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论生命伦理学理论的哲学之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命伦理学的理论不能只看成是简单的两三条伦理原则或某个道德标准 ,而是经常需要道德哲学、生命哲学为其提供理论的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当前 ,许多令人困惑的生命伦理问题也只有从道德、生命的深层去分析、思考 ,才有可能获得较可靠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生命伦理学是上个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主要研究现代医学及生物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由于其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建构方式,使得生命伦理学具有多重的思想渊源,主要包括:基督教伦理神学、医学科学哲学、西方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和西方道德哲学等.上述理论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繁复的思想网络,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共同为生命伦理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今天,生命伦理学的基础理论还处在不断丰富和演变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3.
国际生命伦理学和伦理学相对主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DanielWikler国际生命伦理学会会长东亚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EACB’95)召集人邱教授和坂本教授邀请我谈谈伦理学和文化相对主义与国际生命伦理学的关系。这是一项困难的任务,一项超过我个人作为生... 相似文献
4.
丛亚丽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20,41(19):1-4,11
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谁包括谁看似很重要,但对于同作为应用伦理学这一角色来看,又无关紧要。医学伦理学更倾向于是医学的一部分,而生命伦理学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学科定位问题涉及到谁需要定位以及为什么定位的问题,更涉及到定位需考虑的坐标问题。对学科定位的探讨还需要考虑其来源和历史,以及关注现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对于这两个学科定位的再思考提示,应当认识其各自的独立性,而不应受定位问题的误导。 相似文献
5.
探讨生命伦理学的起源,并阐述了不同理论支持者的观点,发现无论准确的生命伦理学历史起源是什么,目前生命伦理学已经变成了一种真正的全球现象。它在全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人类不仅仅是欧洲人或亚洲人,也是世界公民和一个全球道德共同体的成员。生命伦理学对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是重要的,并不是因为它是"拿来"的,而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普遍的框架去解释和管理正在经历的变化,这个变化包括了目前所有的国家和文化。然而,这个框架的解释和应用必须依据本土环境。因此,现代生命伦理学具有全球性和本土特征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没有单一国教或价值权威能全盘解决科技政策与价值问题的多元社会中,由政府设置公共论坛性质的政策咨询委员会,是一项值得采纳的作法.美国先后设立过6个国家生命伦理学委员会,探析它们的建立与变迁,可以为我国类似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儒家生命伦理学是否可能,是目前生命伦理学界争论的一个话题。对这一问题最有代表性的诘难是对儒学能否作为我国生命伦理学的思想基础以及儒学能否提供构建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理性基础的质疑。本文回应了这两个问题,并且认为儒家生命伦理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同时分析了儒学与生命伦理学会通的可能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邱仁宗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1):78-79
近年来,一些老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结核病就是一例.原因之一是结核菌对多种有效药物产生耐药,之二是艾滋病病毒使患者免疫力降低,致使结核病流行又呈上升趋势,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在第8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上讨论了结核病伦理学问题,组织者是国际哲学研究院名誉主席、法兰西学院生物学和医学哲学主席Anne Fagot-Largeault教授. 相似文献
9.
孙慕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5,(15)
性是人类生命的道德伤口。性是生命的核、质与根。人类掩藏性的信息,给生命以最大的神学、美学和伦理学的空间;也同时用潜伏的原理忧挂生命发生的神秘和戏剧性;性爱和情爱的形式改变了忏悔的精神说教,与科学实践、生活实践相结合,面临如何延续生命又如何避免蒙受尊严丧失的屈辱。 相似文献
10.
孙慕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5,26(23):4-8
性是人类生命的道德伤口.性是生命的核、质与根.人类掩藏性的信息,给生命以最大的神学、美学和伦理学的空间;也同时用潜伏的原理忧挂生命发生的神秘和戏剧性;性爱和情爱的形式改变了忏悔的精神说教,与科学实践、生活实践相结合,面临如何延续生命又如何避免蒙受尊严丧失的屈辱. 相似文献
11.
