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器官移植一直是生命伦理学极为关注的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若对器官移植不作伦理评价,就有可能形成一把双刃剑,在挽救人生命的同时又给人类制造新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从1954年第一例活体肾移植手术成功至今,全世界肾移植患者超过24万。我国近年来,活体肾移植数也有增大的趋势。虽然活体肾移植一年存活率为92%~96%,肾脏又是人体内成对的器官,但作为供体来说,贡献出一侧肾,很难说他仍是一个完全健康者。何况供器官切取...  相似文献   

3.
活体肝移植供者心理社会方面问题的主要研究进展为:多数供者与受者之间有血缘关系,或者有亲密的情感联系;供者有利他主义动机;供者术后有短期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下降,但术后1年之内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活体肝移植供者心理社会方面问题的主要研究进展为:多数供者与受者之间有血缘关系,或者有亲密的情感联系;供者有利他主义动机;供者术后有短期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下降,但术后1年之内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供体器官的严重短缺,老龄活体供肾移植逐渐成为一种可以接受的对策。老龄活体供肾移植有其特殊性并且更易于引发伦理争论。本文简要介绍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就若干社会伦理学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供体器官的严重短缺,老龄活体供肾移植逐渐成为一种可以接受的对策.老龄活体供肾移植有其特殊性并且更易于引发伦理争论.本文简要介绍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就若干社会伦理学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身份认同动机(identity motive,简称身份动机)是引导个体进行身份建构、寻求特定的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的心理需要,主要包括自尊、效能、连续、意义、独特、归属六种动机。近十年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身份动机在身份的建构、维持、防御与改变等过程中协同发挥作用,而且动机的满足可以增强幸福感和心理适应。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检验动机维度、考察发展规律、开发实验范式、探究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8.
肾脏移植是救治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手段。亲属活体捐献肾脏是扩大供肾来源的有效手段。当前国内开展亲属肾移植存在伦理、法律和健康风险,主要来自供体和医疗两方面。为防范风险,医务人员应严格审查供受者的血缘关系,签署完整规范的法律文书,进行全面细致的术前评估,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宗教认同研究的意义在于梳理宗教认同与其他身份认同的关系,减少由于单一身份标签导致的对多样身份存在的扭曲,探索构建社会和谐之路。在汉斯莫尔(Hans Mol)以宗教是身份的神圣化定位了宗教认同的基本内涵时,  相似文献   

10.
社会身份重要性和社会认同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选取四个参照条件(国家、民族、性别、职业),探讨个体内部的社会身份重要性、以及个体对其不同社会身份的社会认同度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个体内部,社会身份重要性越重要,相应的群体参照效应也越大,而社会认同的高低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大小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个体的自我内部,不同的社会身份是按照重要性来排列,越重要身份越靠近个体自我概念的核心,而且这种重要性也影响着集体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  相似文献   

11.
亲属肾移植的伦理学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活体亲属肾移植是当前解决器官匮乏最重要的途径,近年来我国亲属肾移植例数也不断增多。但是亲属肾移植因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比尸体供肾移植更为敏感,也更易于引发伦理问题。简要介绍国内外亲属肾移植的研究进展,重点对亲属肾移植的生命伦理学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提出开箱式思维和闭箱式思维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医认知方式和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行初步的探讨.整体上,中医认知方式是一种宏观性闭箱式思维,中医学是一种闭箱式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免疫隔离技术的开发利用,器官移植目前已经被公认为是治疗终末期疾病的一个临床选择,本文综述器官移植中供体短缺与活体器官移植的优势与风险、活体器官移植后抗排斥与防治感染的问题以及哲学思想在器官移植诊疗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等候移植的病人增多和可用器官短缺,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降低等候期间的死亡率,活体肝移植(LDLT)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其前提是要确保供体的安全。尽管活体肝移植术对供体而言是安全可行的,然而供体所发生的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则是我们所不应忽视和低估的。  相似文献   

15.
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供肝短缺的问题,但随之也引发了右半肝移植物中是否带肝中静脉的技术与伦理之争。本文论述了肝中静脉的解剖,以及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中带与不带肝中静脉的双方观点、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roshansky提出的“地方认同” (place identity, 1978)一词, 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对居住环境的自我认同, 用于理解和测量“人-地关系”。已有研究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地方感”及“地方依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 并在个体、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上均发现了影响地方认同的因素。未来的研究将采用社会认知的实验技术、以及纵向研究设计方法等, 一方面探讨地方认同的内在心理机制, 另一方面则利用此概念探索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沛  刘峰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22-827
社会认同威胁是指,在社会比较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个体在认知、情感上,对自我、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剥夺感、自卑感。社会认同威胁的结果包括3类:脱离群体、改变群体的状态、接受消极的社会认同结果。外显“社会威胁”的测量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测量“社会威胁”的内隐方法则以心脏血压和平均动脉血压作为测量指标。社会认同威胁的实验研究将群体分化为内群体和外群体,操纵群体地位的差异,通过模拟社会游戏来了解群体的社会认同威胁及其生理反应。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下述问题:对社会认同威胁概念的建构、跨文化研究及其内隐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