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晨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4,25(7):52-52
人文精神是与科学精神相对而言的.从事医学工作的人在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同时,还要具备人文精神和人文态度.而目前的医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加强医学教育的人文内涵,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成为医学教育日益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医学生对目前医学人文教学的认知情况, 调查了924名正在临床实习的七年制学生和五年制学生以及已有临床实习经历的在读研究生。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学生高度认可医学人文知识对医生职业具有重要影响;医学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是目前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临床实际讲授理论知识被看作是理想的医学人文课程的授课形式;承担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既具临床工作经验 (或临床知识) 又具医学人文知识背景;学生们比较重视与患者工作有关的应用性的课程而相对忽视能够启迪临床技能思维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医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 当前的形势当前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 ,前进的步伐还不够快 ,新的突破性的进展比较少 ,各方面的阻碍仍很大 ,对未来人才质量要求没有明确的标准 ,在思想认识和观念方面还存在较多的误区。近年来我国为纠正基础教育中的偏向问题而提出了素质教育 (在美国就无素质教育这个词 ) ,那么高等教育是否也应进行素质教育 ?由于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存在着重知识、轻文化、重智育、轻人文、高分低能、合作精神不足等问题 ,素质教育在高校也是非常重要的 ,张笛梅[1] 认为 :素质教育是过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思想观理… 相似文献
5.
论医学生从业素质的要求与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蕙芸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1,22(10):26-28
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应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医学模式转变,特别是社会进步与医学科学发展的宏观背景,以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需求、多维学科结构等要素为培养目标,以脑科学研究和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改革和构建21世纪医学教育新模式,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21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医学生对目前临床医疗实践中医学人文的认知情况, 调查了924名正在临床实习的七年制学生和五年制学生以及已有临床实习经历的在读研究生。调查结果显示, 虽然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目前医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持肯定态度, 但也存在医学人文精神欠缺的问题;目前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践行医学人文, 是“被动”需要而非“主动”提供;医院转变以营利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是医学人文精神建设的前提;患者应成为临床工作医学人文关怀行为监督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没有实效性,一切教育都没有任何意义。概念明析是科学认识的逻辑起点,要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效性首先就应明确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效性内涵。从哲学和价值的角度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效性内涵进行解读,提出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应包括培育过程的实效性及培育结果的实效性,同时应考虑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实现程度。通过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医学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和人文性.医学的终极价值是医学人文价值,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必须做好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如何加强和改进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增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养成.从新的视角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当代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9.
开展医学生诚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从医学职业精神的专业视角分析了诚信的科学内涵及作用,并提出了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医学职业精神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之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剖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尹秀云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1):39-40,47
对医学生加强医学伦理素养教育是当前国内外医学教育的共识,但在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上却是各具特色.相对而言,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其表现就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从医学伦理素养教育的现状入手,尝试分析我国医学伦理素养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医学职业精神视域下的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医学生诚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从医学职业精神的专业视角分析了诚信的科学内涵及作用,并提出了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医学职业精神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海志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3):72-73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篷勃发展,但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弊端,妨碍着培养质量的提高.就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点建议,希望有利于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临床学院、教学医院和临床教师仅重视医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忽视医学伦理教育,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严重脱节.应对临床实习生的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践过程、教育路径、方式方法进行整合,使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实现整合. 相似文献
15.
医者家风是对医学家庭世代相传的风尚和生活作风的生动概括,是医者成长的精神足印,在新时代蕴藏着独特的文化价值。研究了5个医学世家以及多位医学家庭的家风,发现医者家风具有“医者仁心、医道和谐、医德忠诚、医术精深”等特点,且医学世家之所以能够长期传承还与其“学术传家、自律坚毅”品质有关。医者家风在医学生人文教育中可以帮助医学生明确医学职业认知、培养医学热情、促进正确医学职业选择、培养从医的自制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16.
17.
学生考核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全球标准(2015年修订版)》中学生考核标准体现了新的评价理念,即以结果为导向的学生考核、广泛多样性考核方法、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之间均衡、建立学业帮助进展考核制度、实施考核结果学生申诉制度等理念。介绍了美国名校如何采用新的考核理念。2016年,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中已经融入了学生考核标准的新理念,但是目前的现实状况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需要认真理解与加快运用新理念的考核方式,大力推进我国医学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为健康中国战略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