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109节的翻译及理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研究>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第109节是该书中非常关键的一节.在其翻译和理解上在诸多解释者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分歧.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对相关的不同的翻译和理解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批评,并给出了自己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翻译学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即是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和翻译的对等性问题。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由于生活所必须的环境,五官所感觉的信息大致相同,所以即使语言不同,通过翻译是可以完美对等传递的。但是又由于民族语言结构和文化方面的差异。翻译中确实存在着不可译的情况。只有通过其他方式来超越这种障碍,达到基本传递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自闭症幼儿的视觉性自我认知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周念丽  方俊明 《心理科学》2004,27(6):1414-1417
通过对平均心理年龄为23个月的6名自闭症幼儿的实验研究.甄别他们是否能从视觉上进行自我与他人的分化认知并进一步探索自闭症幼儿对镜像自我认知与录像自我认知上的差异;以秒为单位.对实验结果和过程进行了编码分析。结果表明:这6名幼儿在看自己的录像时,比看同伴的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喜悦;对录像的自我进行认知寸表现出更大的关注和积极情绪。由此推断他们已具有初步的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佛教量论的角度对翻译的实质做出界定,指出翻译的实质是一种为他(社会性)的比量活动。根据翻译为他比量的实质,可以引导出翻译的两种类型:比知翻译和喻知翻译。比知翻译是具有事先直接约定性的语言传递活动;喻知翻译是没有事先直接约定的语言传递活动。根据从佛教量论对翻译实质和类型的规定,本文分析了不可译性问题,揭示出不可译性在认识论上的误区,指出不可译性是不可知论或怀疑论在翻译领域的显现。  相似文献   

5.
张智勇  王垒  漆鸣 《心理学报》1998,31(1):85-92
根据王登峰等人收集的中文人格词表,本研究用定距抽取的方式构造了一个包含244个人格特质词的自我评定检核表。601名中国大学生参加了自我评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七因素模式能较好地体现中文人格特质词的基本维度。中国大学生自我描述维度由七个因素钩:(1)负价一:虚伪浮夸,(2)正价:严谨负责,(3)负价二:浅薄无能,(4)内向负情绪:多悉善感。(5)外同正情绪:热情可爱,(6)外向负情绪:暴躁易怒,(7  相似文献   

6.
中医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英译过程存在大量文化对应空缺现象,因而中医典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成为中医典籍外译的关键步骤和难点。提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的识别步骤和选词标准,进而提出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在中医文化负载词的识别步骤基础上,对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的文化负载词采用直译法;中国物质文化独有词语的负载词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注;古汉语独有的文化负载词采用省译或意译。目的是通过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界定和提出的翻译策略推动中医典籍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从隐喻语义理解角度考察了高功能孤独症成人非字面语义理解中的行为特点及脑半球参与模式。行为结果显示:高功能孤独症成人对新异隐喻句的反应时最长,两类隐喻句的反应时均长于普通成人,但错误率上两组被试间无差异。脑电结果显示:高功能孤独症组对新异隐喻句的N400波幅最大,未出现半球偏侧化现象,传统隐喻句在左半球的N400波幅大于右半球,两类隐喻句的N400波幅均大于正常被试。结论:高功能孤独症成人具备隐喻理解能力,并对新异隐喻的理解做出更多努力,但右脑功能异常仍旧存在,左右半球在总体功能或神经联通性上仍旧弱于常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了北京地区3—5岁学龄前儿童对中外通俗故事情节的自我认知能力及对他人认知能力的发展比较。每个年龄组儿童为44人,男女各半,共计132人。实验材料为两套图画故事集,其中一套名为《白雪公主》(外国故事),另一套为《孙悟空》(中国故事)。实验是通过看图讲故事提问方式以探讨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对故事情节的自我认知及他人认知的能力。结果表明:3—5岁儿童对白雪公主故事情节及孙悟空故事情节的理解,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4岁与5岁儿童已能很好地理解这两个通俗故事的情节及正确回答有关问题。但3岁儿童存在一定困难,对自我认知水平及对他人认知水平都较低;在各个不同年龄组中,对他人认知及自我认知的问题回答的成绩,两者没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他人认知及自我认知是处于同步发展的水平;男女性别的结果比较只在3岁儿童中存在一定差异,4岁及5岁儿童中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样例学习研究的发展及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样例学习是教育心理学古老的研究课题,受到认识和教育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章主要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样例内特征、样例间特征以及自我解释效应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样例学习研究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将来进一步探讨样例学习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0.
两性的择偶选择问题是人类自诞生以来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两性在配偶选择方面的策略和心理截然不同,都会运用不同的配偶保持策略使自己和对方获益,最后本文讨论了进化心理学对于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影响和研究的不足之处,说明了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及局限。  相似文献   

