, a significant foot-in-the-door effect emerged in all conditions except 1 (same requester-immediate request), in which the participants showed neither more nor less intention to become organ donors than did the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体来源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有鉴于此,建立一个非技术的人体器官移植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该系统各组成部分如法律法规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宣传教育系统、补偿系统的研究,旨在对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在器官移植的供体来源为尸体器官时,无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常没有针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做伦理审查。基于此现状,结合国内《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探讨在医疗机构环境下,公民逝世前后的器官捐献伦理审查和监督制度,以进一步尊重公民的尊严和意愿,保护隐私,避免医生职务利益冲突,规范和完善公民死亡判定与器官捐献工作流程,切实维护公民权益,增进社会公众对器官捐献伦理的认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模式问题,以及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宜采用统一立法模式,并遵循知情同意、人民健康第一、效用与公平、规范程序与便于操作、违法必究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