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经典焦虑理论的演变历程,揭示焦虑的本质与根源,澄清社会焦虑的主体与性质,界定社会焦虑的概念内涵。同时结合概念界定对当代中国社会焦虑的根源做进一步的探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欲求向需求的快速转变,阶层流动的固化趋势,以及价值观的拮抗与迷失。最后提出社会焦虑的纾解之道,即充分发挥个人的建设性力量,积极应对时代挑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公正与健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基于概念辨析的类比推理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概念的辨析上着手,不仅可以在相似的多个概念上理清各自的异同,更重要的是分析得出,作为科学发现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类比推理(狭义类比推理),它有着不同于一般思维活动中的类比推理(广义类比推理)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揭示其发生的规律,以利于更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回顾文献对生前预嘱、预立医疗指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三个概念产生的背景、定义、内容组成和法律实践等问题进行梳理与澄清,进一步指出概念之间的关系。生前预嘱与预立医疗指示属于归属关系。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是继预立医疗指示产生和应用后,为促进其签署而提出的概念,二者在内容、实施的侧重点及实施效果方面存在差异。通过概念辨析,旨在减少医务人员和公众对以上概念的混淆和误解,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实践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何嘉梅  金磊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8):1410-1419
目标对决策的影响过程包含了明晰目标的决策过程和在目标的动机作用下完成后续决策任务的过程。目标是个体期望实现的多个未来结果相互之间竞争动机作用的结果。依据对未来结果的渴望性和可行性等特征的认知, 个体抉择出某个未来结果作为自己的目标, 使其具有了动机作用。在明晰目标的过程中, 解释水平、自我控制的人格特质和成功经验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明确了目标以后, 目标通过改变个体对有利于目标实现的决策备择方案的态度和选择性注意来影响个体的决策。未来研究可以从目标的意识程度对决策负面结果的影响, 对决策的心理过程进行直接测量等角度来探讨目标对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打破传统医−患决策格局,使其演变成医−机−患或机−患之间的多维医疗决策模式。人−机交互在医疗决策上存在三种可能性,分别为人工智能辅助医疗决策、人−机混合智能医疗决策以及人工智能替代医疗决策。然而,技术蕴含负面性,三种交互模式潜在着伦理风险。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决策违背道德要求,混合智能才是未来发展趋势。因此,以混合智能为基础提出人−机共享医疗决策的伦理框架,通过构建信任、公正和责任的伦理基础,谋求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用于增进人类福祉。

  相似文献   

6.
周晓微 《法音》2023,(10):32-32
瑜伽目前是日常城市生活中常见的词汇。瑜伽梵文写作“Yoga”,印度教和佛教都会使用这个词语,但是瑜伽在印度教和佛教中是否是同一个概念呢?关于这个问题少有研究成果。瑜伽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各自教派内,如在印度教语境中研究瑜伽,或者在佛教语境中研究瑜伽。少数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的,如倾向于认为佛教具备唯物主义特征的舍尔巴茨基(1886-1942)认为“古代印度的宗教生活中,瑜伽禅定实践是极其普遍的……”  相似文献   

7.
实践概念的含义在中西方都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在这一复杂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实践概念的三个层次的含义:形上的实践概念、道德的实践概念和经验的实践概念.建议在今后的实践哲学讨论中,学者们对自己是在何种层次上使用实践概念要有明确的意识,并作出清晰的界定,反对像以往那样抽象的使用实践概念.  相似文献   

8.
刘训练 《学海》2008,76(1):60-64
本文旨在对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发表后西方政治哲学中关于自由概念与观念的争论作一综合评析.本文评介了麦卡勒姆的三要素自由概念,分析了哈耶克、阿伦特以及米勒等人对自由观念的划分,以揭示自由这一复杂的政治哲学概念的多重维度及其关联.  相似文献   