David Alvargonzález 《Metaphilosophy》2017,48(4):467-483
This article analyzes certain aspects of the structure of bioethics as a discipline. It begins by arguing that bioethics i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of a pragmatic nature and then puts forward a classification of the main problems, issues, and concerns in bioethics, using this classification as a way to outline the limits and framework of the field. Pushing further, it contends that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any topic in bioethics requires that three normative dimensions (the ethical, the moral, and the political) be taken into account. It concludes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issues and analysis of each issue's normative dimensions can provide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sui generis structure of bioethics as a pragmatic discipline. 相似文献
12.
以生命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为标志,医学人道主义思想完成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当代生命伦理学是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产物,其体系由伦理基础、原则、问题和技术四个维度构成,主旨是从一定的伦理基础出发构建伦理原则,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做出对技术的回应。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构建是生命伦理学主要的实践形式。作为医学人道主义的现代形式,生命伦理学由于从技术出发重点关注非常态的医学、关注少数人群和对美德的相对忽略,使其不能完成代替传统医学人道主义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This essay contrasts the notions of charity employed by Traditional Christianity and by liberal cosmopolitan bioethics, arguing that: (1) bioethics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the notion of charity in a manner that is caustic to the Traditional Christian moral vision, (2) Christians are, on the whole, more charitable than proponents of bioethics' reconstructed view (even given the standards of the latter), and (3) the theistically oriented conception of charity employed by Traditional Christianity cannot be expressed in bioethics' purportedly neutral public vocabulary. The upshot is that, in the name of neutrality and pluralism, liberal cosmopolitan bioethicists seek to impose an impoverished moral vocabulary that reflects liberal cosmopolitan ideology while excluding input from Traditional Christianity and other non-liberal-humanistic moral visions. 相似文献
14.
陈飞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11)
生命伦理学面临诸多的伦理问题,其中最为凸显的是人权困境,生命伦理学与人权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契合点,人权是生命伦理的核心和生长点,人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使生命伦理学的存在与发展成为可能,并且成为活生生的伦理现实。生命伦理学饱含丰富的人权意蕴,成为人权理论合理性的印证。要科学审视当代生命伦理学和人权关系,化解人权困境,推动生命伦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慕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0A):6-9,31
生命伦理学应把主要的研究内容转移到精神、灵性与社会生命的伦理解读,研究什么是生命的伦理价值,以及"医疗与保健政策的公正"方面;生命伦理学的学科体系可分为原理(原道)、原论(原法)与原用(原实)三部分,可划分为理论生命伦理学与应用生命伦理学两部分;生命伦理学的原则可分为母原则、基本原则与应用原则;生命伦理学要鼓励创建各种学派,不要搞一言堂;在生命科学进化的今天,有必要保持心境平和,而不是戏剧性的躁动。 相似文献
16.
生命伦理学的知识场域与现象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命伦理学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学科,研究者还要做许多重要的工作。目前,生命伦理学研究中首要的是对相关知识、基本概念、语词的统一,诸如对生命、医学、疾病、死亡等确立生命伦理语境下的认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应该挖掘所有人类的理性遗产和文化资源,建立和构建生命伦理学理论框架和体系,从而解决对具体生命伦理问题和现象评价的困难。生命伦理学存在一个多维的知识场域,揭示、解释和勾绘这个场域,对生命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的尊严与生命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会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11)
“尊严”是频繁出现在生命伦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但关国学者麦克琳却在最近认为,尊严在生命伦理学中是个无用的概念,可以毫无损失地用其它概念,比如尊重人的自主性概念所代替。反驳了麦克琳的观点,定义了尊严的含义,认为生命伦理学的使命就是在当代生命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如何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18.
"人造美女"的生命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造美女"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炒作的概念,其背后隐匿着深刻的生命伦理难题,并直接面对现实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其中,生命价值、技术对生命干涉限度、美容与健康的冲突、医疗商业化等生命伦理学难题格外突出,而医疗伤害、技术滥用等是更为现实的医学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滕永直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4,35(9A):36-38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更从根本上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其关涉到人类生命质量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受到自然科学、生物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界的高度关注。将生态与环境保护纳入生命伦理的研究视域,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类环境价值观视角、人与人关系的人类道德行为规则视角探索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实践路径,不仅是对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有益探索,同时对于生命伦理亦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