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胜 《宗教学研究》2013,(1):235-241
梳理中国共产党对宗教与文化关系的认识史,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文化性在宗教诸“性”中的地位,可以发现:正确认识和定位宗教的文化性,既是探讨宗教本质问题的理论要求,也是处理宗教实际问题的政策依据;该命题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历史过程,也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各个方面.据此可谓宗教文化性命题是一个具有元理论意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年来认识和处理中国宗教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作者认为,宗教问题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历来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重视。八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努力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宗教国情相结合,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过程中,虽然走过了曲折的路,但是经过不断的探索,在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终于逐步摸请了宗教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一般规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制定了符合中国宗教实际的方针和政策,进行了基本成功的实践。相信在中国共产党未来的征程上,中国的宗教问题会解决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3.
《天风》1998,(5)
党中央、国务院对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切实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一直非常重视,制定了有关政策、法规。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李瑞环同志也一再发表有关宗教政策的重要讲话。1982年党中央发表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  相似文献   

4.
陈诚  丁如 《福建宗教》2002,(5):15-20
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是做好新世纪初宗教工作的关键。中央一再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清醒地理解党的宗教政策。并希望从事宗教工作的同志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理论,全面把握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都应当立足于这样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初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从"国家与宗教关系"框架内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推进宗教革新运动和民主制度的改革,将"旧宗教团体"逐步转变为有益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人民宗教事业。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的措施与经验为我们今天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何虎生 《宗教学研究》2004,1(1):103-107
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初步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合理内核的继承,是对自己在革命实践中关于宗教和宗教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的总结.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关于宗教政策的规定是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形成的标志.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初步形成,是以后党制定宗教政策的一个雏型,也是党探索宗教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适应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7.
《福建宗教》2002,(3):21-22
2001年12月举行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我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政策的基础上,系统、全面、深刻地论述了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想和实践问题,在宗教理论、政策方面有了新的阐述、新的概括和新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策性、前瞻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党关于宗教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近期,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局撰写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宗教理论政策的新阐述、新概括、新发展》一文,本刊转载,希望能对读者正确领会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宗教政策的基本模型是扶植与控制并举,利用与改造共行。政策所要实现的目标,则是利用宗教系统来稳定整个社会系统,即所谓"坐致天下太平"。政策允许信仰或不信仰宗教,没有强迫人民改变其宗教信仰,出家与还俗较为自由,自此形成古代中国宗教政策允许信仰自由的传统。政府为了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先后设置僧官和道官制度,这是对宗教实施行政管理的主要措施。调整处理宗教经济和其他经济的矛盾关系,在扶持宗教经济的同时又不让它损害国家和其他经济集团的利益,这是政府宗教经济政策的使命。政府宗教思想文化政策,对各民族的融合起了促进作用,各朝政府都将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结合起来处理。对宗教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对具体宗教形态的认识范围内,没有上升到理论思维的高度去把握。中国古代宗教政策留下许多经验教训,有待我们总结。  相似文献   

9.
共和国走过的50年,各项事业取得全面发展。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就是这光芒四射中的灿烂一束。当今世界,因宗教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政局动荡和局部战争频繁发生,而我国各宗教团结稳定,和睦相处。中国处理宗教问题的英明政策和成功实践,已愈来愈引起广泛关注。毛泽东说:“共产党对宗教采取保护政策。”周恩来说:“让宗教还它个宗教的本来面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中国宗教实际,制定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爱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政治上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0.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本文拟就宗教工作如何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探讨。一、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问题在宗教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以“三个眼光”,即用历史的眼光、世界的眼光、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去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深刻体会宗教问题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在对宗教的本质问题认识上与时俱进。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工人阶级政党如何认识宗教问题,制定正确的宗教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灵活运用于中国宗教具体实际的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探索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反宗教思潮盛行的时代背景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入中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分析宗教问题,对宗教的认识产生了历史性飞跃;后来在共产国际和“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干扰下,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研究,制定了打击宗教职业者等激进的反宗教政策,给革命事业造成重大损失;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之后,中国共产党重新以唯物史观考察宗教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完善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将宗教界人士纳入统一战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发〔1982〕19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发布30周年。30年来,19号文件指导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宗教问题一系列新的理论认识的形成,指导了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宗教问题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宗教问题更具有特殊复杂性。深刻认识并善于把握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是对宗教工作者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弩 《中国宗教》2021,(3):50-51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重申"尊重和保护公民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坚持政教分离。"这一表述是对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四句话中"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进一步阐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它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论述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长期实践,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本原理的运用,完善于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宗教工作实践,明确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制定的法律法规之中,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文件和具体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5.
日前,本报记者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的制定和实施,走访了国务院宗教事务局负责人。 问:为什么要制定《规定》和《条例》? 答:为了保持宗教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将我国处理宗教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化、法律化,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加快宗教立法工作。《规定》和《条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把握宗教的本质、根源、演变规律和社会作用。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宗教问题和当代世界宗教问题的实际,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宗教,就必须把握——关键是群众性,根本是长期性,特殊的复杂性。明确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我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基本观点、基本认识、基本方针,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7.
安全与统战——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双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60多年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所面临的宗教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宗教政策也因此呈现出四个阶段的变化,即形成期、失衡期、调整期和转型期。但是,我国宗教政策坚持"统战"与"安全"两大主线或基轴的基本方针却始终没有改变。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选择安全和统战的双重视角,试图揭示建国以来我国宗教政策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并为我国宗教政策的制定提供某种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宣传思想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宗教理论战线担负宣传思想工作责任,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宗教工作的意识形态维度,高度重视宗教领域意识形态矛盾,结合宗教治理方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关键是抓住无神论和有神论、中国化和去中国化两对矛盾,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大原则,坚持宗教中国化大方向,把现实问题搞清楚,把思想道理讲明白,把理论政策宣传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于本源同志所著的《清王朝的宗教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属于院重点研究项目。该书集中地研究了清朝的宗教和政治的关系。对于研究晚近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和考察成熟的封建统治者的宗教政策,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作品。 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跨越中国古代和近代两个时代。研究它的宗教思想和政策实际是研究一个转型社会如何对待传统的宗教和外来的宗教。这对我们令天的宗教政策的反思和认识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清朝宗教的著作已有问世者,对其宗教思想和政策,也有一定的论文发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妥善处理宗教问题,使宗教工作服从并服务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革命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对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对待宗教问题的正确政策。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神权是束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