11.
孤独症神经结构研究中近来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孤独症生命早期存在脑过度生长的现象。进一步的探查表明,孤独症个体脑的过度生长主要由脑白质的过度生长造成,并且脑的过度生长又主要体现于那些较晚成熟的高级脑区。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也提示孤独症并不是由单一的局部神经缺陷造成,其存在着广泛分布式的神经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12.
Teasing require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intention, nonliteral communication, pretense, and social context. Children with autism experience difficulty with such skills, and consequently, are expected to have difficulty with teas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teasing concepts and behaviors, children with autism, their parents, and age and Verbal-IQ-matched comparison children and parents described concepts and experiences of teasing and engaged in a parent–child teasing interaction. The teasing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was less playful and provocative and focused less on social norms than that of comparison children. Similarly,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teased in less playful ways. Scores on a theory of mind task accounted for several of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Discussion focu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social context and playful behavior during teasing.  相似文献   

13.
徐光兴 《心理科学》2007,30(2):425-427
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已在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中形成共识。自闭症患者在行为障碍,言语障碍和智力特征上的性别差异较为显著。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显示自闭症的发症有其基因变异,以及神经生物学遗传因素所存在。神经生物学的障碍与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神经功能障碍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理解自闭症发生机制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对于探究自闭症的病因学,以及在今后诊断工具的开发和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教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取一名15岁的重度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其情绪主题绘本阅读的眼动特征,并制定情绪主题绘本阅读方案,对该儿童的情绪理解障碍进行干预。结果显示:(1)在干预前,这名儿童阅读情绪主题绘本时更加关注背景区域,而较少注意主角形象区域,在整体画面中最后关注甚至忽视主角表情这一重要信息。(2)通过情绪主题绘本阅读干预,这名儿童对主角表情的首次注视前时间减少,注意分配时间和注视次数显著增加;情绪理解能力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执行功能紊乱理论(Theory of Executive Dysfunction)、弱的中央统合理论(Weak Central Coherence theory)和心理理论假说(The Theory of Mind Hypothesis)是解释孤独症认知障碍的三种重要理论。本文着重通过回顾以往的实验研究来探讨三种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进的方向, 以及三大理论之间的关系。三者可能从不同侧面诠释了孤独症认知障碍的机制, 如何综合起来更好地揭示孤独症的认知障碍和病理机制, 尚需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同时更多地考虑不同认知因素的交互影响以及研究的生态学效度, 可能是进一步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Little research has evaluated open-ended parent reports to identify reinforcer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This study evaluated open-ended parent reports and direct preference assessments for six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home-based therapy. Results indicated littl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parent reports and direct assessment assessments for all but one child. However, a follow-up reinforcer assessment with two children showed that the top ranked stimulus from both assessments functioned as reinforcers, with one child demonstrating higher levels of responding for the top ranked stimulus from the parent report. Results tentatively support open-ended parent reports to identify reinforcers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相似文献   

17.
当前竞技体育伦理问题及其实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竞技体育的伦理问题,不仅仅应该批判竞技体育中的非伦理现象,而且应该着重考察在竞技体育发展中自身衍生的目的和手段及发展方向的异化问题,这种伦理悖论才是实质的竞技体育伦理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是竞技体育的自我调整和竞技体育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Socialization skill deficiencies among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can lead to depression, anxiety, aggression, and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 Clinical interventions must treat primary deficiencies and prevent secondary conditions. A treatment model emphas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with social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adults with ASD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9.
Father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might be at increased risk of becoming lonely.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explored the differences in loneliness between fathers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ASD and identified interpersonal and familial resources (social support, family cohesion, and family adaptability) that might be related to levels of loneliness. Using a cross-sectional design, 348 fathers (of 114 children with ASD and 234 without) completed a series of questionnaires. Fathers of children with ASD reported higher levels of loneliness and lower levels of social support and family cohesion.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family cohesion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SD group (i.e., ASD vs. non-ASD) and fathers' loneliness. Finding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interpersonal and familial resources (e.g.,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family cohesion) for family members at risk of loneliness.  相似文献   

20.
刘春燕  陈功香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0):1713-1725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 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互动障碍和重复刻板性行为。焦虑或焦虑障碍常被认为是自闭症个体最普遍的共病之一。焦虑与自闭症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自闭症个体的焦虑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杏仁核功能和体积、情绪调节策略、消极思维存在一定关联; 目前已经开发出专门用于自闭症个体焦虑的评估工具; 修订版认知行为疗法对自闭症个体焦虑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探索自闭症个体焦虑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检验专用评估工具的有效性, 继续关注现代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对自闭症个体焦虑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