9.
张爱球 《学海》2005,(4):152-157
税收征管是我国税收理论和实践中使用十分广泛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征管概念的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尽管如此,反映现代税收管理体系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的、一般意义上的税收征管概念仍然缺失,已成为困扰当代中国现代税收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税收征管概念的辨析,建构反映现代税收管理内在规律的税收征管概念.以此为基础,对税收征管改革的对象、目标等问题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
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德与私德是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公德与私德概念却未能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本文在回顾与总结国内外学者有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把道德行为必然具有的行为主体身份、行为目的的利益指向和行为发生的场域三个要素作为向度来划分公德与私德.指出公德主要是个人以社会成员身份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的德性,个人在公共场域的行为中体现的德性,个人在利他行为中体现的德性.私德主要是个人以私人身份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的德性,在私人领域行为中体现的德性,在利己行为中体现的德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较为成熟的医患共同决策模型根据实践场景可分为两种:一是未对应具体应用场景,二是用于特定临床实践。为了实施共同决策理念,不同决策辅助工具被开发应用。同时设计出不同视角的量表以评估医患共同决策模型应用对决策的影响及效果。研究提示,共同决策模型的内涵决定其应用层级;同时需根据本土医疗服务特点构建共同决策模型,研制出多样化的决策辅助工具以实施该理念。这为进一步开发适应我国医疗体系和就医习惯的医患共同决策模型及工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急诊医学的实践,借助博弈论方法分析了急诊医学中实施医患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的现状,为急诊医学中实施SDM提供参考意见。分析发现,在急诊医疗决策中存在“公地悲剧”“蜈蚣博弈”“博傻理论”等博弈现象。急诊医学中的信息技术滞后、医患对SDM的认知不足、医患信任等因素是影响SDM在急诊医学中实施的重要博弈因素。通过推动急诊医学的信息化建设、SDM理念的普及和技能培训,借助博弈论的方法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升互联网作为健康宣传和健康教育的工具作用,有利于SDM在急诊医学的应用推广,从而促进急诊医学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选取广州地区6家医院共415名患者进行医疗决策参与情况调查。结果发现,60.72%的样本人群认为应以合作形式进行临床决策,且能辩证理性处理医疗决策冲突问题;在医疗实践中,患者个体感知医疗决策参与程度总体较好;多数患者更倾向医患+家属的决策模式,且不同学历患者和不同婚姻情况患者对医疗决策模式的偏好具有统计学差异。推进医患共同决策应厘清医生在共同决策中的角色定位、建构良好的医患互信关系、强化医生共情能力弥合医患差异、重视“家属参与”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受消费行为和人权意识的影响,患者愈发渴望参与到医疗决策的过程之中。医患共享决策体现了对患者自主权的尊重,并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品质。然而我国的医患共享决策起步较晚,面对的困难复杂且多样,需要克服来自患方、医方,以及医疗决策过程本身等方面的因素。患者与医生的有效沟通,是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使然。在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中,决策辅助工具为实现共享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现有的决策辅助工具尚不完善,尤其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共享决策的来源及特征,共享决策实施的支持方式以及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步骤和影响因素。归纳分析了共享决策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包括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风险感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决策质量。共享决策与传统的诊疗决策不同,不再是医师主导型,主要强调患者的个人偏好和价值观念在医疗决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向,旨在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共享决策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叙事医学工具反思性写作为切入点,首先从医方、患方及外部环境三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医患共同决策所面临的临床实践困境,其次在对反思性写作概念、实践特点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叙事能力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叙事医学伦理对决策困境的作用,最后从促使医方自我反思,避免引导式决策及权威主义;弥合医患视阈差异,达成决策共识;阐明并澄清患者偏好及价值观,促进个体化共同决策;提高患者参与决策意愿,调动参与决策积极性;缓和医患关系,实现医患共情,促进共同决策良性互动五个方面阐述了反思性写作对医患共同决策困境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代学者对自立认识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6,29(4):861-867
在对有关自立的文献进行广泛检索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标准纳入了136项进行概念分析。从自立的特性、结构、条件与影响因素、结果与意义、相关概念、表现与指标等方面,对当前学者关于个体自立的认识进行了梳理。发现:①学者们的论述反映出的自立特性主要包括模糊性、独立性、主动性、道德性、辩证性、过程性和心理内容丰富性7个。②自立的条件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外在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修行因素三种。③不少学者强调自立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结果。④文献中与自立关系最混乱的概念依次是自强、独立、自主、自尊、自信。⑤目前还没有学者给出有效的自立评价方法与指标。最后,对自立的实质、自立人格的结构、自立研究的现状与发展以及自立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医患共同决策作为西方较常见的临床决策模式,对减少决策失误和增进医患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但中国传统社会背景下患者的家庭结构、疾病认知度与就医模式等严重影响着医患关系和决策自主性;在医生与患者的责任分担上,专业壁垒的存在让医患共同决策可减轻医生决策压力的理论设定受到质疑,患者对医生既信任又怀疑的矛盾心境也使医生的角色进退两难。因此,医患共同决策模式作为较理想的决策模式在中国临床实践中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医护患共同决策有利于帮助患者参与到临床治疗决策当中,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这并非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讨论与选择即可达到的。共同决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医护人员、医院、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参与。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并分析影响患者参与共同决策的因素,加强彼此的沟通,鼓励帮助患者参与当中;而患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疾病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医院作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载体,其所提供的恰当支持在共同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应分析了解乳腺癌患者参与共同决策的现状,以促进医护患共同决策的有效实施,为乳腺癌患者的顺利诊疗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